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佑(Guoyou Sun),网名
天体收藏家
,
浙江省乐清人,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天文科普讲师,业余天文学家。现任乐清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北白象镇第三小学科学教育副校长,兼任乐清市科学传播专家、中国防空博览园特约科普讲解员、温州市青少年天文社团指导老师。系中国天文学会、浙江省天文学会、星明天文台核心成员、中国宇航学会、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员。担任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PSP)管理员及国际天文搜索协作组织(IASC)-中国观天者小行星搜寻活动负责人。
累计发现
千余颗各类型新天体,涵盖了
彗星
,
小行星
,
近地小行星
,
系外行星
,
超新星
,
新星
,
亮红新星
,
类新星,矮新星
,
初期恒星体
,
活动星系核
,
褐矮星,
强引力透镜
,
微引力透镜,
食双星
,
脉动变星
,
爆发变星
,
自转变星,X射线变星,微引力透镜,多恒星系统
,
行星状星云
,
弥漫星云
、
疏散星团
,
双星
等数十种类型,已实现了
天文发现大满贯
,并成为了全球发现新天体类型最多的人。
2008年发现的亮红新星天蝎座
V1309 SCO
,全球迄今唯一确认的相接双星并合事件,被誉为理解恒星并合事件的”
罗塞塔石碑
”。2009年发现
的
银河系新星
V5582 SGR
,是中国首次发现
银河系新星
,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以共同作者身份参与发表了包括
Nature
在内的数十篇期刊论文以及10篇研究快报
。此外还多次在
国家级刊物
《中国国家天文》,《天文爱好者》杂志
上
发表科普文章。
荣获
2015年度
埃格·威尔逊彗星奖、
2023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宁波赛区二等奖、
中国天文学会2023年度优秀科普信息员、首届浙江省科学传播大赛科普科幻银奖
等
众多奖项
。永久编号第
546756
号小行星以本人名字命名——
(546756) Sunguoyou 孙国佑星
。
2006年:
开始接触天文巡天;发现首颗SOHO彗星(SOHO1138)及NEAT小行星。
2008年:
作为星明天文台初创成员,参与星明各类巡天搜寻计划;发现世界最著名的
亮红新星
V1309 SCO
(中国首颗,全球目前为止唯一确认的一例相接双星并合事件
)
。
2009年:
发现首颗
银河系新星
V5582
SGR
(中国首颗填补该领域的空白)
。
2010年:
发现首颗
超新星
(
中国业余第二颗、大陆首颗
);
发现首颗
小行星
(546049)2011 YL4(
大陆首颗利用非专业望远镜发现的小行星
)。
2011年:
发现首颗
矮新星
(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
2015年:
发现首颗
彗星
C/2015
F5
SWAN-Xing
ming
斯万-星明彗星
(
因此获得2015年度埃格•威尔逊奖
);担任PSP公众超新星搜寻项目高级管理员。
2017年:
发现首个
行星状星云
Sufe 1。
2020年:
首次以一作身份发表天文论文;首次署名天文四大刊天文论文(MNRAS)
;
发现首个
双星系统
(
中国天文爱好者首次发现
);加入中国天文学会、浙江省天文学会
;
主导组建VSSP变星巡天团队(
Variable Star Search Program
)。
2021年:
获小行星命名
(546756) Sunguoyou 孙国佑星
;
命名
(546049)
朱进星
;
发现两个强引力透镜(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荣获小行星命名殊荣的事迹载入
乐清市年鉴2022
。
2022年:
命名
(616689)Yihangyiyang 一航一洋星
;
主导组建XESP系外行星搜索团队(
Xingming Observatory Exoplanet Search project
)
;
发现首颗
系外行星
TOI-4562 b(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
;
发现首颗
类新星
,
活动星系核
,
初期恒星体
(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署名数篇SCI天文学期刊论文。
2023年:
实现个人天文发现大满贯
;
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上署名发表论文一篇
;主导组建团队为约束
SN 2023ixf
爆发时间提供重要数据;
担任
乐清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
;
发现首颗
近地小行星
(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
;
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宁波赛区二等奖
;荣获中国天文学会2023年度优秀科普信息员;
受聘成为中国防空博览园特约科普讲解员
;
受聘成为温州市青少年天文社团指导老师
;
担任国际天文搜索协作组织(IASC)-中国观天者小行星搜寻活动负责人
;
署名数篇SCI天文学期刊论文。
2024年:
发现
P/2024 FG9 南山-哈恩彗星;
发现首颗
褐矮星
(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发现首个
微引力透镜
(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
;
发现首颗
E-DO食双星
(
中国天文爱好者的首次发现
)并促使VSX创建了E-DO全新食变星类型
;担任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三小学科学教育副校长
;
加入中国宇航学会、浙江省科普联合会
;受邀作为嘉宾,参与第二届宁波四明山天文论坛及第六届长三角星空大会
;
署名数篇SCI天文学期刊论文
;
荣获
首届浙江省科学传播大赛科普科幻银奖
;乐清市2024年度高素质科技工作者。
2025年:
署名数篇SCI天文学期刊论文
;
当选为乐清市科学传播专家。
天
文发现
累计发现2颗
彗星
(
斯万-星明彗星
,
南山-哈恩彗星
),2颗
小行星
(
永久编号
),4颗
近地小行星
,3颗
系外行星
,576颗
激变变星
(包含2颗
银河系新星
,1颗
亮红新星
,64颗
超新星
,27颗
河外新星
,451颗
矮新星
,17颗
类新星
,1颗
仙女座Z型变星
,13颗
未分类激变变星
),472颗
新变星
(包含
食双星
,
脉动变星
,
自转变星
,
爆发变星
,
X射线变星
,
混合型变星
,
初期恒星体
,
新类型变星
,
未分类变星
等),3个
多星系统
,2个
活动星系核
,2个
强引力透镜
,12个
微引力透镜
,数十个
新星云
(含2个
行星状星云
),数百颗
褐矮星
,1个
疏散星团
,1对
双星
,8颗
SOHO彗星
,1颗
NEAT小行星
,以及100个
强引力透镜候选体
、9个
极环星系候选体
、18个
