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定 義│等 級│標 準│備 註│
├──┼──────┼───┼────────┼───────┤
│視覺│由於先天或後│重度 │1.兩眼視力優眼在│身心障礙之核定│
│障礙│天原因,導致│ │ 0.01(不含)以│標準,視力以矯│
│ │視覺器官(眼│ │ 下者。 │正視力為準,經│
│ │球、視覺神經│ │2.優眼自動視野計│治療而無法恢復│
│ │、視覺徑路、│ │ 中心 30 度程式│者。 │
│ │大腦視覺中心│ │ 檢查,平均缺損│ │
│ │)之構造或機│ │ 大於 20DB (不│ │
│ │能發生部分或│ │ 含)者。 │ │
│ │全部之障礙,├───┼────────┤ │
│ │經治療仍對外│中度 │1.兩眼視力優眼在│ │
│ │界事物無法(│ │ 0.1 (不含)以│ │
│ │或甚難)作視│ │ 下者。 │ │
│ │覺之辨識而言│ │2.優眼自動視野計│ │
│ │。 │ │ 中心 30 度程式│ │
│ │ │ │ 檢查,平均缺損│ │
│ │ │ │ 大於 15DB (不│ │
│ │ │ │ 含)者。 │ │
│ │ │ │3.單眼全盲(無光│ │
│ │ │ │ 覺)而另眼視力│ │
│ │ │ │ 0.2 以下(不含│ │
│ │ │ │ )者。 │ │
│ │ ├───┼────────┤ │
│ │ │輕度 │1.兩眼視力優眼在│ │
│ │ │ │ 0.1 (含)至 0│ │
│ │ │ │ .2 者(含)者│ │
│ │ │ │ 。 │ │
│ │ │ │2.兩眼視野各為 2│ │
│ │ │ │ 0 度以內者。 │ │
│ │ │ │3.優眼自動視野計│ │
│ │ │ │ 中心 30 度程式│ │
│ │ │ │ 檢查,平均缺損│ │
│ │ │ │ 大於 10DB (不│ │
│ │ │ │ 含)者。 │ │
│ │ │ │4.單眼全盲(無光│ │
│ │ │ │ 覺)而另眼視力│ │
│ │ │ │ 在 0.2(含)至│ │
│ │ │ │ 0.4 (含)者。│ │
├──┼──────┼───┼────────┼───────┤
│聽覺│由於各種原因│重度 │優耳聽力損失在 9│ │
│機能│導致聽覺機能│ │0 分貝以上者。 │ │
│障礙│永久性缺損而├───┼────────┤ │
│ │言。 │中度 │優耳聽力損失在 7│ │
│ │ │ │0 至 89 分貝者 │ │
│ │ ├───┼────────┤ │
│ │ │輕度 │優耳聽力損失在 5│ │
│ │ │ │5 至 69 分貝者。│ │
├──┼──────┼───┼────────┼───────┤
│平衡│因平衡器官如│重度 │平衡機能障礙而無│ │
│機能│感覺神經系統│ │法坐立者 │ │
│障礙│、前庭神經系├───┼────────┤ │
│ │統、小腦脊髓│中度 │平衡機能障礙而無│ │
│ │基底核或其他│ │法站立者。 │ │
│ │中樞神經病變├───┼────────┤ │
│ │,引致之長久│輕度 │平衡機能障礙致步│ │
│ │持續性之平衡│ │行困難者。 │ │
│ │障礙。 │ │ │ │
├──┼──────┼───┼────────┼───────┤
│聲音│由於器質性或│重度 │1.無法用語言或聲│ │
│機能│機能性異常導│ │ 音與人溝通者。│ │
│或語│致語言理解、│ │2.喉部經手術全部│ │
│言機│語言表達、說│ │ 摘除,發聲機能│ │
│能障│話清晰度、說│ │ 全廢者。 │ │
│礙 │話流暢性或發│ │ │ │
│ │聲產生困難。│ │ │ │
├──┼──────┼─┬─┼────────┼───────┤
│肢體│係指由於發育│上│重│1.兩上肢腕關節以│一、同時具有上│
│障礙│遲緩,中樞或│肢│度│ 上欠缺者。 │ 肢、下肢、│
│ │周圍神經系統│ │ │2.兩上肢之三大關│ 脊柱或其他│
│ │發生病變,外│ │ │ 節中,各有兩大│ 神經系統中│
│ │傷或其他先天│ │ │ 關節機能全廢者│ 兩項以上障│
│ │或後天性骨骼│ │ │ 。 │ 礙者,以較│
│ │肌肉系統之缺│ ├─┼────────┤ 重級者為準│
│ │損或疾病而形│ │中│1.一上肢肘關節以│ ,如有兩項│
│ │成肢體障礙致│ │度│ 上欠缺者。 │ 以上同級時│
│ │無法或難以修│ │ │2.兩上肢之大拇指│ ,可晉一級│
│ │復者。 │ │ │ 及食指自掌指關│ ,但最多以│
│ │ │ │ │ 節處欠缺者。 │ 晉一級為限│
│ │ │ │ │3.兩上肢各有三指│ 。 │
│ │ │ │ │ (含大拇指或食│二、機能顯著障│
│ │ │ │ │ 指)自掌指關節│ 礙係指以下│
│ │ │ │ │ 處欠缺者。 │ 情形之一:│
│ │ │ │ │4.一上肢之三大關│ 1.正常關節│
│ │ │ │ │ 節中,有兩大關│ 活動度喪│
│ │ │ │ │ 節機能全廢者。│ 失百分之│
│ │ │ │ │5.兩上肢之肩及肘│ 七十以上│
│ │ │ │ │ 關節,各有一關│ ;以上所│
│ │ │ │ │ 節機能全廢者。│ 述關節,│
│ │ │ │ │6.兩上肢之肩及肘│ 上肢包括│
│ │ │ │ │ 關節機能顯著障│ 肩、肘、│
│ │ │ │ │ 礙者。 │ 腕三大關│
│ │ │ │ │7.兩上肢之大拇指│ 節,下肢│
│ │ │ │ │ 及食指完全僵直│ 包括髖、│
│ │ │ │ │ 或麻痺者。 │ 膝、踝三│
│ │ │ │ │8.兩上肢各有三指│ 大關節;│
│ │ │ │ │ (含大拇指)完│ 2.肌力程度為│
│ │ │ │ │ 全僵直或麻痺者│ 二級或三級│
│ │ │ │ │ 。 │ 。 │
│ │ │ ├─┼────────┤三、機能全廢係│
│ │ │ │輕│1.一上肢腕關節以│ 指關節活動│
│ │ │ │度│ 上欠缺者。 │ 完全僵直或│
│ │ │ │ │2.一上肢之大拇指│ 麻痺(肌力│
│ │ │ │ │ 及食指自掌指關│ 程度為零級│
│ │ │ │ │ 節處欠缺者。 │ 或一級)。│
│ │ │ │ │3.一上肢之三指(│四、勾選上肢或│
│ │ │ │ │ 含大拇指或食指│ 下肢關節機│
│ │ │ │ │ )自掌指關節處│ 能顯著障礙│
│ │ │ │ │ 欠缺者。 │ 或機能全廢│
│ │ │ │ │4.兩手部分指節欠│ 者,請填寫│
│ │ │ │ │ 缺之手指共五指│ 相對應之關│
│ │ │ │ │ 以上者。 │ 節活動度或│
│ │ │ │ │5.兩上肢之肩及肘│ 肌力表格。│
│ │ │ │ │ 關節,各有一關│ │
│ │ │ │ │ 節機能顯著障礙│ │
│ │ │ │ │ 者。 │ │
│ │ │ │ │6.一上肢之肩關節│ │
│ │ │ │ │ 機能顯著障礙者│ │
│ │ │ │ │ 。 │ │
│ │ │ │ │7.一上肢之肘關節│ │
│ │ │ │ │ 機能顯著障礙者│ │
│ │ │ │ │ 。 │ │
│ │ │ │ │8.兩上肢或一上肢│ │
│ │ │ │ │ 之腕關節機能全│ │
│ │ │ │ │ 廢者。 │ │
│ │ │ │ │9.兩上肢之腕關節│ │
│ │ │ │ │ 機能顯著障礙者│ │
│ │ │ │ │ 。 │ │
│ │ │ │ │10. 一上肢之大拇│ │
│ │ │ │ │ 指及食指完全│ │
│ │ │ │ │ 僵直或麻痺者│ │
│ │ │ │ │ 。 │ │
│ │ │ │ │11. 一上肢之三指│ │
│ │ │ │ │ (含大拇指)│ │
│ │ │ │ │ 完全僵直或麻│ │
│ │ │ │ │ 痺者。 │ │
│ │ │ │ │12. 兩上肢之大拇│ │
│ │ │ │ │ 指完全僵直或│ │
│ │ │ │ │ 麻痺者。 │ │
│ │ ├─┴─┴────────┴───────┤
│ │ │上肢關節活動度:(關節活動度為前二項活動│
│ │ │角度之總和) │
│ │ │┌──┬────┬────┬─────┐│
│ │ ││左肩│前舉 度│後舉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180 度)│60 度)│240 度) ││
│ │ │├──┼────┼────┼─────┤│
│ │ ││右肩│前舉 度│後舉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180 度)│60 度)│240 度) ││
│ │ │├──┼────┼────┼─────┤│
│ │ ││左肘│屈曲 度│伸展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0│ 度(正常││
│ │ ││ │145 度)│度) │145 度) ││
│ │ │├──┼────┼────┼─────┤│
│ │ ││右肘│屈曲 度│伸展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0│ 度(正常││
│ │ ││ │145 度)│度) │145 度) ││
