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的
语法范畴
比较丰富,有人称 、时、体、态、互动、式、趋向等。常见的
语法手段
有添附加成分、语音交替、重叠等。人称范畴, 在有些语言(如
独龙语
、羌语 、嘉戎语等)中是在动词上添加附加成分来表示,附加成分由
人称代词
缩减或音变而成。如独龙语: lɑ⁵⁵(找)、la嬜⁵⁵(我找)、n噜³¹lɑ⁵⁵(你找)。动词的态分自动态和
使动
态,
语法形式
有分析式和综合式两种。综合式的语法形式,语音交替是常见的现象。除清浊交替如彝语凉山话的bi³³(散开)和pi³³(使散开)外, 还有送气和不送气如
阿昌语
陇川
话的 p墭au⁵⁵(垮)和ph墭au⁵⁵(使垮)、松紧元音如
载瓦语
的堭u嬜⁵¹(坐)和堭u嬜⁵¹(使坐)、不同声调如
拉祜语
的堭a⁵³(吃)和 堭a³¹(使吃)、不同元音如
普米语
箐花话的惼a¹³(笑)和惼奃¹³(使笑)等交替形式。有的语言用前加成分表示使动〔如
景颇语
的then³¹(坏)和 掵╤³¹then³¹(弄坏)〕。不同语言之间还存在一些
同源
的
使动词
。如“断”和“使断”二词,古藏语是chad和bcad,缅甸语是掵o⁵³和掵ho⁵³,彝语是ɡe³³和khe³³,载瓦语是kjui²¹和khjui²¹。从使动词的同源关系中可以看出藏缅语族诸语言的
亲属关系
。互动范畴的语法形式主要是重叠,如羌语麻窝话的Ⅹ慯 i(爱)和Ⅹ慯i Ⅹ慯i(相爱),普米语的唓i¹³(唱)和唓ε⁵⁵唓i¹³(对唱)。有的语言用前加成分表示互动,如独龙话的lɑ⁵⁵(找)和a³¹lɑ⁵⁵(互相找)。动词的式一般分叙述式 、祈使式、
命令式
、疑问式等。其形式有加助词、加附加成分、语音变化等。景颇语后加不同的句尾助词表示不同的式,如sa³³(去),sa³³n³¹tai³³(你去),Sa³³n³¹ni⁵¹?(你去吗?) Sa³³u妱³¹!(你去吧!)。普米语以动词词根韵母的语音变化表示命令式,如堭ɑ⁵⁵(洗),堭u⁵⁵(你洗吧);thi埣(喝),thi?u¹³(你喝吧)。
藏缅语族
数量词
有量词,但发展不平衡。有些语言(如
彝语支
、
缅语支
)量词比较丰富,数词必须同量词结合后才能修饰名词。量词的作用除表示单位外,还能指明名词的类别、性质、形状等特征。而有些语言(如
藏语
、
门巴语
、景颇语)量词较少,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如藏语
拉萨
话的mi³⁵(人) sum⁵⁵(三),意为“三个人”。量词同数词结合的次序有两种:一种是量词在前,如景颇语的n³¹堭in³³(水)wan³³(碗)mji³³(一),意为“一碗水”;另一种是量词在后,如
哈尼语
的堭ho⁵⁵(人),慯hi³¹(一)γa³¹(个)意为“一个人”。量词大多来自名词、动词。有些语言,大多数名词计量时都可临时当量词用(
双音节词
多用后一个音节)。 如哈尼语的 mo³¹(马)慯hi³¹(一) mo³¹(匹),意为“一匹马”,la³¹ny⁵⁵(指头)慯 hi³¹(一)ny⁵⁵(个),意为“一个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