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DaMN3MKdNKXr-J18XxgvA
brainnews
以下文章来源于突触与可塑性研究 ,作者周鹏程
突触与可塑性研究
.
本公众号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突触与神经可塑性分会运营。主要用于信息发布等,以促进突触与神经可塑性研究。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原发于知乎平台的一篇同名文章和问题回答,总结了在
Twitter
上关于“人工智能是否需要神经科学”这一争论的重要论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现经作者重新编辑,文章尽量保持原文通俗口语化的风格,在公众号平台首发于
“突触与可塑性研究”
公众号,该公众号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突触与神经可塑性分会运营。
知乎文章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6570463
知乎问答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574109/answer/2728729351
刚刚过去的一个周末,
twitter
上的神经科学圈发酵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争论,引得领域内多个著名学者,包括
Yann Lecun
的参与。最初争论的焦点是“神经科学是否推动了人工智能”,后来就更多变成了“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否需要神经科学”。吃完瓜后,感觉里边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观点,在此小记复盘一下。其中的翻译并非按照原文逐词翻译,只是换成我个人语言理解而已。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有更多的观点和讨论。中国在类脑智能领域的投入也在增加,“
该不该类脑
”以及“
如何类脑
”这样的问题都值得在广泛范围内讨论。
争论的起点
10
月
15
号时候,神经科学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一群大佬,如
Terry Sejnowski, Yoshua Bengio
,
Yann LeCun
,
Eero Simoncelli
,
James DiCarlo
,
Alex Pouget
以及今天争论的主角
Konrad Kording
, 在
arXiv
上发表了一篇白皮书文章
文章链接:
https://arxiv.org/abs/2210.08340
文章的观点非常简单,摘要只有两句话:
Neuroscience has long been an important driver of progres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We propose that to accelerate progress in AI, we must invest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NeuroAI
.
概括起来就是:
神经科学
+
人工智能非常有前途,政府请打钱!
中文的公众号文章可以参考
AI
科技评论的这篇
Bengio
、
LeCun
等人联名发布
NeuroAI
白皮书:智能的本质是感觉运动能力,
AI
迎来具身图灵测试大挑战
一般这种事情都是大佬们利用自己的声音,对领域的发展提出一个方向,向政府建言争取更多资源支持,对自己江湖地位和声望有好处,热度炒起来了,相关从业的小虾米也开心。所以文章发表之后,作者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的
Konrad Kording
就开开心心的发了条
tweet
推广这篇文章,并呼吁了 一些东西。前两天还相安无事儿,大家其乐融融。没想到两天后,可能是周末比较清闲,来自
DeepMind
的
David Pfau
对着
Kording
的这篇
tweet
开喷了:
神经科学从来都没推动过人工智能,你们白皮书中还说
continue to drive AI progress
你们真的认为发明
Transformers / ADAM
的人看过一篇神经科学论文吗?你们就假装在为人工智能做贡献吧。要点脸吧!
(
原文:
"it's embarrasing"
)
这样的回复立马就炸雷了,引起了后面很多人的“参战”。这里简单提一下这位
Pfau
,他其实是正儿八经的神经科学博士,毕业于
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专业
,博士期间在
Center for Theoretical Neuroscience
(
CTN
)。跟我(博后期间)同一个导师,只不过我们时间上没有交集,并没有任何交流。说这个背景,主要是让大家不要觉得
Pfau
是不懂任何神经科学,盲目自大,他是受过完整神经科学训练的。并且在
CTN
里边有
Larry Abbott
和
Ken Miller
等计算神经科学大佬,毕业生中走出了很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如
David Sussillo (
下文会出现)。
Pfau
对于这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都不陌生。
诸神参战
David Sussillo
Pfau
的评论一处,上文我们所提到的
David Sussillo
就出来说话了
过去几年,我在
Google Brain
跟
Transformer
的主要贡献人交往很多。我虽然不能冒昧地推定到底是什么启发了他发明
transformer
,但是他对神经科学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问了很多神经科学的问题。
格局打开,深度学习
/
人工智能的科学原理早晚都需要被解决,我押宝计算
/
理论
/
神经科学领域的人。
Pfau
直接回复
人工智能的人对神经科学感兴趣没问题,这和神经科学推动
AI
进展是两码子事儿。
Sussillo
你自己在运动控制方面的神经科学工作非常有影响力,你能举出来任何这些工作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吗?
