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北约开启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坚定捍卫者2024”,来自31个成员国约9万名军人参加。此前一天,土耳其投票批准关于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的议案。由此,瑞典离“入约”又进了一步。
北约近来对俄动作频频,双方对立日益加剧,是否意味着新的“铁幕”正在来临?专家指出,北约虽不断对俄示强,但其内部亦深受“乌克兰疲劳症”困扰,近期一系列举措不乏有对内“提士气”、对乌“增信心”的用意。北约与俄罗斯僵局难破,未来仍需等待突破口。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策划:陈梅玉
军演针对意味明显
北约“秀肌肉”试图迫使俄重返谈判桌
当地时间1月24日,北约跨大西洋“坚定捍卫者2024”军事演习正式启动。“坚定捍卫者”是北约例行军演,每三年举行一次。
从演习规模看,此次军演可谓近年之最。北约31个成员国及北约伙伴国瑞典出动了共9万多名军人参与,此外还包括超50艘海军舰艇,80多架战斗机、直升机和无人机,以及150多辆坦克、500多辆步战车和400辆装甲运兵车等。美国国防部日前表示,今年的军演是“自冷战时期以来最大规模的演习”。
从演习区域看,主要演习地点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罗马尼亚等北约东翼国家。上述国家被北约视为“最易受到俄罗斯潜在袭击的威胁”。
从时间跨度看,“坚定捍卫者2024”演习将持续长达4个月。这意味着,演习过程中将经历俄乌冲突2周年和今年4月北约成立75周年两大时间节点。
北约在敏感时间和地点举行声势浩大的军演,意欲何为?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肖斌分析,北约试图展示对俄增强战略威慑的信号,以强硬的姿态逼迫俄罗斯重返谈判桌。“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即将满两年,且已进入消耗战,北约国家对解决当前危机的意愿愈发迫切。”肖斌说。
北约军演“秀肌肉”的同时,欧盟目前正讨论对俄第13轮制裁方案,拟在俄乌冲突两周年即2月24日前通过。不过,美西方国家以强硬姿态逼迫俄罗斯让步,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肖斌指出,这将造成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关系陷入更深的僵局。
针对北约的挑衅,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月26日表示,北约将演习地点选在俄边境附近,且毫不掩饰演练“遏制俄方威胁”的行动,这体现出北约国家蓄意挑衅俄方、局势升级的企图。此次演习无疑将增加双方发生军事冲突事件的概率,进而给欧洲国家带来“悲剧性后果”。
北约扩张加速
瑞典“入约”又进一步 格鲁吉亚或成为下个目标
1月25日,土耳其发布的官方公告显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已签字批准瑞典加入北约。
作为近年来北约扩张行动的典型代表,瑞典和芬兰在2022年5月申请加入北约。按照流程,北约所有成员国必须一致同意才能吸收新成员。芬兰已在2023年4月正式获准加入北约,而瑞典则因为土耳其和匈牙利两个成员国未签字一直未能加入。
据报道,在土耳其“放行”前,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电话中告诉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匈牙利支持瑞典加入北约。欧尔班还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他将继续敦促匈牙利国会投票支持瑞典加入北约,尽快完成批准瑞典“入约”程序。
这是否意味着瑞典“入约”已无悬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欧洲安全项目负责人吕蕴谋分析,瑞典提出“入约”后,斯托尔滕贝格的外交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土耳其上,匈牙利尚未受到重视。不过,吕蕴谋表示:“匈牙利一直被欧盟和北约视为是可被‘买通’的,只是价格仍需博弈。此外,今年北约峰会将在华盛顿召开,预计美国也会对匈施加压力,尽力促成瑞典‘入约’这一‘里程碑’事件。这对谋求连任的美国总统拜登而言,将是一个‘加分项’。”
吕蕴谋指出,若瑞典加入北约,意味着北约东北角的拼图“补齐”。尽管瑞典与俄并不接壤,但前者陆军实力较强,将有利于增强北约力量,这势必会加剧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局势。
自芬兰加入北约后,俄罗斯与芬兰的关系就持续恶化。去年10月,俄外交部发布公告称,俄方将正式终止与芬兰之间签署的边境合作协议。今年1月24日,俄芬相关协议正式终止。
“这意味着俄罗斯已不再将芬兰当作一个友好国家。未来,俄芬两国边境发生不可预测冲突的可能性将提高。”肖斌说。
肖斌还指出,尽管俄方对北约扩员予以激烈反应,但北约并未中止这一进程,未来甚至可能加速扩张。他预测,在瑞典加入北约后,格鲁吉亚可能成为北约东扩的又一“突破口”。
“新铁幕”隐现
欧洲“乌克兰疲劳症”蔓延 俄乌冲突破局仍待时机
去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俄知名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活动时曾表示,欧洲正在制造“新铁幕”。近期北约动作频频,是否意味北约执意要在欧洲落下一道“新铁幕”?
