近日,由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联合出品的《向新者》第二季“创新型民营企业家融媒访谈”带着三大问题走进南京经开区企业出门问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揭开出门问问穿越
AI
产业周期的发展密码。
“第二名就是头号输家”,这是出门问问研发总监孙鹏飞的个性签名,源自篮球巨星科比的经典名言。在他看来,这条竞技场上的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
AI
战场:唯有持续领跑,才能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驭风前行。
自
2012
年创立以来,出门问问始终站在技术前沿,先后开发过语音助手、智能硬件、多模态大模型以及多款
AIGC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品,在商业化落地的重重挑战下开辟出独特航道,留下了“语音交互先行者”“
AIGC
第一股”“
AI
智能体硬件首发者”的航标。
“小帅”与“小美”为何引爆全网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这个女人叫小美……”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开场白几乎成了电影解说类视频的标配。而这两个虚拟角色的走红,离不开一个幕后推手——出门问问。
2020
年,出门问问推出配音工具“魔音工坊”,这也是
AIGC
技术在中国的首个商业应用。时至今日,在国内短视频平台,超过
70%
的
AI
配音作品出自“魔音工坊”,涵盖影视、美食、书单等多个热门领域。
“魔音工坊”的爆发并非一蹴而就。孙鹏飞回忆,语音交互是公认的小众赛道,加上
2020
年短视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当时,大家还看不准整个行业方向,真正让它破圈的,还是‘小帅’和‘小美’的横空出世。”
“魔音工坊”面世初期便集聚了一批影视解说博主。在产品交流社群中,公司运营人员建议:“是不是可以用更拟人化、大众化的方式抛出影视故事?”起初,有人提议将电影解说男女主角泛化为“小明”“小红”,但在反复的思维碰撞下,大家一致认为“小帅”“小美”更符合短视频的传播逻辑——简单易记、特征鲜明、自带吸引力。
随着第一批电影解说视频中出现“小帅”“小美”,这些作品因精准击中互联网用户兴趣点而迅速走红,并吸引更多创作者效仿,最终在短视频平台形成“病毒式传播”。如今,这两个名字已成为短视频解说领域的固定叙事符号,并衍生出“大美”“阿美”“大壮”“阿杰”等丰富的人物代称体系。
这场由企业与用户掀起的共创传播实验,让双方都尝到了发展红利。最早使用这套代称体系的博主,借助“魔音工坊”的个性化配音功能持续制作出高质量短片,完成了从素人到头部博主的蝶变,部分账号粉丝量更是突破千万量级。
“这些博主赚到‘第一桶金’后,不仅付费意愿强,还主动推广我们的产品。”孙鹏飞表示。通过用户社群的持续反馈,“魔音工坊”也从单一配音工具进化成集云剪辑、一键解析、声音定制等功能于一体的
AI
创作平台。
中国的创业圈流传着一句话:“做技术比不上做产品的,做产品比不过做用户的,做用户比不过做流量的。”但“魔音工坊”的成功打破了这一认知——通过技术创新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借助优质内容撬动平台流量,出门问问验证了
AI
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巨大潜力。
2024
年
4
月,出门问问登陆港交所,成为“
AIGC
第一股”。孙鹏飞坦言:“上市就像打开了聚光灯,出门问问关注度激增的同时,行业竞争者也一直跟进,促使我们持续突破创新。”
去年年中,义乌带货天团的宣传视频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在出门问问
AIGC
产品加持下,
8
位老板娘讲着丝滑的外语,站在世界舞台上吆喝着义乌商品。与此同时,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2
万家商户的数字分身正进行着永不打烊的全球贸易——这些虚拟形象穿梭在不同时区的客户之间,让“义乌制造”真正走向世界。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有用数字化工具做大全球生意的需求,而我们恰好手握他们需要的‘黑科技’,双方一拍即合。”孙鹏飞透露,义乌老板娘主要使用了公司“魔音工坊”和“奇妙元”两款产品,前者赋予商户跨语言转换能力,后者则为这些声音找到最适合它们的虚拟形象。义乌老板娘只需上传一小段真人出镜视频,就能拥有自己的“数字孪生”,批量制作
16
种语言的带货视频。
这看似简单的“一键生成”背后,藏着出门问问多年的技术沉淀。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发音特征,比如法语需要特定的鼻腔共鸣,阿拉伯语需要不同的嘴型。公司产品能从语音中精准提取参数,实现嘴型与声音完美同步,让数字人的面部微表情栩栩如生,仿佛被注入真实的生命力。
随着“一带一路”市场的商机喷涌而来,新的挑战也不断涌现。“东南亚客户特别喜欢热闹的促销氛围,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能同时处理多人同框的场景,实现更复杂的口型同步和面部追踪。”孙鹏飞介绍,现在出门问问的产品不仅能满足这些复杂场景,也在持续迭代升级中建立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目前,出门问问已经构建起
AI
配音助理“魔音工坊”、
AI
数字分身“奇妙元”、
AI
数字员工平台“奇妙问”和一键式
AI
短视频生成平台“元创岛”的
AIGC
产品矩阵。这些产品既能独立运作,又能自由组合,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又为公司持续打造爆款应用提供底层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出门问问
AIGC
产品累计服务用户数量超过
1500
万,注册用户数量超过
1000
万,付费用户数量超过百万,公司已经稳坐
AIGC
领域的亚洲“头把交椅”。
人工智能的下一站在哪
AI
浪潮奔涌不息,当被问及行业未来方向时,孙鹏飞笃定地给出答案——“智能体,就是下一个风口。”
4
月
16
日,出门问问发布全球首款
AI
智能体硬件——
TicNote
。它不仅能像传统录音笔一样完成会议记录、电话录音等基础功能,还能帮助用户轻松实现智能录音与转录、即时聊天与深度思考、记录随机想法等功能。这种深度智能和主动洞察力,让
TicNote
不再是冰冷的工具,更像一个随时在线的智能伙伴。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不断增强,
AI
智能体正在从概念变得可行。它们能够理解复杂情境,进行深度推理,甚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专属的
AI
智能体,就像现在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一样自然。”孙鹏飞称。
海外市场也一直是出门问问的重要战略方向。目前,公司智能硬件产品均面向海外市场销售,其中,
TicNote
已在海外发售,赢得首批用户的青睐。“走出去”的不仅是一件件产品,更是中国
AI
创新的实力与想象力。
“在
AI
行业,一天的发展抵得上其他领域一年。”孙鹏飞如此感慨。在这条永无止境的进化之路上,出门问问选择永远比行业快一步。他们将通过持续创新解答一个时代之问:在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处,如何让
AI
成为人类最默契的数字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