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森下雨村、横构正史等创办第一份侦探小说杂志《 新青年 》。杂志不仅介绍西方的侦探小说,也发表本国的创作。1923年, 江户川乱步 发表的《两分钱铜币》奠定了日本侦探小说的基础。这一阶段一般称为“侦探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以后,侦探小说逐渐复苏,进入“推理时代”。50年代以 松本清张 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说作家崛起,运用 逻辑推理 的形式,探索和追究犯罪的 社会原因 ,揭示社会的矛盾和恶习,反映人们潜在的矛盾和苦恼,使推理小说摆脱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 现实主义 倾向的 社会派 推理小说,重视 现实性 和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另一个特点是不单纯追求破案情节,而着重对 人物性格 的刻画,努力分析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研究 社会环境 的影响和罪犯的思想发展。
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改变了以往的推理小说偏重案情剖析,忽视表现人与人 思想感情 的缺陷,在保留严密推理的基础上,重视挖掘案情发生的动机,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并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展现了政界、商界、 金融界 、乃至国际间复杂的斗争;小说中又常常穿插爱情和惊险故事,因此情节曲折,悬念迭生,结局意外,这些就成为它吸引人的重要特点。再加上许多日本推理小说都被改编成电影上映,还有不少被改编成连环漫画出版,以至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据1981年日本报纸报道,纳税最多的前10名日本作家中,推理小说家就占了6名,可见其影响之大。
日本推理小说在设置谜团、制造悬念、渲染气氛、解谜破案等方面,不仅善于紧扣办案元素,施展逻辑推理,而且很会经营情节,追求 情绪感染 ,注意把知性解谜与感性煽动结合起来。尽管有人说它 文学性 不强,但它较能抓住读者,确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它显然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实际上它也的确对当时中国的一些作家产生了影响。例如, 群众出版社 出版的 程小青 的《 霍桑探案集 》和 汤保华 的“警探司徒川系列”, 作家出版社 出版的 蓝玛 的“侦探桑楚系列”等小说,从中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子。

日本推理小说 江户川乱步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评论家。被誉为“ 侦探推理小说 之父”,本名 平井太郎 。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创始人。
一九一六年毕业于 早稻田大学 政经系。由于家里 经济环境 不佳,在求学期间当过 印刷厂 徒工、 图书馆管理员 江户川乱步 从小爱读英美侦探小说,毕业后从事过公司职员、 书商 、记者等十几种职业。一九二三年(大正十二年)四月,平井在《 新青年 》发表小说《二钱铜币》,而且因仰慕推理小说始祖 爱伦坡 (EdgarAllanPoe),为自己取了一个日文发音和爱伦坡相近的笔名“江户川乱步”,从此开始了侦探小说创作。
一九五四年建立了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奖品为一尊 夏洛克 ●福尔摩斯座像。小说有丰富的想象力,风格怪异,情节曲折离奇。撰写的 自传体 回忆录《侦探小说三十年》,总结和评价自己一生的创作。

日本推理小说 横沟正史

一九零二年出生于 兵库县 神户 中央区 东川崎町。 大正时代 毕业于大阪药专(旧称)。 一九二七年,年仅二十五岁就任《新青年》主编,他就任前,《新青年》已形同推理文学的专业杂志。他接编之后,接纳 现代主义 ,介绍海外作品,注入 欧美 现代文学 思潮,使《新青年》成为日本最前卫的现代化杂志。之后陆续转任《 文艺俱乐部 》、《探侦小说》主编。