哈尼天体候选体
。除此之外还有
256颗暂未获证认
的候选体。
天文发现大满贯
点击查看已发现全部类型天体!
2023年本人实现了个人
天文发现大满贯
,新天体发现包括了
彗星
,
小行星
,
近地小行星
,
系外行星
,
超新星
,
新星
,
亮红新星
,
类新星,矮新星
,
初期恒星体
,
活动星系核
,
褐矮星,
强引力透镜
,微引力透镜
,
食双星
,
脉动变星
,
爆发变星
,
自转变星,X射线变星,多恒星系统
,
行星状星云
,
弥漫星云
,
疏散星团
,
双星
等
。
世界第一
:
全球发现新天体类型最多的人
。
中国第一
:
中国首颗亮红新星发现者、中国首颗银河系新星发现者
。
国内业余第一
:中国首位发现近地小行星、系外行星、类新星、矮新星、初期恒星体、活动星系核、褐矮星、强引力透镜
、微引力透镜
、食双星、脉动变星、爆发变星、自转变星、X射线变星、多恒星系统、疏散星团、双星的天文爱好者。
注:除强引力透镜、多恒星系统、疏散星团、双星外,其余发现均由本人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
1. The Discovery of an Equal-mass Twin Binary System by Online Sky Survey Images,
Journal of Double Star Observations, Vol. 16 No. 4 August 1, 2020 p401-402
,
http://www.jdso.org/volume16/number4/Sun_401_402.pdf
2. Discovery of new member of WDS 02137-0302,WDS 02137-0302 B may not be physical,
Journal of Double Star Observations, Vol. 16 No. 4 August 1, 2020 p403-404
,
http://www.jdso.org/volume16/number4/Sun_403_404.pdf
3. Searching for eclipsing binaries in the area of RA: 02h 21m 36s , DEC: +57°11′32″,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497, Issue 3, September 2020, Pages 3381–3392
,
https://doi.org/10.1093/mnras/staa2170
4. The Unusual Eruption of the Extragalactic Classical Nova M31N 2017-09a,
The Observatory 140 (2020) 85-93,
https://ui.adsabs.harvard.edu/abs/2020arXiv200610118L
5. Extremely low mass ratio contact binaries — I. the first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f ten system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64, Number 5, October 2022,
http://dx.doi.org/10.3847/1538-3881/ac8ff2
6. The First Photometric and Orbital Period Investigation of an Extremely Low Mass Ratio Contact Binary with a Sudden Period Change, TYC 4002-2628-1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517, Issue 2, December 2022, Pages 1928–193
6
,
https://doi.org/10.1093/mnras/stac2811
7.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the long period low mass ratio deep contact binary KN Per,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Volume 134, Number 104
,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538-3873/ac99fd
8. The first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neglected totally eclipsing contact binary NSVS 2536063,
New Astronomy, Volume 98, January 202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4107622001038
9. TOI-4562 b: A highly eccentric temperate Jupiter analog orbiting a young field star,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65, Number 3, February 2023,
http://dx.doi.org/10.3847/1538-3881/acb5a2
10. The study of eleven contact binaries with mass ratios less than 0.1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Volume 519, Issue 4, March 2023, Pages 5760–5774
,
https://doi.org/10.1093/mnras/stad026
11. The First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ASASSN-V J015428.67+204247.2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opulation of Low Mass Ratio Contact Binarie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Volume 135, Number 1047,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538-3873/acc7cb
12. Flares confirm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be from the primary component of an eclipsing binary,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Volume 527, Issue 2, January 2024, Pages 3982–3994
,
https://doi.org/10.1093/mnras/stad3251
