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假设 1.中微子——反中微子参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虽然中微子是泡利在1931年根据能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推测在β衰变过程中发现的(现在已知泡利当年发现的中微子,实际是反中微子),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中微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宇宙中暗物质大约占宇宙总质量的90%以上,而其中主要成分是中微子——反中微子构成的暗能量。因此可以说中微子——反中微子主宰了整个宇宙,微观粒子是通过对中微子——反中微子的吸收与发射、传播与屏蔽(碰撞)而产生出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即微观粒子相互间对中微子——反中微子吸收与发射及其变化产生出了电磁力。微观粒子相互间对中微子——反中微子流的屏蔽产生出了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 2.吸收与发射、屏蔽与传播中微子——反中微子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1)电荷是物质吸收与发射中微子——反中微子能力大小的量度,而且是量子化 的,并且存在吸收与发射的不同能级,这个能级已被命名为单位电荷的自旋了。 (2)夸克的分数电荷是夸克吸收与发射中微子——反中微子的不同能级,这个能力的大小是量子化的,它已被命名为了分数电荷。 (3)同种电荷间具有吸收与发射共有特定频率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能力;异种间没有吸收与发射共有特定频率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的能力。即有同种特定频率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吸收与发射能力的微观粒子为同种电荷;如果没有同种特定频率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吸收与发射能力的微观粒子则为异种电荷。究竟正电荷或负电荷是吸收与发射中微子或是反中微子则由实验确定。 (4)磁场是运动电荷产生出的对中微子——反中微子吸收与发射能力的变化,类似在原正负电荷吸收与发射正反中微子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微子——反中微子场中产生出的一个附加中微子——反中微子的场。 (5)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等粒子对中微子——反中微子具有吸收与发射和屏蔽的能力,它们都是吸收与发射和屏蔽中微子——反中微子与其它微观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是力的协调者而非一般意义下的力的传递者。而光子吸收与发中微子——反中微子的能力还以一定的频率而变化。因而形成量子化的变化电磁场。原子、分子等对光子的吸收与发射也是通过中微子——反中微子场进行的。 (6)物质的质量是物质微粒屏蔽中微子——反中微子能力大小的量度,它也是量子化的,这就是物质质量的起源。光子如果静止其屏蔽中微子——反中微子的能力为零,所以静止质量为零,只有运动时其屏蔽能力不为零,所以光子有运动质量而没有静止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