对此,
Sussillo
倒是也坦诚
没,我在运动控制领域的工作在
AI
中没啥影响。我曾经试图将动力学系统方面的思路引入到深度学习的理解中,但是没啥大成果。这个领域不太鼓励进展缓慢的增量式工作。
Kording
一看
Sussillo
这么坦诚,被
Pfau
将了一军,赶紧出来发言助攻。
Emo Todorov
在运动控制方面的工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比比皆是。
Pfau
对此也毫不客气
得了吧,
Todorov
的主要身份就不是神经科学家。他是做过一些神经科学的工作,但是我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所认可他的工作主要来自控制理论。
Kording
也立马回复
他的控制理论一开始就是为了解释神经科学的运动行为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分歧已经出现在:
到底什么才能被定义为神经科学?
为了解释神经系统功能所用到的控制理论、数学、物理、统计、计算机手段是否还能被认为是神经科学?
我的个人观点在后边说,大家继续看戏。
Sussillo
这时候估计也是觉得这样辩论就没意思了,赶紧总结了自己的观点,给双方台阶下,准备退出
算了,如果你就是不爽
Kording
所说的“神经科学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的话,那就算是吧。
过去的十年,深度学习领域到处都在跑马圈地,偶尔有一系列真正令人惊叹的想法出现。我认为神经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贡献。我承认这一点,并且同意目前神经科学对人工智能的贡献远不如后者对前者的大。
但我不爽的是,你说“神经科学家宣称对人工智能有贡献”就是
embarrassing
的。你说的太过了。
人工智能的历史吸纳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人到一起。就拿
NIPS
为例,神经科学也依然在这个会议中有一席之地。
这里我简单插入一点内容:近些年在中文互联网上,
NIPS
的文章讨论已经几乎全部是计算机领域的了,但实际上它是有一部分留给神经科学的。有趣的是,我在
wiki
上看
NIPS
的介绍,说的还是
NIPS is a
machine learning and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conference
,以及说
NIPS was designed as a meeting for researchers
exploring biological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
但是现在
NIPS
的官网上
mission statement
说的是
foster the exchange of research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
与脑智能已经毫无关系了。
这可真是从“小甜甜”到“牛夫人”的转变。
NIPS
都如此,这也难怪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生代不屑于了解神经科学。而在上个世纪,最早那一批做人工智能的对脑智能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最后
Sussillo
给
Pfau
推荐了几篇做人工智能可以看看的神经科学文章,然后退出了争论。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8.15.503870v1.abstracthttps://arxiv.org/abs/2004.08013https://proceedings.neurips.cc/paper/2021/hash/a57ecd54d4df7d999bd9c5e3b973ec75-Abstract.html
Ken Miller
Ken Miller
是
Pfau
所毕业的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神经科学中心的大佬,他肯定是认识
Pfau
的。
Ken
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理论神经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脑皮层环路的计算规则,是研究脑智能的一座山,现在突然听到
Pfau
这番言论,肯定是很不爽的。于是连发了三条评论就离开了,而
Pfau
也没有直接回复
Ken
,不知道是否是出于一种尊重,或者是他觉得
Ken
这种说法太泛了。
Pfau
你小子,真觉得一个从没听说过神经元和突触相关概念的人会想到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智能吗?你忘了
1990-2012
年的神经网络寒冬了吗?一帮受脑智能启发的头铁的牛人给神经网络续了命,虽然那段时间整个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领域都抛弃了他们。
人类擅长抽象推理模式,但这是不会带领我们想到通过神经网络
/
卷积网络来实现智能的。而那帮头铁的老家伙们就是坚信“大脑可以做到,那人工神经网络也行”,靠着这个信念坚持走过了人工神经网络的黑暗时期。
现在你居然在问“神经科学为人工智能做了啥”?真拿神经科学是牛夫人了?
