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

张明楷(1959年7月-),男,湖北仙桃人,1982年毕业于原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同年攻读本校法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明楷曾独立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参加过联合国预防犯罪委员会科研项目,并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重点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独著《法益初论》等多本书籍。 2021年,张明楷入选清华大学第二批文科资深教授。

  • 书籍封面

    张明楷刑法学讲义(来一场有关正义的思维风暴)

    张明楷 著 得到图书 出品

    l 为什么不能为了救五个小孩而杀害一个小孩? 为什么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母亲? 为什么11岁的人杀人、13岁的人抢劫不用负刑事责任? 为什么偶然杀死正在行凶的犯罪分子,不成立正当防卫? 为什么参与共同犯罪后又退出的,仍然可能对既遂结果负责? 为什么偷走自己所有但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依然成立盗窃罪? …… 本书以100个具体且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为引,带你进入刑法学的领域。 l 通过这本书,你会看到,刑法学不是一个智力游戏,而是肩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不仅关乎个体的命运,更关乎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刑法学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对正义的追求,是人类智慧的高峰,而学习刑法学就是在进行一场思维风暴。 l 当然,法律的生命不仅在于逻辑,而且在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刑法规范和生活事实之间,用严谨的论证推理过程为正义寻求一个合适的答案。现在,不妨打开这本书,以此作为你用智慧寻求正义的起点。

  • 书籍封面

    刑法的私塾

    张明楷

    张明楷老师在指导学生时,每个周末都会精选刑法当中的疑难案例与学生讨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即为近几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周末刑法讨论会”的内容实录合集。《刑法的私塾》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实回放刑法讨论会的现场,阅读本书如同亲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的讨论会,跟着张明楷老师一起学刑法,学习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处理疑难案例。本书所选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每个周末,教授与研究生们,汇聚一堂,共商学术。这个刑法的私塾,十多年来,人来人往,风雨不歇。这个私塾里讨论的一切,这个魅力无穷的刑法世界,今日首次呈现!)

  • 书籍封面

    刑法格言的展开(第三版)

    张明楷

    张明楷教授独具匠心开法学界的先河,将格言和刑法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所著的《刑法格言的展开》一书结构严谨,逻辑严密,以它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丰富了我国的刑法理论。本书自1999年初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成为很多法学院学生的必读之书,也是很多刑法学学生的启蒙读物,2003年出版第二版。本书第三版结合最近几年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法律格言。本书没有时效性,讲述的是刑法领域基本理念的话题,是长销图书,每一届的学生以及法律领域的读者都可以购买。

  • 书籍封面

    刑法的私塾(之三)(上、下)

    张明楷编著

    张明楷老师一直坚持精选刑法当中的疑难案例,在周末与学生讨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即为2017-2020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周末刑法讨论会”的内容实录合集。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再现刑法讨论会的精彩内容,阅读本书如同亲临张明楷老师与学生的讨论会,跟着张明楷老师一起学刑法,学习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处理疑难案例。本书所选案例,多数是经常困扰刑事司法领域人士的疑难案例,对于司法实践部门的法律人士和备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者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刑法的私塾》第一部、第二部面市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法学院学生和公检法等实践部门人士的好评。第一部收录的是2010-2013年的案例,第二部收录的是2014-2016年底的案例。本书收录的是2017-2020年的讨论内容,并删除了与第一部、第二部重合的部分。

  • 书籍封面

    刑法的基本立场

    张明楷

    《刑法的基本立场》旨在促进中国刑法学派之争的形成;作才以刑法规范为根据,以学派之争为主线,对刑法学中的重大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表明了基本立场:客观主放、实质的解释论、结果无价值论、客观的未遂犯论、部分犯罪共同说、并合主义等。

  • 书籍封面

    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2版)(套装上下册)

    张明楷

    在基本解决了刑法理论研究中的各项根本问题后,作者及时地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填补、整合,在本书中,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对诸多基本问题的立场,如坚持客观主义立场,提倡结果无价值论,在刑罚论方面站在并合主义的一边,细致地阐述了自己对刑法学理论中基本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同时呼吁学界同仁确定各自的学术立场,以求得彼此间的学术之争,从而推进我国刑法理论研究走向深入或更高层次。