│ │ │├──┼────┼────┼─────┤│
│ │ ││左腕│掌屈 度│背屈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80 度)│70 度)│150 度) ││
│ │ │├──┼────┼────┼─────┤│
│ │ ││右腕│掌屈 度│背屈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80 度)│70 度)│150 度) ││
│ │ │└──┴────┴────┴─────┘│
│ │ │上肢肌力: │
│ │ │┌────┬─┬─┬─┬─┬─┬─┐ │
│ │ ││肌力程度│5 │4 │3 │2 │1 │0 │ │
│ │ │├────┼─┼─┼─┼─┼─┼─┤ │
│ │ ││左上肢 │ │ │ │ │ │ │ │
│ │ │├────┼─┼─┼─┼─┼─┼─┤ │
│ │ ││右上肢 │ │ │ │ │ │ │ │
│ │ │└────┴─┴─┴─┴─┴─┴─┘ │
│ │ ├─┬─┬────────┬───────┤
│ │ │下│重│1.兩下肢膝關節以│ │
│ │ │肢│度│ 上欠缺者。 │ │
│ │ │ │ │2.兩下肢之三大關│ │
│ │ │ │ │ 節中,各有兩大│ │
│ │ │ │ │ 關節機能全廢者│ │
│ │ │ │ │ 。 │ │
│ │ │ ├─┼────────┼───────┤
│ │ │ │中│1.一下肢膝關節以│ │
│ │ │ │度│ 上欠缺者。 │ │
│ │ │ │ │2.兩下肢踝關節以│ │
│ │ │ │ │ 上欠缺者。 │ │
│ │ │ │ │3.一下肢之三大關│ │
│ │ │ │ │ 節中,有兩大關│ │
│ │ │ │ │ 節機能全廢者。│ │
│ │ │ │ │4.兩下肢之髖及膝│ │
│ │ │ │ │ 關節,各有一關│ │
│ │ │ │ │ 節機能全廢者。│ │
│ │ │ │ │5.兩下肢之髖及膝│ │
│ │ │ │ │ 關節機能顯著障│ │
│ │ │ │ │ 礙者。 │ │
│ │ │ │ │6.兩下肢之髖關節│ │
│ │ │ │ │ 切除且無法置換│ │
│ │ │ │ │ 者。 │ │
│ │ │ ├─┼────────┼───────┤
│ │ │ │輕│1.一下肢踝關節以│ │
│ │ │ │度│ 上欠缺者。 │ │
│ │ │ │ │2.兩下肢的全部腳│ │
│ │ │ │ │ 趾欠缺。 │ │
│ │ │ │ │3.兩下肢之髖及膝│ │
│ │ │ │ │ 關節,各有一關│ │
│ │ │ │ │ 節機能顯著障礙│ │
│ │ │ │ │ 者。 │ │
│ │ │ │ │4.一下肢之髖關節│ │
│ │ │ │ │ 機能顯著障礙者│ │
│ │ │ │ │ 。 │ │
│ │ │ │ │5.一下肢之膝關節│ │
│ │ │ │ │ 機能顯著障礙者│ │
│ │ │ │ │ 。 │ │
│ │ │ │ │6.兩下肢或一下肢│ │
│ │ │ │ │ 之踝關節機能全│ │
│ │ │ │ │ 廢者。 │ │
│ │ │ │ │7.兩下肢之踝關節│ │
│ │ │ │ │ 機能顯著障礙者│ │
│ │ │ │ │ 。 │ │
│ │ │ │ │8.一下肢之髖關節│ │
│ │ │ │ │ 切除且無法置換│ │
│ │ │ │ │ 者。 │ │
│ │ │ │ │9.兩下肢正面 X │ │
│ │ │ │ │ 光由股骨頭上端│ │
│ │ │ │ │ 至脛骨下端之長│ │
│ │ │ │ │ 度,相差五公分│ │
│ │ │ │ │ 以上或十五分之│ │
│ │ │ │ │ 一以上者。左下│ │
│ │ │ │ │ 肢長度:______│ │
│ │ │ │ │ 公分;右下肢長│ │
│ │ │ │ │ 度:________公│ │
│ │ │ │ │ 分。 │ │
│ │ ├─┴─┴────────┴───────┤
│ │ │下肢關節活動度:(關節活動度為前二項活動│
│ │ │角度之總和) │
│ │ │┌──┬────┬────┬─────┐│
│ │ ││左髖│屈曲 度│伸展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125 度)│10 度)│135 度) ││
│ │ │├──┼────┼────┼─────┤│
│ │ ││右髖│屈曲 度│伸展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125 度)│10 度)│135 度) ││
│ │ │├──┼────┼────┼─────┤│
│ │ ││左膝│屈曲 度│伸展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0│ 度(正常││
│ │ ││ │140 度)│度) │140 度) ││
│ │ │├──┼────┼────┼─────┤│
│ │ ││右膝│屈曲 度│伸展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0│ 度(正常││
│ │ ││ │140 度)│度) │140 度) ││
│ │ │├──┼────┼────┼─────┤│
│ │ ││左踝│蹠曲 度│背屈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45 度)│20 │65 度) ││
│ │ ││ │ │度) │ ││
│ │ │├──┼────┼────┼─────┤│
│ │ ││右踝│蹠曲 度│背屈 度│關節活動度││
│ │ ││關節│(正常 │(正常 │ 度(正常││
│ │ ││ │45 度)│20 度)│65 度) ││
│ │ │└──┴────┴────┴─────┘│
│ │ │下肢肌力: │
│ │ │┌────┬─┬─┬─┬─┬─┬─┐ │
│ │ ││肌力程度│5 │4 │3 │2 │1 │0 │ │
│ │ │├────┼─┼─┼─┼─┼─┼─┤ │
│ │ ││左下肢 │ │ │ │ │ │ │ │
│ │ │├────┼─┼─┼─┼─┼─┼─┤ │
│ │ ││右下肢 │ │ │ │ │ │ │ │
│ │ │└────┴─┴─┴─┴─┴─┴─┘ │
│ │ ├─┬─┬────────┬───────┤
│ │ │脊│重│頸椎與胸椎 X 光│脊柱(僅適用於│
│ │ │柱│度│片出現韌帶骨贅變│血清陰性脊椎關│
│ │ │ │ │化,皆各有超過一│節病變,包括僵│
│ │ │ │ │半以上的脊椎融合│直性脊椎炎、乾│
│ │ │ │ │,且經脊椎側面 X│癬性關節炎、反│
│ │ │ │ │光檢查,胸腰椎之│應性關節炎、發│
│ │ │ │ │Cobb 角度大於 │炎性大腸疾病之│
│ │ │ │ │70 度。 │關節炎等,或侵│
│ │ │ ├─┼────────┤及頸椎之類風濕│
│ │ │ │中│1.頸椎與胸椎 X │性關節炎,但無│
│ │ │ │度│ 光片出現脊椎韌│神經學障礙者;│
│ │ │ │ │ 帶骨贅變化,皆│或經腰、薦椎融│
│ │ │ │ │ 各有超過一半以│合手術者) │
│ │ │ │ │ 上的脊椎融合,│ │
│ │ │ │ │ 且經脊椎側面 X│ │
│ │ │ │ │ 光檢查,胸腰椎│ │
│ │ │ │ │ 交界處之 Cobb │ │
│ │ │ │ │ 角度為 40 至 │ │
│ │ │ │ │ 70 度。 │ │
│ │ │ │ │2.頸椎與腰椎 X │ │
│ │ │ │ │ 光片出現脊椎韌│ │
│ │ │ │ │ 帶骨贅變化,頸│ │
│ │ │ │ │ 椎有超過一半以│ │
│ │ │ │ │ 上的脊椎融合,│ │
│ │ │ │ │ 且腰椎前彎 │ │
│ │ │ │ │ Schober 測試達│ │
│ │ │ │ │ 2 公分以下。 │ │
│ │ │ │ │3.胸椎 X 光片出│ │
│ │ │ │ │ 現脊椎韌帶骨贅│ │
│ │ │ │ │ 變化,且經脊椎│ │
│ │ │ │ │ 側面 X 光檢查│ │
│ │ │ │ │ ,胸腰椎之 │ │
│ │ │ │ │ Cobb 角度大於│ │
│ │ │ │ │ 70 度。 │ │
│ │ │ ├─┼────────┤ │
│ │ │ │輕│1.頸椎 X 光片出│ │
│ │ │ │度│ 現脊椎韌帶骨贅│ │
│ │ │ │ │ 變化,且有超過│ │
│ │ │ │ │ 一半以上的脊椎│ │
│ │ │ │ │ 融合。 │ │
│ │ │ │ │2.胸椎 X 光片出│ │
│ │ │ │ │ 現脊椎韌帶骨贅│ │
│ │ │ │ │ 變化,且經脊椎│ │
│ │ │ │ │ 側面 X 光檢查│ │
│ │ │ │ │ ,胸腰椎之 │ │
│ │ │ │ │ Cobb 角度為 │ │
│ │ │ │ │ 40 至 70 度。│ │
│ │ │ │ │3.腰椎 X 光片出│ │
│ │ │ │ │ 現脊椎韌帶骨贅│ │
│ │ │ │ │ 變化,且腰椎前│ │
│ │ │ │ │ 彎 Schober 測│ │
│ │ │ │ │ 試達 2 公分以│ │