上一次神经科学对人工智能的贡献在于认识到大脑是通过层级间的神经元和突触连接实现信息处理这一抽象的概念,
我认为下一波重大贡献将来自于我们真正理解大脑如何完成计算的
。目前我们还远没到这个地步。
Yann Lecun
大佬出马了,直接就一句
"You are wrong"
甩到
Pfau
老兄脸上了
你错了 。神经科学极大并且直接启发了我和
Hinton
。
Hubel
和
Wiesel
的动物视觉机制研究直接启发了我。
另外神经网络通过调节突触权重来实现学习这一整套想法
确定无疑
来自神经科学。
当然了,好不容易遇到和大佬对线的机会,
Pfau
也不会轻易放弃,赶紧说
从一些经典工作获得一些概念上的启发和直接从最近研究中获得启发是不同的。你有从
Neuron
或者
Cell
杂志上的最新文章受到任何启发,并作出新的工作吗?如果有的话,我没注意到你文章中有这些体现。
这里我觉得
Pfau
有点太偏执了,
神经科学的第一任务是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
,而不是为了整天为人工智能提供新的启发。你这对比就是拿
classic
和
latest research
对比。
LeCun
估计也是觉得这样说就没意思了,就直接不回复了。
此外,
Pfau
又补了一句
Mike Jordan
说当年的
PDP group
都非常讨厌
backprop
,因为它在生物学上不现实。
直到你们这波人不管生物学意义后,才变得流行了。大佬,你当年因为一些神经学家过分追求生物合理性而被刁难的日子,你都忘了吗?
Tony Zador
Tony Zador
是冷泉港实验室的一个大佬,他也是前文提到的白皮书作者之一。他看到
Pfau
对
LeCun
的回复后,就开喷了
你丫这么说就类似于问一个物理学家是否看过哪些最近发表的数学论文,并启发自己完成一些新的工作?
“
嘿,费曼,你最近看过
Acta Mathematica
上的论文吗,有没有直接推动你工作的?如果没有的话,那物理学家不需要学数学了”
Pfau
也挺善战,立马就说
你要说费曼,我就不困了。在《别逗了,费曼先生》一书中,他说他觉得纯数太繁琐并且不相关。他有问题就直接去找数学家问了
不过我觉得这回答的是个啥?
Zador
也作出了回应(如下,我就不翻译了)。
在另外一条线中,
Zador
也参与了一点争论。起因是有人说
Hinton
在报告中提到
Dropout
的发现是因为他注意到神经元的活动是随机的。我查了
Hinton
的那篇文章,没有提任何
neuroscience
的事情,也没有引用。对文章撰写来说,这也是很正常的,文章最后的组织和表述不用完全反映真实的心路历程。
然后
Pfau
估计那天也是杀疯了,上来就说
我怀疑
Hinton
从来没有看过任何一篇神经科学的论文。被一些
high-level
的直觉启发,跟被实际的神经科学研究启发是两回事儿。
于是
Zador
就说
你是不是指望神经科学文章中的某个图片结论直接被应用到某些 人工智能算法中?如果这是你期待的话,那肯定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我们从神经科学获得一些启发,然后把那些重要的想法移植到
AI
中并进而改善它。
Pfau
也直接回复
实际上你说的这种形式也不常见。有些人从神经科学中寻找启发,其他人完全无视神经科学也没啥,依然可以作出领域内的重大贡献。
这里我是
认同
Pfau
关于
Hinton
不看神经科学论文这一说法的。
Terry Sejnowski
在
The Deep Learning Revolution
一书中花了很多篇幅写自己和
Hinton
的关系。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生代可能不了解
Terry
,他是美国的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
American Association Advancement of Scienc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多院的院士(学术称号
buff
加满的存在),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先驱,高山仰止那种角色。他和
Hinton
早期有很多关于神经网络方面的合作。后来两个人的研究方向分别走向了两个领域:
一个注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人工智能,另外一个专注于理解大脑工作原理
。我相信两位大佬是希望这两个领域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在
Terry
的书中,他写了这么一段话
Every few years, I get a call from Geoffrey that begins with
"I figured out how the brain works."
Each time, he tells me about a clever new scheme for improving neural network models.
It has taken many such schemes and refinements for deep learning in multilayered neural networks to achieve a level of performance comparable to humans in recognizing speech on cell phones and objects in photos.
