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 背景渐入式

自然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一个大系统, 社会科学 告诉我们, 人类社会 又是一个大系统。一棵树是在一座森林的系统之内,一片叶又属于这棵树的系统。一个人属于社会这个系统,一根指头又属于这个人的系统。因此,任何单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离不开它所属的系统,即它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或自然背景。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 在烈日和暴雨下 》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如1999年的 高考作文 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 克隆技术 的问世了,基因可以移植了, 航天技术 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 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 联想与想象 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写作基础
@描写
人物描写又分为:语言、心理、外貌、神态。
正面描写 :作者描述主角。 侧面描写 :小说中的角色描述主角。
@叙述
1.时间先后顺序。
2.分叙同时发生的事。
3.倒叙(回忆)。
(1)先讲结果,后讲原因。回忆的方式讲原因,揭开谜团。
(2)触景生情或触事生情,从而回忆过去。有时因物是人非而伤感。
4.插叙(支线剧情)。
(1)插在开始:前奏,交代故事背景。
(2)插在中部:为主线剧情做铺垫的支线剧情。
@剧情的重要性
主线剧情:主要讲述主角的经历。
支线剧情:主要讲述配角的经历。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话中含话、口是心非、借事喻事。
@矛盾
矛盾是 事物发展 的根本动力。因为有矛盾,所以才要努力解决矛盾,这个过程中,事物得到发展。
矛盾的产生、维持、延长、消除。
如果矛盾早早解决,故事也就早早结束了,所以需要维持、延长矛盾。
@伏笔:伏笔为以后的剧情做铺垫,制造一个“原因”,目的是为了产生以后的“结果”。
@逐渐清楚
设置谜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揭开谜团。
开始不理解的话语,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的理解。
@梦境:
从中得到启发。
读者以为是真事,后来知道描写的是梦。
@中断:先把某件事说一半,不说另一半,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说出另一半,成为完整的事。
@配角
1.正面配角:
(1)能力和主角互补,帮助主角完成事情。
(2)主角完成事的 必要条件 或中间人。
2.反面配角:
(1)敌人,制造矛盾。
(2) 竞争对手
正面配角也可能变为反面配角,而反面配角也可能变为正面配角。
@修辞
比喻:分为 明喻 、暗喻、借喻。
借代:用一个事物相关的其它事物来代替这个事物。(比喻强调“喻”,借代强调“代”)
拟人:用人的特征来表现物。
拟物 :用物的特征来表现人。
夸张:扩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
呼应:写了一个事物,后面又出现这个事物。
对比。
衬托:利用事物的 相似条件 来衬托就是 正衬 ,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粘连:描写甲事物的词也用于描写乙事物。例如:别看我耳朵聋,可是心不聋(“聋”从耳朵转移到心)。
移就:本来描写甲事物的词,转移到乙事物上,而不用在甲事物上。例如:张三向 李四 伸出善意的手(“善意的”本来要修饰张三)。
排比 。结构一致,语气一致,意思相关。
对偶。结构一致,意思相对或相反。
顶针 。前一句话的结尾词作为后一句话的开头词。
欲扬先抑。要说一个事物好,先说这个事物不好的方面。
@引用:引用名言名句。
情感
@相识
邻居。
社会关系。
例如:学校同学。
例如:公司同事。
例如:公共活动而相识。
例如: 坐火车 相识。
为共同目的而走到一起,彼此合作。
帮助或救助而相识。
听闻某人的事迹后,主动结交某人。
重逢。
例如:小时候的朋友,长大又重逢。
例如:帮助陌生人,离别后,本以为永远不会再见面,结果又在某地重逢。
偶遇。
@关系发展
帮助或救助。
满足对方的愿望。
感动。
讨好。
例如:男孩直接讨好女孩。
例如:男孩讨好女孩的家人或朋友,从而获得他们的帮助。
聊天。
一起参加活动、聚会。
合作完成某事。
了解某人的过去。
例如:听朋友说,看照片和影像。
@情感升温要自然、合理。