  • 书籍封面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

    张明楷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将“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陷入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或者第三者的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作为诈骗界与金融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以“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地往返于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与其批判刑法不如解释刑法”为解释理念,对诈骗罪的基本问题与金融诈骗罪的疑难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既植根于中国的立法与司法现实,又将相关问题置于世界刑法理论之林展开讨论;既对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作出了创新的解释结论,又以已经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各中疑难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既注重以妥当的法哲学理念为指导解释刑法条文,又重视从具体生活事实与解释结论中抽象出刑法解释的一般原理。

  • 书籍封面

    刑法十二课

    张明楷

    本书为张明楷老师在2023年春季为清华大学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上课时的实录,除第一课出自张老师总括性的讲述外,其余十一课皆为张老师带领其指导的研究生针对刑法各论中许多疑难与重要问题的讨论,分为学生报告、课堂交流和张明楷评述三个部分。这种课堂实录结集出版的形式已是在德日非常成熟的图书内容,在国内却较为罕见。阅读本书,既能使刑法学子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学术思辨能力,也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刑法各论中的各种前沿和疑难问题;既有青涩的思维碰撞,也有灯塔遥遥的大师引路。十二场刑事疑难问题的破解与探索之旅,十二堂身临其境的刑法大师课。

  • 书籍封面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张明楷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可谓当今刑法理论中的学派之争。学派之争可以将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刑法理论对诸多具体问题的不同看法,源于基本立场的不同。如果一位研究者没有学派意识,便可能忽视自己的具体观点与基本立场的关系,进而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学派的形成会迫使研究者思考自己采取了何种立场、属于哪种学派,从而保持理论的一致性、协调性。另一方面,学派之争可以使各种观点不断完善。学派之争必然意味着有学术批判。学术批判不仅可以促使对方完善自己的观点乃至放弃不合理的观点,也能促进批判者反思自己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理论。

  • 书籍封面

    刑事疑案探究

    张明楷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日本刑法典

    张明楷

    日本现行刑法典于1907年颁布,1908年10月1日起施行。与效仿1810法国刑法典的旧刑法典不同,现行刑法典是以1870年德国刑法典为样板制定的,其最大特色是犯罪类型的概括性与法定刑的宽泛性。 1998年,应法律出版社之邀,译者根据日本三省堂《模范六法》中的刑法典部分以及《简明六法》中的《改正刑法草案》翻译了《日本刑法典》一书。该书出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日本立法机关多次修改刑法典:2001年3次修改刑法典;2003年2次修改刑法典;2004年对刑法典作了重大修改;2005年又2次修改了刑法典。有鉴于此,译者根据日本三省堂最新版《模范六法》对《日本刑法典》一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希望《日本刑法典》第2版的推出,能使读者对日本刑法的最新发展动态有充分了解,并给我国刑事立法带来一定启示。

  • 书籍封面

    法益初论

    张明楷

    一篇评述了法益学说史;第二篇提出了法益概念的定义,论述了法益概念的主要机能,倡导法益侵害说,反对规范违反说,并运用法益侵害说剖析了刑法理论中的不妥当观点与司法实践中的不合理现象;第三篇论述了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财产罪与受贿罪的法益。

  • 书籍封面

    刑法新问题探究

    张明楷/黎宏/周光权

    本书针对新刑法的修改点与争议点,以及新刑法适用中的若干新问题,如罪刑法定原则、单位犯罪理论、客观的超过要素、特殊防卫权、自首制度、交通肇事罪、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保险诈骗、侵犯商业秘密、强制猥亵妇女、携带凶器抢夺、侵占罪、非法行医、受贿罪共犯、渎职罪的基本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并在法治视野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不仅有益于理论的深化,而且有助于新刑法的适用。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法学研究者、学习者及法律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也适合于具有法学兴趣,尤其是关注刑法问题的其他读者。

  • 书籍封面

    刑法学(第五版)(精装限量版)

