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

提到贺知章,百弟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看起来一点也不狂嘛,但是这是贺知章自己的作品,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么评价他的。

和很多诗人一样,贺知章也喜好喝酒,一旦喝醉了,就开始显露出“狂客”本色了。

杜甫曾经形容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看来在古代,虽然没有汽车,酒后骑马也是非常的危险……

除了爱喝酒,擅长草书也是贺知章“狂”的重要表现。

《新唐书》记载:“(贺知章)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善草隶,好事者具笔研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纸才十数字,世传以为宝。”

贺知章的“章草”,与张旭的“狂草”和怀素的草书其名,合称“唐草三杰”。

图片来源自网络

百弟觉得,看到这样的草书,很难让人觉得作者贺知章不“狂”了。

想象瑰丽,有鬼仙之才

李贺,字长吉,一手开创了“长吉体诗歌”,就是百弟之前介绍过的, 那位经常在驴背上写诗的诗人。

《大诗人的“坐骑”为什么选择驴?》大家可以点击标题,回顾一下。

李贺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极为丰富,经常运用各种新奇的意象,和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雄鸡一声天下白”“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都是流传至今的名句。

也因为这样,《文献通考》中说李贺:“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他创作的诗文,也被后世称为“鬼仙之辞”。

自然,后人在总结诗人的“外号”时,诗鬼就落到了李贺的头上。

当然,这个“诗鬼”,是在夸李贺才思敏捷、想象瑰丽了。

困在诗的世界出不来

说到孟郊,大家最熟悉的应该还是他的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按理来说,能写出这么深情的诗,孟郊应该是个浪漫多情的人,怎们就成了“诗囚”呢?

诗囚这个称号,出自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十八:“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东野”是孟郊的字,元好问这样评价孟郊,是因为孟郊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古朴凝重又险奇艰涩。

他自己也说: “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这样艰苦地创作诗歌,苦吟不休,仿佛被困在了诗的世界里,所以后人才给了他“诗囚”的称号吧。

百弟觉得,其实“诗囚”是在形容,孟郊全身心的投入到诗词的创作中,难以自拔,也是一种委婉的表扬吧。

看来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诗人

不能只从“外号”入手

还应该多了解一些背后的故事

欢迎大家收看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一起学习更多的文学知识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