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神勇威武的拐杖  ·  Lau Pa Sat's ...·  6 月前    · 
神勇威武的拐杖  ·  Chinese character ...·  6 月前    · 
神勇威武的拐杖  ·  Barnes Foundation | ...·  6 月前    · 

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术语
收藏
0 有用+1
0
中文名
巴纳姆效应
外文名
Barnum effect
别    名
福勒效应 星相效应
提出者
伯特伦·福勒
领    域
心理学

基本概念

起源与发展

形成原因

元认知 形成初期,个体处于一个不自觉、不随意的状况,自我注意分配能力有限,意志力薄弱,个体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有限,个体对于自我认知不完善,常常借助外部的评价和控制来认知自我,因此容易对于笼统而模棱两可的话术表示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与生理逐渐成熟,在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个体对自我认知程度不断增强,就能主动进行自我修正和补充 [3]
谄媚效应 是指,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这种效应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大约50%的人对占星术深信不疑。在占星术中,十二星座被分为“正向”星座和“负向”星座,通常来说,“正向”星座的相关特质听起来要比“负向”星座的相关特质更讨人喜欢。例如,天秤座的人倾向于追求和平和美感,而金牛座的人更注重物质,也更容易不满。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家玛格丽特·汉密尔顿曾让人们提供他们的出生日期,并依据自己相信占星术的程度从0~7分中选一个分数。正如“谄媚效应”所预测的那样,很明显,相对于“负向”星座的人而言,“正向”星座的人更有可能相信占星术 [5]

相关实验

相关研究

相关人物

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
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 Taylor Barnum,又称P. T. Barnum)
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1810年-1891年),巴纳姆出生于1810年的美国,是家里五个孩子的大哥。童年时代他就显示出销售的天赋,年仅12岁就开始了贩卖彩票的生意。25岁进入娱乐业,从此以后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想像力和销售天才导演了包括“美人鱼”,“瑞典夜莺”等一个又一个的神话。1841年,他买下了位于纽约百老汇的美国博物馆,于1871年,他创立了世界大马戏团。这两项事业今天仍兴旺如昔。他被誉为广告业的莎士比亚,他说过的话被广为引用,到今深入人心,比如“凡宣传皆好事”已经成为不少公关人士的信条;“每一堆观众都是钱币的丁当声。一旦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绝对不要让它溜走,如果观众的目光转向他人,那就是你的损失。”这成为现代“眼球经济”的前身 [9]
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
伯特伦·福勒(1914年10月24日-2000年4月6日) 美国心理学家,以描述福勒效应而闻名,有时被称为主观验证。1936年毕业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大学,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获得临床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福勒在法国的一家军事医院担任心理学家和行政人员。回国后,在洛杉矶的退伍军人管理局精神病诊所工作; 并在加利福尼亚州马里布的私人诊所工作 [10]
1948年的经典实验中,福勒对他的学生进行了性格测试。他没有给测试打分并给出个人评估,而是给所有学生提供了从报纸占星术专栏中复制的完全相同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以0到5的等级评估描述,其中5表示最准确,学生们平均评价为4.26分,该实验1948年重复了数百次,平均保持在4.2左右 [6]
保罗·埃弗里特·米尔
保罗·埃弗里特·米尔(Paul Everett Meehl)
保罗·埃弗雷特·米尔(Paul Everett Meehl, 1920年1月3日- 2003年2月14日),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评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调查将米尔列为20世纪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心理学家第74位,与埃莉诺·j·吉布森(Eleanor J. Gibson)并列。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Meehl对心理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包括对建构效度、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 [11] 。20世纪50年代,米尔在他的《Wanted—A Good Cookbook》中,将福勒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相关概念

巴纳姆效应就是一种 认知偏差 ,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确认自己的能力、情商、智商等个人特征时,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确认的,而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获得意义。但是,大量社会比较的研究表明:这种社会比较中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包括两部分: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一般人的现象,被称为“优于常人” 效应;与之相对,认为自身的能力差于一般人的现象,被称为“差于常人”效应。自我认知偏差与职业发展、教学效果、信息呈现、自我概念、文化、性别、年龄等都存在密切关系 [12]
人格评估
要想避免巴纳姆效应对自己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对自己的人格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知。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和功能性。常见的测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 [13]

应用领域

生活中的算命、血型、星座、生肖、 塔罗牌 等解析描述,那些用在谁身上都可以的结果,让我们觉得这就是对自己人生的揭示。大学生星座相信程度的测试中,被试者表现出较高的巴纳姆效应,大学生群体中巴纳姆效应与星座相信程度呈正相关 [14]
星座在年轻人当中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出生日期进行星座归类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预测未来的工作、爱情等诸方面的发展趋势获取未来发展的忠告类建议。针对星座相信程度得分较高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①使自身的行为得到“合理化”解释。具体表现为当他们遇到挫折后,可以利用星座学说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合法化,以求得心理安慰。或者使“星座”的预测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对于那些不太有明确目标的大学生,星座学说能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撑与行为根据,如有些职业或者方向不适合自己星座特征等。②自我暗示。大学生看了星座分析后,会不知不觉接受了其带给他们的心理暗 示,这种暗示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行为时不自觉地按预测结果去做,于是行为结果就与预测结果相符,也就导致他们更加相信星座学说,下一次还倾向于预测结果,而这类行为的一再反复就会导致大学生越来越相信星座学说。③有利于社会交际。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运用星座可以迅速拉近人际关系,并且使其成为一个大家所共识的话题等 [14]

现象评价

正面影响

有利于社会交际
容易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