@情感发展了很久,最终爆发出感人的剧情高潮。
@如果男早早的向女表白,就可能彼此尴尬,不敢说话和在一起,朋友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表白,而女向男表白更容易成功。
@细致的平常的生活琐事更显真实感。
@有些思想不是想好了才写成故事,而是在故事中才产生的思想。要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人,在故事的经历中产生更多思想。
@朋友的作用
相互帮助。
例如:朋友撮合恋爱。
互利共赢。
聊天。
例如:见面聊天。
例如: 电话聊天
一起参加活动。
斗争和误会
反面角色利用正面角色的弱点来损害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诱导正面角色做某事,然后再把这件事表现为另一个意思。
反面角色获取正面角色所爱的人或重要的东西,然后以此威胁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制造不真实的人证或物证。
反面角色利用正面角色的错误引发其它事件,从而扩大错误。
反面角色挑拨正面角色和朋友的关系,从而使主角的势力下降。
反面角色阻止正面 角色能力 的发挥。
反面角色联合起来损害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威胁、控制、误导、利用其他反面角色去损害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威胁、控制、误导、利用正面角色去损害其他正面角色。
@正面角色战胜反面角色:
作者设计剧情,让正面角色结交有能力的人,从而帮助正面角色战胜反面角色。
反面角色遇到困难时,正面角色帮助反面角色,从而感化反面角色。作者设计一个剧情,让反面角色陷入苦难,然后正面角色帮助并感化反面角色。
例如:反面角色失败后,正面角色救活或照顾反面角色,反面角色受感化。
例如:反面角色 失忆 后,正面角色救活或照顾反面角色,反面角色受感化。
在危难中,反面角色暴露出坏的一面,从而被大家孤立。
在诱惑中,反面角色暴露出坏的一面,从而被大家孤立。
在利益中,反面角色暴露出坏的一面,并且反面角色之间为争夺利益而内斗。
反面角色做坏事露马脚,被正面角色发现。
正面角色联合起来和反面角色斗争。
反面角色觉得坏事已经成功,所以敢于向正面角色坦白所做的坏事,结果坏事没成功,还暴露了。
@负面角色做坏事时,也可能连带的做出了好事。
@误会
把别人的 言语理解 为另一个意思。
例如:说话不清楚、不完整容易造成误会。
例如:谎话容易造成误会。
例如:男主角说:“不是中等程度。”男主角的意思是“高等程度。”而女主角以为是“低等程度。”
把一种现象理解为另一种现象。
例如:违反大家普遍遵守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容易造成误会。
例如:傻事容易造成误会。
例如:怪事容易造成误会。
例如:巧合容易造成误会。
例如:男主角没好意思给女主角送礼物,而给朋友们都送了,女主角误以为男主角不在意女主角。
例如:坏人诱导,使男主角和女配角在一起,然后被女主角误当成恋爱。
@情侣分开
男主角做错事,女主角生气而分开。
不让所爱的人受伤害或牵连而分开。
受坏人挑拨而分开。
悄悄的观察对方,从而试探、考验对方。
魔幻小说
@角色类型
特殊技能的人和普通人。
神。
鬼。
妖。
半妖 。(人和妖所生)
植物妖怪。(树精)
器物妖怪。(死人的物品吸收死人的阴气而成的妖。)
宠物妖。
@妖怪存在的意义
存活:吃人、吸血、吸灵魂。
提高妖力:吃人、吸血、吸灵魂。
获取名利。
为情。(虽然已死,但是为了情,以鬼身留在人间。)
复仇。(生前受到伤害,死后怨念不灭,化为厉鬼,其有特定的复仇对象和复仇方式。)
吓人、捉弄人为乐。
@能力
法术攻击。(例如:闪电、火、灵符)
催眠。
包裹、捆绑。( 钢线 、毛发、吐丝、 黏胶
陷阱。
放大或缩小。
幻术和幻觉。(幻术 指变 出虚假的东西来代替真实的东西。幻觉可以来到有特殊意义的环境。)
诅咒:变老、变成小孩、变成动物。
解诅咒:必须由施诅咒的人来解诅咒,或者黑魔女施诅咒,必须由白魔女解诅咒。
变身。
分身。
假身。
隐身。
灵眼:可以看出妖怪化身的真面目。
感应:可以感知周围有妖怪。
医疗。
防护:抵挡或屏蔽物理攻击或法术攻击。
自动复原。
吸收。
反射。
@连带的生命,一个死另一个也会死。
@魔幻门、穿越门。
@无人的森林、山、洞穴,里面有奇妙的地方。
@变化的地方:例如:白天是空城,晚上是鬼城。
侦探小说
@人物:受害人、嫌疑人、证人。
@审查证人:获取人证(证词)。
@审查嫌疑人:事发时嫌疑人在干什么,不在场证明。嫌疑人说的话是否前后矛盾,嫌疑人之间说的话是否矛盾。证人也可能是嫌疑人,那么证词就可能是假的。
@侦探 现场调查 :获取物证、可疑的现象。
可疑的现象(反常的现象):生活规律的反常,物品放置的反常,掉落了通常不会掉落的东西。
@根据新的收获,再次审查嫌疑人。
@坏人将侦探的判断诱导到错的方面。
@主角说故事,其实指的是自己。
@神秘人最终却是最不可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