一九四六年他率先推出《本阵杀人事件》、《 蝴蝶杀人事件 》两部纯解谜长篇 推理小说 ,大大提升了日本推理小说水准,缩短与欧美的差距,从而改变了战前 变格 推理小说为主流的趋势(狭义的变格推理小说系指解谜为重点以外的推理小说,广义则包括幻想、科幻、恐怖等小说)。一九四七年以“本阵杀人事件”一书获得第一届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即现“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

日本推理小说 赤川次郎

在80年代的日本文坛,终于冒出一颗新星,他就是开创日本青春派幽默推理小说的作家 赤川次郎 。赤川次郎1948年生于日本 九州 。他父亲在东京 电影公司 工作。他从小喜欢 古典音乐 与漫画,功课并不出众。高中毕业后来考取大学,到一家机械学会当 校对 ,工作并不紧张,有大量的时间读书。赤川次郎便迷上了侦探小说, 柯南道尔 成了他文学上的 启蒙老师 。他28岁发表《幽灵列车》获日本新人奖。于是一发不可收,接连写出了《三色猫福尔摩斯》、《 三姐妹侦探团 》、《华丽的侦探们》、《“灰姑娘”的殉情案》、《失踪的少女》、《 少女星泉奇遇 》、《阳光下的阴影》、《神秘的诱惑》、《欲海凶魔》……从80年代起,他每年出版15本侦探小说。
1954年为庆祝 江户川乱步 60寿辰而设立的奖项,从1955年开始第一届,以后每年一届。前两回获奖的都是推理小说的专题研究,从1957年的第三届开始成为专门鼓励新人作家的奖项。应征稿件以未发表者为限,得奖者可获江户川乱步像;作品由 讲谈社 出版。获奖的新人作家后来大多成长为推理小说的巨匠,比如 森村诚一 西村京太郎 等。每次的评委由五人组成,每年重新聘请,也有人多次被重复聘请,如 五木宽之 。以一九九三年为例,评审委员除了五木宽之外,另有 阿刀田高 生岛治郎 、井泽元彦、西木正明。1992年时奖金增为1000万日元。 江户川乱步奖 是日本推理小说的最高荣誉。
每年由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 颁发,旨在鼓励优秀的推理小说的创作。 第一届(1948年)到第七届(1954年)的名称为侦探作家俱乐部奖,第八届(1955年)到第十五届(1962年)更名为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从第十六届(1963年)起至今就一直使用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这一名称。 设奖的初始设有长篇奖、短篇奖和新人奖(第一届没有新人奖),从第五届(1952年)开始改用“部门”代替“奖”。第二十 九届 (1976年)起又分为长篇部门、短篇部门和评论部门。曾经获奖的作家不再第二次获奖。
马耳他之鹰奖
由日本马耳他之鹰协会(TheMalteseFalconSociety)颁发,主要对象为 硬汉派 作品。1983年首次颁发。获奖作品由会员选出,除奖状外另有一座“鹰”雕像。
为纪念日本推理作家 横沟正史 ,1981年 角川书店 设立,受奖对像是从没发表过的长篇推理(广义)作品,而受奖作家则是以新人为主,奖金则为500万日元。
横沟正史 《本阵杀人事件》
〔本阵杀人事件,1946〕
珠海出版社,1999年
首届日本侦探作家Club大赏的得奖作品,同时也是 横沟 正史走进另一个高峰的不朽名作,从这部《本阵杀人事件》开始,家传户晓并历久不衰的神探 金田一耕助 正式取代由利先生而成为横沟推理系列的主角,而小说最为特出的部分,当然便是其中的那个密室设计背后的真相。
横沟正史 《 狱门岛
〔狱门岛,1947〕
珠海出版社,1998年
横沟正史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无论是从推理事件的背景,还是相关气氛的营造都充满诡异。作品中的情景杀人堪称这类作品的典范,此外出人意料的结局和离奇的谋杀动机也是本书的亮点。
横沟正史 《恶魔的彩球歌》
〔恶魔の手球呗,1957〕
珠海出版社,2002年
日本“歌谣杀人”的代表作品,曾拍成电影搬上荧幕。发生在日本偏僻村落中的血腥推理事件,缘起20年前种下的祸根,孰是孰非,爱恨交错。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充满日本民族化的特征的复仇,向读者揭示迷案的真相,是那么的无奈,极富悲剧色彩。
