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百战奇略》寡战篇原文为:凡战,若以寡胜众,必以日暮,或伏于深草,或邀于险路,战则必胜。法曰:“用少者务隘。”(语出《吴子·应变第五》)。

寡战篇大意为:凡是作战,如果要以少胜多,应选在黄昏时,或在草林深处用伏兵,或在狭窄险要地方拦击敌人,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正如古代兵法所言:兵力少的部队作战,一定要利用狭窄险要地形打伏击战。

战 例

寡战篇所附战例为,公元537年东魏大将高欢带兵进犯西魏,宇文泰率西魏军渡过渭河到达沙苑进行防御。由于己寡敌众,宇文泰听从部将建议,进抵渭曲,背靠渭水设下埋伏。黄昏时,东魏军到达渭曲,他们见西魏军兵少,争相冲锋,战斗队形大乱。待东魏军进入埋伏区,宇文泰下令擂鼓,部队立即出击,西魏军主力正面同东魏军交战,左、右两翼则出击包抄,大败敌军。

1939年11月4日,被日本政、军界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率大批兵力,对我太行山区进行“扫荡”。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决定利用黄土岭一带复杂地形将部队隐蔽起来,形成四面合围的埋伏圈。11月7日拂晓,日军开始向黄土岭运动。15时,日军全部进入我设伏地域。我军迅速出击,1团迎头阻击,2团和3团从西、南、北三面包围,把日军紧紧压缩在2千米长、200米宽的山谷里。黄昏时分,我军四面夹击,日军尸横遍野,阿部规秀也被我军炸毙,直接导致日军“华北扫荡计划”彻底破产。

计谋分析

寡战篇是众战篇的姊妹篇,与众战篇要求于平坦开阔处指挥部队作战不同,寡战篇强调要充分选择并利用夜暗、地险等时机和战场环境,或设伏、或截击,形成众寡、优劣的转化,克敌制胜。该篇引用自《吴子·应变第五》的“用少者务隘”,是战争中以少胜多的重要指导原则。

选择合适时机和地形保存自己是前提。以寡敌众,逞匹夫之勇,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在人数、兵器不占优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存己方有生力量是根本前提。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隐蔽、险要地形进行埋伏,因山岳丛林、深沟危壑之地可以最大限度限制敌大部队兵力的展开,削弱敌兵力优势。而对于机动灵活便于指挥的己方部队来说,隐蔽、险要地形又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屏障,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自己,还可以不断骚扰敌人,将其拖垮。公元前480年,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率300名斯巴达勇士坚守一面靠大海、一面临峭壁的温泉关,阻挡了几十倍于己的波斯大军,杀敌近2万人,直到被波斯军队抄袭后路全部阵亡。当然,除选择隘地外,设伏时间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必以日暮”意指利用暗淡光线更好地隐蔽自己,更大程度地迷惑敌人,敌人进入狭窄地形后,兵力难以展开,加之光线暗淡不辨方向,此时趁其不利、不便而攻之,岂有不胜之理。

运用多种战术手段出敌不意是核心。寡战篇主张以埋伏取胜,而占据有利地形把“门”关紧后,如何“捉贼”也是一门学问。无论是西魏军的正面迎击结合左右突击,还是我军的诱敌深入、四面夹击,都是通过出敌不意的攻击以少胜多。历史上著名的包围战中,也不乏分割围歼、围点打援、断绝粮路、掌握主动等经典战术,攻其不备无一例外都是核心要求,也是寡战的灵魂。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面对数十倍于己、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正是因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完全放弃灵活机动、出敌不意的战术,用所谓“正规”阵地战与强敌抗衡,完全暴露自身实力与意图,才使红军被动挨打,被迫退出根据地。需要强调的是,信息化条件下战场“透明度”大大提高,军队部署和行动随时处于监控之中,仅凭夜暗和复杂地形是无法隐蔽真实企图的。这就要求指挥员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运用多种方法以更好地隐蔽真实企图,从而想方设法对强敌形成包围之势并一举歼灭。

讲究“势”的变化是最终意图。势者,因利而制权也。从古至今,无数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中无不以追求“势”的变化为最高境界,本质就是在局部时间、有限空间内完成“众”与“寡”的相对转化,这也是寡战的最终目的,其真谛是“敌分而我专”。“敌分”就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敌人分散兵力,而我则集中兵力,这样虽然在总体上是我寡而敌众,但在局部、具体的战斗上则是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我就由寡转变为众,敌则由众转变为寡,最后完全扭转战局。宇文泰指挥西魏军“绝其军为二”,从中间把敌截为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这样西魏军在每段都具备兵力优势,分而胜之。黄土岭战役中,八路军将日军紧紧压缩在一个狭长山谷后再四面夹击,形成对被围日军的绝对优势。毛泽东关于战略上的内线和战役战术上的外线,战略上的持久和战役战术上的速决,战略上的分散和战役战术上的集中等理论与实践,更是对寡战中“势”的变化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为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