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高新区天府一街,省大数据中心的四川天府健康通攻坚组办公室里,数十名工作人员埋头敲击键盘。五块大屏幕上,“一码两系统”(四川天府健康通、四川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四川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每秒都在滚动更新。
据统计,截至8月13日12时,四川天府健康通注册用户累计超过9960万人,日活跃用户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累计亮码40亿余次、扫码10亿次。
海量数据的背后是省大数据中心“数据大脑”的实时运转。
汇集海量数据 精准排查疫情
“去年成都郫都区疫情发生后,大家就有共识,全省如果没有统一的健康码,就无法实现统一标准,快速排查。”省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管理处处长刘冰介绍,之后,在省大数据中心数百名工作技术人员的努力下,1月11日,四川省统一的健康码——四川天府健康通上线运行。目前,四川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四川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已与四川天府健康通完成对接。这些相关数据也成为“数据大脑”的主要组成部分。
“数据大脑”不是一个冰冷的大数据系统,而是由大数据、技术模型和人性化服务共同支撑的综合智能体。
在疫情排查方面,“数据大脑”在汇集多个部门的海量数据基础上,按照赋码规则赋成红黄码。之后,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大脑”快速、有针对性地将信息分发给相关部门、市州进行排查。
刘冰举例,此前有一名去过郑州高风险区的人员瞒报行踪,就被“数据大脑”揪出来了。“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快速给他赋了红码,第一时间下发给当地进行排查,当地排查结果也迅速反馈到‘数据大脑’中留痕”。
“如果有人恶作剧,或自己不小心用手机去扫隔离地的场所码,四川天府健康通也不会出现变红现象。”省大数据中心信用发展处副处长刘张解释,“数据大脑”会利用大数据时空轨迹筛查模型,对和确诊者出入同一场所的时间、空间进行叠加运算分析,跟确诊者不存在关联时间段和关联场所的人,即便想让健康码变红都难。
开发“关怀模式”“代领码”等功能
人性化服务也是“数据大脑”的一大特点。“我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红码什么时候转绿?”“疫苗接种完成怎么没显示旅行熊猫?”从年初至今,省大数据中心咨询申诉团队已累计接到600多万件关于四川天府健康通的咨询问题(含智能客服咨询量)。
省大数据中心规划投资处处长祝玲是咨询申诉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她介绍,团队共有五六十人,轮流值班实现“7×24小时”在线答疑解惑,“结合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群众咨询热点,我们还会不定期更新‘知识库’。”
人性化服务还体现在细微之处。根据网友需求,省大数据中心在四川天府健康通陆续开发“关怀模式”“离线码”“代领码”等功能。“关怀模式可语音操作,字体也更大,是基于盲人、老人的需求设置的;离线码是考虑有些老人小孩没有智能手机,家属可以帮着打印出来,让他们带在身上。考虑到一些网友反映的手机临时没带、没电等情况,还设置了代领码功能。而且代领码在别人手机上临时使用不留痕,不必担心隐私泄露。”祝玲说。
此外,8月1日,省大数据中心还对有郑州市旅居史人员迅速启用“应急红码”规则,8月3日增加“扫场所码”功能按钮,并进行中文版、英文版同步更新。
省大数据中心总工程师周学立表示,下一步将提升“一码两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力争使“四川天府健康通”适用于更多政务服务场景,与社会治理进行更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