    张明楷

    本书是张明楷教授风格鲜明、独步学林的代表作。无论是理论体系的构建,抑或分析问题的逻辑,都带有着强烈的法益思想和浓厚的大陆刑法理论的气息。 作者抉微发隐、深考精思,回归刑法本位,一以贯之地以刑法解释学为本体,发掘成文法的真实含义和内在欲望。既立足于中国当今社会的现实,又将论题置于世界刑法学之林思考;既评介中国的理论学说,又从学派之争的视角进行分析;既解释现行法条,又深究规范背后的理念;既阐述刑法理论上的要害与重点,又提示并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第五版四十余万字的篇幅扩容中,除增加了《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内容以及2011年6月以后公布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外,在犯罪论、法律后果论以及罪刑各论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删与修改。此外,新版对近几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展开讨论。 本书通过丰富的资料实证和敏锐的论断分析,同时为法科学生和实务人士解惑辩难,学习刑法者不可不读。

  • 书籍封面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

    张明楷 等

    《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研究》贯彻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思路,根据刑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总结了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共性问题,如主体范围、徇私舞弊、共同犯罪、犯罪阻却事由等;研究了以司法工作人员为行为主体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相关问题;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司法工作人员犯罪发生的结构性病源;反思了现行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治理体系,并针对侦查、检察、审判、监管人员犯罪的不同特点,分别探讨了其预防对策。

  • 书籍封面

    中国大学法学教科书:刑法原理

    张明楷

    《刑法原理(中国大学法学教科书)》包括刑法概说、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概说、刑法的适用范围、违法构成要件、责任构成要件、犯罪的特殊形态、共同犯罪、刑罚的裁量、刑罚的消灭等十五章内容。   《刑法原理(中国大学法学教科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书籍封面

    天下·法学新经典 诈骗犯罪论

    张明楷

    本书将“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陷入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或者第三者的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作为诈骗界与金融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以“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地往返于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与其批判刑法不如解释刑法”为解释理念,对诈骗罪的基本问题与金融诈骗罪的疑难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本书既植根于中国的立法与司法现实,又将相关问题置于世界刑法理论之林展开讨论;既对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作出了创新的解释结论,又以已经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各中疑难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既注重以妥当的法哲学理念为指导解释刑法条文,又重视从具体生活事实与解释结论中抽象出刑法解释的一般原理。

  • 书籍封面

    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

    张明楷

    《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内容简介: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由此原则派生出成文法主义、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类推、刑法的明确性等多个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如何进行刑法解释、如何在刑法解释与罪刑法定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法学中一件复杂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任务。《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关系,并结合刑法分则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细致分析。既有理论深度,又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书籍封面

    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

    张明楷

    《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后,刑法学直接引进了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这在当时不可避免,现在也无可厚非。林林总总的原因,使得一元的犯罪论体系(四要件体系)独存的局面,在很长时间内得以维持。但可以肯定和应当承认的是,在当今的中国,一元犯罪论体系独存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是刑法学者还是司法人员,恐怕只能以平和心态迎接和面对多元犯罪论体系并存时代的到来。

  • 书籍封面

    刑法学教程(第四版)

    张明楷

    本教材采取传统的犯罪论体系,以刑法学通说为主,同时融入个人见解,是国内少有的刑法学简明教材:简洁明了,概念界定清晰,举有繁简适宜的案例,适合法学本科学习之用,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课时,方便学生去冗存简,学习记忆。本教材第四版结合近几年刑法的最新发展,特别是刑法修正案九以及刑法司法解释等内容,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

  • 书籍封面

    外国刑法纲要

    张明楷

    本书按照德国、日本通行的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外最新刑事立法、刑法理论与典型判例,重点、深入地阐释了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的法条、学说与判旨。本书注重说明国外立法的法律理由与社会背景,注重分析刑法学派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观点,注重介绍典型判例的判决理由与学理评说。书中形形色色的论点与针锋相对的争辩,有利于读者拓展知识和开阔视野,书中细腻的介绍与精致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解释技巧。  本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既是大学法学专业的教师、学习研习外国刑法的必读书,也是其他法律工作者的参考书。

