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岷江小片
俗话说,四川话中,最难懂的是乐山话,最难学的是自贡话。 自贡话的特点自贡方言语音上最显著的特征即是其严格的平翘舌区分,这在川渝方言区中独具一格。例如,在成都方言中,其“四”与“十”之区别主要表现在声调上,而发音方式相同,都为平舌发音。四川人往往错误地认为自贡话一律卷舌,其实自贡话是区分平翘舌音的。而在整个四川方言区,除了自贡及川南周边方言和少量川东北地区以外,都不区分平翘舌音。 [图片] 这种严格的平翘舌…
318国道川藏大环线精点游
川藏精品桃花十日游 第一天:成都—泸定——海螺沟(360km) 行程亮点:泸定桥、磨西古镇、泡温泉 第二天:海螺沟—雅家埂——新都桥(170km)宿新都桥 行程亮点:贡嗄雪山、红石滩、康定、折多山口 第三天:新都桥——巴塘——芒康(465km)宿:芒康县 行程亮点:毛垭草原、海子山、姐妹海 、金沙江大桥 第四天:芒康—左贡—八宿(475KM)宿:八宿县 行程亮点:金沙江、澜沧江大峡谷、东达山 邦达草原、七十二拐、怒江峡谷 第…
标题悬念很小,回答时可以说的也不如回答正文第一问的多:不管成都走到从民初华西大学分尖团平翘到现在不分尖团平翘的哪个阶段,只有中心城区的用得来方言识字的人讲的是正宗成都话。有的说法还更细更严,比如《成都方言词典》说的 锦江区东大街到盐市口一带的话,一般认为是代表成都方言的标准口音。成华区一带是新的工业区,外来人口很多,口音复杂。锦江区的无缝钢管厂有不少人从东北鞍山钢铁公司来,厂区内的东北人常说带四…
川北岷江方言岛(射西盐地区)与西南官话成渝片的典型区别研究
[图片] 四川有个方言片区,小孩叫咪娃儿。 小孩懂事、听话被夸奖:“这咪娃儿不咋的〈音波扎的〉”。 这就是川北岷江方言岛(射西盐地区)。 再如“六个”,最常见的两个字了吧,这儿的发音是“lo5kai3”,发音类似啰凯,其实是“六块”在当地的读音,他们量词“个”不说“个”,用“块”。 以下是川北岷江方言岛(射西盐地区)与西南官话成渝片的典型区别的不完全总结。 一、没有单韵母ü,都发单韵母u韵为了区别ü和u,当单韵母u韵遇…
大にいつ方言圏の音韻
Rûyà & Suîh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你在你泸找过读了私学的老人,就不应该难遇到读「拍再迷接」的。 「在」在这种词读戴不可能是传统:试下得乡下去要挟老头老太把「存在」改读「存戴」? [图片] 「睫」读节,在四川话不读捷。 总之可以下乡找读过旧书的老人验证。
現代四川話四片無一例外與宋元特點脫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478006/answer/103343976 ),均來自帶湖北口音的淮西官話,它既奠定了四川話的西南官話性質,又先天不甚具備因為過度偏離官話主流而難以在災後被繼承的風險。具體事件是明玉珍系列鄂東軍民入駐,與洪武大移民在今黃安附近集合中轉。明代材料所記四川話的語音詞彙特點存續至今,但明代四川話的分化變異程度受到的衝擊可能直接源於明末清初戰爭,進而四川話在普遍反映明代本省既有特點的同時靠…
遵义一带无尾韵的异同
异同对照表在以前已发布在MichaelBAD 以贵阳话为主的专栏 ,题图是其更新版。说明如下,随质疑更新。麻三章组增加了i尾的地方有一部分具备齐齿呼白读,应是前元音的作用。表中涪陵为其小河口音,此列的特点之一是将附近的ea(音值为[æ]或[ɛ])变为ia凤冈、正安、湄潭、绥阳四县的声韵调乃至单字音等特点与重庆话+新派贵阳话高度一致,而且具备黔北的儿化。据县志,遵义东部的虾子、新舟等地也是这样。遵义西部的枫香、山盆等…
