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舜是开创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五帝之一,道德文化的创始人,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浓墨重彩,重点记述的杰出始祖,被后人誉为“民师帝范”、“人伦楷模”。舜帝创造了以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内容的伦理道德,为中国古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人们尊为“人文始祖”。
(一)孝感天地
中国国史《史记》的首篇《五帝本纪第一》有这样的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
舜帝所生活的五帝时期,是距今4100年左右的中国上古社会的原始氏族公社末期,他生于一个长满桃树的大土丘(即文献中的“姚圩”),故以姚为姓,出生时为月中旬,所以名仲华(又一说因重瞳名重华),其父瞽叟是管理山林水泽的有虞氏部落首领。舜的生母早死,瞽叟娶后妻生弟象。象傲慢顽劣,舜受歧视常遭父母的毒打,舜常想方设法逃避,有小的过错,则听凭父母责罚。但孝事父母与友悌象弟仍然如故,毫无怨恨之心。二十岁时,四方的部落都称道舜孝顺友悌的美德。并被推举为有虞氏部落的首领。舜30岁时,尧向四方部落首领询问可以继承他的帝位的人选,四方部落的首领都向他推荐舜,说舜是一个孝子,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尧以自己的二位女儿许配给舜,让其在沩水旁耕种土地,让九个儿子去舜那里学习舜的为人道德。尧的二女娥皇与女英在舜的言行影响下,不敢以位高人贵为娇,都很听舜的话,像舜一样孝顺父母,尊重舜的亲人,成为他们家的好媳妇,好兄嫂。九个儿子在舜的行为影响下,为人敦厚。于是,尧赐给舜葛布,为舜筑仓并给予牛羊。瞽叟及象谋夺舜的财产,设计让舜为其家仓房翻修屋顶,待舜登上屋顶,他们就在下面纵火烧仓,舜身披斗笠,撑杆跳下,才免死于难。后瞽叟又叫舜下井淘井,待舜下去后,瞽叟与象用土把井填埋了。但舜从妹妹裸手那里知道父亲和象弟的毒计以后,从井帝另凿一洞,得以逃脱。虽然,父亲和弟弟一次又一次百般加害他,他却对父母孝事顺适如初,对象弟悌爱有加。相传,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地,他耕种时,地下的大象和天上的飞鸟都来帮助他,这就是“象耕鸟耘”的故事。
(二)德播人间
当时历山的人为耕种土地争斗,舜就到历山去耕种,他以身示范,将肥沃的土地让给体弱力衰的人,自己去耕种贫瘠的土地,在舜的影响下,历山的人互相礼让,再没有为耕种的事发生争斗。当时雷泽地方捕鱼的人,也经常为渔场发生争斗,舜就去雷泽捕鱼,他把最好的渔场让给别人,自己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捕鱼。在舜的身体力行影响下,雷泽的渔民,争相把好的渔场让给别人,再没有了争斗。河滨的人造的陶器十分粗劣,舜就去河滨制陶,他敬业求精,制出的陶器既美观又耐用,陶工们都向他学习,制造出精美又耐用的陶器。舜的这种以诚待人、扶贫助困的美德,让人们都愿与他相处。舜居住的地方,大家都先后搬来与他为邻,一年就成了聚落(村),二年就成了城邑,三年就成为人口众多的都市。
(三)天下为公
尧见舜的德行果真不假,就让他协助管理五典及百官事务,舜都能妥善处理。舜举八元,用八恺,使贤能的人得以任用;徒四凶族于边远的四裔,以抵御外族的侵犯;布五教于四方;让天下百姓都形成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和睦家庭,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尧见舜处理事务井井有条,能抑恶扬善。善于用人,便借口自己年纪大了,命舜代自己管理部落联盟的事务,巡视各方部落;这样过了二十八年,尧终因年事已高驾崩,舜为尧举丧三年,让尧的儿子丹朱管理部落,但各部落有事仍向舜请示,有纠纷皆听舜的调解,在四方部落的拥戴下,舜继尧,走上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舜登位后,广开言路,立谤木听取百姓治理部落的意见。四裔边远地方的部落都十分服从舜的治理。舜明确了管理部落联盟事务的分工,并制定了考核制度,使人人能尽职尽责。特别是要求司徒契敬敷五教,向百姓推行家庭亲和的伦理道德;命皋陶作土,制定五刑,以夔为典乐制音律,推行道德、法制和提倡高尚的音乐与艺术,成为舜帝被后世称誉的主要功绩。舜帝还不抱成见,任命尧帝时因治水失败而被击杀的鲧之子禹负责治水,在舜帝的管理下,全部落联盟出现了九族亲和的太平盛世。农业、手工业及音乐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舜晚年,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天下为公”精神,拒绝了传位给儿子商均的建议,推举治水有功的禹为管理部落联盟的首领。禹继位后,南方的三苗部落认为鲧的儿子禹,其父鲧是恶人。没有资格继任,于是带头造反,禹招集部落人马准备对三苗用兵,退位后的舜阻止了禹说,是我没有把你为众人治水公而忘家的品德全面的告诉三苗部落,还是我去吧。于是舜带着音乐舞蹈队伍,在五月份到南方各部落去视察。他用典雅的韶乐和优雅的舞蹈艺术语言,向三苗部落介绍了大禹公而忘私治水的高尚道德,终于感化了三苗,臣服了禹的管理。他则在五月份到南方各部落去视察。
(四)归葬九嶷
当舜来到九嶷山,听到孽龙兴风作浪,时有水患为害百姓时,与孽龙搏斗了七天七夜,终于斩杀了孽龙,但舜帝也因孽龙喷出的毒雾所伤,中毒身亡,驾崩苍梧之野长眠于九嶷山。东夷族各部落从东海边取来珍贵的珍珠,为舜帝筑起了墓冢,这就是后来古代诗人诗文中所歌颂的“苍梧丘”、“珠丘”。
为了考证这一上古史,西汉的太史令司马迁,不畏艰辛,由长安(西安)出发“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在全国实地考察与残缺的史料对照后,写下了“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这一历史定论。至今,在九嶷山方圆数百里村寨间里之间,流传着舜帝许多为民兴利除害脍炙人口的故事。敬老爱幼,举贤谦让,邻里相亲,扶贫助困,夜不闭户的舜德遗风,仍在九嶷山区盛行;崖壁间留下古人题咏舜帝的石刻,地方文献中古代名人、名家歌颂舜帝美德的诗文,琳琅满目,数以百计;舜陵庙里林立的历代祭祀舜帝的碑刻默默地、无可辩驳地为九嶷山留下了历史见证和厚重的舜文化。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地图与2004年九嶷山古舜陵庙遗址的发掘,再一次证实了史料所记载“舜葬九嶷”的真实性。
(五)后人景仰
舜帝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古人称尧舜时期的社会为“舜日尧天”,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毛泽东则借喻“六亿神州尽尧舜”。自大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祭祀舜帝起,4000多年来,人们对这位杰出的人文始祖祭祀不断,绵延至今。出于对舜帝道德人品及舜文化的崇拜,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人文始祖和继承他的美德,历史上,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了相同的与舜生平相关的地名历山、雷泽、河滨、姚圩。有些还被带到了国外华人居住社区。1900年自北美洲组织第一个以舜裔自诩的宗亲社团以来,至今以舜裔自称的民间宗亲社团,已遍布五大洲40余个国家,人数已达三亿多人。
|
主办单位: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零陵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联系电话:0746-12345
网站标识码:4311020009
备案号:湘ICP备11003146号-1
湘公安网备43110202000118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萍洲中路100号 E-mail:[email protected]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湖南省政府网
湘易办(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