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个回答
希望有所帮助!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55-135DC),古罗马著名的斯多葛派(stocism)哲学家,是苏格拉底之后对西方伦理学影响最大的人。
他出生于一个奴隶家庭,一条腿有残疾,他的主人Epaphroditus是罗马大臣,后杀死了奢侈残暴的尼禄皇帝(Nero)。Epictetus天赋很高,幸运地师从当时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鲁弗斯(Rufus),并从奴役中得到了解脱。后来,他与其他哲学家被罗马皇帝图密善(Domitian)害怕驱离罗马,Epictetus在希腊西北海岸的Nicopolis讲述哲学直至80岁终老。
Epictetus的著作由学生Arrian记录整理而成,主要有《沉思录》(the meditations of Epictetus)、《爱比克泰德谈话录》(Arrian’s Discourses of Epictetus)以及简要版的《手册》(Handbook/enchiridion)。其作品读起来像大白话,简单明了,《手册》才52段话。他构建了一种人生哲学,寻求心灵自由、安宁,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主张无论在什么情境中做自己灵魂的主人。
谁是斯多葛主义者呢?他即使身在病中,身处险境,奄奄一息,流放异地,恶语缠身,却仍然感到幸福。他渴望与神同心,不会怨天尤人,从不会感到失望,从不会反对他的意愿,从不会感到愤怒和嫉妒。(《沉思录》)
控制
要想获得幸福与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Some things are in our control and others not. Things in our control are opinion, pursuit, desire, aversion, and, in a word, whatever are our own actions. Things not in our control are body, property, reputation, command, and, in one word, whatever are not our own actions. #enchiridion 1)
自由
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他人也不会。真正使我们恐惧和惊慌的,并非外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思考它的方式。使我们不安的并非事物,而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诠释。
世间万物不是为迎合我们的期望而出现的。它们该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人们该怎么行动就怎么行动。
自由并非为所欲为的权利或能力。自由来自于对自身力量的限度和上天所设置的自然之限度的了解。接受生命的限度与不可避免性,而不与其抗争,我们才能获得自由。
(Remember, that not he who gives ill language or a blow insults, but the principle which represents these things as insulting. When, therefore, anyone provokes you, be assured that it is your own opinion which provokes you. #enchiridion 20
If you ever happen to turn your attention to externals, so as to wish to please anyone, be assured that you have ruined your scheme of life. #enchiridion 23)
得失
照管好你正好拥有的东西。我们不会真正失去什么,也没有什么会失去。当我们不再说“我失去了它”,而是说“它重新回到了它原来的地方”时,我们就获得了内心的平和。你的孩子不在了吗?他只是回到了他来到世上之前所在的地方。你的伴侣死去了吗?他(她)只不过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你的财产被剥夺了吗?它们来自哪里就回到了哪里。
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印象如何。他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和蒙蔽。要坚持你的目标。光是这一点就可以坚定你的意志,并使你的人生连贯一致。
(While he gives it to you to possess, take care of it; but don't view it as your own, just as travelers view a hotel. #enchiridion 11
Consider when, on a voyage, your ship is anchored; if you go on shore to get water you may along the way amuse yourself with picking up a shellish, or an onion. However, your thoughts and continual attention ought to be bent towards the ship, waiting for the captain to call on board; you must then immediately leave all these things, otherwise you will be thrown into the ship, bound neck and feet like a sheep. So it is with life. #enchiridion 7)
自然
自然意志是通过所有人共同的日常经验揭示的。比如,邻家的小孩打破了碗或其他类似物品,我们会轻松地说:“这件事发生了。”因此,当你的碗被打破之时,你也要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就像别人的碗被打破了一样。要把这种认识扩展到那些更令我们牵肠挂肚、后果更为重大的世俗之事上去。
人生并非一连串随机而无意义的事件之组合,而是一个有序而优美的整体,它遵循着最终可以理解的法则。