不连续 杀人事件,1947〕
群众出版社,1999年
无赖派 ”作家坂口安吾的首部侦探小说,便是这部描述一大串杀人事件的本格派作品《 非连续杀人事件 》,它不但获得了第二届日本侦探作家Club大赏,而且也是坂口安吾的推理长篇代表作。全书的卖点所在,除了当中所连续发生的命案以外,还有对人性的细致刻划及 不常见 的诡计手法。
〔能面杀人事件,1949〕
群众出版社,1991年
高木彬光 是战后本格派的代表人物,本书以营造诡异气氛而见长,并获第三届侦探作家俱乐部长篇作品奖。除了独特的 叙述视角 和描述方式、融合多种诡计的手法以外,推理事件中出现的密室推理部分更是精彩。
高木彬光 《 破戒裁判
〔破戒裁判,1961〕
群众出版社,1981年
书名系根据 岛崎藤村 的名作《破戒》而起的,法庭推理小说的代表作。通过小说男主人公“百谷泉一郎”这位律师的庭审纪实和忘我的调查,反映了高木先生对于日本某些 社会现象 的抨击和反抗,作品本身写法新颖,案中有案,悬念迭起。
江户川乱步 《女妖》
〔女妖,1954〕
珠海出版社,2002年
江户川先生被称为日本推理小说之父,开始以短篇小说崭露头角,后发表长篇以及大量评论研究作品,功不可没。本书是其的中后期佳作,作品中不但具有典型的解迷小说的 表现手法 ,而且内涵丰富,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极具张力,其中的谋杀手法也是特具一格,令人拍案称绝。
江户川乱步 《怪人二十面相》
〔怪人二十面相,1936〕
珠海出版社,2002年
江户川先生笔下二个最具特色的人物集合,一个是侦探 明智小五郎 ,一个是 怪盗 二十面相,此二人的斗智斗勇让读者记忆犹新,曾多次被搬上荧幕。作为少年推理虽然推理成分削弱,但是眼花缭乱的布局值得称道。
〔猫は知っていた,1957〕
群众出版社,1980年
一直卧病在床的仁木悦子,凭这部《猫知道》获得了第三届 江户川乱步 赏而出道成为推理作家,作品的风格平易近人,合理的谜团和细腻的描写,使得身为评选委员长的江户川乱步也对它赞不绝口,仁木悦子更因这小说而被冠上了日本克里斯蒂的称号。
松本清张 《 点与线
〔点と线,1958〕
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之作,继《猫知道》后称为畅销书,是一部以列车时刻表诡计为主的写实性推理小说。作品通过触目惊心的描写,暴露了日本社会的奸巧诡诈,从突出体现一个被黑暗社会吞噬了的弱女子的内心世界,折射了作者对于黑幕的无奈,和对于弱小势力的同情。
松本清张 《砂器》
〔砂の器,1961〕
群众出版社,1999年
身为社会派推理创作的一代宗师,松本清张写下的佳作当然数之不尽,而这部《砂器》则可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品:以本格派的解谜要素为经,以社会派的问题探讨为纬。故事从一宗发生在国铁操车场内的惨死事件开始,经过警察方面穷追不舍的深入调查后,一幕接一幕埋藏于事件背后、让读者感动的事实给揭露了出来。
松本清张 《隔墙有眼》
〔目の壁,1971〕
群众出版社,1999年
日本推理小说社会派的代表作,通过企业普通职员的死亡事件牵涉出更为黑暗的内幕,揭示日本社会的弊端,发人深思。这种借助普通人的调查破案方式是社会派推理的重要手法。
〔海の牙,1960〕
群众出版社,1999年
与松本清张并列为社会派栋梁作家的水上勉,凭借这部《大海獠牙》获得第十六届日本侦探作家Club大赏,虽然他创作推理小说的时期不算太长,但其间每部作品都称得上是社会派的杰作,特别是这部以 水俣病 水银 中毒)为题材的小说,对源于企业的污染 公害 问题做出了猛烈的攻击,而散发于故事整体的,是作者那一贯锄强扶弱的精神。
西村京太郎 《 天使的伤痕
〔天使の伤痕,1965〕
第11届 江户川乱步 奖获奖作品。属于西村先生早期的优秀作品,具有社会派性质。作品中围绕着被害人的临死留言“天使是摇钱树”为中心,通过二条交错的主线进行表述。到底天使代表什么,作品中会得出答案。
西村京太郎 《双曲线的杀人》
〔杀しの 双曲线 ,1971〕
《双曲线的杀人》是西村京太郎的少数非系列作品之一,也是他对克里斯蒂的名著《 无人生还 》致敬之作,故事由两条主线相互交叉构成,虽然这并非他最擅长的列车旅情推理作品,小说内也没有密室等的一般 不可能犯罪 手法,但其中巧妙的诡计安排却足以成为西村京太郎众多代表作之一。
西村京太郎 《 终点站杀人事件
〔终着駅ターミナル杀人事件,1980〕
群众出版社,1999年
