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篇】西楚王朝项氏宗亲人物关系总览
【前言】
西楚王朝,成立于汉一年,由西楚霸王项羽依托义帝名义所建,在杀义帝后的同时又以霸主身份君临天下诸国,一直到汉五年垓下决战,西楚霸王项羽惨死东城,因无后继之人,遂灭。
虽然目前很多人就仅仅只是将西楚王朝视为项羽一人之王朝,一人之江山。但有一点也不能否认,那就是西楚王朝从始建、到强盛、再到衰弱,都是有着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而这些都注定了西楚王朝的发展不可能只取决于项羽一人。显然,其王朝的整体发展,更多的还是要由广泛的西楚既得利益群体所支撑,而至于其最终的失败,自然也要归结于整个西楚王朝利益群体的失败。
本文所要展现的内容,就是以西楚王朝项氏宗亲为切入点,较为全面的展现西楚王朝宗室成员的基本情况。
第一代:项燕
按学者吴郁芳先生在其文章《楚项氏与楚“三闾”》中的考证内容:
项燕之子项梁起兵复楚反秦时,时人称其为“世世将家”、“楚将世家”、“家世楚将”,足见项氏为楚将还不是自项燕始。查项燕之前楚之将帅见载的有二人,皆为景氏。《战国策·燕策三》载:“燕使太子请救于楚,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此事应在顷襄迁陈后,景阳下辖左、右司马,可见其为王族中军之帅。又《史记·楚世家》载:“楚遣将军景阳救赵。”此事在考烈王六年,此间一直是景阳为将于楚。继景阳之职的是景伯,他在任仅数年,《史记·六国年表》载,楚考烈王十二年“柱国景伯死”,柱国即楚军统帅。从景伯之死至楚亡只剩下二十八年的时间,此间继景伯为柱国的应该就是项燕了。考烈王十二年项燕继任柱国,十五年封于项邑,也很合情理。试看其子项梁起兵后即“自号为武信君”,召平亦“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就俨然是爵复原位,官复原职。据上所言,项燕应该就是景阳、景伯的后人,楚官多为世职,故时人日“项氏世世为楚将”。是以笔者认为,楚项氏原出自王族三阎中的景氏。
上文虽多为猜测之语,但其论据颇为充分,故而笔者在这里就采纳其之观点。
即,项氏一族,本为楚国王族三闾之后的景氏一族。又因项燕受封项邑,其后人便尽以项氏为姓。故而,项氏一族第一代应为项燕。
项燕大事记: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 项燕任楚柱国。
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 项燕为封君,食项邑。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项燕击败进犯楚国之秦军。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 项燕败走,秦军俘虏楚王负刍。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项燕拥戴昌平君为新楚王,失败后战死。
第二代:项燕子侄
目前史书中并无项燕子侄数量的明确记载,有且仅有项梁与项缠二人。
如下关于项梁记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由此可知,项梁为项燕子,是为明证,但其到底为项燕几子,尚无定论。而若按其称呼来看,季父,又为项羽最小的伯父,则可暂定为项燕幼子。
下面再看项缠: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纪》
【索隐】:名缠,字伯,後封射阳侯。
六年正月丙午,侯项缠元年,赐姓刘氏。《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鸿门宴之项伯,即为项缠,其人字为伯,故又称项伯。同时按照这里并无项缠是项燕之子的记载,所以其人恐不是项燕之子。另外按照项缠字伯,再与刘邦大哥刘伯的记载对应,则可判断项缠为其一脉的长子。由此,笔者推断项缠应为项燕兄弟之长子,即项燕侄儿。
同时再按照项羽称呼项梁与项缠均为季父的说法,则可判断出项氏一族曾经必然还有年长此二者的人。另外按照项羽少年时期即为吴中子弟领袖的记载,且项梁起事之后项羽又为项梁之副,此虽有项羽能力卓绝的原因,但恐怕还有项羽身份的原因。
所以再依据现今存留下的一些家族宗谱,如《缙云项氏宗谱》、《庐陵项氏宗谱》、《桃溪项氏宗谱》等。这些宗谱中的记载虽然相差甚大,但其中有一点相似的就是,项羽应出自项燕长子一脉,故而其称呼项梁与项缠时,才会称呼其为季父。
另外为方便称呼,笔者这里就取《缙云项氏宗谱》中的记录,暂定项燕长子为项渠。
综上所述,项燕子侄可为三人,分别是长子项渠,幼子项梁,以及侄儿项缠。
长子:项渠
简介: 其人记载已然失落无考,只知有子项羽。但因其为项燕长子,故其子项羽又可为项氏一族嫡长孙,按宗法制规定,项羽应为项氏一族合法继承人。
幼子:项梁
简介: 因自幼父兄早丧,且其大哥子嗣尚且年幼,故而从很早开始,项梁便承担起了领导项氏一族的职责。而后在陈胜反秦之时,矫诏自立为楚上柱国,并恢复项氏一族地位,又拥立熊心为新楚怀王,后因被秦军重兵围剿,战死于定陶。
项梁大事记:
秦始皇晚期(具体时间无考): 项梁率项氏一族子弟囤聚在江东,积蓄力量。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项梁起兵反秦,杀郡守,号令江东。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项梁战死于定陶。
侄儿:项缠
简介: 其人与项梁年龄相仿,为项氏一族二代子弟,自幼辅佐项梁。项梁死后,项缠以仅存二代子弟的名义开始掌控项氏一族,并由于其与项羽的争权,造成了楚怀王的夺权。后虽与项羽和谈,并开始全力辅佐项羽,却也依然作为项氏一族的宗室领袖,对西楚政权的很多方面影响非常大。在项羽死后,项缠遂率领项氏一族投降汉庭,并受封射阳侯,最后病逝于汉孝惠帝三年。
项缠大事记:
秦始皇晚期(具体时间无考): 项缠曾因杀人而避难于张良门下。
秦二世元年 ( 公元前209年): 项缠追随项梁起兵反秦。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项缠任楚国左尹,把控楚国中枢。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 项缠促成鸿门宴,致使刘邦臣服项羽,项氏一族遂顺利建国称王。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 项缠说服项羽不杀刘太公。同年,项伯收九江兵,诛杀英布妻儿。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 项缠率西楚宗室投降汉军。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 项缠改姓氏为刘,受封射阳侯。