从这里我们看出,
Hinton
每次对他网络的修改,总是想和大脑对应上,寻求二者原理上的共性。所以我觉得这里
Pfau
是太武断了。
Gary Marcus
Gary Marcus
曾经是
NYU
心理系最年轻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对
Pfau
所说的神经学家过度关心生物合理性也回应了一下
是的,对神经网络生物合理性的要求过度了。但我同意
LeCun
,
Pfau
这小子太口无遮拦了,缺乏对历史背景的了解。
Pfau
老哥怎能服气,立马就杠上了
你瞎说,我当然知道历史背景。我只是认为几个教科书中关于抽象的启发完全不等于是主要推动力。
Marcus
也很老道,不跟他硬杠
好吧,你这么说也没毛病。那咱们就说“
60
年代有一些是有实际贡献,
1970
年以后就没啥大的推动了”
最后这个
Markus
还是非常善意的提供了一些神经科学中可供
AI
领域参考的概念,然后消失了,深藏功与名。
Eran Mukamel
Eran Mukamel
是
UCSD
认知神经科学系的一个教授,湿实验比较多。我知道他是因为我之前一些工作经常会拿他的一个算法对比。
Mukamel
和
Pfau
俩家简单斗了一下嘴,没啥特别有趣的争论。大家自己看截图吧。
鸣金收兵
后来双方都很累了,
Pfau
也没想到自己直接点燃了一个火药桶,一个周末就这么荒废了,全程与各位对战,也承认自己处境很尴尬,不过他是坚决不认输。
争论中的另一个主角也不开心地发了个佛系的
tweet
。
个人观点
我是战火结束了才跑去吃瓜的,吃得还是挺开心。我很欣赏
David Pfau
这样的人抛出来这个话题,并且面对各个大佬都从容应对。虽然我不是很认同他的某些说法,但是我觉得
Nicole Rust
下边的这条评论基本表达了我的感受:
这条
twitter
下的争论还有很多,我原本想着一会儿工作就整理完了,结果我严重低估了工作量。剩下的我就暂时先不整理了。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围观另外一条主线,来自
Harvard
的教授
Sam Gershman
也开辟了一个战场,下面依然有
Tony Zador
大神的火力输出。
https://twitter.com/gershbrain/status/1583785652516098049
另外大家不要觉得都是喷
Pfau
的,其实也有很多人是支持
Pfau
,并且认为“根本不用关心
neuroscience
进展的”,以及“
neuroscience
在这一波
deep learning
浪潮中啥也没干”,对此我觉得也没啥不妥。
早在
2015
年时候,就有一个知乎讨论,有个回答也是说“不觉得做人工智能一定要先学点生物”,对此我是认同的。神经科学不需要所有人都学习。
(
相关知乎问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16888/answer/37809407)
最后发表一下笔者本人的一些看法,欢迎讨论。
人工智能有很多途径,
NeuroAI
只是一个选择
我觉得这里没必要厚此薄彼。有人觉得神经科学
->
人工智能是一条不错的道路,有人觉得完全不需要神经科学也一样可以做地很好。那没问题,各走各的道,谁也别想着干涉谁。神经科学对于过去十年的所谓的“人工智能”发展没啥大的贡献,这是事实;如果有,那也是早年的先驱概念性启发,跟当代的神经科学没啥大的关系,没必要去邀功。但是你要说未来是否有贡献,那我觉得是会的。有人觉得不会,那也没关系,就像
1990-2012
年间那样,大部分人觉得人工神经网络不值得研究一样。
另外
Pfau
这种“神经科学对人工智能没有贡献的说法”,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谁来定义人工智能?
有人从工程角度研究,有人从脑智能启发。后者目前慢,但是就直接否定了其存在,从人工智能领域踢出去是否合适?
我们是否换个角度看,研究脑科学就是研究人工智能
?如果我能够完全理解了大脑工作原理,那实现人工智能就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总结起来就是,做神经科学的不要随意邀功,免得给反对者一种“我祖上阔过”的印象;而做非神经相关的
AI
研究者,也不要随意贬低其它领域的研究。
属于脑科学的“空气动力学”还未到来
大家经常会拿鸟和飞机来类比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白皮书中也对此有一个回应,主要是强调这个类比不合理。造飞机的目的不是为了像鸟,但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像人(此处有争议,有些觉得人工智能不需要像人,但是要超越人类的水平)。我个人觉得除了白皮书中所说的,还有一条就是属于脑科学的空气动力学还未到来。人们从研究鸟发现了空气动力学,然后就可以抛开鸟类,专注空气动力学就可以造出来更大更快的飞机。但是
对于脑智能来说,我们还没有发现可以解释其计算原理的理论
,在类脑智能领域尚没有可以脱离大脑可以独立发展的“空气动力学”。所以我觉得
Ken Miller
的评论是中肯的。
神经科学如何界定?
