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
耶律乌不吕
与国舅爻直不和,骂爻直为奴才,爻直向时任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告状,韩德让非常生气,质问乌不吕:“你怎么得到这个奴才?”乌不吕回答:“
三父房
分籍时也算容易得到。”韩德让笑着将其释放。等到韩德让当了大丞相,又主动推荐乌不吕出任统军使,萧太后对韩德让推荐曾对他出言不逊的乌不吕感到不解,韩德让说:“臣忝居相位,他对臣都不屈服,何况对其他人?由此知道他可以任用。如果委以此任,他必定能镇抚诸蕃。”萧太后批准。
-
-
祖母
:萧氏(契丹名欧妮·迈扎)
-
-
母亲
:秦国太夫人萧氏(契丹名欧妮·拏思)
-
-
妻子
:李氏(仅见于宋使
路振
记载,韩德让墓志亦未载韩德让之妻)
-
嗣子
:
-
嗣孙
:
-
奉祀后裔
:
(以上参考资料
据《辽史》记载,韩德让曾在统和十九年(1001年)被赐名为“德昌”。但据韩德让父母的墓志,韩德昌是韩德让的幼弟,韩德让本人的墓志亦未载赐名“德昌”。有学者认为,赐名“德昌”既无意义又与其弟同名,故《辽史》很可能是误载。
韩德让陪葬于景宗和萧太后之乾陵东南侧,即今辽宁省
北镇市
富屯街道
洪家街村民组西北的山坡上。2015年—2017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会同锦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镇市文物处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韩德让墓虽曾遭盗掘,但仍出土了不少遗物,其中就有2900余字的韩德让墓志,对辽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韩德让墓志》:景宗孝成皇帝践祚之来年,起家东头供奉官、银青崇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兼殿中侍御使、武骑尉(引自万雄飞,司伟伟.辽代韩德让墓志考释[J].考古,2020(05),后不赘述)。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侍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事,甚有声。寻复代父守南京,时人荣之。
《韩德让墓志》:绮纨被选,才委质于彤庭;纶綍宣恩,旋握兵于紫极。迁金紫崇禄大夫、司徒、行左千牛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勾陈六卫,既听申严;市垣九重,更资壮观。改上京皇城使,加太保。名淹下位,历官推过职之才;志立殊功,出将效当年之用。授凤翔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特进、太尉、行凤翔尹,封昌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叁百户,特赐推忠翊圣功臣。
《韩德让墓志》:当其尚父、秦王兼总上京留守之任,虽外重保厘,而内多扈从。诏王知军府事。干父之蛊,子道克全;事君以忠,臣诚弥著。政成辇毂,誉达朝廷,除右金吾卫上将军,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壹百户,仍赐保节功臣。
《韩德让墓志》:尚父、秦王改授燕京留守,复诏王知军府事。拜汉皇兴叹之官,荣当处、右;临召伯受封之地,咏播辉前。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宋兵取河东,侵燕,五院糺详稳奚底、统军萧讨古等败归,宋兵围城,招胁甚急,人怀二心。隆运登城,日夜守御。援军至,围解。及战高梁河,宋兵败走,隆运邀击,又破之。以功拜辽兴军节度使,征为南院枢密使。
《韩德让墓志》:而属赵氏渝盟,王畿被犯。彼则乘走丸之势,我则逼累卵之危。虽四面急攻,而一心坚守。婴城摩垒,保都会于金汤;却敌解围,免生灵于涂炭。论功第一,天子嘉之,独异常伦,寻行赏典。出领辽兴军节度、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加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辽史》卷九,本纪第九,《景宗本纪》:十二月,以辽兴军节度使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
《韩德让墓志》:征拜枢密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壹百户。圣贤一遇,忠孝两全。方庆隔屏,遽悲陟岵。尚父、秦王之薨逝也。国家以安危注意,徇灭夺情。王则哀诉拜章,恳求终制。与其易也,宁执亲之丧,不得已而勉从君之命。起复冠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伯禽急于王事,功绍拜前;伊尹总于相权,位迁为左。加兼侍中,并赐守正功臣。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景宗疾大渐,与耶律斜轸俱受顾命,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隆运总宿卫事,太后益宠任之,统和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传·景宗睿知皇后萧氏》:景宗睿知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女……景宗崩,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后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叶隆礼:《契丹国志》卷十八:景宗疾亟,隆运不俟诏,密召其亲属等十余人并赴行帐。时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后当朝虽久,然少姻媛助,诸皇子幼穉,内外震恐。隆运请于后,易置大臣,敕诸王各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其兵权。时赵王等俱在上京,隆运奏召其妻子赴阙。景宗崩,事出仓卒,布置已定,乃集番汉臣僚,立梁王隆绪为皇帝,时年十二,后为圣宗。