│ │ │ │ │ 下。 │ │
│ │ │ │ │4.腰椎或腰薦椎融│ │
│ │ │ │ │ 合五個椎體以上│ │
│ │ │ │ │ 且腰椎前彎 │ │
│ │ │ │ │ Schober 測試達│ │
│ │ │ │ │ 2 公分以下。 │ │
│ │ ├─┴─┴────────┴───────┤
│ │ │┌──────┬───┬───┬───┐│
│ │ ││X 光片出現脊│頸椎:│胸椎:│腰椎:││
│ │ ││椎韌帶骨贅(│ │ │ ││
│ │ ││ndesmophyte │ │ │ ││
│ │ ││)變化之節數│ │ │ ││
│ │ │├──────┼───┴───┴───┤│
│ │ ││經脊椎側面 X│ 度 ││
│ │ ││光檢查,胸腰│ ││
│ │ ││椎之 Cobb 氏│ ││
│ │ ││角度 │ ││
│ │ │├──────┼───────────┤│
│ │ ││腰椎前彎 │ 公分 ││
│ │ ││Schober 測試│ ││
│ │ │└──────┴───────────┘│
│ │ ├─┬─┬────────┬───────┤
│ │ │其│重│1.巴金森氏症達 │其他神經系統(│
│ │ │他│度│ Modified Hoehn│症狀無法使用上│
│ │ │神│ │ -Yahr Stage 第│述肢體障礙標準│
│ │ │經│ │ 五級,無法站立│認定,經適當藥│
│ │ │系│ │ 或行走。 │物治療,且追蹤│
│ │ │統│ │2.四肢肌張力不全│至少六個月/嬰│
│ │ │ │ │ 、僵直或痙攣達│幼兒至少三個月│
│ │ │ │ │ Modified Ashw-│後,仍遺存足以│
│ │ │ │ │ orth Scale 第│影響生活機能之│
│ │ │ │ │ 四級,無法站立│障害者。請填寫│
│ │ │ │ │ 或行走。 │相對應之 │
│ │ │ │ │3.由於震顫、舞蹈│Modified Hoehn│
│ │ │ │ │ 病、肌躍症、小│-Yahr Stage 或│
│ │ │ │ │ 腦性或感覺性運│Modified Ashw-│
│ │ │ │ │ 動失調、神經或│orth Scale) │
│ │ │ │ │ 肌肉性疾病等症│ │
│ │ │ │ │ 狀,無法站立或│ │
│ │ │ │ │ 行走。 │ │
│ │ │ ├─┼────────┤ │
│ │ │ │輕│1.巴金森氏症達 │ │
│ │ │ │度│ Modified Hoehn│ │
│ │ │ │ │ -Yahr Stage 第│ │
│ │ │ │ │ 三級,明顯動作│ │
│ │ │ │ │ 遲滯、姿勢平衡│ │
│ │ │ │ │ 受損,影響站立│ │
│ │ │ │ │ 或步態。 │ │
│ │ │ │ │2.至少兩個肢體肌│ │
│ │ │ │ │ 張力不全、僵直│ │
│ │ │ │ │ 或痙攣達 Modi-│ │
│ │ │ │ │ fied Ashworth │ │
│ │ │ │ │ Scale 第二級,│ │
│ │ │ │ │ 影響站立或步態│ │
│ │ │ │ │ 。 │ │
│ │ │ │ │3.由於震顫、舞蹈│ │
│ │ │ │ │ 病、肌躍症、小│ │
│ │ │ │ │ 腦性或感覺性運│ │
│ │ │ │ │ 動失調、神經或│ │
│ │ │ │ │ 肌肉性疾病等症│ │
│ │ │ │ │ 狀,影響站立或│ │
│ │ │ │ │ 步態。 │ │
│ │ ├─┴─┴────────┴───────┤
│ │ │其他神經系統: │
│ │ │Modified Hoehn-Yahr Stage: │
│ │ │□第零級:沒有症狀。 │
│ │ │□第一級:單側之症狀。 │
│ │ │□第二級:輕微之兩側症狀,姿態平穩度正常│
│ │ │ 。 │
│ │ │□第三級:日常生活已受到一些限制,姿勢稍│
│ │ │ 微不平衡,不需他人協助。 │
│ │ │□第四級:可自行站立與慢慢行走,但大部份│
│ │ │ 日常生活與工作已有明顯限制。 │
│ │ │□第五級:若沒有人幫助,將完全依靠輪椅或│
│ │ │ 終日臥床。 │
│ │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
│ │ │□第零級:無肌張力增加。 │
│ │ │□第一級:肌張力輕微增加,表現在關節活動│
│ │ │ 範圍之末端。 │
│ │ │□第二級:肌張力明顯增加,表現在整個關節│
│ │ │ 活動範圍內。 │
│ │ │□第三級:肌張力更明顯增加,關節被動活動│
│ │ │ 出現困難。 │
│ │ │□第四級:肌張力極高,無關節活動可言。 │
├──┼──────┼───┬────────┬───────┤
│智能│成長過程中,│極重度│智商未達該智力測│一、智商鑑定若│
│障礙│心智的發展停│ │驗的平均值以下五│ 採用魏氏兒│
│ │滯或不完全發│ │個標準差,或成年│ 童或成人智│
│ │展,導致認知│ │後心理年齡未滿三│ 力測驗時,│
│ │、能力和社會│ │歲,無自我照顧能│ 智商範圍極│
│ │適應有關之智│ │力,亦無自謀生活│ 重度為 24 │
│ │能技巧的障礙│ │能力,須賴人長期│ 以下,重度│
│ │稱為智能障礙│ │養護的極重度智能│ 為 25 至 3│
│ │。 │ │不足者。 │ 9 ,中度為│
│ │ ├───┼────────┤ 40 至 54 │
│ │ │重度 │智商界於該智力測│ ,輕度為 5│
│ │ │ │驗的平均值以下四│ 5 至 69 。│
│ │ │ │個標準差至五個標│ │
│ │ │ │準差(含)之間,│ │
│ │ │ │或成年後心理年齡│ │
│ │ │ │在三歲以上至未滿│ │
│ │ │ │六歲之間,無法獨│ │
│ │ │ │立自我照顧,亦無│ │
│ │ │ │自謀生活能力,須│ │
│ │ │ │賴人長期養護的重│ │
│ │ │ │度智能不足者。 │ │
│ │ ├───┼────────┼───────┤
│ │ │中度 │智商界於該智力測│二、智商鑑定若│
│ │ │ │驗的平均值以下三│ 採用比西智│
│ │ │ │個標準差至四個標│ 力量表時,│
│ │ │ │準差(含)之間,│ 智力範圍極│
│ │ │ │或成年後心理年齡│ 重度為 19 │
│ │ │ │介於六歲以至未滿│ 以下,重度│
│ │ │ │九歲之間,於他人│ 為 20 至 3│
│ │ │ │監護指導下僅可部│ 5 ,中度為│
│ │ │ │份自理簡單生活,│ 36 至 51 │
│ │ │ │於他人庇護下可從│ ,輕度為 5│
│ │ │ │事非技術性的工作│ 2 至 67 。│
│ │ │ │,但無獨立自謀生│三、若無法施測│
│ │ │ │活能力的中度智能│ 智力測驗時│
│ │ │ │不足者。 │ ,可參考其│
│ │ ├───┼────────┤ 他發展適應│
│ │ │輕度 │智商界於該智力測│ 行為量表評│
│ │ │ │驗的平均值以下二│ 估,或臨床│
│ │ │ │個標準差至三個標│ 綜合評量,│
│ │ │ │準差(含)之間,│ 以評估其等│
│ │ │ │或成年後心理年齡│ 級。 │
│ │ │ │介於九歲至未滿十│ │
│ │ │ │二歲之間,在特殊│ │
│ │ │ │教育下可部份獨立│ │
│ │ │ │自理生活,及從事│ │
│ │ │ │半技術性或簡單技│ │
│ │ │ │術性工作的輕度智│ │
│ │ │ │能不足者。 │ │
├──┼──────┼─┬─┼────────┼───────┤
│重要│1.其殘障之認│心│極│心臟血管機能遺存│心臟機能損害分│
│器官│ 定必須俟治│臟│重│極度障礙,生活自│類標準: │
│失去│ 療中止,確│ │度│理能力喪失,並經│第一度:有心臟│
│功能│ 知無法矯治│ │ │常需賴醫藥及家人│病,但無運動障│
│ │ ,對身體功│ │ │周密照顧,而有下│礙,平常之活動│
│ │ 能確具障礙│ │ │列情形之一者: │下,無氣喘胸痛│
│ │ 者。 │ │ │一、難以控制之進│疲倦或心悸現象│
│ │2.有二種以上│ │ │ 行性慢性鬱血│。 │
│ │ 重要臟器併│ │ │ 性心衰竭,心│第二度:有心臟│
│ │ 存身心障礙│ │ │ 臟機能損害第│病,且有輕度運│
│ │ 時,提高一│ │ │ 四度,且經治│動障礙,在休息│
│ │ 等級。 │ │ │ 療三個月仍無│或輕工作時無症│
│ │3.各臟器之身│ │ │ 法改善者。 │狀,但日常生活│
│ │ 心障礙標準│ │ │二、由高血壓心臟│較重之工作時則│
│ │(一)症狀綜│ │ │ 病導致之腦血│有症狀。 │
│ │ 合衡量│ │ │ 管障礙,極度│ │
│ │ 。 │ │ │ 喪失自理能力│ │
│ │(二)有無工│ │ │ ,且經治療六│ │
│ │ 作能力│ │ │ 個月無法改善│ │
│ │ 。 │ │ │ 者。 │ │
│ │(三)影響其│ │ │三、心臟移植者。│ │
│ │ 日常生│ ├─┼────────┼───────┤
│ │ 活活動│ │重│心臟血管機能遺存│第三度:有心臟│
│ │ 。 │ │度│顯著障礙,生活自│病,且有重度運│