13. A shock flash breaking out of a dusty red supergiant,
nature
627
,
pages
754–758 (
2024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43-6
14.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ree long-period low mass-ratio Contact Binarie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Volume 527, Issue 3
, January 2024,
https://doi.org/10.1093/mnras/stad3591
15. The Initial Mass Function Based on the Full-sky 20-pc Census of ∼3,600 Stars and Brown Dwarf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Volume 271, Number
2,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65/ad24e2
16. 89 New Ultracool Dwarf Co-Moving Companions Identified With The Backyard Worlds: Planet 9 Citizen Science Project,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Volume 167, Number 6
,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3881/ad324e
17. Spectroscopic and photometr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totally eclipsing contact binary V1320 Cas,
New Astronomy,
Volume 112, November 2024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410762400068X
18.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eight totally eclipsing contact binaries with small mass ratios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Volume 976, Number 2
,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d7f4b
19.
Optical flares detected on a contact binary: The first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a long-period low mass ratio contact binary HAT 307-0007476,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Volume 537, Issue 3, March 2025, Pages 2258–2272
,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dvance-article/doi/10.1093/mnras/staf086/7958949
20.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f Three Large Amplitude Contact Binarie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
Volume 169, Number 2,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3881/ad9a59
21. Search for and Analysis of Eclipsing Binaries in the LAMOST Medium-resolution Survey Field. I. R.A.: 23h01m51s, Decl.: +34°36’45”,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Volume 979, Number 1
,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d9929
22. Extremely Low Mass Ratio Contact Binaries. II. The First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of Six Systems with Orbital Periods Longer than 0.5 day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
Volume 540, Issue 1, June 2025, Pages 1290–1307
,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dvance-article/doi/10.1093/mnras/staf763/8127239
23.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for Variable Star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TESS Sectors 1–57 Dat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Volume 986
,
Number 1
,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dd159
Planetary nebulae discovered and confirmed by amateur astronomers,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French Society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December 2018,
http://sf2a.eu/proceedings/2018/2018sf2a.conf..0443l.pdf
The optical re-brightening of M31N 2017-09a,
ATel #11070
,
http://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1070
Detection and follow-up observation of SN 2020aeps, the first discovery of XMO-PAT Survey,
ATel #14313
,