郫縣話音系芻議(草稿)
聲母雙唇唇齒齒齦齦腭捲舌腭小舌爆發音/p/ /pʰ//t/ /tʰ//k/ /kʰ/塞擦音/ts/ /tsʰ//tɕ/ /tɕʰ//tʂ/ /tʂʰ/擦音/f//s/ /z//ɕ//ʂ//χ/鼻音/m//n//ȵ//ŋ/近音/ʋ//ɻ//l//j/ /w/ /ɥ/ 注: 0.零聲母不以/ʔ/表。 1.捲舌音/tʂ/、/tʂʰ/、/ʂ/及近音/ɻ/僅在普通話中/tʂ/、/tʂʰ/、/ʂ/、/ɻ/與/ɻ̍/相拼的入聲字中出現,且元音一律為/ɚ/,如職/tʂɚ˧/、尺/tʂʰɚ˧/、濕/ʂɚ˧/、日/ɻɚ˧/;非入聲字普通話韻母…
汶岷社会,岷从正主: Jínián Wênchuān Dízhèn
[图片] [图片] 汶川 Wênchuān 位于川西,邻接彭灌,地跨岷江。崔荣昌在《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表示“汶川方言与灌县方言相近”。 以下说法选自李润 (2009), 参见截图,请找原文: 从发展过程来看, “汶”的上古音声调是舒声, 演变至今为阳平, 这是有语音轨迹可循的, 是有依据的。尽管今人大都受电视广播的影响读去声, 但是我们知道音随义转, 读去声的意义与汶川无关, 因此读去声是不当的。 上古时期岷山、岷江应该是正读, 而写作汶山、汶江是…
本字与「着」同源。这个用法的读音因地而异,可以参看 四川话里面的「到起」正字是「到」吗? 特别是最后一段。
宜宾话音节表Lîbīnhuá Yīnjieqbiào
标音举例参考《 老子硬是好想哭 》与《把把烧 》。传统的宜宾县对应现在的翠屏区、叙州区、云南水富(一部分),岷江小片在这个范围多数点内的字音同质到一定程度,这些方言点可以统称宜宾话。 宜宾县西南部可能直接有岷江小片的屏山-绥江口音,有一些特点比宜宾话接近乐山话; 宜宾县北部有仁富小片自贡话,又有自贡-宝庆混合口音; 较晚从南溪分出的李庄等地讲岷江小片南溪话。为了讨论的便利,南溪口音是一个较好的参照系。 咸山…
细腰,本字是築。 伍巍<析“築”>明确认为築有「填、塞」义而且可从其他语义引申而出,(文中一般用简化字)举例《新唐书》「即引力士十余曳囚至,築其口,反接送狱中。」其「築其口」备注称「以物填塞其口,令不能言语」。 《江西吴城方言语音研究》本字考环节认为本字是築,例句:「不吃饭,就往尔嘴巴里築」。<南昌方言同音字汇>[tsuʔ](~得嘴里)。 《铅山方言研究》中像其他赣语材料一样,通过此音义结合体与「竹蜀」…
四川话的韵母io被误为üo,可能受到了川北岷江话和重庆话的影响
[图片] 方言传承,从点滴做起。 四川人老曾,爱好方言文化的一名70后,为大家摆点方言龙门阵。头条号、百家号、知乎号:四川人老曾。微信公众号:蜀人俗事。 四川话的韵母io被误为üo,可能受到了川北岷江话和重庆话的影响 昨天谈到《四川方言词典》(川人版,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著)把四川话的韵母io,著为üo韵。 翻看了四川省内的大部分地市的方言志,有少部分地方的方言志也是用的üo韵,替代了我们大多数人日常发音的io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