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靠的不是长城,也不仅是被影视剧化无数次的“权谋”,在民族性格里,分明有叫做“冒险”和“探索”的东西——你可能不以为然,电影里饕餮身上的花纹却让我想到它。

在这部叫《长城》的电影里,众志成城的无影禁军, 并没能守住长城。

吐槽说只有特技和明星的观众们,有几人看懂这处情节?而这个设定(无论刻意还是凑巧),使《长城》即便是在主题思想上也超越了绝大多数古装华语大片。

“长城”这个词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在汉语语境中,它是母国的象征,代表着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也代表着团结一心、聚微力而创奇迹;在英语里,它是Great Wall,高墙,从而衍生出另一层面的含义:封闭、抗拒、阻隔——偏偏历史确实如此,长城从最初建立就是防御工程,让墙内人姑且做“中央之国”的美梦——说到底,是源于内心的恐惧。

可要说中国人故步自封,我又绝不能同意。所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靠的不是长城,也不仅是被影视剧化无数次的“权谋”,在民族性格里,分明有叫做“冒险”和“探索”的东西——你可能不以为然,电影里饕餮身上的花纹却让我想到它。

这种花纹在青铜器上常见,就叫“饕餮纹”,如果你曾经认真看过博物馆里的青铜器,会get到它区别于陶瓷器的审美趣味:稚拙、天真、生机勃勃,仿佛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中国文化不是只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知为何到了古装影视作品里,却常讲孔孟之道,鲜有中国人的“不安分”。张艺谋在《长城》里提到了。刘德华扮演的军师的房间,仿佛实验室,摆满了各项的发明;几个外邦人为求当时的“黑科技”“黑火药”而来,也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武器,很多没有见过”——但如果只是堆砌祖宗老本儿,那电影仍停留在治疗民族自卑感的层面,它的提升,正是从长城被攻陷开始。

60年一个轮回,叫做“饕餮”的畜生业已实现了进步,学会声东击西,突破城墙攻入汴梁,把金銮殿上的小皇帝吓得躲到龙椅后。无影禁军本想倚靠长城渡过劫难,终被逼到绝境,绝境不是长城被毁,而是内心曾被圈起的恐惧,也仿佛凶猛的饕餮开始肆虐。

在绝境中,无奈把所有“开发中尚不稳定”的武器统统拿出来,以危险的方式对抗危险。忽明忽暗的光影穿过窗口打在地面,望出去,是很多“测试版”的巨型孔明灯,因不稳定,在飞升途中便焚毁,伤亡惨重,但领军的女将还是义无反顾站上去,更多的孔明灯飘了起来,飞离长城,飞向远处。

虽然中国版的热气球纯属虚构,但这一段仍是全片最感到之处。不安于现状、明知风险巨大仍克服内心恐惧去尝试,这样的精神,在你我的成长经历中,是不是不那么被我们的父母鼓励?现在,它在备受瞩目的贺岁大片《长城》里被彰显,且实现于“女性”(景甜)和“孩子”(鹿晗)身上,我想,“国师”张艺谋至少交出了漂亮的文以载道的答卷,也算是给常被stereotyped的中国人正了名。

今天的我们都懂得啦,凭你人类奇迹如何伟大,在滚滚历史洪流中并没什么卵用。古人孜孜不倦修了那么久的长城,仍挡不住心底对国破家亡的恐惧变成事实。人人都有恐惧,可怕的事情并不会因为害怕就不发生,勇气,就是直面并克服心中的恐惧。历史中那些发明家、创造者、探险家、改革者、说真话的人被铭记,正因为他们能与恐惧短兵相接。

从这个角度上讲,此次怀着创新产业模式征服好莱坞野心的张艺谋,与他的作品达成了精神共识。狡猾如老谋子,可以深得上层意见和草根百姓的同时爱戴,大抵是可以料到《长城》上映后的舆论氛围的,但仍能在65岁高龄,担起“为年轻导演探探路”的重任,真是,要把这十年来减的分都加回来。

2018-03-31 阅读 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