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本名完颜迪古乃,
会宁府
会宁县
(今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人。
金朝
第四位皇帝、
文学家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太师
完颜宗干
次子,母为大氏。
完颜亮自幼天才
英发
,向深沉有
大略
,风仪闲逸静和,体态雄伟
练达
,并极度崇尚汉文化,爱与留居于金地的辽宋名士交往,宗室之内名声颇善,其才能为熙宗
完颜亶
所忌惮。
皇统
九年(1149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完颜亮弑君而篡位称帝,改元
天德
。
[1]
其在位十二年,为人残暴狂傲,淫恶不堪,杀人无数。然而,在此同时,完颜亮也
励精图治
,鼓励农业,整顿吏政,厉行革新,完善财制,并大力推广汉化,迁都
燕京
,极度加强中央集权,成就《续降制书》,进一步巩固奠定了金王朝本身的华夏正统性和在北方的统治。
正隆
六年(1161年),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兴国百业,发大军南征南宋,然而却在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完颜元宜等人手中,时年四十岁。
[2]
死后先被追废为海陵炀王,不久又被废为庶人。
值得一提的是,海陵王生前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文学家,时赞:“一吟一咏,冠绝当时”,论之诗词雄浑遒劲,气象恢弘高古,其不欲为人下的英武豪迈之势,已跃然纸上。后金世宗
完颜雍
因人废文,完颜亮作品只余寥寥几首,载《
全金元词
》。
完颜亮生性风流倜傥,志大才高,能言善辩,喜怒不形于色,而且极能揣摩人的
心理
。
金熙宗
深忌其才,恐为后患,未敢大用。
天眷
三年(1140年),完颜亮十八岁时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兀术)军前任使,管理万人,迁骠骑上将军
[3]
皇统四年(1144年),完颜亮加龙虎卫上将军,为金朝中京(位于今北京一带)留守,迁
光禄大夫
。
[4]
皇统七年(1147年)五月,金熙宗召完颜亮入当时的金国首都
上京
(今
黑龙江
省
阿城市
内)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进。十一月,拜
尚书左丞
,把持了
权柄
,安插自己的心腹担任要职,其中
萧裕
成为
兵部侍郎
。十一月某日和金熙宗谈话时,谈到金太祖创业艰难,完颜亮痛哭流涕,熙宗认为他很忠心
[5]
皇统八年(1148年)六月,拜
平章政事
。十一月,拜
右丞相
。
[1]
皇统九年(1149年)正月,兼
都元帅
。三月,拜
太保
、领三省事,更加八面玲珑,和有权势家族来往密切,结其欢心。
皇统九年(1149年),金熙宗已经对完颜亮突然膨胀的势力有所不满。正月,金熙宗派寝殿小底大兴国以宋
司马光
画像及其它珍玩赐完颜亮生日礼物,
悼平皇后
裴满氏也附赐礼物,结果引起金熙宗不悦,罚小底大兴国一百杖,追回其赐物,完颜亮知道后由此不安。四月,学士张钧起草诏书时擅自改动,被查出处。金熙宗问是谁指使的,左丞相
完颜宗贤
回答说是太保完颜亮。金熙宗不悦,遂贬完颜亮,降为到
汴京
(今河南开封)领
行台尚书省
事。完颜亮路过中京时,和那里的
兵部侍郎
萧裕
密谋定约而去。走到
良乡
,又被熙宗召还。完颜亮不知熙宗的意图,非常恐惧。回到
上京
,又恢复为
平章政事
,但完颜亮反意已决
[6]
[1]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八年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
[2]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十月乙巳,阴迷失道,二鼓始达营所。丙午,庆云见。东京留守曹国公乌禄即位于辽阳,改元大定,大赦。数海陵过恶:弑皇太后徒单氏,弑太宗及宗翰、宗弼子孙及宗本诸王,毁上京宫室,杀辽豫王、宋天水郡王、郡公子孙等数十事。丁未,大军渡淮,将至庐州,获白鹿,以为武王白鱼之兆。汉南道刘萼取通化军、蒋州、信阳军。徒单贞败宋将王权于盱眙,进取扬州。前锋军至段寨,宋戍兵皆遁去,败宋兵于蔚子桥,败宋兵于巢县,斩二百级,至和州。王权夜以兵千余来袭,射却之。翼日,雨。宋人夜焚其积遁去。诘旦追之,宋人逆战,猛安韩棠军却,遂失利。温都奥剌奔北,武捷军副总管阿散率猛安谋克力战,却之。王权退保南岸。癸亥,上次和州,阿散等进阶赏赉有差。西蜀道徒单合喜驻散关,宋人攻秦州腊家城、德顺州,克之。浙东道苏保衡与宋人战于海道,败绩,副统制郑家死之。十一月庚午,左司郎中兀不喝等闻赦,入白东京即位改元事,上拊髀叹曰:“我本欲灭宋后改元大定,岂非天命乎?”出其书示之,即预志改元事也。以劝农使完颜元宜为浙西道兵马都统制,刑部尚书郭安国副之。上驻军江北。遣武平总管阿邻先渡江至南岸,失利。上还和州,遂进兵扬州。甲午,会舟师于瓜洲渡,期以明日渡江。乙未,浙西兵马都统制完颜元宜等军反,帝遇弑,崩,年四十。
