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直播】2022牛津中国论坛时间表及观看方式

【全程直播】2022牛津中国论坛时间表及观看方式

这里是2022年初春的牛津。世界似乎正在 变得封闭

疫情、推送算法与信息茧房、全球政治中的民族主义浪潮、老龄化、俄乌冲突、元宇宙、性别对立……一阵阵时代的波澜,似乎正在将人群按照地界、年龄、性别、行业等无数种标签区别开,构筑起界限,阻断掉联结,滋生出猜疑,固化住孤独。

与此同时, 牛津中国论坛 迎来了它的第九个年头。组委会的同学们聚集在圣休学院负一层的中国中心图书馆里,讨论新一届的主题。

“有多少人制造封闭、构建隔阂,就有多少人渴望联结、跨越边界。”

他们身后编号5553的书架上,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的《且介亭杂文末编》中鲁迅先生写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 。”与之不远处的社会科学书架上,后来名满天下的人类学家项飙在其硕士论文《跨越边界的社区》中,描述了一批流动的在京浙江人彼此联结下所形成的 跨越地界、跨越主流系统 的自组织社会。社科书架旁书桌的电脑上,访谈节目《十三邀》的第五季正在播放。作家许知远的声音浮现于片头:“当我看到世界变得越来越封闭的时候…… 创造亲密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们想跨越年龄的边界,让老年人与年轻人彼此感知;我们想跨越城乡的边界,让城市与乡村携手并进;我们想跨越地理的边界,让海外华人与国内同胞互相理解;我们想跨越学科的边界,让思想在文理工商间自如涌动;我们想跨越虚实的边界,让技术与人伦凝结一心。”

这里是2022年初春的牛津。一场名为 2022牛津中国论坛“跨界无界” 的超级大派对就此开幕。

(以下均为北京时间)

牛津中国论坛2022的所有活动

都将进行全程直播!

参与直播的平台有 :凤凰网、单向空间、秒拍一直播、云现场、YouTube、OCF视频号、知乎、爱奇艺、腾讯知识、百度财经、搜狐、Wind、返朴、未来事务管理局等。

不同活动可能对应不同直播平台。为了便利观众收看, 我们汇总所有平台资源 ,设计了统一的 “牛津中国论坛直播入口”

想收看喜欢的活动直播的您,只需要:

  1. 在您喜欢的活动开始以前, 扫描下方【牛津中国论坛直播入口】二维码 ,进入“牛津中国论坛直播入口”页面。
  2. 【牛津中国论坛直播入口】页面将实时更新正在/即将播放的活动直播的所有平台入口的二维码。
  3. 页面内扫描任一平台入口的二维码,即可立刻观看到您喜欢的活动直播。
【牛津中国论坛直播入口】

注:“牛津中国论坛直播入口”页面的 第一次更新 将在北京时间3月18日20:15开幕式活动开始前进行,过早进入将只能看到“敬请期待”页面。

第九届牛津中国论坛“跨界无界”由 主旨嘉宾 发言 、六个分论坛、两个特别研讨会 构成。六个分论坛包括:跨学科、海外华人华侨、老龄化、乡村与城市、能源与国际关系、科幻与科技;两个特别研讨会包括:跨界艺术、虚拟偶像。以下将逐一介绍。

开幕式

开幕演讲 来自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 薛澜教授 。基于牛津中国论坛2022“跨界无界”的主题,薛教授将通过一场演讲, 与观众分享他对于学科分界与跨学科的思考。

闭幕演讲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俊峰先生 。基于牛津中国论坛2022“跨界无界”的主题,李先生将通过一场演讲, 与观众分享他对于当下能源格局与青年赋能的思考。

|分论坛介绍

当下,跨学科虽越来越受关注,其发展现状远非一帆风顺。 不同领域方法论不同,学者们不仅知识技能不同,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更是不同。 不同学科团队合作时该如何有效对话?个体学者应该学习多个领域而非单一专业吗?我们又如何平衡专精和跨界呢?

未来,学科领域的分界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科的概念是否会模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本分论坛中,我们将邀请跨学科研究和教育领军人物, 从跨学科的挑战与未来这两点切入讨论以上的问题,探索跨学科的困境与潜力, 并讨论作为个体的我们在跨学科的大势下能做些什么。

能源转型被市场视为下一个风口,但它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2021年8月,中国的电力市场在出现显著缺口;9月,英国也面临了燃料危机。 在世界迈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进程中,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国际关系因能源和气候政策又起波澜。 企业也纷纷面临对于新战略与新模式的适应,迎接碳达峰及之后碳中和的未来。政策和行业专家将一起讨论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近日爆发的俄乌冲突中,作为能源大国的俄罗斯遭到西方严重经济制裁,这导致全球原材料尤其是能源的价格飙升。

本分论坛邀请来科技、政策、经济、商业等多领域专家, 聊聊近来屡见不鲜的能源危机与气候变化是如何正在塑造起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

人们习惯以年龄来划分人群,然而,一个人是否“ 老了 ”,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一个数字。随着社会结构、主流文化、医疗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的生命周期更长,“衰老”的潜在含义也随之发生改变。变老,对于当今中国的年轻人,并不只是一个几十年之后才需要面临的课题,而是正在社会中快速且不可避免地推进的结构性转变。

