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
穗教案〔2021〕170号
梁润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第20212276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梁润佳代表于5月10日通过短信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有关情况
(一)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的整体规划。
2018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广州市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实施,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广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深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
1.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由我局与文明办联合举办了十二届“广州市中小学生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组织了十届“市属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活动”;连续四年承办“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广州赛区)活动。
2.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2017年印发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通知》,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拓宽教育途径,联合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及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等单位,共同推进《中医药进校园系列活动阶段性实施方案》,确定了首批30所中小学校作为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学校,扎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自2015年起,市教育局开展了“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2020年,制定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在全市遴选100所试点学校开展“一花园、一课堂、一读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3.重视广府文化传承与创新。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广府文化·广彩广绣”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通知》,确定了广彩和广绣联系点学校各30所,深入开展 “五个一”的“广府文化广彩广绣”进校园系列活动。
4.深入开展“中国梦延安情”革命传统教育。自2015年至2020年,我局已经连续6年与延安市教育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广州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共同举办了“中国梦延安情”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书画及微视频比赛,先后征集书画、视频作品5万多个,覆盖中小学生及家长20多万人次。
5.扎实开展“弘扬优秀家风”传承教育。按照市纪委监委的具体部署,扎实推进“弘扬广州好家风”“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我局在全市建立了26个家庭教育实践基地,举办了近百场“广州家教学堂”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家长学校”系列直播活动,征集了好家风微视频515个,编印了《广州市教育局家训家规家风进校园丛书》。
6.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2021年,我局制定《关于深化红色教育培育时代新人实施方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主题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宣传、推进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体验活动、采取“基地+学校”合作模式讲好广州故事,充分利用我市特有的文化遗产、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我市百年老校蕴含的红色文化元素,开发红色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育学生铭记历史,奋发有为。
(三)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1.结合学科特点,注重融合渗透。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修炼个性品格,坚定文化自信。落实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全科覆盖。明确各学段的教育要求,小学阶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引入专业力量,创新美育教学。2016年,全市创建了文学艺术名家市级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123名,为整合美育工作资源和提升艺术师资水平拓展了途径。同时,注重协同创新,与市文联、广州粤剧院等单位合作,发动和组织广州地区各个艺术种类和具有岭南传统文化特色项目方面的名家大师走进校园,在学校建立艺术名家工作室。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专项培训、艺术展演等形式,让学校师生与艺术名家面对面交流互动,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技能,传承、弘扬岭南和广府优秀传统文化。
3.丰富社团内容,提升学科素养。近几年,我局重视指导中小学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拓展实践体验,提升学科素养。如西关培正小学有计划开展一年一度的全体师生参与的艺术节—“粤剧文化节推广月”活动,征集粤剧艺术博物馆馆标设计,制作粤剧脸谱和DIY粤剧人物头饰等。黄埔区凤凰湖小学,开设粤剧特色课程,从粤剧表演、造型化妆、专题活动等一系列课程。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2019、2021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联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百”工作,开展了选树100名优秀学校思政课教师。2019年6月,全市50名教师参加了由我局举办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培训班。2018年9月,我局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组织开展“广府文化·广彩广绣”进校园系列活动暨首场教师培训。
(五)市直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
1.传承传统文化,课程彰显特色。市人社局高度重视技工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并将其纳入技工院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体系和校园文化中,在校内建立岭南传统特色工艺和广府文化传承基地,开设了以“三雕一彩一绣”等为代表的工艺美术项目和以武术、龙狮、跳绳、毽球等为代表的传统体育项目。一是“非遗文化、广府文化、传统体育”协同发展。市轻工技师学院成功举办了文化旅游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雕刻研修班,共培训22人。重点推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展,目前共有20所学校开设了武术、醒狮、舞龙等11个项目。醒狮和跳绳项目已纳入两年一次的广州市属技工院校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二是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传统文化教材。市轻工技师学院等六所学校开设了“三雕一彩一绣”课程,编写了数十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岭南特色工艺系列课程,两所学校开设了工艺美术专业。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市技工院校均与非物质,文化机构建立联系,积极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学校老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是建立教学、传承基地、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市各技工院校已培养岭南特色工艺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510人,其中高级技师233人,技师185人,高级工92人。评出的高级技师、技师占了整个广州工艺美术行业总量的95%以上。其中,市轻工技师学院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所技工院校,被评选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开展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研修、研习、培训工作,为广州市非遗文化传承树立标杆。
2.注重顶层设计引领,推动“非遗进校园”。广州是全国最早开始“非遗进校园”的城市之一,市文广旅局高度重视“非遗”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工作,先后主导制定出台《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广州市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文件,均已明确提出将“非遗进校园”活动融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体系。广州有31所学校入选2018—2020年度市级非遗传承基地。2019—2020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分别开展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我市推荐的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连续两年入选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双入选”的城市。
3.强化督导评价,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教育。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非遗进校园”的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传承人履职的考核内容之一,督促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积极为非遗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与校园搭建沟通桥梁,指导其参与到“非遗进校园”工作中。至2020年底,“非遗进校园”遍及全市11个区,已进入500余所各层次学校,130余名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非遗进校园”实践,占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总数2/3;51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入校园,约占市级项目总数的一半。
二、下阶段主要工作
(一)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领会文件精神,指导下一步工作。大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广州市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的落实,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规划,切实加强市、区、学校的教育联动机制,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实施办法、工作机制和责任分工。
(二)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体验活动。整合文化、教育和社会多方资源拓宽教育途径,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强化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结合,加强文化教育资源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传统节日庆典、中华传统礼仪体验、组织开展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内涵,形成新的节日风俗,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实效。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在开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挖掘语文、历史思政等学科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致力将传统文化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中小学通过宣传栏、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环境。
(四)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促进认知领悟,使传统文化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性教育资源,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参观、考察、体验、交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五)重视师资培训工作。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先行,要率先垂范。我局将要求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继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培养规划,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水平和教师的德行修养。同时,继续完善人才库、资源库和信息平台的建立机制,统筹选择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界专家学者和具有传统文化技艺的各类优秀人才组成人才库,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专业支撑,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六)加强督查指导。我局将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评价体系,建立考核机制,对各级文化、教育部门及学校推动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绩效予以评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实效。
感谢你们对我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1年5月20日
(联系人:刘心愿,联系电话:2208375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