│ │(四)需他人│ │ │理能力缺欠,需賴│動障礙,休息時│
│ │ 扶助之│ │ │醫藥及家人周密照│無症狀,但稍有│
│ │ 情形。│ │ │顧,而有下列情形│活動即有症狀。│
│ │ │ │ │之一者: │第四度:有心臟│
│ │ │ │ │一、任何心臟病,│病,且無法活動│
│ │ │ │ │ 心臟機能損害│者,在靜止狀態│
│ │ │ │ │ 第三度,有多│下有心臟代償不│
│ │ │ │ │ 發性鬱血性心│全,活動時症狀│
│ │ │ │ │ 衰竭,其心臟│加重。 │
│ │ │ │ │ 機能除飲食起│ │
│ │ │ │ │ 居外,不能作│ │
│ │ │ │ │ 任何操作勞動│ │
│ │ │ │ │ ,且經治療六│ │
│ │ │ │ │ 個月無效者。│ │
│ │ │ │ │二、難以控制之頻│ │
│ │ │ │ │ 發性心絞痛,│ │
│ │ │ │ │ 且無法接受冠│ │
│ │ │ │ │ 狀動脈整形手│ │
│ │ │ │ │ 術或繞道手術│ │
│ │ │ │ │ (或手術失敗│ │
│ │ │ │ │ ),經診斷確│ │
│ │ │ │ │ 實,而治療六│ │
│ │ │ │ │ 個月無改善者│ │
│ │ │ │ │ 。 │ │
│ │ │ │ │三、多發性複雜心│ │
│ │ │ │ │ 室性心律不整│ │
│ │ │ │ │ ,合併多發性│ │
│ │ │ │ │ 腦缺血症狀,│ │
│ │ │ │ │ 經治療六個月│ │
│ │ │ │ │ 無改善者。 │ │
│ │ │ │ │四、重度心臟傳導│ │
│ │ │ │ │ 阻滯,合併多│ │
│ │ │ │ │ 發性腦缺血症│ │
│ │ │ │ │ 狀,經心電圖│ │
│ │ │ │ │ 證實,而無安│ │
│ │ │ │ │ 裝人工心律調│ │
│ │ │ │ │ 速器者。 │ │
│ │ │ │ │五、任何心臟病,│ │
│ │ │ │ │ 在手術後六個│ │
│ │ │ │ │ 月,其心臟機│ │
│ │ │ │ │ 能損害仍在第│ │
│ │ │ │ │ 三度者。 │ │
│ │ │ │ │六、肢體周邊動脈│ │
│ │ │ │ │ 阻塞性疾病(│ │
│ │ │ │ │ 經超音波或血│ │
│ │ │ │ │ 管攝影證實)│ │
│ │ │ │ │ ,無法手術,│ │
│ │ │ │ │ 但經藥物治療│ │
│ │ │ │ │ 三個月以上仍│ │
│ │ │ │ │ 有缺血性潰瘍│ │
│ │ │ │ │ 者。 │ │
│ │ │ ├─┼────────┤ │
│ │ │ │中│心臟血管機能遺存│ │
│ │ │ │度│障礙,生活尚可自│ │
│ │ │ │ │理,但需賴藥物治│ │
│ │ │ │ │療,無法從事輕度│ │
│ │ │ │ │勞務(第三度)或│ │
│ │ │ │ │勞動可能導致生命│ │
│ │ │ │ │危險,而有下列情│ │
│ │ │ │ │形之一者: │ │
│ │ │ │ │一、經藥物或外科│ │
│ │ │ │ │ 手術後之各種│ │
│ │ │ │ │ 心臟病,有一│ │
│ │ │ │ │ 次以上之鬱血│ │
│ │ │ │ │ 性心衰竭,而│ │
│ │ │ │ │ 藥物治療六個│ │
│ │ │ │ │ 月,尚難完全│ │
│ │ │ │ │ 控制症狀者。│ │
│ │ │ │ │二、患有夾層性主│ │
│ │ │ │ │ 動瘤者。 │ │
│ │ │ │ │三、動脈瘤無法手│ │
│ │ │ │ │ 術完全切除者│ │
│ │ │ │ │ 。 │ │
│ │ │ ├─┼────────┤ │
│ │ │ │輕│心臟血管機能遺存│ │
│ │ │ │度│障礙,室內生活可│ │
│ │ │ │ │自理,但室外活動│ │
│ │ │ │ │仍受限制,或有危│ │
│ │ │ │ │險性,而有下列情│ │
│ │ │ │ │形之一者: │ │
│ │ │ │ │一、有鬱血性心衰│ │
│ │ │ │ │ 竭病史及證據│ │
│ │ │ │ │ ,但可用藥物│ │
│ │ │ │ │ 控制症狀者。│ │
│ │ │ │ │二、接受永久性心│ │
│ │ │ │ │ 律調整器者。│ │
│ │ │ │ │三、下肢深部靜脈│ │
│ │ │ │ │ 疾病具有顯著│ │
│ │ │ │ │ 下肢水腫者。│ │
│ │ ├─┼─┼────────┼───────┤
│ │ │肝│極│肝臟機能遺存極度│Pugh's modifi-│
│ │ │臟│重│障礙,生活無法自│cation of Chi-│
│ │ │ │度│理,經常需要醫藥│ld-Turcotte │
│ │ │ │ │或家人周密照顧,│criteria 等級│
│ │ │ │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如附件二。 │
│ │ │ │ │: │ │
│ │ │ │ │一、符合 Pugh's │ │
│ │ │ │ │ modification│ │
│ │ │ │ │ of Child-Tu-│ │
│ │ │ │ │ rcotte crit-│ │
│ │ │ │ │ eria 等級之│ │
│ │ │ │ │ Child's cla-│ │
│ │ │ │ │ ss C者。 │ │
│ │ │ │ │二、肝臟移殖者。│ │
│ │ │ ├─┼────────┤ │
│ │ │ │重│肝臟機能遺存顯著│ │
│ │ │ │度│障礙,生活自理能│ │
│ │ │ │ │力喪失,需家人周│ │
│ │ │ │ │密照顧,符合 Pu-│ │
│ │ │ │ │gh's modificati-│ │
│ │ │ │ │on of Child-Tur-│ │
│ │ │ │ │cotte criteria │ │
│ │ │ │ │等級之 Child's │ │
│ │ │ │ │class B ,且有下│ │
│ │ │ │ │列情形之一者: │ │
│ │ │ │ │一、肝硬化併難治│ │
│ │ │ │ │ 性腹水。 │ │
│ │ │ │ │二、肝硬化併反覆│ │
│ │ │ │ │ 發生及肝性腦│ │
│ │ │ │ │ 病變。 │ │
│ │ │ │ │三、肝硬化併反覆│ │
│ │ │ │ │ 發生之食道或│ │
│ │ │ │ │ 胃靜脈曲張破│ │
│ │ │ │ │ 裂出血。 │ │
│ │ │ │ │四、自發性腹膜炎│ │
│ │ │ │ │ 。 │ │
│ │ │ ├─┼────────┤ │
│ │ │ │中│肝臟機能遺存顯著│ │
│ │ │ │度│障礙,終身不能從│ │
│ │ │ │ │事任何工作,日常│ │
│ │ │ │ │生活需人扶助,而│ │
│ │ │ │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
│ │ │ │ │: │ │
│ │ │ │ │一、符合 Pugh's │ │
│ │ │ │ │ modification│ │
│ │ │ │ │ of Child-Tu-│ │
│ │ │ │ │ rcotte crit-│ │
│ │ │ │ │ eria 等級之│ │
│ │ │ │ │ Child's cla-│ │
│ │ │ │ │ ss B,且合併│ │
│ │ │ │ │ 食道或胃靜脈│ │
│ │ │ │ │ 曲張破裂出血│ │
│ │ │ │ │ 者。 │ │
│ │ │ │ │二、反覆性膽道狹│ │
│ │ │ │ │ 窄或肝內膽管│ │
│ │ │ │ │ 結石經兩次以│ │
│ │ │ │ │ 上手術,仍有│ │
│ │ │ │ │ 反覆性膽管發│ │
│ │ │ │ │ 炎者。 │ │
│ │ │ ├─┼────────┤ │
│ │ │ │輕│室內生活可自理,│ │
│ │ │ │度│室外生活仍受限制│ │
│ │ │ │ │者,且符合 Pugh │ │
│ │ │ │ │'s modification │ │
│ │ │ │ │of Child-Turcot-│ │
│ │ │ │ │te criteria 等級│ │
│ │ │ │ │之 Child's class│ │
│ │ │ │ │B 者。 │ │
│ │ ├─┼─┼────────┼───────┤
│ │ │呼│極│需使用氧氣或人工│1.FEV1:用力呼│
│ │ │吸│重│呼吸器以維持生命│ 氣一秒量。 │
│ │ │器│度│者: │2.FVC :用力呼│
│ │ │官│ │一、慢性穩定狀況│ 氣肺活量。 │
│ │ │ │ │ 時,未予額外│3.DLco:肺瀰散│
│ │ │ │ │ 氧氣呼吸,動│ 量。 │
│ │ │ │ │ 脈血氧分壓低│ │
│ │ │ │ │ 於(或等於)│ │
│ │ │ │ │ 50mmHg,經治│ │
│ │ │ │ │ 療三個月仍未│ │
│ │ │ │ │ 改善者。 │ │
│ │ │ │ │二、需使用人工呼│ │
│ │ │ │ │ 吸器以維持生│ │
│ │ │ │ │ 命,經治療三│ │
│ │ │ │ │ 個月仍未改善│ │
│ │ │ │ │ 者。 │ │
│ │ │ ├─┼────────┤ │
│ │ │ │重│呼吸器官疾病經治│ │