Pfau
在争论中有个观点其实是具有迷惑性的。他只承认实验得到的神经科学结论,而拒绝认为来自控制理论、数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属于神经科学。如果持有这个观点,那么他很难在辩论中失败。因为所有被人工智能所吸收的理论都会被他说成是另外一个学科,而非神经学科。但实际上神经科学的定义非常模糊,我迄今都没有严格区分
neuroscience, neurology, neurobiology, coginitive neuroscience
等细分方向。我觉得凡是
以神经系统为研究对象,为此开发的理论、方法以及实验发现都属于神经科学。
毕竟现代神经网络的先驱们很多都是数学、物理等方向,大多都是怀着对人类智能的兴趣而进行相关的探索。他们有的走向人工神经网络,有的走向生物脑的原理解析。对于
历史上的大师而言,他们眼中没有细分的专业,而只有人类未解之谜。如果需要,他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专业
。
目前神经科学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是最好的时代
神经科学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学科,里边的未解之谜实在太多。有很多人在年轻时候都试图去研究它,进了一些神经科学的博士项目。但真正进入了之后,才发现我们的研究手段如此初级,离自己想象差距好大,感叹在有生之年估计是无法解答自己的疑惑。
(文章在知乎发表后,好几个以前的好朋友都对这句话感触颇深)。
比如
Jeff Hawkins
进入了
UC Berkeley
的神经科学
PhD
项目,读了一段时间觉得有点希望渺茫,于是就辍学去了硅谷,创建了
Palm Computing
公司,赚了大钱后,在
UC Berkeley
赞助了一个
Redwood Center for Theoretical Neuroscience
,继续赞助一帮大佬进行神经科学研究。
图片致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徐放老师
我之所以认为现在是神经科学发展最好的时代,是因为随着更多领域的人加入,神经科学研究的工具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很多过去受技术限制而不能回答的问题正变得可能。正如上图所说,“科学的进步取决于
新技术、新发现和新思想
,可能是按照这个顺序”,所以我对神经科学的发展是乐观的。
对人工智能的启发可以有很多种
神经元和突触连接这些概念对于最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来说,我认为是肯定很关键的。
这是从其它实体中很难获得的一种启发,其难度应该可以类比从我们日常生活想象量子力学一样
。对智能的研究发展到今天,要得益于人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实验科学家和一群对智能原理孜孜不倦思索的理论家。但是具体到某些算法,可获得的启发就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了。
Hinton
在
reddit
上提了关于发明
dropout
的一些历程。其中提到了
2004
年时候,他觉得大脑执行一个任务只用部分神经元激活即可,因此有了
dropout
的想法。后来他又从银行工作人员轮流上班而不影响客户办理业务,也觉得部分神经元可以随机休息。这两种事情都促使他有了最初的
dropout
想法。
未来的
NeuronAI
政府资助
与此次争论无关的几条回复来自美国的
IARPA
的一个负责人
David Markowitz
,他是我之前参与的一个
MICrONS
项目的政府方面的管理者。
MICrONS
算是美国政府投入非常大的一个
NeuroAI
项目。
David
从经费管理者角度上回应了这篇文章,总体上是支持这一领域,但是科学家们需要拿出更多成果,给经费分配者以信心。
作者简介:
周鹏程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
-
生命健康学院
-
智能交叉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脑所
-
脑信息中心副
研究员。周鹏程博士的
DAMI
实验室
(dami-lab.top)
,主要以脑科学实验数据为核心,以科学问题为驱动,开发智能化分析方法(
Data Analysis
)理解数据,并通过建模(
Modeling
)来解释实验发现,检验关于大脑计算原理的理论,最终希望可以为智能(
Intelligence
)提供启发。
编者评论: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无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中国脑计划两翼一体的布局可窥一斑:
一方面,认识脑,是人类长久以来,在认识自己与了解自己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另一方面,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计算方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革命性发展。本期邀请到计算神经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后起之秀周鹏程博士分享了他对于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的见闻、见解与趣谈。小编读后,受益匪浅:首先,惊叹于作者渊博的知识,对领域内同行如数家珍;其次,”百家争鸣“,真理越辨越明,这样自由平等的辩论,何其珍贵;最后,关于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一点粗浅的理解:交叉合作,互惠互利,毋庸置疑,神经科学中突触传递与可塑性等基本原理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神经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