汉孝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 项缠病逝。
第三代:以项羽为首的项氏青年子弟
西楚霸王·项羽:
简介: 为项氏一族三代核心领导人物,于项梁死后成为项氏军中领袖,在项缠归附之后,正式领导项氏全族。巨鹿之战前发动兵变,成为楚国上将军,巨鹿决战后以战功成为诸侯联军上将军,并统帅诸侯联军攻入关中,以义帝名号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天下,正式建立西楚王朝。汉五年项羽兵败垓下,于东城被汉军围堵后,自刎身亡。
项羽大事记:
秦始皇十五年(公元前232年): 项羽出生。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项羽九岁时祖父战死,父亲疑似同年战死,其随叔父项梁逃去吴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二十四岁的项羽辅佐叔父项梁起兵反秦,任裨将。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项羽在叔父项梁战死后,被楚怀王封为鲁公,以次将身份跟随宋义北上救赵。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 项羽发动兵变成为楚国上将军,并发动巨鹿之战,战后成为诸侯联军上将军。同年又击败秦军章邯部,秦军主力基本覆灭。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 项羽率军攻入关中,以义帝名号自为西楚霸王,始建西楚王朝,并分封天下诸侯。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 项羽战败垓下,于东城自刎而死。
大将·项它
简介: 为项氏宗亲,虽有记载为是项羽从兄子,但限于项羽年龄问题,故而笔者怀疑此为史书误记,应为项梁从兄子,所以这里就暂定为项羽从兄,然具体关系如何,无考。另外其人深受项梁和项羽的信任,且屡次被委任为大将率军出征。汉六年项它率部投降汉庭,被刘邦封赐为侯,汉孝惠帝五年病逝。
项它大事件: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项它跟随项梁起兵反秦。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项它率楚军参与临济会战,败逃。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 项它率楚军协助魏王豹对抗汉军,败逃。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 项它以楚军大将的身份,与裨将龙且一同领军救齐,败逃。同年为灌婴于彭城抓获,后逃走。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 项羽败死后,项它率领楚军残部退往砀郡。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 项它以砀郡长的身份投降汉庭。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 项它改姓为刘,受封平皋侯,食邑五百八十户。
汉孝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 项它病逝,汉庭为其谥号,炀侯。
大将·项声
简介: 为项氏宗亲,和项羽具体关系无考,但深受项羽的信任,曾被项羽用为大将,并击败过英布,算是项氏一族中的杰出人物,其最终结局,怀疑战死殉国。
项声大事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项声跟随项梁起兵反秦。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 项声与龙且共同领军攻九江王英布。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 项声与龙且灭九江国。同年项声与薛公领军击彭越,败逃。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 项声与薛公、郯公一同领军于淮北阻击灌婴军,败逃。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 项声疑似战死殉国。
叛徒·项襄
简介: 为项氏宗亲,和项羽具体关系无考,在汉二年主动投降汉庭,为汉军效力。西楚覆灭后,其人遂受封为侯,于汉孝文帝十年病逝。
项襄大事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项襄跟随项梁起兵反秦。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 项襄于定陶主动加入汉军,开始辅佐汉军反楚。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 项襄改姓为刘,受封桃侯,食邑千户。
汉孝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 项襄病逝,汉庭为其谥号,安侯。
将军·项悍
简介: 为项氏宗亲,与项羽关系亦是无考,但曾为项羽近臣,并代替项羽封赐过陈平,而后在被汉将靳歙击败后,失落无考,疑似战死。
骑将·项冠
简介: 为项氏宗亲,与项羽关系亦是无考,但深受项羽信任,多次担任西楚骑兵统帅参与对汉作战,后为灌婴击败后,失落无考,疑似战死。
项庄
简介: 为项氏宗亲,与项羽关系亦是无考,只在鸿门宴时出现过,地位应该不高,可能是项羽护卫军官,后失落无考,疑似战死。
玄武侯
简介: 为项氏宗亲,与项羽关系亦是无考,在史书中只记录了其曾投降汉军,但按功侯表中查无此侯,则此人应该只是被刘邦封为了关内侯。
下为西楚王朝宗室人物一览表:
下为西楚宗室相关人物文章,以供大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