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毕业后,我入职了华为2012实验室
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特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 , 每周三将邀请一位艺术&设计领域业内人士或海外艺术留学生进行个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我一整个求职流程是这样的:去年10月份开始关注国内的招聘信息,恰好赶上11月底华为海外留学生招聘通道关闭前投了简历,然后就是笔试面试一系列流程,在 今年3月拿到华为2012实验室的offer,下下个月入职 。
前两天我还把招聘信息发在了咱们汉艺校友群里,就感觉身为大家的老学长吧,希望通过自己这一二经验能够帮助到同在海外念书的学弟学妹们。
先聊聊我求职的前期准备
我投递简历的时间,还是晚了点。
你想 10月份 ,基本上就是国内秋招的尾巴梢了, 留下来的岗位不会有太多 。当时光顾着玩儿,我本人是不太着急找工作的,因为之前在滴滴和上海这边都有实习经验,相对来说简历还算丰富。但是身边的同学都在热火朝天地投简历,你处在这个氛围中自然而然就上心起来了。
10月这个时间点呢,不耽误大厂招聘。 相对来说有点名气的企业,你能叫的上来名字的,他们都会为留学生开辟 单独的招聘通道 或者 稍微延长一些时间 。但 次级 一些的企业,就是你需要和国内5、6月份投简历的毕业生一起卷的岗位, 10月就太晚了 。
我找工作的渠道大致有三: 第一个是网络渠道 ,包括招聘公众号、领英以及Core77这样的设计师招聘网站。
第二个是同学介绍 ,我们班除了我和另外一人,其他同学至少都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他们本身在国内颇具资历再来美国研修,可能已经是资深设计师或高级设计师。所以有时候我们去国外留学不仅要着重学习,也要广交好友。包括咱们的汉艺校友群也属于这种渠道。
第三个就是我下面列的这份清单 。
我把企业分成 四类 , “制造业-电器” 相当于 甲方公司 ,从消费电子到日常用品,家具办公,再到汽车零部件、大型机械、厨具浴室用品等等,反正我身边的我买过的所有能想到的消费产品,全列在这份文件夹里了。
“设计咨询” 里罗列的就是agency,相当于 乙方公司 ,比较有名气IDEO、FROG这类专业咨询公司,还有埃森哲和凯捷,虽然没有工业设计岗位,但是UX和UI岗也可以投。
除此之外国企央企、制造型企业等体制内工作,甚至包括作品集机构,我也都罗列出来了。列完后就筛选一番然后逐一投递,每投完一个就在文件前面标注好,过一星期再上线打开网站跟踪下进度。
在投简历的时候大家有一点要格外注意,就是 除了留手机电话和邮箱之外,最好再留个微信号给HR 。因为有时差原因,很多国内企业不太方便联系我们,加个微信号其实是最好的。
至于 留美求职 。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如果你想留在美国工作, UX岗会更容易一些,但工业设计岗需要大家具备一定的门槛 。他们很少会招初级设计师,一般都是从中级设计师或高级设计师起步。 如果我们作为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想要更容易留在美国 ,那你就别怕苦别怕累, 寒暑假尽量留在美国实习 。
道理不难理解,其实我们在国内找工作也是同理,实习是很重要的。但是美国那边会考虑到OPT工作签证,大公司更愿意提供OPT,但你想让小公司或者设计事务所续工签给你,我们能提供的剩余价值得能够让人家要愿意花钱对吧?
进华为
相对来说华为整个考核流程还是很顶的。在 投简历 时,做好 PDF作品集 ,附上 个人网站链接 交了上去,接下来就是 设计类专业笔试 。
笔试通过后再进入 面试环节 。华为的三轮面试是要在3个小时内一起完成的,分别由中级设计师、资深设计师和主管进行一二三面,每一轮面试的整体框架基本一致:
先是1-2分钟的自我介绍 ,然后面试官会跟你 聊作品集中的1-2个项目 ,再根据作品集项目出一道 10-15分钟的快题 。比如说你做了很多电子产品,那他可能会出一个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题;或者考官看你项目中设计了一个机器人,那他就可能会问你如何看待好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真诚地劝告各位,未来同学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日常一定要多积累跟别人聊项目的能力。 说句不尴不尬的话,你说10分钟我们能设计出来怎样精彩绝伦的项目呢?这个阶段就要靠我们的口才讲出自己的观点,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讲清楚讲明白就可以。
说到这儿,我还是真的有点感谢 CCA每周一次的“公开处刑” 。我们上学那会儿,每星期都要把自己这周做的东西贴到公共区域让大家围观,你在上头讲,两个老师,一帮学生(也有可能是路人)去看,随便什么人都能上去说两句。基本上就是我站在那讲5分钟,两个老师再点评个15分钟,接下来就是围观群众们的口诛笔伐。
说实话我每次经历完这么一圈口水战后,心情都很难以形容,但至少给我的求职面试锻炼出了超强的大心脏。
总之面试环节差不多就到这儿, 剩下的面试官可能会问一些软性问题 ,薪资待遇、个人发展规划,是不是喜欢设计啊之类的。然后就可以 回家等着出结果了 。
除了华为之外,当然我也面了很多其他的企业, 每个企业的工业设计师岗位人才需求标准都不太一样 。比如我面老牌企业 TCL 的时候,它本身的业务线非常成熟,公司整体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所以它需要能够带领公司步入智能化、万物互联新方向的工业设计师。
也有需求精细化的,比如我面 VIVO、极米科技和科沃斯 等等,人家明确说我就要做投影仪,做扫地机器人的工业设计师。
而 华为2012实验室 ,我觉得相对来说会比较有挑战性。华为的工业设计师目前我所知有两种,一种是 终端业务 (手机、电脑,在市面上能看到的产品设计);一种是我所在的部门,做 底层研发,相当于从0.5→1 。
除此之外,我的岗位还需要提出现有产品线未出现的 新产品或新概念 ,比如华为现在没有智能眼镜,那我们就可能要产出一款新型的智能眼镜(举个栗子啊)。
工业设计师进大厂,留学生很吃香
别的我不清楚,只说华为2012实验室吧,据说是有很多科研人员, 硕博比例非常高 。在工业设计师这方面,主要招聘的还是 海外留学生 ,所以诸位学弟学妹们还是很吃香的。
美国的工业设计,CCA、Pratt、萨凡纳等等都是数一数二的。不过院校风格真的不同,大家择校时需慎重考虑。
CCA这两年的工业设计其实不太分专业,更偏向做设计 。有点像是说,你作为设计师在社会上工作很长时间了,你的设计风格,你的美学风格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的时候,然后你到CCA来学习,他会重新帮助你看待设计本身,再从中提炼关于自己在美学上的或者设计管理方面的新方向。
他整体的教学思维,也不怎么美国。比起 Pratt和萨凡纳 会比较切实教你工业设计的技能,以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协同设计或集成产品为主流的院校, CCA格外喜欢思辨设计 。
所以我们班还真有一些上着上着课,感觉这个专业跟我想的不一样啊?然后怒而退学的。看上课风格就能看出来,我们每学期有考核制,非常严格,不达标是要退学的。形式类似述职报告,用8分钟讲述自己过去一整年做的项目,底下有5个老师review你,然后问问题。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这样残酷磨练出来的。
总之,希望我的这些求职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华为2012实验室工业设计师的招聘渠道我已经发在咱们汉艺校友群了 ,有需要的学弟学妹可以按照分享链接报名!
更多艺术留学、保研申博、作品集创作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