│ │ │ │度│療六個月以上,未│ │
│ │ │ │ │能改善,經臨床與│ │
│ │ │ │ │肺功能評估,確認│ │
│ │ │ │ │其病況為不可逆之│ │
│ │ │ │ │變化,日常生活部│ │
│ │ │ │ │分依存他人照顧,│ │
│ │ │ │ │而有下列情形之一│ │
│ │ │ │ │者: │ │
│ │ │ │ │一、FEV1 為正常│ │
│ │ │ │ │ 值百分之二十│ │
│ │ │ │ │ 五至三十(含│ │
│ │ │ │ │ )者。 │ │
│ │ │ │ │二、FEV1/FVC 之│ │
│ │ │ │ │ 比值為正常值│ │
│ │ │ │ │ 百分之三十五│ │
│ │ │ │ │ 至四十(含)│ │
│ │ │ │ │ 者。 │ │
│ │ │ │ │三、DLco 為正常│ │
│ │ │ │ │ 值百分之二十│ │
│ │ │ │ │ 五至三十(含│ │
│ │ │ │ │ )者。 │ │
│ │ │ │ │四、肺臟切除兩葉│ │
│ │ │ │ │ 或以上未達一│ │
│ │ │ │ │ 側肺者。 │ │
│ │ │ │ │五、施行永久性氣│ │
│ │ │ │ │ 管切開術後,│ │
│ │ │ │ │ 在未給予額外│ │
│ │ │ │ │ 氧氣時,動脈│ │
│ │ │ │ │ 血氧分壓於 5│ │
│ │ │ │ │ 5mmHg 至 60m│ │
│ │ │ │ │ mHg (含)。│ │
│ │ │ ├─┼────────┤ │
│ │ │ │輕│呼吸器官疾病經治│ │
│ │ │ │度│療六個月以上,未│ │
│ │ │ │ │能改善,經臨床與│ │
│ │ │ │ │肺功能評估,確認│ │
│ │ │ │ │其病況為不可逆之│ │
│ │ │ │ │變化,日常生活勉│ │
│ │ │ │ │可自理,而有下列│ │
│ │ │ │ │情形之一者: │ │
│ │ │ │ │一、FEV1 為正常│ │
│ │ │ │ │ 值百分之三十│ │
│ │ │ │ │ 至三十五(含│ │
│ │ │ │ │ )者。 │ │
│ │ │ │ │二、FEV1/FVC 之│ │
│ │ │ │ │ 比值為正常值│ │
│ │ │ │ │ 百分之四十至│ │
│ │ │ │ │ 四十五(含)│ │
│ │ │ │ │ 者。 │ │
│ │ │ │ │三、DLco 為正常│ │
│ │ │ │ │ 值百分之三十│ │
│ │ │ │ │ 至三十五(含│ │
│ │ │ │ │ )者。 │ │
│ │ │ │ │四、肺臟切除一葉│ │
│ │ │ │ │ 或以上未達兩│ │
│ │ │ │ │ 葉者。 │ │
│ │ │ │ │五、施行永久性氣│ │
│ │ │ │ │ 管切開術後,│ │
│ │ │ │ │ 需經常清除分│ │
│ │ │ │ │ 泌物以維持呼│ │
│ │ │ │ │ 吸功能者。 │ │
│ │ │ │ │六、重度睡眠呼吸│ │
│ │ │ │ │ 障礙,呼吸障│ │
│ │ │ │ │ 礙指數(Res-│ │
│ │ │ │ │ piratory Di-│ │
│ │ │ │ │ sturbance │ │
│ │ │ │ │ Index ,RDI)│ │
│ │ │ │ │ 大於或等於每│ │
│ │ │ │ │ 小時四十次,│ │
│ │ │ │ │ 或每日累積重│ │
│ │ │ │ │ 度缺氧時間(│ │
│ │ │ │ │ Sp02 小於或│ │
│ │ │ │ │ 等於百分之八│ │
│ │ │ │ │ 十五)超過一│ │
│ │ │ │ │ 小時(含)以│ │
│ │ │ │ │ 上,需使用呼│ │
│ │ │ │ │ 吸輔助器者。│ │
│ │ ├─┼─┼────────┼───────┤
│ │ │腎│極│慢性腎臟疾病或泌│1.腎臟移植後應│
│ │ │臟│重│尿系統疾病併發尿│ 重新鑑定 │
│ │ │ │度│毒症,需長期透析│2.肌酸酐廓清試│
│ │ │ │ │治療,生活無法自│ 驗計算公式:│
│ │ │ │ │理,經常需要醫藥│ (140 –年齡│
│ │ │ │ │或家人周密照顧者│ )x (體重(│
│ │ │ │ │。 │ 公斤))除以│
│ │ │ ├─┼────────┤ 72 x 血肌酸│
│ │ │ │重│腎臟機能遺存極度│ 酐(毫克/百│
│ │ │ │度│障礙,生活無法自│ 公攝)註:女│
│ │ │ │ │理,經常需要醫藥│ 性須再乘 0.8│
│ │ │ │ │或家人周密照顧,│ 5 │
│ │ │ │ │而有下列情形之一│ │
│ │ │ │ │者: │ │
│ │ │ │ │一、慢性腎臟疾病│ │
│ │ │ │ │ 或泌尿系統疾│ │
│ │ │ │ │ 病併發腎機能│ │
│ │ │ │ │ 衰竭且肌酸酐│ │
│ │ │ │ │ 廓清試驗每分│ │
│ │ │ │ │ 鐘在 15 公攝│ │
│ │ │ │ │ 以下,合併有│ │
│ │ │ │ │ 高血壓或貧血│ │
│ │ │ │ │ ,經治療三個│ │
│ │ │ │ │ 月無進步者。│ │
│ │ │ │ │二、永久性尿路改│ │
│ │ │ │ │ 道者。 │ │
│ │ │ ├─┼────────┤ │
│ │ │ │中│腎臟機能遺存極度│ │
│ │ │ │度│障礙,生活無法自│ │
│ │ │ │ │理,並需家人周密│ │
│ │ │ │ │照顧,而有慢性腎│ │
│ │ │ │ │臟病或泌尿系統疾│ │
│ │ │ │ │病併發腎機能衰竭│ │
│ │ │ │ │且肌酸酐廓清試驗│ │
│ │ │ │ │每分鐘在 16 至 3│ │
│ │ │ │ │0 公攝之間,治療│ │
│ │ │ │ │三個月無進步者。│ │
│ ├──────┼─┼─┼────────┼───────┤
│ │因吞嚥器官之│吞│中│因吞嚥機能缺損而│ │
│ │神經或結構異│嚥│度│需長期以管食方式│ │
│ │常而致永久性│機│ │或造廔灌食維持生│ │
│ │之吞嚥機能缺│能│ │命者。 │ │
│ │損者 │障├─┼────────┼───────┤
│ │ │礙│輕│食道嚴重狹窄經擴│ │
│ │ │ │度│張術後或口腔嚴重│ │
│ │ │ │ │疾病僅能進食流質│ │
│ │ │ │ │者。 │ │
│ │ ├─┼─┼────────┼───────┤
│ │ │胃│輕│因醫療目的將胃全│全胃切除後常有│
│ │ │ │度│部切除,經口飲食│脹氣、食量減少│
│ │ │ │ │但無法保持理想體│,甚至有食物逆│
│ │ │ │ │重的百分之七十五│流口腔、吞嚥問│
│ │ │ │ │,或需長期全靜脈│題,體重無法保│
│ │ │ │ │營養治療者。 │持而逐漸下降,│
│ │ │ │ │ │致生活和工作發│
│ │ │ │ │ │生障礙。 │
│ │ ├─┼─┼────────┼───────┤
│ │ │腸│重│因醫療目的將小腸│1.小腸大量切除│
│ │ │道│度│大量切除,無法經│ 後,體重無法│
│ │ │ │ │口飲食保持理想體│ 保持而逐漸下│
│ │ │ │ │重百分之 75 ,或│ 降,致生活和│
│ │ │ │ │需長期全靜脈營養│ 工作發生障礙│
│ │ │ │ │治療者。 │ 。 │
│ │ │ │ │ │2.一定體重為理│
│ │ │ │ │ │ 想體重百分之│
│ │ │ │ │ │ 75。 │
│ │ │ ├─┼────────┼───────┤
│ │ │ │輕│因醫療目的,將腸│人工肛門分為永│
│ │ │ │度│道部分外置於體表│久性及暫時性,│
│ │ │ │ │,需裝置永久性人│永久性人工肛門│
│ │ │ │ │工肛門,終生由腹│患者,因終生需│
│ │ │ │ │表排便。 │由腹表排便,身│
│ │ │ │ │ │心難免受到衝擊│
│ │ │ │ │ │,社會適應能力│
│ │ │ │ │ │亦受影響,故永│
│ │ │ │ │ │久性人工肛門患│
│ │ │ │ │ │者可列為輕度身│
│ │ │ │ │ │心障礙者範圍。│
│ │ │ │ │ │至暫時性人工肛│
│ │ │ │ │ │門患者,於病情│
│ │ │ │ │ │穩定後即可恢復│
│ │ │ │ │ │肛門排便,不屬│
│ │ │ │ │ │殘障者範圍。 │
│ │ ├─┼─┼────────┼───────┤
│ │ │膀│輕│1.裝置永久性人工│ │
│ │ │胱│度│ 膀胱或膀胱造廔│ │
│ │ │ │ │ ,終生需由腹表│ │
│ │ │ │ │ 排尿者。 │ │
│ │ │ │ │2.因神經受損致膀│ │
│ │ │ │ │ 胱功能異常,無│ │
│ │ │ │ │ 法正常排尿,需│ │
│ │ │ │ │ 長期導尿照護者│ │
│ │ │ │ │ 。 │ │
│ ├──────┼─┼─┼────────┼───────┤
│ │由於骨髓造血│造│重│造血功能極度缺陷│一、重新鑑定期│
│ │機能異常,致│血│度│,經治療三個月以│ 間:兩年。│
│ │無法正常生活│機│ │上仍無改善,無法│二、血色沈著病│
│ │及工作者 │能│ │負荷日常工作,並│ (hemochr-│
│ │ │ │ │需家人周密照顧,│ omomatosis│
│ │ │ │ │同時具有下列第一│ )的判定需│
