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几句唐山话,能更好地读懂《红楼梦》

了解这几句唐山话,能更好地读懂《红楼梦》

https://www.zhihu.com/video/980751157165223936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唐山丰润人,但你可能不知道曹雪芹把很多唐山话都写进了《红楼梦》里,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普及普通话!如果不了解唐山话,恐怕你很难真正读懂《红楼梦》。今天,我们就举几个例子,来说说《红楼梦》里的唐山话!


1.“鬼头孩子”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的末尾,讲了贾母一行人看戏。

有一段描写到:

薛姨妈等都说:“好个鬼头孩子,可怜见的。”

凤姐便说:“这孩子才九岁了。”

贾母笑说:“难为他说的巧。”

其中“鬼头孩子”这一说法很可能引起大家误解。按普通话语义理解,“鬼头孩子”好像是说生了个鬼脑袋的孩子,或是戴了鬼头面具的孩子。再加上后面这句“可怜见的”,很容易将整句话理解成是可怜这个孩子。

其实不是的!在唐山话里面,经常用“鬼头”形容一个人聪明伶俐。我们经常这样夸一个小孩:“哎呀!这孩子咋这鬼头耶!”是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聪明!而后面这句“可怜见的”,在唐山话中是形容一个人可爱。

所以,《红楼梦》里这段话就很好理解了,用唐山话读出来就是:“好个鬼头孩子,可怜见的”。这是在夸这孩子聪明伶俐,惹人怜爱。

2.“使的”


再来说第五十三回开头一句:

“话说 宝玉 晴雯 将雀裘补完,已使的 力尽神危 ,忙命小丫头子来替他捶著,彼此捶打了一会歇下。”

这里面“使的”一词,很容易被人忽略,或者直接理解成“致使,导致”的意思,放到整句话中意思是: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导致力尽神危。似乎也说得通,但是很别扭,因为这并不是这个词的本义。下面我说两句唐山话给大家听:

“今儿我走了一天道儿,忒使的慌咧!”

“我干了一天活计,使的我都走不动道咧!”

第一句我是说:今天我走了一天的路,太累了!

第二句是:我干了一天活,累得都走不动了!

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吧!“使的”一词在唐山话里有“累”的意思。我们说“使的慌”,是“累得慌”的意思。


这样再去读整句话就顺畅了: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累得力尽神危。

3.“替另”


第四十七回,柳湘莲对薛蟠说:“既如此,这里不便。等坐一坐,我先走,你随后出来,跟到我下处,咱们替另喝一夜酒。”


这里“替另”一词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很少见,普通话中也不说这个词。


因为这是一个唐山话词汇,是“另外,单独”的意思。

比如在饭店吃完饭要打包了,我们说:“把这俩菜装一块儿,那个替另装个袋儿”。意思是,“把这两个菜装在一起,那个单独装一个袋子。”

4.“敢自”

第六十回,贾环有一句话说:“你这么会说,你又不敢去,指使了我去闹。倘或往学里告去捱了打,你敢自不疼呢?”


这里的“敢自”也是唐山话中常用的词汇,意思类似于“自然,当然”,但并不是很精确,这也是方言不可替代的地方吧,在普通话词汇中很难找到一个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达它的意思。我只能说一句唐山话,让大家感受一下它的语义。


比如,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升职加薪了,我会回应:“还是喋,那敢自好!”意思大概就是“真的吗?那太好了!”


而在文中,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我挨打了,你当然不疼了!”

好啦,今天就先介绍这4个具有代表性的唐山词语吧!也许只不过是一句你觉得很平常,甚至很土里土气的口语,但它背后却可能蕴含的是积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希望我们能够做点什么,让方言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高超.《红楼梦》中唐山方言词语探析[D]. 山东大学,2013

作家王家惠.《红楼五百问》之三四三—“鬼头”孩子是什么孩子?新浪博客.2016


最后谢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觉得视频还不错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哦!

编辑于 2018-06-08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