十津川系列是西村先生的代表系列,多为带有写实性的旅情推理。作品通过不同交通工具的巧妙配合使用从而营造出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西村先生本以这一类手法创作见长,而本书又是这类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之一。本书获第三十四届推 作协 奖。
海渡英佑 《柏林——一八八八年》
〔伯林-一八八八年,1967〕
时代文化出版社,2001年
这部以历史过去的人物作为侦探、解决当年所发生杀人谜案的《柏林——一八八八年》,不但为海渡英佑带来了第十三届 江户川乱步 赏得奖作家的殊荣,更为日本推理界开拓了人物本位型历史推理小说的先河。尽管属于历史推理,但故事中的密室的杀人手法,雪地上的足迹谜团,都绝不弱于一般传统的本格派名著。
森村诚一 《 高层的死角
〔高层の死角,1969〕
群众出版社,1984年
被视为社会派 承继者 的森村诚一 ,进军职业推理生涯的首部作品却是充满本格色彩的《高层的死角》。这部第十五届江户川乱步赏的作品,以密室杀人为起点,并以破解不在现场证明为终点,再配上他曾任职的酒店业界为故事舞台,实在是标准已极的本格派杰作。
森村诚一 《人性的证明》
〔人间の证明,1975〕
群众出版社,1984年
《人性的证明》不但是森村诚一的代表作,同时也荣获日本第三届角川小说奖。故事以黑人种族青年被杀作为开端,随著警官不断东奔西跑的追查,隐藏于背后真相逐渐地显露出来,作者对战争后社会腐败的控诉也变得明显起来。由本书改编的《人证》在国内上映后引起极大的反响。
陈舜臣 《北京悠悠馆》
〔北京悠々馆,1971〕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撰写历史书籍比推理小说数量更多的作家陈舜臣,解谜推理作品的质量也绝对比得上其他本格派作家。这部《北京悠悠馆》以战前动乱的中国为故事舞台,在强调谋略的情节中同时突显了密室杀人的诡计,是集本格谜题、历史风俗和意外结局于一身的作品。
夏树静子 《蒸发》
〔蒸发,1972〕
群众出版社,1996年
身为女性推理作家的先锋,夏树静子以这部《蒸发》夺得了第二十六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虽然作品的处理手法确实有点儿社会派的味道,但在探讨 社会问题 的同时,也不乏"在飞行中航机上乘客消失"那样的经典本格诡计元素,因此它可以算得上是融合了两派长处而成的。
〔香港杀人旅行,1972〕
群众出版社,1992年
这是本具有本格趣味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是作者继获乱步奖的《 磁性棋子之谜 》后又一力作。典型的破解不在场证明的作品,不再是狭义上的日本本土交通工具追逐来营造不在场证明,通过日本到香港旅行团旅行在香港和日本之间的联系构造出近乎完美的凶杀手法,而其结局又是出人意料的。
〔アルキメデスは手を汚さない,1973〕
时代文化出版社,2001年
作者自诩本书为“恶汉推理小说”,原因在于作品中表现现代日本高中生的复杂 心理状态 ,从高中女生流产意外死亡事件开始,作品就呈现一种颓废而荒诞的气氛,意外死亡的少女弥留之际喃喃说:阿基米德……自此,凶杀事件不断开始,这一切有关联吗?在这死亡信息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赤川次郎 《三色猫东京女子大学杀人事件》
三毛 猫ホームズの 推理 ,1977〕
日本当今最受欢迎作家,最畅销作家, 三色猫 系列是赤川先生最为出色的系列之一,本书是系列的首篇。 作品风格 独特,文笔轻松幽默,通过女子大学的连续杀人事件揭示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作品中不但有俏皮明快的文笔,还有出色的密室推理、血腥的连续凶杀,这一切还是在一只小猫那神奇的推理中发生的,不得不令人叹服。
〔后鸟羽伝说杀人事件,1982〕
四川文艺出版社,
内田康夫以自由作家浅见光彦为主角,撰写了超过一百部的旅情推理小说,而这部《杀人绿皮书》便是这极受欢迎的浅见系列首作。本格的谜题、缜密的推理和意外的结局,再加上主角鲜明和爽朗的性格,使得它成为了引领内田康夫迈向人气作家的里程碑。
内田康夫 《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户隐伝说杀人事件,1983〕
群众出版社,2000年
