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有用+1
0

明心篇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熊十力创作的哲学著作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1954年熊十力迁居上海后,在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完成《体用论》初稿,因健康原因未能完善末章《明心》,遂于1958年单独撰写补充,1959年以《明心篇》书名付梓 [1-2] 。该书承接作者早期《新唯识论》体系,系其晚年对“体用不二”思想的深化,旨在通过心性论回应现代哲学问题 [4]

思想内容

播报
编辑
全书以“本心即本体”为基础,提出以下核心论点:
  • 本体论 :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宇宙本体即本心,万物皆含本体全体,强调“涅槃即世间”的辩证统一 [4]
  • 认识论 :划分“性智”(直觉体悟)与“量智”(逻辑分析)两种认知方式,主张通过“性量分殊”调和主客对立。
  • 社会批判 :批判“麻木不仁”现象,强调智性觉醒与社会关怀的关联,延续儒家经世传统 [2] [4]

体系定位

播报
编辑
作为熊十力哲学三部曲(《新唯识论》《体用论》《乾坤衍》)的延伸:
  • 与《体用论》共同构成完整的体用哲学架构,前者侧重本体论,本书专攻心性论 [1]
  • 借鉴唯识宗“万法唯识”学说,但摒弃其出世倾向,转向儒家入世实践。
  • 被纳入1959年《熊十力著作集》第十二卷,与《体用论》合订发行 [3]

出版情况

播报
编辑
  • 初版 :1959年4月龙门书局首次发行独立单行本,全书仅完成《通义》部分(含十二章),《要略》仅有目录未成文 [1] [4]
  • 再版 :1984年由龙门联合书局与台湾学生书局联合再版,列入《熊十力著作集》修订版 [3]
  • 现代整理 :2022年《荆楚文库·熊十力集》修订版重新校勘收录,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提供更完善的学术版本。

学术影响

播报
编辑
  • 截至1970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熊十力列为中国当代哲学代表人物,特别提及《明心篇》的思想贡献 [2]
  • 学术界认为其“翕辟成变”理论为调和本体与现象、唯物与唯心提供了独特解决方案,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哲学体系之一 [4]
  • 2023年郭齐勇主持的修订工程进一步提升了该著作的文献准确性与传播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