│ │ │ │ │、二、三、四項,│ 符合以下兩│
│ │ │ │ │或有血色沈著病(│ 項: │
│ │ │ │ │hemochromomatos-│ 1.血清中 │
│ │ │ │ │is)情形者: │ transfe-│
│ │ │ │ │一、顆粒性白血球│ rin sat-│
│ │ │ │ │ 500/mm3 以下│ uration │
│ │ │ │ │ 。 │ 大於百分│
│ │ │ │ │二、血小板 20,00│ 之八十。│
│ │ │ │ │ 0/ mm3 以下│ 2.心臟機能│
│ │ │ │ │ 。 │ 損害第三│
│ │ │ │ │三、修正後網狀紅│ 度以上或│
│ │ │ │ │ 血球指數( │ 肝臟纖維│
│ │ │ │ │ index) 在 0│ 化或硬化│
│ │ │ │ │ .8%以下。 │ 。 │
│ │ │ │ │四、每個月至少需│ │
│ │ │ │ │ 輸血一次。 │ │
│ │ │ ├─┼────────┤ │
│ │ │ │中│造血功能缺陷,經│ │
│ │ │ │度│治療三個月以上,│ │
│ │ │ │ │仍同時具有下列項│ │
│ │ │ │ │目中之兩項,且需│ │
│ │ │ │ │不定期輸血,無法│ │
│ │ │ │ │負荷日常工作者。│ │
│ │ │ │ │一、顆粒性白血球│ │
│ │ │ │ │ 500/mm3 以下│ │
│ │ │ │ │ 。 │ │
│ │ │ │ │二、血小板 20,00│ │
│ │ │ │ │ 0/mm3 以下。│ │
│ │ │ │ │三、修正後網狀紅│ │
│ │ │ │ │ 血球指數( │ │
│ │ │ │ │ index) 在 0│ │
│ │ │ │ │ .8%以下。 │ │
│ │ │ ├─┼────────┤ │
│ │ │ │輕│造血功能缺陷,經│ │
│ │ │ │度│治療三個月以上,│ │
│ │ │ │ │仍具有下列項目中│ │
│ │ │ │ │之任一項,且每個│ │
│ │ │ │ │月至少需輸血一次│ │
│ │ │ │ │,無法負荷日常工│ │
│ │ │ │ │作者。 │ │
│ │ │ │ │一、顆粒性白血球│ │
│ │ │ │ │ 500/mm3 以下│ │
│ │ │ │ │ 。 │ │
│ │ │ │ │二、血小板 20,00│ │
│ │ │ │ │ 0/mm3 以下。│ │
│ │ │ │ │三、修正後網狀紅│ │
│ │ │ │ │ 血球指數( │ │
│ │ │ │ │ index) 在 0│ │
│ │ │ │ │ .8%以下。 │ │
├──┼──────┼─┴─┼────────┼───────┤
│顏面│受先天或後天│重度 │頭、臉、頸部殘缺│一、以上所述殘│
│損傷│(外傷、疾病│ │面積佔百分之六十│ 缺面積即指│
│ │或疾病治療後│ │以上,無法或難以│ 頭、臉、頸│
│ │)原因的影響│ │修復者。 │ 部之可見部│
│ │,使頭、臉、├───┼────────┤ 位所佔面積│
│ │顎骨、頸部,│中度 │缺鼻、眼窩、雙側│ 之比例來算│
│ │發生外殘缺變│ │上顎、下顎二分之│ 。 │
│ │異,或造成呼│ │一或殘缺面積佔百│二、該等級均屬│
│ │吸、咀嚼、吞│ │分之四十至五十九│ 可變性,故│
│ │嚥等功能之障│ │以上,而無法或難│ 須定期複查│
│ │礙,而對社會│ │以修復者。 │ 。 │
│ │生活適應困難├───┼────────┤ │
│ │者。 │輕度 │缺鼻二分之一,單│ │
│ │ │ │側上顎或下顎缺損│ │
│ │ │ │二分之一以下造成│ │
│ │ │ │明顯中線偏移者;│ │
│ │ │ │或殘缺面積佔百分│ │
│ │ │ │之三十至百分之三│ │
│ │ │ │十九,而無法或難│ │
│ │ │ │以修復者。 │ │
├──┼──────┼───┼────────┼───────┤
│植物│大腦功能嚴重│極重度│大腦功能嚴重障礙│植物人因障礙嚴│
│人 │障礙,完全臥│ │,完全臥床,無法│重,不論行動,│
│ │床,無法照顧│ │照顧自己飲食起居│溝通及維生皆需│
│ │自己飲食起居│ │及通便,無法與他│仰仗他人,應列│
│ │及通便,無法│ │人溝通者。 │入一級身心障礙│
│ │與他人溝通。│ │ │,無法再分等級│
│ │ │ │ │。 │
├──┼──────┼───┼────────┼───────┤
│失智│心智正常發展│極重度│記憶力極度喪失,│一、失智症之鑑│
│症 │之成人,在意│ │僅剩殘缺片斷記憶│ 定係依國際│
│ │識清醒狀態下│ │,語言能力瓦解,│ 疾病分類法│
│ │,有明顯症候│ │僅餘咕嚕聲,判斷│ 鑑定之,而│
│ │足以認定其記│ │力喪失,對人、時│ 非以年齡為│
│ │憶、思考、定│ │、地之定向力完全│ 鑑定標準。│
│ │向、理解、計│ │喪失,大、小便失│二、凡因腦疾病│
│ │算、學習、語│ │禁,自我照顧能力│ 或創傷所致│
│ │言和判斷等多│ │完全喪失,需完全│ 之不可治癒│
│ │種之高級腦功│ │依賴他人養護者。│ 之失智症者│
│ │能障礙,致日├───┼────────┤ ,比照本類│
│ │常生活能力減│重度 │記憶力重度喪失,│ 身心障礙等│
│ │退或消失,工│ │近事記憶能力全失│ 級辦理。 │
│ │作能力遲鈍,│ │,判斷力喪失,對│ │
│ │社交技巧瓦解│ │時、地之定向力喪│ │
│ │,言語溝通能│ │失,對親人之認知│ │
│ │力逐漸喪失。│ │功能開始出現障礙│ │
│ │ │ │,大、小便失禁,│ │
│ │ │ │自我照顧能力喪失│ │
│ │ │ │,開始出現簡單之│ │
│ │ │ │日常生活功能障礙│ │
│ │ │ │,需完全依賴他人│ │
│ │ │ │養護者。 │ │
│ │ ├───┼────────┤ │
│ │ │中度 │記憶中度喪失,近│ │
│ │ │ │事記憶困難,判斷│ │
│ │ │ │力障礙,對時、地│ │
│ │ │ │之定向力喪失,自│ │
│ │ │ │我照顧能力缺損,│ │
│ │ │ │且有明顯複雜性日│ │
│ │ │ │常生活功能障礙,│ │
│ │ │ │需部份依賴他人養│ │
│ │ │ │護者。 │ │
│ │ ├───┼────────┤ │
│ │ │輕度 │記憶力輕度喪失,│ │
│ │ │ │近事記憶局部障礙│ │
│ │ │ │,判斷力障礙,對│ │
│ │ │ │時間之定向力障礙│ │
│ │ │ │,自我照顧能力部│ │
│ │ │ │份缺損,且複雜的│ │
│ │ │ │日常生活功能開始│ │
│ │ │ │出現障礙,需在監│ │
│ │ │ │督下生活者。 │ │
├──┼──────┼───┼────────┼───────┤
│自閉│合併有認知功│極重度│1.社會適應能力極│有關社會適應能│
│症 │能、語言功能│ │ 重度障礙。 │力及語言功能障│
│ │及人際社會溝│ │2.社會適應能力重│礙程度之評定標│
│ │通等方面之特│ │ 度障礙,語言功│準,如附件三。│
│ │殊精神病理,│ │ 能極重度障礙或│ │
│ │以致罹患者之│ │ 重度障礙。 │ │
│ │社會生活適應│ │3.社會適應能力中│ │
│ │有顯著困難之│ │ 度障礙,語言功│ │
│ │廣泛性發展障│ │ 能極重度障礙。│ │
│ │礙。 │ │需完全仰賴他人養│ │
│ │ │ │護,或需要密切監│ │
│ │ │ │護,否則無法生存│ │
│ │ │ │者。 │ │
│ │ ├───┼────────┤ │
│ │ │重度 │1.社會適應能力重│ │
│ │ │ │ 度障礙,語言功│ │
│ │ │ │ 能中度或輕度障│ │
│ │ │ │ 礙。 │ │
│ │ │ │2.社會適應能力中│ │
│ │ │ │ 度障礙,語言功│ │
│ │ │ │ 能重度或中度障│ │
│ │ │ │ 礙。 │ │
│ │ │ │3.社會適應能力輕│ │
│ │ │ │ 度障礙,語言功│ │
│ │ │ │ 能極重度障礙。│ │
│ │ │ │經過特殊教育和矯│ │
│ │ │ │治訓練,通常可發│ │
│ │ │ │展出最基本的日常│ │
│ │ │ │生活自理能力,但│ │
│ │ │ │無法發展出工作能│ │
│ │ │ │力,仍需仰賴他人│ │
│ │ │ │照顧者。 │ │
│ │ ├───┼────────┤ │
│ │ │中度 │1.社會適應能力中│ │
│ │ │ │ 度障礙,語言功│ │
│ │ │ │ 能輕度障礙。 │ │
│ │ │ │2.社會適應能力輕│ │
│ │ │ │ 度障礙,語言功│ │
│ │ │ │ 能重度或中度障│ │
│ │ │ │ 礙。 │ │
│ │ │ │經過特殊教育和矯│ │
│ │ │ │治訓練,通常在庇│ │
│ │ │ │護性環境內可自理│ │
│ │ │ │日常生活,或有可│ │
│ │ │ │能訓練出簡單的工│ │
│ │ │ │作能力者。 │ │
│ │ ├───┼────────┤ │
│ │ │輕度 │社會適應能力輕度│ │
│ │ │ │障礙,或語言功能│ │
│ │ │ │輕度障礙。通常智│ │
│ │ │ │能在一般範圍內,│ │
