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
也称四大楷书。
他们分别是:唐朝欧阳询(欧体)、
唐朝颜真卿(颜体)、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代赵孟頫(赵体)
欧颜柳赵的楷书各有千秋,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历史文化中,他们的作品,是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令许多文人志士爱不释手,更有后人不断地临摹和效仿。
在这些作品中,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不同,主观判断也会有所不同,毕竟“书,心画也”,一个人的书法作品跟他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境有很大的联系,我们后人去鉴赏时,各有所爱。
那么鉴赏艺术作品靠的是什么呢?是点画、线条、笔法以及意境。所谓“以点画为形制,使转为情性”,一点一画所透露的是作者的心灵活动,成为规范化后“心”的一种美化。线条优美流畅,笔法苍劲有力,对于著名的古代书法大家而言,他们的作品也不一定是尽善尽美,但是对于大众来说,他们的艺术作品经历了时代发展的洗涤,即使略有缺陷,也无妨。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这四位楷书大家的书法特点:
欧体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他写出的笔画苍劲有力,骨气内含,字形虽长,但分布均匀,留白合理,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是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片段
欧体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又起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这些都是欧体用笔的独特之处。
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骨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弘
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
《多宝塔碑》《祭侄文稿》《
郭虚己墓志
》。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片段欣赏
柳公权书法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柳公权的楷书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柳公权《神策军碑》片段欣赏
出身高贵的赵孟頫,
一生经历了宋元朝代之变。他的书法婉丽流美,与其他三位楷书名家的刚健风格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赵孟頫是一个全能型艺术家,他在绘画上的造诣,也常常被艺术史家称道。不过,在书法中,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体笔画研美流畅有行书笔意,外柔内刚,造型端庄。
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片段欣赏
作为书法爱好者,
你最欣赏哪位书法家呢?
理由是什么呢?
评论区告诉我!
— 往期回顾 —
王春之丨字之妙处,在用笔结构之巧
晚年穷困潦倒的他,书法造诣居然如此深厚!
热梗丨今年七夕取消了?牛郎织女书画传情!
扫码关注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