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应聘经验分享

(作者情况:211本硕,民办本科高校两面两中,七年专职教师经验,参与面试10人次)

如今,高校招聘要求内卷化广为人知。早在2014年我硕士毕业求职应聘时,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生应聘成为辅导员、实验员的公示比比皆是,一度让我认为自己硕士毕业后就被大学校园永远踢出了大门。

但其实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大学还为小硕们敞开大门,它们是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大学、学院或中高职。自从几年前随手回答了知乎上《 在民办高校当老师有怎样的感受? 》后,收到不少人咨询。这里,我将过去几年的经验总结,介绍我所了解的应聘情况,希望给徘徊在民办高校大门口的小伙伴一些参考。

  1. 心理准备

民办高校值不值得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几种情况不适合:

1)想升官发财,不适合。民办高校从教育部门得到的经费少得可怜,更没有什么校友捐赠,如果再碰上个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的董事长,那么教师待遇等同于喝西北风(以硕士学历薪资为参考)。

2)有崇高的学术理想,不适合。因为经费问题,师生比很低,一位老师可能要兼多门课程,碰上不好的情况,还要兼任行政职务。即使没有行政职务,一些类似招生、宣传、学生管理等工作也可能被安到你头上。在教学和杂事包围下,难以有足够的、完整的科研时间。或者,因为经费有限,理工科实验器材或材料质与量难保。又或者,身边同事年年不发论文、不报课题,买买成风,最后自己也习以为常,随波逐流。总之,相当于科研武功全废。

3)追求编制类的稳定。没有编制的保护伞,有可能岗位朝夕不保。像私企一样,续签合同是可能是一年、三年等。但是没有终身制合同。另外,民办高校领导换的比学生都快,你很难以一种风格博得上司喜欢,站稳脚跟。当然,被端掉饭碗的教师还是少数情况。身边干了十几年的老师也大有人在。

适合的情况:

1)不想离开大学。就算是民办,运行机制和公办也是一样的。专业教学、科研考核、各种培训,学术会议,访学,竞赛都是有资格参加的。唯二差别就是,学校可能会限制经费,有些活动难批;其次是和别的同行在一起觉得自卑。

2)要自由的生活节奏。合格评估或者特殊时期,会有加班。但正常情况下,如果该学校没有强制坐班,自己真的非常自由。哺乳期的女教师,每周只来学校上个课就回家管小宝宝。孩子上学后,8点送小孩,5点接小孩不在话下。还有同事,一个人上班又带两个孩子。只要孩子学校近,碰上个加班,小孩们就在办公室组团玩耍。自我感叹是,再也找不到如此自由、又能兼顾事业家庭的工作了。

3)想要虚假的体面。即使待遇不高,学校里不乏豪车。偷偷总结的是,学校的女老师好嫁人。

2. 信息准备

民办高校差异巨大,因地域、办学主体(个人或企业)、历史等原因,造成教师人员管理、薪资待遇、职业发展上的巨大不同。甚至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时期,或者同时期的不同院系的差距都很大。择校在询问一般经验的人以外,尽量能找到目标学校的职工,深入了解真实情况。

上学校官网了解一下专业情况。民办高校为了保证学生报到率,几乎对学生调剂专业没什么限制,因此专业真的非常市场化,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提前了解下你目标专业的招生情况,如果人数不多或者下滑,即使招进去也做好专业被取缔、被分流其他专业被辞退的准备。

择校推荐 高校人才网

3. 投简历准备

确定应聘某一所院校后,准备简历。虽然很多民办院校在招生简章上也会写招院士,必须博士,但是不要被这些吓到。因为博士去民办还是少数。他们是常年招,又招不到人的状态。但是招写成这样有碰碰运气,同时彰显门槛不低的心理,所以博士必须写。但是大胆投。

民办教师的工作重点就是教学。简历上,着重突出教学经验。如果还在读硕士,建议提前到大专,成教班上积累点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或者给教授、外教做助教。

4.面试准备

接到试讲通知,不要只顾高兴了。一定问清楚以下几点:

1)试讲时间。决定了你选取哪个知识点,怎么设计。

2)教学形式。有无多媒体,相关教具,还是纯黑板?

3)有几个评委。准备n+1份简历和教学设计文案。

4)有没有学生。决定怎么设计互动环节。

5)面试环节。除了试讲,是否有提问,时长多少?

5. 试讲准备

1)选取知识点,不要求多求全,不要讲完一个章节,时间绝对不够用。切记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虎头豹尾。一般试讲10-15分钟,长则30分钟,可以上 中国大学慕课 上找自己的专业课,看看这个时长怎么确定知识点的范围,模仿教学。

2)教学设计能够体现完整的教学环节,包括导课(如案例导入,启发提问,热身小活动,实验等)、知识点讲解、与学生互动(即使现场没有学生,也要加入这一环节),知识点总结,作业布置。

可参照各省课堂创新大赛视频。学校教学设计和课堂安排。

3)教学设计或教案。网上找一些模板。要素要全,知识点内容,所属章节,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难点知识,时间分配,环节设计,评价体系。能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果想新颖一点,找一些思政元素。

3)教具

做实验,做展示的教具自行准备。

6. 现场试讲

1)形象、仪态

正装,淡妆。动作自然,不能一直站着不动,要有一定的动作和手势。但也不要走来走去。评委很看重台风,即主讲者的形象礼仪、言谈举止是否端庄大方,从而判断这个人是否能做老师。可以在家试讲,录下视频,自己不断纠正,请家人朋友提意见。

2)试讲

一定要脱稿。可以拿教案上台,但是讲解过程中,不要念任何稿子,不要念ppt。另外,有一点约定俗成的是,即使做了ppt,讲解过程中也穿插板书,以体现应聘者两方面的教学基本功。

3)眼神

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只盯着ppt或教案。要和评委、学生有眼神交流。就是讲到某些点,要定下眼神看他们,同时雨露均沾,不能只瞅着一个人看。

4)声音

如果学校没要求,不带要扩音器。自己的声音不可过大,更不可过小。如果声音小,从讲课上直接就被pass。语速适中。特别注意不能全程一个声调,必须有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体现出教学的层次,也帮助听者抗疲劳。

5)致谢

课程完整收尾(“今天课程到这里……”),再向各位评委致谢,请求指教。

以上是我这几年应聘、招聘、教学和竞赛一些经验。

选择工作,也是选择人生姿态,选择生活方式。在预祝大家成功之前,我还是敲敲警钟:这是一条不归路。如果不考虑读博或转向公办行政的话,想改变很困难:纵向改变只能向下去中高职。横向改变,这点教学经验在各行各业几乎没什么用,只有徒增年龄。在这里想要改变的人,只能带着没有优势的年龄重新接受社会的拷打,或者硬着头皮去读博。

祝认准这个方向的小伙伴一讲成功!

编辑于 2021-10-21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