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í]
汉语文字
展开 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文字源流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流程图(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5]
会意兼形声字。西周金文作图1,上部是“ ”字,“羽”的古字形像鸟的羽毛,特指长的羽毛;“ ”就是鸟的意思,二者结合起来的含义就是有长毛的禽类,雉鸡正好符合这一特点。结合有关典籍记载,可推断“翟”的本义是有长尾羽的雉鸡。“翟”的字形古今变化不大,主要是笔势的变化。
翟本义是长尾 雉鸡 。古代乐舞常会使用雉鸡尾羽作舞具,故翟引申指雉鸡尾羽做的舞具,如《诗经·邶风·简兮》:“左手执籥,右手秉翟。”又引申指教羽舞的小吏。又引申指使用雉鸡尾羽或雉鸡图案作装饰的物品。现代汉语主要用作姓氏,翟(Zhái)和翟(Dí)是两个姓。 [2]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古书上指长尾的野鸡;雉。
pheasant
《尚书·禹贡》:“羽畎夏翟。”
《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
翟羽;翟衣
古代乐舞用作舞具的野鸡羽毛。
《诗经· 邶风·简兮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迟衡山把籥、翟交与这些孩子。”
古代用雉羽装饰的衣服、车子等器物。
《诗经· 鄘风·君子偕老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诗经· 卫风·硕人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古代教羽舞的官吏。
《礼记·祭统》:“翟者,乐吏之贱者也。”
《礼记·祭统》:“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
同“ ”。上古时期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周礼·秋官·序官》:“象胥每翟上士一人。”
《淮南子·缪称训》:“戎翟之马,皆可以驰驱。”
(Dí)姓氏用字,参看“ 翟姓 ”。
zhái
(Zhái)姓氏用字,参看“翟姓”。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 [5] 《汉语大字典》 [6]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四】【羽部】徒歴切(dí)
山雉尾长者。从羽从隹。 [7]

说文解字注

“山雉也” 注:《释鸟》:翟,山雉。郭曰:长尾者。按郭翰、翟二注盖取诸《说文》。《邶风》:右手秉翟。毛曰:翟,翟羽也。《庸风》:其之翟也。毛曰:翟,褕翟,阙翟。翟羽饰衣也。《周礼》:王后五路。重翟,厌翟。郑曰:重翟,重翟雉之羽。厌翟,次其羽使相迫。按翟羽,经传多假狄为之。狄人字,传多假翟为之。
“尾长” 注:故从羽。不入隹部者,隹为短尾鸟緫名,又此鸟以尾长为异也。
“从羽,从隹” 注:徒历切,古音在二部。《庸风》韵於十六部合韵也。 [8]

广韵

场伯切,入陌定 ‖翟声铎部(zhái)
翟,阳翟,县名。亦姓,唐有陕州刺史翟璋。又音狄。
徒历切,入锡定 ‖翟声药2部(dí)
翟,翟雉。又姓,汉有上蔡翟方进。 [9]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部】 翟;部外笔画:8
(dí)《广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并音狄。《说文》:山雉尾长者。《书·禹贡》:羽畎夏翟。
又《诗·鄘风》:其之翟也。传:翟,羽饰衣。
又《诗·卫风》:翟茀以朝。传:翟,翟车也。夫人以翟羽饰车。《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鍚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注:重翟,厌翟,谓蔽也。
又《诗·邶风》:右手秉翟。传:翟,羽也。疏:谓雉之羽也。《礼·祭义》:夫祭有畀煇胞翟阍者。注:翟谓敎羽舞者也。疏:四者皆是践官。
又国名。《周语》:将以翟伐郑。注:翟,隗姓之国也。
又戎翟。《周语》:自窜于戎翟之闲。注:翟,或作狄。
又姓。《急就篇》注:翟氏,本齐翟偻新之後也。魏有翟璜,翟翦,汉有翟公,翟方进。
(zhái)又《广韵》场伯切。《集韵》《韵会》《正韵》直格切,并音宅。阳翟,县名。《史记·项羽纪》: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注:阳翟,河阳翟县也。
又《广韵》:亦姓。唐有陕州刺史翟璋。《姓纂》:姓苑,本音翟,後改音宅。
(zhuó)又《集韵》直角切,音浊。鸐或作翟。
考证:“《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总。”谨照原文锡改鍚。 [10]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3]

书写演示

“翟”书写笔顺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iok
王力系统
d
iauk
董同龢系统
iɔk
周法高系统
d
eawk
李方桂系统
d
iakw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iek
拟音/王力系统
d
iek
拟音/董同龢系统
iek
拟音/周法高系统
d
iɛk
拟音/李方桂系统
d
iek
拟音/陈新雄系统
iek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11]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入声
二十陌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场伯切
ȡʰɐk
入声
二十三锡
开口呼
四等
全浊
徒历切/音狄
dʰiek
集韵
入声
四觉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直角切
ȡɔk
入声
二十陌
开口呼
二等
全浊
直格切
ȡak
入声
二十三锡
开口呼
四等
全浊
亭历切
dɛk
礼部韵略
入声
直格切
入声
亭历切
增韵
入声
直格切
入声
亭历切
中州音韵
入声作平声
齐微
丁离切
入声作平声
皆来
池斋切
洪武正韵
入声
七陌
全浊
直格切
dʒ‘ək
入声
七陌
全浊
杜歴切
d‘iək
分韵撮要
阳入
第七英影应益
阳入
第三十二彭棒硬额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