[3]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天眷三年,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宗弼军前任使,以为行军万户,迁骠骑上将军。
[4]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皇统四年,加龙虎卫上将军,为中京留守,迁光禄大夫。
[5]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皇统)七年五月,召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进。十一月,拜尚书左丞,务揽持权柄,用其腹心为省台要职,引萧裕为兵部侍郎。一日因召对,语及太祖创业艰难,亮因呜咽流涕,熙宗以为忠。
[6]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皇统)九年正月,兼都元帅。熙宗使小底大兴国赐亮生日,悼后亦附赐礼物,熙宗不悦,杖兴国百,追其赐物,海陵由此不自安。三月,拜太保、领三省事,益邀求人誉,引用势望子孙,结其欢心。四月,学士张钧草诏忤旨死,熙宗问:“谁使为之?”左丞相宗贤对曰:“太保实然。”熙宗不悦,遂出为领行台尚书省事。过中京,与萧裕定约而去。至良乡,召还。海陵莫测所以召还之意,大恐。既至,复为平章政事,由是益危迫。
[7]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初,熙宗以太祖嫡孙嗣位,亮意以为宗干太祖长子,而己亦太祖孙,遂怀觊觎。在中京,专务立威,以厌伏小人。猛安萧裕倾险敢决,亮结纳之,每与论天下事。
[8]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熙宗尝以事杖左丞唐括辩及右丞相秉德,辩及与大理卿乌带谋废立,而乌带先此谋告海陵。他日,海陵与辩语及废立事,曰:“若举大事,谁可立者?”辩曰:“胙王常胜乎?”问其次,曰:“邓王子阿懒。”亮曰:“阿懒属疏,安得立?”辩曰:“公岂有意邪?”海陵曰:“果不得已,舍我其谁!”于是旦夕相与密谋。护卫将军特思疑之,以告悼后曰:“辩等公余每窃窃聚语,窃疑之。”后以告熙宗。熙宗怒,召辩谓曰:“尔与亮谋何事,将如我何?”杖之。亮因此忌常胜、阿懒,且恶特思。
[9]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因河南兵士孙进自称皇弟按察大王,而熙宗之弟止有常胜、查剌,海陵乘此构常胜、查剌、阿懒、达懒。熙宗使特思鞫之,无状。海陵曰:“特思鞫不以实。”遂俱杀之。
[10]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护卫十人长仆散忽土旧受宗干恩。徒单阿里出虎与海陵姻家。大兴国给事寝殿,时时乘夜从主者取符钥归家,以为常。兴国尝以李老僧属海陵,得为尚书省令史,故使老僧结兴国为内应,而兴国亦以被杖怨熙宗,遂与亮约。十二月丁巳,忽土、阿里出虎内直。是夜,兴国取符钥启门纳海陵、秉德、辩、乌带、徒单贞、李老僧等人至寝殿,遂弑熙宗。秉德等未有所属。忽土曰:“始者议立平章,今复何疑。”乃奉海陵坐,皆拜,称万岁。诈以熙宗欲议立后,召大臣,遂杀曹国王宗敏,左丞相宗贤。
[11] 《金史·卷五·本纪第五》:遣使杀领行台尚书省事秉德,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及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周宋国王宗翰子孙三十余人,诸宗室五十余人。
[12] 使使杀行台左丞相、左副元帅撒离喝于汴,并杀平章政事宗义、前工部尚书谋里野、御史大夫宗安,皆夷其族。
[13]
弑君自立 金完颜亮嗜杀之谜
.阅读网
[引用日期2015-01-15]
[14]
千古功罪任评说 大金帝国海陵王完颜亮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5-01-15]
