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殺草劑巴拉刈
(paraquat)
是作用在
PS
Ⅰ
的還原部位;
DCMU
則是打斷兩個光合系統間的電子傳遞。
將化學能膜體勢能轉換成
ATP
的化學滲透機制
光合作用產生
ATP
的作用稱為光磷酸化作用
(photophosphorylation)
。形成
ATP
的化學滲透機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異與膜兩側的電位差來供給細胞可利用的自由能去合成
ATP
。可用來合成
ATP
的總能量稱為
proton
motive force (pmf,
△
P)
,
△
P=
△
Em-59(pHi-pH
0
)
。單以離子濃度差異為例,當膜內外的
pH
值相差
3
以上就可以趨動
ATP
的形成。
ATP
的形成需要
ATP
synthase (ATPase, CF
0
-CF
1
)
的存在。
ATPase
是在基質中未堆疊膜體和葉綠餅膜的邊緣,其構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CF
0
、
CF
1
。不論是離子濃度不同或是電位的差異,一旦有足夠的能量存在時,氫離子會從
CF
0
通過從類囊體腔移到
stroma
中
(
所以
CF
0
是離子通道,而
ATP
則是在突出於基質中的
CF
1
合成。
完整的葉綠體基因已被定序
葉綠體中的
DNA
是環狀的,
120-160
kb
,所含有的重複序列為
inverted
repeat
,整個基因群約控制了
120
個蛋白質組成。
葉綠體基因顯示非孟德爾遺傳模式
葉綠體的遺傳訊息並不存在核內,當細胞分裂時,葉綠體會分成兩半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是為母體遺傳。
許多葉綠體蛋白質是由細胞質所輸入
葉綠體中的蛋白質是由葉綠體
DNA
或細胞核
DNA
負責編碼
(code)
,例如
Rubisco
中的大單位
(large subunit)
是由葉綠體
DNA
所控制,而小單位
(small sub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