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的几个【专业方向】里你比较看重哪个?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有考生和家长说:强基计划其实是用学校牌子推销垃圾专业次垃圾专业的套路,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 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从就业议价能力角度来分析一下。
从上表我们也看到了, 强基计划分为六大类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 根据现在的就业形势,这些学科的就业议价能力完全相同吗?显然不是。
我们先来看一下前程无忧发布的2019年应届生各专业工作机会占比

一线城市需求最大的专业有(>25%): “财务/金融/销售/市场/管理/贸易类” “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网络工程类”
一线城市需求较大的专业有: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类”
一线城市需求较小的专业有: “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科学类” “文/史/法/哲/教育类”
一线城市需求最小的专业有(≤5%): “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工程等工程类” “生物/医学/制药类”
很显然, 强基计划包括的:“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科学类” 、“文/史/法/哲/教育类“和“生物/医学/制药类”,应届生工作机会是不多的。 其实,在校生都知道就业不怎么样,所以就想尽办法往外面转。对大佬级在校生(非大佬级就算了)来说,至少还有机会逃。
综评批和普通批可以转专业造成的后果是:那些专业分数较低的基础学科专业的好学生留不住。国家觉察到这个不让人高兴的事实,应对的招数是: 强基计划专业不让转非强基计划专业,限制人员往外流动。当你想溜的时候,强基计划对你说声“对不起”。
我们再来看看人民日报发布的2019年本科生就业专业预警

注意到没? 绝大多数强基计划专业都是鬼见愁的红、黄牌专业。 但综合性大学又不可能不培养这些专业的学生,所以,得想个办法,让人乖乖地进来,用什么办法呢? 就是用学校牌子(双一流、副部级、985、211、学科排名、大学排名等等等等)当诱饵。
这里的考生和家长中,应该也有对申海外高校熟悉的。 申海外大学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申海外顶尖大学的垃圾专业和次垃圾专业,不难,但申次一级大学的好专业和次好专业,很难。 显然,老外的这种做法是理性的,因为遵循了人才市场的客观规律。
而我们这边的考生和家长呢? 绝大多数思想还停留在学而优则仕的老黄历里,认为大学和中学没啥两样,全按牌子分。 但事实上大学是分专业的,各专业就业议价能力并不一样。 如果再进一步问他们“生化环材、土地矿交”等垃圾专业去吗?他们肯定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只注重学校牌子,不管专业好坏的,叫“情怀”。 兼顾学校牌子和专业好坏的,叫“务实”。 从强基计划推出的专业看,本人认为,绝大多数专业更适合追求“情怀”的考生,也就是家境殷实,成绩较好,不在乎将来待遇如何的考生。
那强基计划里有什么好的方向吗?有的,数统,也就是数学和应用数学,这个方向未来升学是可以和计软、经济经管衔接的。 如果能用比综评批和普通批(本一批次)更低的分数,拿下强基计划数统类专业,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就赚到了。
本人之前已经对一大批高校做了议价能力分析,有心的家长如果逐一细读了,那么大致心里都有了个底: 经济经管、计软电子、机电自动化都是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专业,除此以外数统也是个有钱途的好方向,还有一些行业高校特殊专业(独此一家的那种)。
由于强基计划招生上是先于普通批的批次,所以,强基计划其实可以选不调剂。 能占强基计划的便宜就占(较低分进数统方向);占不到便宜,其他垃圾专业次垃圾专业一概拒绝。 而对就业和待遇无感,追求“面子“的考生,则可以试试计划里的垃圾专业次垃圾专业,正常应该不贵。
现在问题来了:强基计划的几个专业方向里你比较看重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