《辽史》卷十,本纪第十,《圣宗本纪》:(统和三年十一月)辛卯,以韩德让兼政事令。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四年,宋遣曹彬、米信将十万众来侵,隆运从太后出师败之,加守司空,封楚国公。师还,与北府宰相室昉共执国政。上言山西四州数被兵,加以岁饥,宜轻税赋以来流民,从之。
《韩德让墓志》:是时也,愤彼敌寇,蠢尔肆凶,劳我天威,赫斯震怒。盖赖六奇之计,继成百胜之功。舍爵策勋,加地进律,懋官懋赏,并而行之。除洛京留守,加守司徒、河南尹,封楚国公。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六年……诏率师伐宋,围沙堆,敌乘夜来袭,隆运严军以待,败走之,封楚王。
《辽史》卷十二,本纪第十二,《圣宗本纪》:(统和七年二月)乙卯,大飨军士,爵赏有差,枢密使韩德让封楚国王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十一年,丁母忧,诏强起之。明年,室昉致政,以隆运代为北府宰相,仍领枢密使,监修国史,赐兴化功臣。
《韩德让墓志》:忽丁秦国太夫人之忧,虽俯就情切,曷胜过哀,而仰成事殷,须遵顺变。起复镇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抑乎至性,不顾其身。升以上公,而归诸道。仍资直笔,督刊信书。加守太保、监修国史。
《辽史》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圣宗本纪》:(统和十七年九月)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斜轸薨。以韩德让兼知北院枢密使事。
《韩德让墓志》:又以国步尚艰,边峰屡警,灵旗所指,庙算斯烦。我师用示于观兵,彼众犹闻于拒命。连破大阵,悉获全军,生擒上将康保裔等,献其庆捷。运筹决胜,既茂绩以格天;纳麓不迷,宜真封之表海。爰加异数,式副群情。拜大丞相,改封齐王,加食邑八千户、食实封肆千户,兼赐嘉谋神智功臣。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二十二年,从太后南征,及河,许宋成而还。
《辽史》卷一百一,列传第三十一,《萧胡笃传》:统和中,宰相韩德让贵宠,敌鲁希旨,言德让宜赐国姓,籍横帐,由是世预太医选。子孙因之入官者众。
《韩德让墓志》:诏于昌黎之世家,除其本贯;赐以耶律之国姓,冠于宗盟。预公朝而免常朝,邻御座而设独座,不名不拜,绝席绝班。虽宠遇优隆,曾无比拟;而名称赫焕,别有褒崇。改封晋国王,加食邑二千户、食实封壹千户,仍别赐经天纬地匡时致主霸国功臣。迩后偃武修文,制礼作乐,彝伦式序,庶绩其凝。
《辽史》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圣宗本纪》:是月(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班师。皇太后赐大丞相齐王韩德昌姓耶律,徙王晋……(统和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巳,诏大丞相耶律德昌出宫籍,属于横帐。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赐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乃改赐今名,位亲王上,赐田宅及陪葬地。
《辽史》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圣宗本纪》:夏四月甲子,葬太后于乾陵。赐大丞相耶律德昌名曰隆运。庚午,赐宅及陪葬地。
《韩德让墓志》:今皇上念虽天子必有长也,言有兄也。益重元昆,永为冢宰。乃连御讳,赐名隆运。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从伐高丽还,得末疾,帝与后临视医药。薨,年七十一。赠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
《辽史》卷三十一,志第一,《营卫志》: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拟诸宫例,建文忠王府。
《韩德让墓志》:皇帝义重君臣,情深兄弟。不遗一老,相予莫及于追思;可赎百身,歼我何胜于震悼。当捐馆之始,辍朝临丧,命执事制家人之服……无何统和二十九年岁次辛亥春三月甲戌朔六日己卯薨于行在,春秋七十有一。
房广顺.辽代汉官制度的演变——兼评韩德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3):49-52.
《辽史》卷十,本纪第十,《圣宗本纪》:(统和四年八月)乙巳,韩德让奏宋兵所掠州郡,其逃民禾稼,宜募人收获,以其半给收者,从之。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以南京、平州岁不登,奏免百姓农器钱,及请平诸郡商贾价,并从之。
《辽史》卷九,本纪第九,《景宗本纪》:以权知南京留守事韩德让、权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知三司事刘弘皆能安人心,捍城池,并赐诏褒奖。
《辽史》卷十二,本纪第十二,《圣宗本纪》:十一月甲申朔,上以将攻长城口,诏诸军备攻具。庚寅,驻长城口,督大军四面进攻。士溃围,委城遁,斜轸招之,不降;上与韩德让邀击之,杀获殆尽,获者分隶燕军。
《韩德让墓志》:以诸方之率服,惟中土以未平。恒怀慷慨之雄图,别负澄清之壮志。参陪殷辂,深入以有征;进抵孟津,横行而无敌。汉相方劳于示兽,宋人遽乞于刑牲。以时伸犹子之诚,遂岁奉助军之费。议从柔服,歌振凯旋。恶杀好生,跻苍生于仁寿;取威定霸,致皇道于雍熙。运洽太平,功高难赏,将何殊礼,用表徽章!
《辽史》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宗州,下,刺史。在辽东石熊山,耶律隆运以所俘汉民置。圣宗立为州,隶文忠王府。王薨,属提辖司。
《辽史》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耶律隆运传》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