竹村警部系列。内田先生以传说为题材的推理小说中最为精彩的一篇。作品中,凶手通过日本古老的女鬼传说作为背景,进行系列凶杀,而当事人之间却没有任何明确的关系,到底是什么驱使凶手按照这样的方式凶杀呢?看过作品的朋友不但会因为凶手作案动机而叹服,同时也会被日本 传统文化 的丰厚底蕴所吸引。
〔ヘアデザイナ一杀人事件,1985〕
群众出版社,2000年
多宗杀人事件的 受害者 ,巧合地为光顾同一所发型屋的客人,这部以美容界为故事题材的《美发城杀人案》,是京都女作家山村美纱人气极高的外国美女侦探“凯萨琳”系列作品之一。有“诡计女王”之称的山村美纱,其实力大可从这篇小说内出现的谜团和推理中略见一斑。
[十角馆の杀人,1987]
珠海出版社,2004年
孤岛连续杀人、最后无人生还,这部大胆挑战克里斯蒂《无人生还》的《十角馆杀人预告》,不但是绫辻行人个人的出道作,更可称得上是推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它标志著日本 新本格 的开端。在传统的舞台上,表演出一幕崭新的诡计,结局的意外性给予读者前所未有的冲击。
绫辻行人 《 钟表馆幽灵
[时计馆の杀人,1991]
珠海出版社,2004年
绫辻行人"馆系列"的第五部作品、同时也获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 钟表馆幽灵 》,既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也有著令人感到震撼的诡计,而蕴藏于推理背后的艺术感性,更是让人叹为观止。顾名思义,杀人的舞台是一所被锁隔了的"馆"内,可是侦探的推理秀、却只能于"馆"外展开.....
〔マジックミラー,1990〕
珠海出版社,2003年
作为 新本格派 初代作家之一的有栖川有栖,在名侦探系列以外还有一些独立的作品,其中《魔镜》则可算是新本格派中的铁道推理代表作。同时有杀人嫌疑的双生两兄弟,分别于两处不同地点具备不在现场证明,当搜查仍没任何进展的时候,却再出现了一具无头尸体。全书除了紧凑的情节和意外的真相以外,一大段“不在现场证明讲义”也是重点所在。
有栖川有栖 《 四十六号密室
〔46番目の密室,1992〕
珠海出版社,2003年
坚守传统本格作风的有栖川有栖,最具人气的系列便是 犯罪学 家火村英生及其相关的国名系列作品,而作为火村首度登场的小说,则是这部《四十六号密室》。顾名思义,这是一部以密室为主要谜题的 本格推理 ,故事描述推理作家被发现死于密室状态下的书库之内,而且密室的设计更可能是死者未公开发表的巧妙创作,当然,作为新本格的佳作之一,结局的意外性是不容置疑的了。

日本推理小说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侦探小说逐渐复苏,进入“推理时代”。50年代以 松本清张 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说作家崛起,突破了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探索和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的矛盾和恶习,反映人们潜在的矛盾和苦恼,使推理小说摆脱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这派推理小说的特点,就是立足于生活,重视现实性和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如50年代松本清张的《 日本的黑雾 》、《帝国银行案件》和 水上勉 的《花的墓碑》等都是写战后美军占领下日本社会的政治冤案和贪污、盗窃、走私、贩毒、卖淫等社会问题。60、70年代松本清张的《沙器》、 森村诚一 的《人的证明》,暴露了在 日本经济 高速发展中人的精神空虚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另一个特点是不单纯追求破案情节,而着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努力分析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罪犯的思想发展。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出现,提高了推理小说的 思想性 和艺术性,成为日本 现实主义文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