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除了这只盘踞在亚洲, 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的雄鸡外, 我国远在欧洲还有一片 秘密领土。

这块土地我们没争没抢,还是法国“眼巴巴”给尚处在 民国时期的我们送上门的。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 当初差点“拒收”的土地如今却派上了大用场!

这块神奇之地究竟在哪?又给如今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用处呢?

送到嘴巴边的肥肉

要想讲清楚这块地怎么来的,时间得拖回1918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作为协约国,却没有获得战胜国应有的待遇。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虽未在刀光血影的战场上厮杀,却先后派出了 30万劳工 前往欧洲,为英法等国家提供后勤支持,更是有 5万劳工死在了异国他乡。

战争胜利国家却依旧被欺压,这残酷的现实让国内民愤激昂, 当时执政的北洋政府看着抗议的群众头疼不已。

弱国没有说不的权利,一战胜利后, 列强们忙着瓜分钱财忙着抢占殖民地,世界版图很快被分的一干二净, 富庶肥沃的土地没有了,列强们又将目光转向了冰霜雪地, 北极。

位处 欧洲北冰洋海域的斯瓦尔巴群岛 就这样被盯上了。

当时 大家对斯瓦尔巴群岛的归属争论不休, 各国都说这块地应该归自己的国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七嘴八舌的吵来吵去自然吵不出个高低。

1920年列强们便坐了下来, 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 条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归挪威所有,但条约参与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斯瓦尔巴群岛, 只要不以战争为目的进行军事活动,条约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就是自由的。

《斯瓦尔巴条约》最初签立时,仅有英、美法国、意、日本等18个国家参与条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格局依旧在不断发生变动, 条约国家开始担心参与的国家过少,世界不承认该条约。

这时候法国想到了中国。

法国心想, 中国距离斯瓦尔巴群岛3000多公里, 肯定没时间来管这块地,给中国挂个名既能 卖中国一个人情 ,又能让自己在斯瓦尔巴条约中的 地位更高 ,更加有利于国际承认斯瓦尔巴条约的 合法性 只要中国签个字,对法国的好处真是数不尽。

思及此,法国政府派人前往北洋政府找到当时北洋政府领导人 段祺瑞签字。

法国将那块地说的天花乱坠,本以为一切已经是板上钉钉, 却被段祺瑞一口回绝了!

段祺瑞当然不觉得法国安了什么好心, 中国那段时间签了多少不平等条约,这时候说有好事想着你,这里面没诈才不正常。

被拒绝的法国脸上不挂住, 威胁着段祺瑞不签就派兵, 在这样的威逼下,段祺瑞无奈签下了字。

1925年,中、苏、德、西班牙等33个国家加入进了《斯瓦尔巴条约》, 条约也确定其国际合法地位。

这时就有人会想,不是说那块地天寒地冻的,这么贫寒的地方, 为什么各国要极力保证自己的准入权利呢?

冰雪之地亦是黄金之地

斯瓦尔巴群岛又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意味“冰原上的尖峰”, 1596年6月17日由荷兰探险家巴伦支发现。

巴伦支发现斯瓦尔巴群岛并进行了一番探索, 写下了关于斯瓦尔巴群岛第一份观察笔记, 由于历史过于久远, 并不清楚巴伦支当时是否以荷兰君主的名义宣布对斯瓦尔巴群岛进行占领并享有主权。

之后便是欧洲各路探险家纷纷上岛。

最开始是 挪威人和俄罗斯人在斯瓦尔巴群岛上捕鱼猎熊, 随着大家探索的愈加深入,斯瓦尔巴地下 丰富的煤、磷灰石、石棉、石膏等矿产资源也被发掘, 斯瓦尔巴逐渐被各国重视,《斯瓦尔巴条约》也是有方面的原因才被提出的。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斯瓦尔巴群岛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战略意义, 那就是北极洲的入口!

由于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北极大陆、欧洲大陆三个海陆板块之间, 这个地段的天气变化莫测,在各国开发之前基本处于无人区的状态,前来探索的船只要是直接从这条路线进入很有可能会因为 燃料和储备的问题面临非常危险的境地。

现在有了有城市群体的斯瓦尔巴群岛, 各国就可以在这里停下来对船只进行检查,食物燃料也可以在这里得到补给,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 经停不需要任何手续,随停随走,非常方便。

中国由于起步较晚,对斯瓦尔巴群岛利用开发比较晚, 但利用斯瓦尔巴群岛在北极探索方面做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中国的北极之路

中国的北极之路, 高登义 是那个没有办法绕开的人。

1963年,高登义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 毕业后的高登义一直都在从事山地、海洋、气候之间的运动规律, 还在条件艰苦的时候先后组织了40多次对青藏高原、南极、北极和太平洋等危险地域的科学考察。

那时候很多国家已经在北极建立了相关的科学考察站, 高登义也一直有想法组织力量在北极建立中国的科考站。

1991年的一个秋天, 高登义受挪威卑尔根大学的一位教授邀请, 参与挪威、冰岛、中国、俄罗斯 四国联合的北极考察, 高登义欣然前往,由此开始了为期 十年 的北极科考旅程。

在科考期间,高登义偶然间得到了挪威卑尔根大教授送的一本《北极指南》,在这本指南里就有英文版《斯瓦尔巴条约》, 高登义这时才发现,中国也是《斯瓦尔巴条约》的参与国之一!

原来在战乱年代,北洋政府并没有把《斯瓦尔巴条约》放在心上,签订完《斯瓦尔巴条约》后, 北洋政府没过多久也走下了历史舞台,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原件也在战争中不翼而飞, 其他的国家自然也不会主动提醒。

这次的偶然发现,高登义才知道中国也有权利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开采矿物建立科学站,有了《斯瓦尔巴条约》, 中国探索北极政治方面的困难几乎全部解决了!

在高登义的推动下, 中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北极科学据点!

得益于黄河站的建立,中国能更好的探索北极大陆架中隐藏的石油储存地, 还探明了许多煤、铀、铜等矿产资源。

我国的远洋捕捞业也在此期间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的远洋捕捞渔船的数量已经从 0发展到上千艘,年捕获量也超过了200多万吨!

一带一路中的东北航线也通过斯瓦尔巴群岛得到了大幅缩短,原来10000海里的航程直接 减少了3000海里,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远洋运输的效率!

无心插柳柳成荫,百年前受压迫的我们无意之间签下的一份协议为如今的发展带来了如此之多的益处。

中华儿女也要铭记这份历史的优待, 在科学探索之路上,赶上他国!超越他国!

作者:喵喵 校稿:川川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