http://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4313
Recurrent Nova M31N 2008-12a: Pre-detection upper limit and multicolor follow-up observations of 2021 eruption with XMO-NEXT,
ATel #15037
,
http://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5037
M31N 2019-09d and M31N 2022-03d are Confirmed as the Second and Third Observed Eruptions of the Recurrent Nova M31N 2017-01e,
ATel #15729
,
http://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5729
Recurrent Nova M31N 2008-12a: Multicolor follow-up observations of 2022 eruption with XMO-NEXT,
ATel #15795
,
http://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5795
Onset of SN 2023ixf observed over East Asian longitudes,
AstroNote 2023-130
,
https://www.wis-tns.org/astronotes/astronote/2023-130
M31N 2013-10c (= AT 2023yoa) is a Recurrent Nova in M31,
ATel #16354
,
https://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635
Recurrent Nova M31N 2008-12a: discovery of the 2023 eruption with Half Meter Telescope at Xingming Observatory,
ATel #16361
,
https://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6361
Recurrent Nova M31N 2008-12a: pre-discovery observations with LATTE at Lulin Observatory,
ATel #16365
,
https://www.astronomerstelegram.org/?read=16365
《怎样发现新天体》,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浙江杭州,2019.11.30
《如何发现新天体》,乐清市科协,浙江乐清,2022.09.11
《太阳系小天体》,乐清育英寄宿学校,浙江乐清,2022.09.23
《太阳系小天体》,乐清市虹桥二小,浙江乐清,2022.09.26
《系外行星》,碧梧系外行星命名小组科普讲座,线上讲座,2022.12.04
《我们的太阳系》,中国防空博览园,浙江宁波,2023.04.16
《我们的太阳系》,乐清市白石小学,浙江乐清,2023.04.26
《我们的太阳系》,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浙江乐清,2023.05.26
《公众小行星搜寻》,2023国际小行星日云论坛,线上分享会,2023.06.30
《喜欢天文的N种方式》,上海天文馆银河论坛,2023.07.16
《我们的太阳系》,乐清市少儿科学院,浙江乐清,2023.09.19
《地球的神秘伙伴:月球》,中国防空博览园,浙江宁波,2024.04.14
《我们的太阳系》,荆山公学,浙江乐清,2024.04.15
《我们的太阳系》,北白象二小,浙江乐清,2024.05.13
《地球的神秘伙伴:月球》,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浙江乐清,2024.05.14
《Pro-Am模式 铸就天文新发现》,浙江宁波,第二届宁波四明山天文论坛,2024.08.02
《探索超新星的奥秘》,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浙江温州,2024.09.19
《星空探秘:我的天文巡天发现之旅》,第六届长三角星空大会,浙江安吉,2024.11.02
《我们的太阳系》,北白象三小,浙江乐清,2024.12.18
孙国佑,V5582 SGR新星发现纪实,《天文爱好者》,2009-7,p86-87
孙国佑,细数中国人发现的彗星,《中国国家天文》,2022-7,p26-35
孙国佑,我的天文巡天生涯之系外行星,《天文爱好者》,2023-3,p80-85
孙国佑,我的天文巡天生涯之新星,《天文爱好者》,2023-7,p57-61
孙国佑,理解恒星并合事件的“罗塞塔石碑”亮红新星天蝎座V1309,《中国国家天文》,2023-11,p36-37
孙国佑,我的天文巡天生涯之亮红新星,《天文爱好者》,2024-7,p60-63
以你之名,永耀星河!《天文爱好者》2021年第六期,P66-69
孙国佑:探索宇宙的奥秘 让我乐此不疲,《城色杂志》,2013年2月-3月,P18-19
L’astronomie Mars 2018 ,2018 法国天文学会公报《天文》杂志3月刊 ,p54-57
Observations & Travaux N°86 Décembre 2018,法国天文杂志《Observations & Travaux》12月刊,P14-15
近地小行星2023 VB2发现侧记,《中国国家天文》,2023-12,p62-65
“风车”东南客星出–天文爱好者提供SN 2023ixf爆发极早期重要数据,《天文爱好者》,2024-01,p66-71
两颗近地小行星的发现之旅,《天文爱好者》,2024-02,p57-6
1
发现丝绸星云,《中国国家天文》,2024-04,p66-67
两个微引力透镜的发现之旅,《中国国家天文》,2024-06,p76-78
超广域窄带巡天的新发现,《天文爱好者》,2024-06,p50-55
星明天文台再次发现银河系内新星,《中国国家天文》,2024-08,p72-75
南山抚彗——新疆天文台与星明团队的寻彗小夜,《天文爱好者》,2024-09,p63-67
星明天文台再次发现银河系内新星,《中国国家天文》,2024-09,p72-74
星明天文台:变星搜寻项目推动创建食变星新类型,《天文爱好者》,2025-02,p58-63
星明天文台发现首颗超亮超新星
,《天文爱好者》,2025-03,p88-90
浩瀚宇宙中,有一颗星叫“孙国佑星”–这名乐清人,是业余天文界的“大牛”,《乐清日报》,2021年7月2日,P8
Backyard Worlds Volunteers Complete Ten Million Classifications in an Epic Search for New Objects Among the Nearest Stars,NASA新闻,2023年11月16日
厉害了!546756号小行星,以一位温州人的名字命名,美丽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抖音账号),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