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周老伯带着一面锦旗来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他一定要感谢治愈困扰他四年疼痛的方明医生,几年前,他因为胸部疼痛, 时而像针刺,像烧灼,又如同撕裂、刀割,“那滋味儿,真不是人过的。”疼痛的根源,令很多人都感到诧异,是因为胸部皮肤上的带状疱疹引起。

四年疼痛源自皮肤病

在周老伯的胸部,至今还留有着深红色的斑块。他介绍,刚开始,这儿长的是绿豆大小的红点子,一碰就应激反应,针刺般的痛。跟所有人一样,他先到了皮肤科,被确诊为带状疱疹,经过治疗,皮肤上的表层问题解决了,周老伯也就没当回事正常生活。4年来,他总是感觉胸部有疼痛,从神经内科、胸外科到各个科室都看遍了,都没找到问题的根源,直到有一次医生得知他有过带状疱疹,建议他去疼痛科看看。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方明医生接待了他,并找到了疼痛的根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CT引导下,胸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手术

“很多人以为带状疱疹的疼痛是由皮肤引起的,但其实它是神经受损伤引起的。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高危人群,如不早期治疗疼痛将一直伴随其左右。”方明介绍,“成人首次感染疱疹病毒,并不会有任何症状,进入人体的病毒会在脊髓的背根神经节潜伏下来,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潜伏的疱疹病毒会复活,损伤神经节并沿着神经的条带状游走至皮肤,出现肉眼可见的疱疹,随之而来的,是神经损伤带来的难忍剧痛。通过对周老伯进行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神经皮区的阻滞治疗等,周老伯60%的疼痛被控制,后期门诊口服药物、外用膏药等,在他82岁的时候疼痛感再也不见了。

老年人成高发人群

据悉,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对于老年人、免疫低下人群来说,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治疗带状疱疹越早越好,避免发展为后遗神经痛。发病72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只要及时治疗,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如果治疗期间,皮肤损伤开始修复了,而疼痛却仍很明显,这时候就需要疼痛科全方位系统性的介入治疗。

早期的疼痛科“养在深闺人未识”,不仅普通人,甚至一些医生也不了解这个新生的学科,因为2007年以后,国家才正式发文,一级临床疼痛科才开始出现,“以前,疼痛的病人散落在各个科室,如骨科、神经内外科、肿瘤科、康复科、针灸理疗科等,很多人不知道有疼痛科,尤其是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是该科室治疗的一个经典疾病。”方明介绍。

多种技术“攻克”疼痛

令他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及时治疗疼痛的重要性了,他现在每天的门诊人数平均在40人左右,主要治疗包含四肢骨骼与肌肉疼痛(腱鞘炎、肌肉筋膜炎),肩关节、膝关节疼痛,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颈椎病引起的颈肩背与上肢疼痛,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臀部与下肢疼痛,顽固的内脏疼痛,肛门与会阴部疼痛,肿瘤与癌症导致的严重疼痛,以及顽固性呃逆、面肌痉挛、多汗症等等。

治愈的患者送来很多锦旗

轻症患者可以采用有传统的针灸、拔罐、推拿等保守治疗,而顽固性疼痛则是采用各种影像定位下的精准医疗,如:超声定位多模式联合治疗肩关节疼痛;膝关节痛觉神经精准热凝术等综合保膝疗法;三叉神经痛精准球囊压迫和射频热凝术;颈、胸、腰椎间盘臭氧、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脊神经背根节射频调控缓解顽固性神经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控制晚期难治性癌痛以及脊髓神经电刺激(SCS)技术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盛媛媛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