(Don't demand that things happen as you wish, but wish that they happen as they do happen, and you will go on well. #enchiridion 8)
习惯
每一种习惯和能力都是通过与之相应的行为而得到保持与加强的:步行的习惯使我们更加善走,经常跑步使我们更加善跑。
要清晰地辨别你允许什么样的思想或观念进入你的脑海。如果你自己对接受什么不加选择,那么别人就会替你选择,而他们的动机未必很高尚。
超脱
将人生视如赴宴,在其中你的举止应当优雅得体。当菜肴递到你面前时,可伸手取一份,但分量要合适;如果菜肴只是从你眼前经过,就享用你盘中已有的食物;如果菜肴还未传到你这里,就应该耐心等待。
不要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更不要与理想中的自己作比较。人的完善是渐进的,需要有进两步退一步的努力过程。
看看那些孩子,他们把手伸进窄口的瓶子,用尽全力想把里面的坚果和无花果拿出来。如果他们攥了满满的一把,那么他们就无法把手抽出来,这会让他们哇哇大哭。“不要拿那么多东西,这样你就能抽出手了。”你也一样,放下你的欲求,不要觊觎那么多东西,这样你才会有所收获。
(Remember that you must behave in life as at a dinner party. Is anything brought around to you? Put out your hand and take your share with moderation. Does it pass by you? Don't stop it. Is it not yet come? Don't stretch your desire towards it, but wait till it reaches you. #enchiridion 15)
理性
清晰地思考并不是一种要求人冷漠无情的艺术。理性的任务就是要批判性地检验我们的推测,这包括检验我们作出的解释以及得出这种解释的方法。理性并非目的,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发问是理性的动力,因此你需要学习如何理性而非情绪化地提出问题。如果清晰思考问题的能力受损,那么你有道德的生活将变得混沌不清。理性能区分真理与谬误,能区分真理层次上的高低深浅。
良好的推理能力的标志是:清晰、一致、严格、定义准确、不会含混不清。
( When walking, you are careful not to step on a nail or turn your foot; so likewise be careful not to hurt the ruling faculty of your mind. #enchiridion38)
初心
我们中最智慧的人懂得我们知识的自然局限,有勇气保持自己的童真天性。
迈向智慧的第一步最艰难,因为我们脆弱而又固执的心灵惧怕劳累(何况有无回报还说不定),害怕陌生。当你通过努力取得了进展,你的决心就会增强,自我完善也会慢慢变得容易
天命
个人的价值,其根源不在外部。它无法在你与他人的交往中,以及他人的看法里找到。他人,甚至是爱你的人,也不一定就认同你的观念、理解你,或分享你的热情。成熟一点吧!谁会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你有你自己的工作要做。现在就要着手去做,并竭尽全力做好,别在意谁在看着你。
按照上天的安排,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职。要听从上天的召唤,并忠诚地追随他。对自己要实事求是。要清楚地估量你的长处和弱点。
意义
我们必须接受教育,目的不在于改变事物的构成,而是为了在看到我们周遭事物本来面目和本性之后,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意志与所发生的事情和谐一致。因为,我们并没有被赐予改变事物结构的能力,并且事物也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好。
因为在意志可控范围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碍或伤害到一个人的意志。如果他只在力所能及的、不受阻碍的范围内寻找他的“好”,他的最高利益,他将获得自由、安宁、幸福、平安、高尚与虔诚,他会为万事万物的成就而感恩于神,不会对任何事情吹毛求疵。
(You are no longer a boy, but a grown man. If, therefore, you will be negligent and slothful, and always add procrastination to procrastination, purpose to purpose, and fix day after day in which you will attend to yourself, you will insensibly continue without proficiency, and, living and dying, persevere in being one of the vulgar. This instant, then, think yourself worthy of living as a man grown up, and a proficient. Let whatever appears to be the best be to you an inviolable law. And if any instance of pain or pleasure, or glory or disgrace, is set before you, remember that now is the combat, now the Olympiad comes on, nor can it be put off. #enchiridion 50)
个人公众号 omele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摘要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聊聊Stoicism的四种训练。
第一,负面想象。 想象自己遭遇不好的事情,最坏的结果等。
第二,对事物的可控性的三分法。 有的事情我们可以完全控制,有的事情我们完全无法控制,有的事情我们可以部分控制。关注我们能控制的部分,设定内在可控的目标。
第三,苦修训练。 定期让自己吃粗茶淡饭穿简陋衣服挤公交,适应一些不舒服的情况,体会艰难的生活,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第四,自我反省。 自我观察,定期回顾自己的选择,坚持不懈地改进。
补充2点:
1. 用理性超越基因的限制
2. Stoicism是否消极避世自满不行动?
一、负面想象
英文叫做negative visualization,简单地说就是想象可能发生的坏事,更坏的事,甚至是最坏的事。
Stoicism(斯多葛学派,下同)认为我们之所以无法获得幸福和满足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欲望过多。
每当我们得到我们所渴望的东西,我们就会迅速适应它,慢慢地觉得它不再有吸引力。然后下一个欲望冒出来,我们就像小白鼠在轮子上不停地奔跑。
如果你总是预期得到好的东西,差的东西来临时你就会猝不及防。金融风险管理里面有一种对最坏情况的分析,就是为了保证金融机构在最坏情况下的风险也能承受,很多无脑加杠杆的人也许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负面想象举例:
- 想象自己失去拥有的财富。
- 想象自己活在战乱之中。
- 想象自己的死亡。
- 想象要做的事情彻底失败。
负面想象有这些效果:
1. 帮助我们学会感恩我们拥有的东西,意识到这些东西我们可能会失去,不再麻木地把一切拥有视作理所当然。
2. 从心理上给人一种脚踏实地的稳定感。大多数人的焦虑和恐惧来源于不确定性,担心可能会发生的种种可怕的后果。如果你能想象最坏的结果并接受这种可能性,就能够从不确定的无数恐惧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精力投入到有用的行为当中去。
3. 让我们不执着于拥有的东西。如果你知道我们终究会失去一些东西,你就不会过分执着于它。
既不轻视,也无恐惧,更不执着,大概就能达到所谓郑重的态度吧。
其实幸福的关键不在于得到你想要的,而在于享受你所拥有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多巴胺让你渴望,幸福让你平静。我们需要学会区分愉悦感和幸福。
二、事物可控性的三分法
这世上最有权力的,是能够控制自己的人。
——Seneca
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件事分为三种情况。
1. 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的事情。
2. 完全无法控制的事情。
3. 可以部分控制的事情。
对于第一种事情,既然可以完全控制,那么我们只要控制好它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即可。
对于第二种事情,既然完全无法控制,再花时间去想去焦虑其实也毫无益处,徒增烦恼。
对于第三种事情,我们应该学会从事物中寻找到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然后把精力集中在这些部分上面。
我们大部分的烦恼在于花了很多时间去忧虑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事情,或是在那些我们只能部分控制的事情中担心我们无法控制的部分,反而没有把能够控制好的部分做好。
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和担心之中有多少是你完全无法控制的,你就会明白这有多么非理性。继续担心下去就会显得毫无意义。
这里还有一个技巧,针对能够部分控制的事情,我们可以学会去设定我们自主可控的行动目标,而非我们无法控制的结果目标。
比如学生的目标可以不设置为考高分,而应该设置为学明白课程知识,认真对待作业和模拟考试认真。
又比如运动员的目标可以是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营养,并进行合理的训练,而不是单纯盯着冠军或奖杯。
记得英雄联盟有个主播名叫「大司马」,他说过一段话(大意)让我印象很深刻:你在打游戏的时候,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这样打,用一种正确的打法和思路去打。当你用正确的思路打,即使你输了,也能学到经验得到进步;而当你用错误的思路去打,即使你赢了,也只是昙花一现。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放下对结果的执着,而专注于过程本身,毕竟结果是过程的产物,过程是可控的,结果大部分时候是不可控的。
我们常常会忘记,不要为你无法控制的事情紧张忧虑。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会很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但实际上我们根本无法控制。去做事,而不是去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别人的评价你不能控制,你只能控制自己的反应。 不要奢求让对方按你的意志办事。知道你只能按自己的意志办事。不要期待别人对你一定要有什么看法,不要期待别人一定按你的意思办事。不要试图安排别人。不要被对方的语言和行为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无论何时,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的反应。