[15] 《金史》:都督府以其柩置之南京班荆馆。大定二年,降封为海陵郡王,谥曰炀。二月,世宗使小底娄室与南京官迁其柩于宁德宫。四月,葬于大房山鹿门谷诸王兆域中。二十年,熙宗既祔庙,有司奏曰:“炀王之罪未正。准晋赵王伦废惠帝自立,惠帝反正,诛伦,废为庶人。炀帝罪恶过于伦,不当有王对,亦不当在诸王茔域。”乃诏降为海陵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
[16] 蛟龙潜匿隐沧波,且与虾蟆作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17] 孤驿萧萧竹一丛,不同凡卉媚东风。 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云梢拂碧空。
[18]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19]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20] 门掩黄昏绿染苔,那回踪迹半尘埃。空庭日暮乌争噪,幽径草深人未来。数仞假山当户牖,一池春水绕楼台。繁花不识兴亡地,犹依栏杆次第开。
[21] 旌麾初举,正駃騠力健,嘶风江渚。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绣帽锦袍翘楚。怒磔戟髯争奋,卷地一声鼙鼓。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此去,无自堕。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成功旦莫。问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黄迎路。
[22]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23]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鳞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古旗角。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缡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24]
《金史·本纪第五·海陵》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5-01-15]
[25]
《归潜志》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引用日期2015-01-15]
[26] 《国朝宫史》:朕恭阅太宗文皇帝实录,内载:崇德元年十一月癸丑日,上御翔凤楼,集诸亲王、郡王、贝勒、固山额真、都察院官,命弘文院大臣读大金世宗本纪。上谕众曰:尔等审听之。世宗,蒙古、汉人诸国声名显著之贤君也。故当时、后世咸称为小尧舜。朕批览此书,悉其梗概,殊觉心往神驰,耳目倍加明快,不胜叹赏。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豫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言语,悉遵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遂灭亡。
[27]
《廿二史劄记》
.汉典古籍
[引用日期2015-01-15]
[28]
《金史》列传第五十八 世戚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5-08-13]
[29] 《金小史》卷五:岐王亮者,左丞相也。阿骨打庶长孙,本名勃烈汉,言其貌类汉人,好读书延接儒生,而为人残忍任数,外宽内深。
[30] 《金史·完颜宗干传》:子弃、亮、兖、襄、衮。亮,是为海陵庶人。充本名神士懑。母李氏,徒单氏以为己子。熙宗初,加光禄大夫。天眷间,为汴京留守。皇统间,封淄国公,为吏部尚书,进封代王,迁同判大宗正事。九年,拜左丞相。是岁,薨。追封郑王。大定二十二年,追降仪同三司、左丞相。子檀奴、元奴、耶补儿、阿里白。
[31]
金史·卷七十六·列传第十四
.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9-08-20]
[32]
论完颜亮的创作与金初文学关系 -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
[引用日期2021-05-13]
[33] 《金史本纪卷五》:杀亡辽耶律氏、宋赵氏子男凡百三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