本分论坛希望从 文化观念、社会实践、与人口健康角度 解析老龄化这一人口趋势,带领大家跨代际地重新审视年龄,在思想上不被年龄所限制,在行动上为不同年龄群体带来切实改变。

希望本次的讨论能成为一盏微光,为这个变老的社会带来 多一些“夕阳无限好“的享受,少一些“只是近黄昏“的慨叹。

城市化进程放缓之际,逆城市化逐渐成为复杂的全球形势之下的新潮流,乡村改造也在近几年趋势逐渐明显。但由于改造介入者对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的不了解和城市优于乡村的潜在认知,真正以乡村本身为服务对象的乡村更新项目很容易停留在概念上。

乡村作为消费产品为城市人口提供旅游消费、文化消费、农产品消费等,但乡村常住人口的自身需求却常常被忽略或歪曲。 在这种意义上,城乡不平等依然存在。

本次分论坛,将着重讨论城乡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又应当如何解决;以及21世纪的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乡村改造。

海外华人华侨群体是对一个极其多元的全球群体的总称。不仅仅在中国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 身处多文化聚集的边缘中的海外华人华侨群体,同样以复杂的方式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从唐人街到民族商业和族群社区,从移民历史到知识遗产,海外华人华侨群体为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提供了自身从逾越时空的不同经历中所诞生的独特视角。 本分论坛不试图回答复杂的身份问题,而将故事和历史叙述放在讨论的中心位置。

这次,分论坛将不同的华人华侨历史放在跨时间和空间的对话中。 学者、活动家和社群成员都以各种方式参与有关散居群体和文化身份的讨论; 其中,历史学界所运用的方法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及批判性的思维框架。

- 在历史的茫茫大海中,中国边界内外的社区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 移民路线造就了什么样的文化资本和政治权力?

- 关注历史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更丰富的“中国人”和“海外华人”身份叙述吗?

- 移民是如何在种族概念、语言、艺术创作和(后)殖民主义带来的矛盾间形成文化知识和身份的?

《赛博朋克 2077》中许多幻想关联着广被热议的科技界术语: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赛博格(Cyborg)的概念在流行文化中随处可见:人们不断探索机械体在未来的可能性,并反思人类本身的定义。在部分科学家认为科幻小说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的同时,虚构创作亦开辟了关于道德与技术的讨论,填充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科幻与科技之间的互相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但至今悬而未决的话题。

翎Ling登上《VOGUE ME》开年刊,A-SOUL席卷B站,柳夜熙火爆抖音。乘着元宇宙的东风,虚拟偶像正在迈入更多大众的视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预计到2023年,虚拟偶像带动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334.7亿元,是2020年的5倍。 从神话传说到元宇宙,人类对于虚拟世界的憧憬与想象从未停止过。

本次研讨会将多维度解读虚拟偶像的概念,立足其“虚拟性”和“偶像性”,探讨当代人对其的热情来源及背后的社会心态,并展望虚拟偶像的未来发展之路。

文化艺术的世界里总是不停孕育着风格迥异的艺术IP,如Kaws、大英博物馆的安德森猫、村上隆的太阳花,还有2021年末登顶迪士尼顶流的粉色小狐狸玲娜贝儿等。 当商家将艺术创作力转换为爆款商品、奢侈品,甚至是“理财产品”时,艺术与消费品的边界逐渐模糊。

本次研讨会从文化艺术IP的概念入手,探讨媒介技术发展趋势下文化艺术与消费品之间的复杂联系,对未来二者间的交融模式进行更深一步的展望。

|闭幕式

闭幕演讲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俊峰先生 。基于牛津中国论坛2022“跨界无界”的主题,李先生将通过一场演讲, 与观众分享他对于当下能源格局与青年赋能的思考。

ACE创始人,投行VP,上交和复旦特聘讲师Dennis也将分享他的经历, 有关斜杠青年与职场跨界。

扫码入群, 加入牛津中国论坛观众群, 实时更新预告。 群内更有深刻观点分享与嘉宾互动机会惊喜掉落!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 戴上未来魔法世界分院帽,获取专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2022牛津中国论坛电子门票, 看看你会被分到什么神秘学院和专业!

更多玩法:

1、将电子门票 保存后分享到朋友圈 ,获得5个赞后截图发送给 论坛小助手 (小助手微信二维码见下方),小助手将于3月20日论坛闭幕后随机抽取五位幸运观众,发放 “红红火火牛津周边礼包”

2、将电子门票保存后分享到朋友圈,获得5个赞后截图,加上 【姓名+希望提问的嘉宾+希望提问的问题】 发送给 论坛小助手 ,小助手将于3月18日论坛开幕前根据问题走心程度筛选观众进入 OCF组委会Zoom会议室 直接与嘉宾对话交流。

制作 / 曹雨萱 唐楚涵 蔺意如 于悦 于佳铭 范西林 蔡子熙

主视觉设计 / 徐浩源 [email protected]

原文地址: 【全程直播】2022牛津中国论坛时间表及观看方式

发布于 2022-03-18 04:54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