│ │ │ │仍需要特殊教育和│ │
│ │ │ │矯治訓練後,才能│ │
│ │ │ │在適當的環境下工│ │
│ │ │ │作者。 │ │
├──┼──────┼───┼────────┼───────┤
│其他│經由染色體檢│極重度│因染色體異常而無│一、智商鑑定若│
│1:│查法或其他檢│ │自我照顧能力,亦│ 採用魏氏兒│
│染色│驗醫學之方法│ │無自謀生活能力,│ 童或成人智│
│體異│,證實為染色│ │需賴人長期養護者│ 力測驗時,│
│常 │體數目異常或│ │;或因染色體異常│ 智商範圍極│
│ │染色體結構發│ │而智商未達該智力│ 重度為 24 │
│ │生畸變者。 │ │測驗的平均值以下│ 以下,重度│
│ │ │ │五個標準差,或成│ 為 25 至 3│
│ │ │ │年後心理年齡未滿│ 9 ,中度為│
│ │ │ │三歲之極重度智能│ 40 至 54 │
│ │ │ │不足者。 │ ,輕度為 5│
│ │ ├───┼────────┤ 5 至 69 。│
│ │ │重度 │因染色體異常而無│二、智商鑑定若│
│ │ │ │法獨立自我照顧,│ 採用比西智│
│ │ │ │亦無自謀生活能力│ 力量表時,│
│ │ │ │,需賴人長期養護│ 智力範圍極│
│ │ │ │者;或因染色體異│ 重度為 19 │
│ │ │ │常,而智商界於該│ 以下,重度│
│ │ │ │智力測驗的平均值│ 為 20 至 3│
│ │ │ │以下四個標準差至│ 5 ,中度為│
│ │ │ │五個標準差(含)│ 36 至 51 │
│ │ │ │之間,或成年後心│ ,輕度為 5│
│ │ │ │理年齡在三歲至未│ 2 至 67 。│
│ │ │ │滿六歲之間之重度│三、若無法施測│
│ │ │ │智能不足者。 │ 智力測驗時│
│ │ ├───┼────────┤ ,可參考其│
│ │ │中度 │因染色體異常,而│ 他發展適應│
│ │ │ │於他人監護指導下│ 行為量表評│
│ │ │ │僅可部分自理簡單│ 估,或臨床│
│ │ │ │生活,於他人庇護│ 綜合評量,│
│ │ │ │下,可從事非技術│ 以評估其等│
│ │ │ │性的工作,但無獨│ 級。 │
│ │ │ │立自謀生活能力者│四、障礙情形同│
│ │ │ │;或因染色體異常│ 時符合身心│
│ │ │ │,而智商界於該智│ 障礙者保護│
│ │ │ │力測驗的平均值以│ 法第三條第│
│ │ │ │下三個標準差至四│ 一項各款所│
│ │ │ │個標準差(含)之│ 定之障礙者│
│ │ │ │間,或成年後心理│ ,以較重等│
│ │ │ │年齡在六歲至未滿│ 級為準。 │
│ │ │ │九歲之間之中度智│ │
│ │ │ │能不足者。 │ │
│ │ ├───┼────────┤ │
│ │ │輕度 │因染色體異常,而│ │
│ │ │ │在特殊教育下可部│ │
│ │ │ │分獨立自理生活,│ │
│ │ │ │及從事半技術性或│ │
│ │ │ │簡單技術性工作者│ │
│ │ │ │;或因染色體異常│ │
│ │ │ │,而智商界於該智│ │
│ │ │ │力測驗的平均值以│ │
│ │ │ │下二個標準差至三│ │
│ │ │ │個標準差(含)之│ │
│ │ │ │間,或成年後心理│ │
│ │ │ │年齡在九歲至未滿│ │
│ │ │ │十二歲之間之輕度│ │
│ │ │ │智能不足者。 │ │
├──┼──────┼───┼────────┼───────┤
│其他│由生化學或其│極重度│因先天代謝異常而│一、智商鑑定若│
│2:│他檢驗醫學之│ │無自我照顧能力,│ 採用魏氏兒│
│先天│方法,證實為│ │亦無自謀生活能力│ 童或成人智│
│代謝│某種先天代謝│ │需賴人長期養護者│ 力測驗時,│
│異常│異常者。 │ │;或因先天代謝異│ 智商範圍極│
│ │ │ │常,而智商未達該│ 重度為 24 │
│ │ │ │智力測驗的平均值│ 以下,重度│
│ │ │ │以下五個標準差,│ 為 25 至 3│
│ │ │ │或成年後心理年齡│ 9 ,中度為│
│ │ │ │未滿三歲之極重度│ 40 至 54 │
│ │ │ │智能不足者。 │ ,輕度為 5│
│ │ ├───┼────────┤ 5 至 69 。│
│ │ │重度 │因先天代謝異常而│二、智商鑑定若│
│ │ │ │無法獨立自我照顧│ 採用比西智│
│ │ │ │,亦無自謀生活能│ 力量表時,│
│ │ │ │力需賴人長期養護│ 智力範圍極│
│ │ │ │者;或因先天代謝│ 重度為 19 │
│ │ │ │異常,而智商界於│ 以下,重度│
│ │ │ │該智力測驗的平均│ 為 20 至 3│
│ │ │ │值以下四個標準差│ 5 ,中度為│
│ │ │ │至五個標準差(含│ 36 至 51 │
│ │ │ │)之間,或成年後│ ,輕度為 5│
│ │ │ │心理年齡在三歲至│ 2 至 67 。│
│ │ │ │未滿六歲之間之重│三、若無法施測│
│ │ │ │度智能不足者。 │ 智力測驗時│
│ │ ├───┼────────┤ ,可參考其│
│ │ │中度 │因先天代謝異常,│ 他發展適應│
│ │ │ │而於他人監護指導│ 行為量表評│
│ │ │ │下僅可部分自理簡│ 估,或臨床│
│ │ │ │單生活,於他人庇│ 綜合評量,│
│ │ │ │護下可從事非技術│ 以評估其等│
│ │ │ │性的工作,但無獨│ 級。 │
│ │ │ │立自謀生活能力者│四、障礙情形同│
│ │ │ │;或因先天代謝異│ 時符合身心│
│ │ │ │常,而智商界於該│ 障礙者保護│
│ │ │ │智力測驗的平均值│ 法第三條第│
│ │ │ │以下三個標準差至│ 一項各款所│
│ │ │ │四個標準差(含)│ 定之障礙者│
│ │ │ │之間,或成年後心│ ,以較重等│
│ │ │ │理年齡介於六歲至│ 級為準。 │
│ │ │ │未滿九歲之間之中│ │
│ │ │ │度智能不足者。 │ │
│ │ ├───┼────────┤ │
│ │ │輕度 │因先天代謝異常,│ │
│ │ │ │而在特殊教育下可│ │
│ │ │ │部分獨立自理生活│ │
│ │ │ │,及從事半技術性│ │
│ │ │ │或簡單技術性工作│ │
│ │ │ │者;或因先天代謝│ │
│ │ │ │異常,而智商界於│ │
│ │ │ │該智力測驗的平均│ │
│ │ │ │值以下二個標準差│ │
│ │ │ │至三個標準差(含│ │
│ │ │ │)之間,或成年後│ │
│ │ │ │心理年齡介於九歲│ │
│ │ │ │至未滿十二歲之間│ │
│ │ │ │之輕度智能不足者│ │
│ │ │ │。 │ │
├──┼──────┼───┼────────┼───────┤
│其他│由染色體檢查│極重度│因其他先天缺陷,│一、智商鑑定若│
│3:│法、生化學檢│ │而無自我照顧能力│ 採用魏氏兒│
│其他│查法或其他檢│ │,亦無自謀生活能│ 童或成人智│
│先天│驗醫學的方法│ │力需賴人長期養護│ 力測驗時,│
│缺陷│,未能確定為│ │者;或因其他先天│ 智商範圍極│
│ │染色體異常或│ │缺陷,而智商未達│ 重度為 24 │
│ │先天代謝異常│ │該智力測驗的平均│ 以下,重度│
│ │,但經確認先│ │值以下五個標準差│ 為 25 至 3│
│ │天缺陷者。 │ │,或成年後心理年│ 9 ,中度為│
│ │ │ │齡未滿三歲之極重│ 40 至 54 │
│ │ │ │度智能不足者。 │ ,輕度為 5│
│ │ ├───┼────────┤ 5 至 69 。│
│ │ │重度 │因其他先天缺陷而│二、智商鑑定若│
│ │ │ │無法獨立自我照顧│ 採用比西智│
│ │ │ │,亦無自謀生活能│ 力量表時,│
│ │ │ │力需賴人長期養護│ 智力範圍極│
│ │ │ │者;或因其他先天│ 重度為 19 │
│ │ │ │缺陷,而智商界於│ 以下,重度│
│ │ │ │該智力測驗的平均│ 為 20 至 3│
│ │ │ │該智力測驗的平均│ 5 ,中度為│
│ │ │ │值以下四個標準差│ 36 至 51 │
│ │ │ │至五個標準差(含│ ,輕度為 5│
│ │ │ │)之間,或成年後│ 2 至 67 。│
│ │ │ │心理年齡在三歲至│三、若無法施測│
│ │ │ │未滿六歲之間之重│ 智力測驗時│
│ │ │ │度智能不足者。 │ ,可參考其│
│ │ ├───┼────────┤ 他發展適應│
│ │ │中度 │因其他先天缺陷,│ 行為量表評│
│ │ │ │而於他人監護指導│ 估,或臨床│
│ │ │ │下僅可部分自理簡│ 綜合評量,│
│ │ │ │單生活,於他人庇│ 以評估其等│
│ │ │ │護下可從事非技術│ 級。 │
│ │ │ │性的工作,但無獨│四、障礙情形同│
│ │ │ │立自謀生活能力者│ 時符合身心│
│ │ │ │;或因其他先天缺│ 障礙者保護│
│ │ │ │陷,而智商界於該│ 法第三條第│
│ │ │ │智力測驗的平均值│ 一項各款所│
│ │ │ │以下三個標準差至│ 定之障礙者│
│ │ │ │四個標準差(含)│ ,以較重等│
│ │ │ │之間,或成年後心│ 級為準。 │