  • 书籍封面

    责任刑与预防刑

    张明楷

    《责任刑与预防刑》是张明楷教授法律解读书系中的第四本。本书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对刑罚体系中的两大类别——责任刑与预防刑进行了细致的对比。本书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思辨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法哲学、刑法理论功底,适合对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二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刑法实务工作者比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在刑事案件中适用相应的刑罚具有参考价值。

  • 书籍封面

    犯罪论的基本问题

    张明楷

    本书是张明楷教授的代表作和自选集。作者广具影响力的作品颇多,因而在代表作领域选取及文章筛选上颇费心思。考虑到犯罪论是我国刑法理论近年来争论zui大之领域,而且为刑法研究领域支柱之一,故作者仅围绕该领域精心萃选,并兼顾犯罪论各个具体方面,如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客观归责理论、违法性、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罪过形式的确定、具体方法错误、期待可能性、中止犯、共同犯罪等,共十三篇。作者又撰万字序言,说明各篇文章写作的背景和内容、筛选的标准等,从而审视自身学术观点和研究进路。 全书虽为各独立文章,却始终围绕作者的学术中心思想展开——以违法(不法)与责任为支柱构建犯罪论体系(即两阶层体系);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在违法性方面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在责任领域采取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

  • 书籍封面

    刑法原理(第二版)/中国大学法学教科书

    张明楷

    本书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的体例和结构进行论述,是一本专著式的刑法学教科书。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作者抛弃了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提出两要件说,即犯罪构成由违法构成要件与责任构成要件组成。与作者提出的犯罪构成理论相适应,作者抛弃了犯罪客体的概念,而代之以法益侵害说,并在违法构成要件中予以说明。主要内容包括刑法概说,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犯罪概说,不法,责任,犯罪的特殊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刑罚的观念,刑罚的体系,刑罚的裁量,刑罚的执行,刑罚的消灭。

  • 书籍封面

    自考教材0245 00245刑法学 2014年版 张明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是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上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才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材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和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形成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 书籍封面

    外国刑法纲要(第三版)/张明楷 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

    张明楷

    《外国刑法纲要(第三版)》按照德国、日本通行的刑法学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外国刑事立法、刑法理论与典型判例,重点阐释了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的法条、学说与判旨。在此过程中,作者注重说明外国刑事立法的法律理由与社会背景,注重分析外国刑法学说的思想基础与争论焦点,注重介绍外国典型判例的判决理由与学理评说。 全书从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进行阐释,总论部分主要包括刑法、犯罪与刑罚,各论部分主要包括对个人法益的犯罪、对社会法益的犯罪与对国家法益的犯罪。本次新版中,作者特别注意就诸多内容对德国、日本的刑法理论和判例进行分别介绍,并且尽可能地说明日本与德国的差异。

  • 书籍封面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刑法学

    张明楷

    本书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体系完善、立足刑法基础原理并兼顾刑事司法实践的精品教材。本书以刑法的法益保护目的为核心,坚持刑法论-犯罪论、刑事责任论-罪刑各论的阐释架构。在犯罪方面,以客观主义为立场,采取结果无价值论,对犯罪构成要件进行实质性解释;在刑罚论方面,以并合主义为立场,明确相对报应刑的主张。  作者在本书中,既立足于中国当今社会的现实,又将论题置于世界刑法之林加以考查;既评介中国的理论学说,又从学派之争的视角进行分析;既解释现行法条,又阐释规范背后的理念;既阐述刑法理论上的要害与重点,又预测并解决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与已经遇到的各种难题。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作者对于本书所倾注的呕心之力。

  • 书籍封面

    侵犯人身罪与侵犯财产罪

    张明楷

    由于侵犯人身罪和侵犯财产罪的重要性、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频率和复杂性等原因,张明楷老师在研究生课程中对其进行专门讲授。本书就是这些授课内容的整理、提炼。作者运用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侵犯人身罪、侵犯财产罪的主要类型(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绑架罪、强奸罪、猥亵罪、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等)的构成、认定、区分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样态进行了深入解读和透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