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种宝宝大便图文详解,出现这10种必须警惕!

1 年前

01. 这6种便便不用急

①胎便

胎便主要由肠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胆汁黏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体成分组成,出生三天后,胎便渐渐排空。

②过渡期便便

过渡期便便是胎便排净后,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可能会有所推迟。

③母乳喂养的大便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呈金黄色或黄色,粘稠度均匀,膏状或糊状,偶尔偏稀或偏绿,有酸味但不臭。

④奶粉宝宝的大便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便便要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干,呈硬膏样,颜色偏暗,多为黄褐色,气味比母乳喂养的相对更浓烈。

⑤混合喂养大便

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会因为母乳和奶粉喂养的比例不一样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果喂母乳比较多,大便则比较接近黄色的软稀便,反之则会接近奶粉喂养宝宝的大便。混合喂养宝宝的大便会有酸臭味。

⑥添加辅食后的大便

宝宝吃辅食后,便便会开始有类似香蕉的形状;颜色也可能会受到辅食的影响。

02.这6种便便要注意

①绿便

引起绿便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的,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宝宝除了绿便,是否有其他的异常症状。

②泡沫便

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可能因为受凉或者消化不良引起泡沫样大便,平时注意饮食和保暖,一般很快能恢复。但如果宝宝一直拉泡沫样的大便,并且拉的次数多,甚至还出现了其他异常症状,那就要及时就医。

③奶瓣便便

宝宝大便中有奶瓣是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尚不完善,对一些大分子营养素消化吸收能力较弱,没有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会以颗粒状排出,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少数可能存在消化不良。但如果除了拉奶瓣,还有体重增长缓慢或者其它不适症状,就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宝宝的消化系统是否有损伤,或对配方奶粉不耐受。

④油状便便

油状便便通常是母乳妈妈饮食过于油腻,或者宝宝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导致的。因此,在宝宝的日常喂养中,要注意脂肪摄入适量。

⑤有黑色条状物便便

出现此类情况多与饮食有关,可能是宝宝吃了香蕉、火龙果等带丝的食物。发现宝宝便便里面有黑线不必惊慌,可以暂停香蕉等食物,观察宝宝2-3天排便情况,如果2-3天后宝宝拉的大便中仍有黑线,需要去医院进行化验排查是否有肠道寄生虫或消化道出血。

⑥带黏液的大便

如果宝宝大便粘液量突然增加,伴随大便性状较前变化较大,比如突然变稀、有血、有腥臭味、腹痛、腹胀、频繁呕吐等,或者大便黏液持续超过两天,需要及时就医,排除胃肠道疾病的可能性。


03.这10种便便要警惕

这部分的便便不管在颜色、性状还是气味上都会和正常的便便有较大差异,当宝宝拉出这些类型的大便时,各位家长一定要警惕,这很可能是宝宝身体不健康的征兆。

①干燥呈颗粒状大便

大便干燥呈颗粒状,排便费力,或长时间不排便,那宝宝很有可能是便秘了。对于便秘的宝宝,可适当多喂点水或顺时针给宝宝揉揉肚子,以刺激肠蠕动。同时在辅食上多给宝宝吃一些菜泥、果泥等高纤维食物,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合适的益生菌产品。

②蛋花汤样的便便

出现这类大便,可能是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及时就医。

③豆腐渣样便便

豆腐渣样便便可能提示宝宝得了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去医院诊疗。

④带鲜红色血液便便

鲜血附在大便的表面,不与大便混合,可能是宝宝得了痔疮、肛裂等肛门或肛管类疾病,需及时就医。

⑤果酱样血便

宝宝拉果酱样血便,同时伴有阵发性哭吵,可能是肠套叠,需要及时就医。

⑥脓血便

大便中有似鼻涕样粘液及脓血,同时,宝宝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可能是细菌性痢疾导致的。

⑦豆汤样血便

大便呈血水样,腥臭;同时,宝宝腹痛、腹胀明显;有可能是出血性小肠炎。

⑧暗红色血便

宝宝大便带暗红色血,血与大便混合,量较多;并且宝宝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不感到痛,无其他特殊不适,那可能是美克尔憩室。美克尔憩室多数终身无症状,婴儿期易发生并发症,表现为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或急性憩室炎等。

⑨黑便

宝宝吃了含铁的药品,或者宝妈的乳头皲裂出血喂奶,都可能导致宝宝的大便变黑。如果宝宝精神和吃奶量都很好,就说明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没有精神、吃奶量不多,脸色苍白,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了,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⑩灰白色便便

如果宝宝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这大部分说明宝宝的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要立即就医。

编辑于 2022-07-07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