│ │ │ │理年齡介於六歲至│ │
│ │ │ │未滿九歲之間之中│ │
│ │ │ │度智能不足者。 │ │
│ │ ├───┼────────┤ │
│ │ │輕度 │因其他先天缺陷而│ │
│ │ │ │可部分獨立自理生│ │
│ │ │ │活,及從事半技術│ │
│ │ │ │性或簡單技術性工│ │
│ │ │ │作者;或因其他先│ │
│ │ │ │天缺陷,而智商界│ │
│ │ │ │於該智力測驗的平│ │
│ │ │ │均值以下二個標準│ │
│ │ │ │差至三個標準差(│ │
│ │ │ │含)之間,或成年│ │
│ │ │ │後心理年齡介於九│ │
│ │ │ │歲至未滿十二歲之│ │
│ │ │ │間之輕度智能不足│ │
│ │ │ │者。 │ │
├──┼──────┼───┼────────┼───────┤
│多重│具有兩類或兩│ │ │一人同時具有兩│
│障礙│類以上障礙者│ │ │類或兩類以上不│
│ │。 │ │ │同等級之身心障│
│ │ │ │ │礙時,以較重等│
│ │ │ │ │級為準;同時具│
│ │ │ │ │有兩類或兩類以│
│ │ │ │ │上同一等級身心│
│ │ │ │ │障礙時應晉一級│
│ │ │ │ │,但最多以晉一│
│ │ │ │ │級為限。 │
├──┼──────┼───┼────────┼───────┤
│慢性│係指由於罹患│極重度│職業功能、社交功│一、輕度與中度│
│精神│精神病,經必│ │能、日常生活功能│ 者,每一年│
│病患│要適當醫療,│ │退化,需完全仰賴│ 重新評定一│
│者 │未能痊癒且病│ │他人養護或需密切│ 次,連續三│
│ │情已經慢性化│ │監護者。 │ 次評定等級│
│ │,導致職業功├───┼────────┤ 相同者,第│
│ │能、社交功能│重度 │職業功能、社交功│ 三次由評定│
│ │與日常生活適│ │能退化,需施以長│ 醫師依個案│
│ │應上發生障礙│ │期精神復健治療,│ 情況決定是│
│ │,需要家庭、│ │以維持其日常生活│ 否需要辦理│
│ │社會支持及照│ │最基本自我照顧能│ 重新鑑定;│
│ │顧者。其範圍│ │力,並需他人監護│ 重度者,每│
│ │包括精神分裂│ │者。 │ 二年重新評│
│ │症、情感性精├───┼────────┤ 定一次,連│
│ │神病、妄想病│中度 │職業功能、社交功│ 續二次評定│
│ │、老年期及初│ │能退化,經長期精│ 等級相同者│
│ │老期精神病狀│ │神復健治療,可在│ ,第二次由│
│ │態、其他器質│ │庇護性工作場所發│ 評定醫師依│
│ │性精神病狀態│ │展出部分工作能力│ 個案情況決│
│ │、其他非器質│ │,亦可在他人部分│ 定是否需要│
│ │性精神病狀態│ │監護,維持日常生│ 辦理重新鑑│
│ │、源發於兒童│ │活自我照顧能力者│ 定。 │
│ │期之精神病。│ │。 │二、源發於兒童│
│ │ ├───┼────────┤ 期之精神病│
│ │ │輕度 │職業功能、社交功│ 其身心障礙│
│ │ │ │能輕度退化,在協│ 等級、鑑定│
│ │ │ │助下可勉強維持發│ 標準比照自│
│ │ │ │病前之工作能力或│ 閉症身心障│
│ │ │ │可在非庇護性工作│ 礙鑑定規定│
│ │ │ │場所工作,且毋需│ 辦理。 │
│ │ │ │他人監護,即具日│ │
│ │ │ │常生活自我照顧能│ │
│ │ │ │力者。 │ │
├──┼──────┼───┼────────┼───────┤
│頑性│係指頑性(難│輕度 │經神經科、神經外│一、每兩年重新│
│(難│治型)癲癇症│ │科或小兒神經科專│ 鑑定乙次。│
│治型│患者 │ │科醫師認定有下列│二、第二款所稱│
│)癲│ │ │情形之一之頑性(│ 「雖未完全│
│癇症│ │ │難治型)癲癇症者│ 符合前項條│
│者 │ │ │: │ 件」,係指│
│ │ │ │一、依醫囑持續性│ 第一款之藥│
│ │ │ │ 及規則性服用│ 物治療、血│
│ │ │ │ 兩種以上(含│ 中藥物濃度│
│ │ │ │ 兩種)抗癲癇│ 、發作情形│
│ │ │ │ 藥物治療至少│ 等三要件,│
│ │ │ │ 一年以上,其│ 至少有兩要│
│ │ │ │ 近三個月內血│ 件符合。 │
│ │ │ │ 中藥物已達治│ │
│ │ │ │ 療濃度,且近│ │
│ │ │ │ 一年內,平均│ │
│ │ │ │ 每月仍有一次│ │
│ │ │ │ 以上合併有意│ │
│ │ │ │ 識喪失、明顯│ │
│ │ │ │ 妨礙工作、學│ │
│ │ │ │ 習或影響外界│ │
│ │ │ │ 溝通之嚴重發│ │
│ │ │ │ 作者。 │ │
│ │ │ │二、雖未完全符合│ │
│ │ │ │ 前項條件,但│ │
│ │ │ │ 有充分醫學理│ │
│ │ │ │ 由,經鑑定醫│ │
│ │ │ │ 師認定,其發│ │
│ │ │ │ 作情形確實嚴│ │
│ │ │ │ 重影響其日常│ │
│ │ │ │ 生活或工作者│ │
│ │ │ │ 。 │ │
├──┼──────┼───┼────────┼───────┤
│經中│係指依罕見疾│極重度│因罕見疾病而致身│一、智商鑑定若│
│央衛│病防治及藥物│ │心功能障礙,而無│ 採用魏氏兒│
│生主│法所稱之罕見│ │自我照顧能力,亦│ 童或成人智│
│管機│疾病,且符合│ │無自謀生活能力,│ 力測驗時,│
│關認│下列各等級標│ │需賴人長期養護者│ 智商範圍極│
│定,│準者。 │ │;或因罕見疾病,│ 重度為 24 │
│因罕│ │ │而智商未達該智力│ 以下,重度│
│見疾│ │ │測驗的平均值以下│ 為 25 至 3│
│病而│ │ │五個標準差,或成│ 9 ,中度為│
│致身│ │ │年後心理年齡未滿│ 40 至 54 │
│心功│ │ │三歲之極重度智能│ ,輕度為 5│
│能障│ │ │不足者。 │ 5 至 69 。│
│礙者│ ├───┼────────┤二、智商鑑定若│
│ │ │重度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 採用比西智│
│ │ │ │心功能障礙,而無│ 力量表時,│
│ │ │ │法獨立自我照顧,│ 智力範圍極│
│ │ │ │亦無自謀生活能力│ 重度為 19 │
│ │ │ │,需賴人長期養護│ 以下,重度│
│ │ │ │者;或因罕見疾病│ 為 20 至 3│
│ │ │ │,而智商界於該智│ 5 ,中度為│
│ │ │ │力測驗的平均值以│ 36 至 51 │
│ │ │ │下四個標準差至五│ ,輕度為 5│
│ │ │ │個標準差(含)之│ 2 至 67 。│
│ │ │ │間,或成年後心理│三、若無法施測│
│ │ │ │年齡在三歲至未滿│ 智力測驗時│
│ │ │ │六歲之間之重度智│ ,可參考其│
│ │ │ │能不足者。 │ 他發展適應│
│ │ ├───┼────────┤ 行為量表評│
│ │ │中度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 估,或臨床│
│ │ │ │心功能障礙,而於│ 綜合評量,│
│ │ │ │他人監護指導下僅│ 以評估其等│
│ │ │ │可部分自理簡單生│ 級。 │
│ │ │ │活,於他人庇護下│四、障礙情形同│
│ │ │ │可從事非技術性的│ 時符合身心│
│ │ │ │工作,但無獨立自│ 障礙者保護│
│ │ │ │謀生活能力者;或│ 法第三條第│
│ │ │ │因罕見疾病,而智│ 一項各款所│
│ │ │ │商界於該智力測驗│ 定之障礙者│
│ │ │ │的平均值以下三個│ ,以較重等│
│ │ │ │標準差至四個標準│ 級為準。 │
│ │ │ │差(含)之間,或│ │
│ │ │ │成年後心理年齡介│ │
│ │ │ │於六歲至未滿九歲│ │
│ │ │ │之間之中度智能不│ │
│ │ │ │足者。 │ │
│ │ ├───┼────────┤ │
│ │ │輕度 │因罕見疾病而致身│ │
│ │ │ │心功能障礙而可部│ │
│ │ │ │分獨立自理生活,│ │
│ │ │ │及從事半技術性或│ │
│ │ │ │簡單技術性工作者│ │
│ │ │ │;或因罕見疾病,│ │
│ │ │ │而智商界於該智力│ │
│ │ │ │測驗的平均值以下│ │
│ │ │ │二個標準差至三個│ │
│ │ │ │標準差(含)之間│ │
│ │ │ │,或成年後心理年│ │
│ │ │ │齡介於九歲至未滿│ │
│ │ │ │十二歲之間之輕度│ │
│ │ │ │智能不足者 │ │
└──┴──────┴───┴────────┴───────┘
106 臺北市信義路三段 162-12 號玫瑰大樓 3 樓 電話:02-2707-2848 傳真:02-2708-4428
COPYRIGHT (C) 2000-2003 ROOTLAW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 TO
WEBMA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