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资本论》之前需要哪些知识(或是需要读哪些书籍)作为基础呢?

总觉得没有基础就读资本论就像初中生读时间简史一样,只能记住几个不明觉厉的词语用来装逼
关注者
276
被浏览
121,827

16 个回答

可以先去看一下《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手稿》中直接把“价值称为异化的人类劳动本身。”它代表的含义马克思用了“权力”来表达。《资本论》同样继承了《手稿》的异化理论,如提到:“资本主义追求的不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财富,而是追求的价值(交换价值)为目的的权力。”

说马克思是经济学家的人,确没有发现马克思的理论与一切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严重对立!




经济学都是研究财富增长及资源配置,但马克思经济学确不认为金钱、价值代表的是财富,而认为它们代表的是人支配人劳动(活动)的权力,因此某些人所说的财富增长,还不如说是一种对人支配的权力关系的拓展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4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甚至带一种吵讽的口吻把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批为商品(货币)拜物教

(正如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研究劳动决定实物均衡价格的相对价格理论,而马克思的理论确是总量理论,即价值是某种人类劳动本身。价值是与总量相关的量,只是分析总量的量纲时简要涉及了相对价格,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完全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格理论没有一点联系,相反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格理论是其批判的对象之一,整个古典经济学都被马克思批为商品拜物教。)

因此从经济学的逻辑来理解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把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说成是财富、蛋糕的分配逻辑是极其荒谬的,正如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的就不是什么蛋糕、财富的分配逻辑,而是揭示的时间奴的逻辑 ,因此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不是争论如何分配利润(或者剩余价值)的争功逻辑,而是要根除商品生产(为利润而生产)、终结整个金钱增值游戏,消除多数人个人的异化,让多数人没有失业率的情况下拥有自由时间,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自身的劳动时间,自己最大化的决定自身的生活节凑,从而尽可能的让每个人都有个性。


诸如此类的还很多,比如《资本论》通篇都在论述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中的统一利润率均衡,低于一般利润率的金钱积累速度资本就得缩水或破产,像价值规律都不是什么单一产品模上的供求均衡上的逻辑,而是非单一产品模型的统一利润率均衡上的逻辑。如价值规律:资本有机成构相同时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按价值的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交换,否则低于价值的交换尺度,资本就会缩水或者破产,这样势必导致资本之间积累为主的竞争(与流行经济学的技术式的竞争争形式完全不同),使资本改变在各个行业的投入份额,如压缩利润率较低行业的产能,出售其一部分的资产,同时拥入或者维买利润率较高行业的资产,以资本维持不低于平均利润率的利润的商品价格;当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时,价格按生产价格尺度的比例交换,以保持不低于一般利润率的利润率。但总生产价格=总价值,总利润=总剩余价值。

而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供求均衡,主流经济学家与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也只是在争论资本主义是不是均衡的,这些统统都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完全不一致,马克思的统一利润率均衡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支配或者压榨秩序均衡,而现代经济学强调的是优化配置资源的瓦尔拉斯均衡。

首先,题主你得有“一定要读懂《资本论》”的勇猛决心和坚强意志


这一条是最重要的,这一条如果不具备,后面的内容就不用看了。


再说具体的知识基础,这里以 我国普通高中的教学科目 为知识分类标准。


第一,语文知识。

你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起码应该达到普通高中 高三年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

《资本论》中引用过的文学名著包括但不限于:但丁的《神曲》、伏尔泰的《老实人》、歌德的《浮士德》、贺拉斯的《讽刺诗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基督教的《圣经》。

如果你对大学语文的知识有所涉猎,就更好了。


第二,数学知识。

你的数学阅读和计算能力起码应该达到普通高中 高三年级学生的及格水平

《资本论》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几何线段与射线、统计图表、以四则运算为主的代数方程、代数不等式。

如果你对大学数学的知识有所涉猎,就更好了。


第三,历史知识。

你的历史知识起码应该达到普通高中 高三年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

《资本论》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如果你对大学历史的知识有所涉猎,就更好了。


第四,思想政治知识。

你的思想政治知识应该达到普通高中 高三年级学生的中等偏上水平

《资本论》中涉及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

如果你对大学思想政治的知识有所涉猎,就更好了。


第五,地理知识。

你的地理知识应该达到普通高中 高三年级学生的及格水平

《资本论》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人口的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

如果你对大学地理的知识有所涉猎,就更好了。


以上就是在读《资本论》之前必备的基础知识,如果你的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上述门槛,建议自行想办法恶补一下这五种知识。


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上述五种知识,而且 身边有已经读完了《资本论》的老师或同学能够亲自点拨指导你 ,那么你就可以不依赖任何辅助性的读物, 直接开始阅读《资本论》 了。


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上述五种知识,但 身边无人指导你 ,那么我再推荐 五本辅助性的书籍 供你自学《资本论》时参考使用


(1)门井文雄著,纸屋高雪构成·解说,石川康宏协力;林明星译: 《漫画资本论》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这是一部日本漫画书。

可供你轻松了解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背景,并初步掌握《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基础的内容。

建议在开始阅读《资本论》之前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2)陈征主编: 《简明<资本论>辞典》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这是一本工具书,共收条目1200多个,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了《资本论》中比较常见的范畴与概念。

建议在第一遍阅读《资本论》之时作为随手查阅的工具书用。


(3)徐禾等编: 《政治经济学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这是一部首次出版于文革时期的《资本论》通俗缩写本,现在看来这个书名起的有点大,要是改成《<资本论>通俗十一讲》可能更为恰当一些。

该书以不到四十万字的篇幅,将《资本论》的主干内容按文革时期劳动知识分子的理解全部解说了一遍。

由于该书预设的读者群体是中国的普通工农群众,所以该书既没有浓重的学究气,也没有浓重的西洋腔,这就使得该书能够在众多的《资本论》通俗缩写本中脱颖而出,赢得广泛读者。

即使在文革结束后,该书依然多次再版重印,2017年的版本是该书的第四版。

建议在第一遍阅读《资本论》时按章节逐一对照阅读。


(4)刘永佶著: 《<资本论>逻辑论纲》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这是一本系统总结《资本论》的方法论的著作。

咱们中国人学《资本论》,最值得学习的其实是马克思的方法论。

那种仅仅满足于背诵和记忆《资本论》中具体的一些段落和词句的行为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学会了马克思的方法论,我们就能用它来研究中国现实经济矛盾。

这才是中国人读懂《资本论》之后所能获得的最大好处。

建议在第一遍阅读完《资本论》之后,第二遍重读《资本论》时,同时交叉阅读这本书,仔细领会《资本论》的方法论。


(5)莱博维奇著: 《超越<资本论>——马克思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这是一本从当代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出发,对《资本论》的局限性进行严肃考察的著作。

它不仅证明了《资本论》对于当代工人阶级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证明了在理论上超越《资本论》对于当代工人阶级的必要性。

虽然这本书并没有在理论上真正地做到超越《资本论》,但它指出的方向却是发人深思的。

不建议你过早地读它,因为当你还不是很熟悉《资本论》时,你是体会不到这本书的论证魅力的。

建议你在读完两遍《资本论》之后再来读它,此书能够帮助你建立对《资本论》的严肃理性态度:尊敬《资本论》,但不迷信《资本论》。


祝你在自学《资本论》的路上勇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