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试图去改变或控制。 不要为已经无法改变的东西难过。说起来很容易,当一件事造成的影响很大时,你还是很难面对。所以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控制。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对此的回应和之后的计划安排。
三、苦修训练
苦修训练,顾名思义就是要让你受苦。
举个例子,明明家里有空调暖气,我偏要出去吹吹冷风。明明自己有车可以开,偏偏要出去挤地铁。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当你亲身体会过那些不舒服,你就会享受你所拥有的生活。前段时间我出去露营过一次,条件是真的艰苦。太惨了,简直惨绝人寰。但是回到家,马上感觉生活美好了。家里有无限量的饮用水,还有空调,还有舒服的床。
还有一点,如果你知道你能够忍受更差的条件,你也就会对未来有更多的信心。一个只能住五星级宾馆的人,和一个可以在公园长椅过夜的人相比,谁的生存能力更强是不言而喻的。
苦修就像疫苗,让你未来面临困境的时候能够甘之如饴,同时让你有信心能够面对一切困难。扩大你的舒适区,从长远来讲会让你更加舒适。
记得之前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说日本人有一种观念,大意是「常记三分饥与寒」。比如吃东西的时候只吃到七分饱。其实这当中的理念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时常记得自己是如此幸运,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水和舒适的住处,或许能更好地享受它们。
我时常会想到,我们比过去的所有时代拥有更好的条件。过去只有皇室才能享受交响乐的魅力,现在几十块钱我们就能欣赏,甚至网上还有那么多免费的音乐。除此之外我们在互联网上还拥有无数的书籍资料,信息的自由传播可以说给了我们无数的便利和享受。
前段时间我曾经想过,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想我也应该能够继续看书,写文章,能够唱歌。虽然我还有很多别的也许永远都无法满足的欲望,但至少有了这些,我或许就能够觉得活得很舒服了。
四、自我反省
斯多葛学派一位著名的哲学家Seneca写过他自己常用的一种自我反省方式,是在每天晚上家人都已睡去之后,回顾这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最近我也在尝试做这件事,其实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做。
一方面是去做事情之前,现在脑海中模拟预演一遍,考虑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如何应对,这样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就不会惊慌,因为你可能已经考虑过它了。
另一方面事情做完了之后,你要反思你哪些地方没想到,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对于一个Stoicism修炼者来讲,你可以回顾自己一天的行为,是否有对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感到紧张焦虑恐惧?可以思考自己拥有哪些宝贵的东西却不曾真正享受它们?
补充2点:
1. 用理性超越基因的限制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忧虑也好,恐惧也好,最初的来源按照进化论来讲或许是基因遗传。这些特点让我们的祖先在过去的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当中生存下来,能够有机会繁衍出我们。
或许这些特点对于整个人类来讲至少在过去是有非常大帮助的,但对于我们每个人,在每一个具体的事件上来讲,也许并不是最优的反应方式。
我们能依靠的就是理性,在没有危险、不需要盲目地跟随本能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用理性来改变自己的反应。譬如不为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情而忧虑。
2. 斯多葛学派是否消极避世自满不行动?
我讲这些,不是要宣扬一种「低欲望」、「佛系」的生活方式。应该说欲望是要有的,事业成就也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也要求每个人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Seneca是古罗马大政治家,Marcus Aurelius是古罗马皇帝,所以他们也并不回避世俗成就。
这些训练或者说心理技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去解决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比如我们说不要为不能控制的事情焦虑,不是叫你从此就对任何无法完全控制的事情采取一种放弃的态度,而是教你学会关注那些你能控制的方面,并用内化的目标来推动自己前进。通过不去担心无法控制的方面,减少心力上面的消耗。
如果觉得对你有用,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