对此,肖斌认为,北约扩张和对俄示强的内生动力在于向各成员国展示其实现“集体安全”的能力。此外,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也希望借此获得美国的安全保障。
在肖斌看来,“新铁幕”可能在欧洲形成,是判断俄罗斯与北约关系一种相对悲观的看法。不过,这一表述的出现,证明双方关系确实陷入僵局。
“无论是对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还是俄罗斯来说,僵局持续都是不利于未来发展的。”肖斌说。
事实上,在北约加强对俄威慑的基调下,欧洲国家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以英国为例,预计在未来10年内英军将面临170亿英镑(约合15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缺口。与此同时,包括英国央行在内的机构普遍预测,英国经济2023年增长水平在0.5%左右,增长动能严重不足,且在今年也难改观。
与英国相比,体量更小但距离俄罗斯更近的东欧国家,因“抗俄”背负的压力更大,经济形势难言乐观。其中,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近日已公开宣布,斯洛伐克不会再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且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
西方国家对乌军援不再“顺畅”,这一现象被舆论称为“乌克兰疲劳症”。吕蕴谋指出,西方内部的“乌克兰疲劳症”正接近临界点,不仅欧洲内部出现松动,美国对乌援助前景也十分暗淡。“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卷土重来’,他有较大可能停止对乌援助,欧洲势必会‘独木难支’。”
“因此,北约近期通过军演等方式加强对俄威慑,实际不乏存在对内‘提士气’、对乌‘增信心’的用意。”吕蕴谋表示。
肖斌指出,从俄罗斯方面的角度看,包括俄乌冲突在内,俄罗斯与北约的矛盾最终也要被解决。“当前僵局无论对北约还是俄罗斯都不利。双方最终早晚要走出僵局,但现在仍缺乏一个机会,或者说一个可以被突破的关键节点。”
北约是个什么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英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英文简称NATO)。
●成立日期
1949年4月4日。
●发展简史
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12国在华盛顿签署旨在建立集体防御的《北大西洋公约》,北约宣告成立。北约成立以来已9次扩大:希腊、土耳其(1952年),联邦德国(1955年),西班牙(1982年),波兰、匈牙利、捷克(1999年),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2004年),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2009年),黑山(2017年),北马其顿(2020年),芬兰(2023年)。
冷战期间,北约主要针对苏联和华约。冷战结束后,北约安全威胁认知发生重大变化,逐步调整转型,将周边地区冲突、核扩散和恐怖主义视为主要挑战,先后推出危机反应战略和“新战略构想”。“9·11事件”后,北约政治安全职能相对上升,东扩步伐加快,致力于从集体安全组织向集军事、政治、安全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组织转变,增强其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作用。近年来,北约加快战略转型,在保留传统职能的同时,将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攻击、海盗袭击、能源、气候变化等新型安全问题纳入任务范畴。北约声称是区域性组织,却突破自身条约规定的地理范围,加速东进亚太,到亚太地区挑起对抗。北约自称是“防御性联盟”,却鼓动成员国不断增加军费,扩军备战。北约不停越界扩权,将本应由联合国和专门国际机构处理的网络空间和太空问题纳入其集体防御范畴。北约宣称要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干涉别国内政,卷入多场战争,执迷于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强化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北约成员国向乌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将俄罗斯视作北约盟国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的“最重大、最直接的威胁”。
资料来源:外交部网站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