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宽容的企鹅  ·  现代建筑的旗手勒· ...·  2 月前    · 

▲柯布西耶于其工作室内,图片来源于网络

勒 ·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瑞士裔法国建筑师、都市计划者、画家、雕塑家、作家、诗人等。这位涉足广泛的多面手,最为著名的还是 在建筑领域所引领的革命

1887年,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的小城拉绍德封,父亲是钟表工匠,母亲则是钢琴教师。 这些家庭背景为柯布西耶之后的设计增添了精准的功能性与丰富的韵律感。 20世纪早期,柯布西耶先后前往法国与德国,师从维克多·拉卢和埃瑞许·孟德尔松。1915年,柯布西耶提出了 “Dom-Ino” 结构概念。以三板与六柱的方式消弭了“墙”,强调建筑需遵循机器的用途和机能的严谨原则。

▲柯布西耶与”萨伏伊别墅“模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1926年,他则提出了极具先锋性的 “新建筑五原则” 。1929年,他以 萨伏伊别墅 (The Villa Savoye)这个建筑项目,完美地实践了“ Dom-Ino”、“五原则”的概念,并照应了他呼吁的建筑新精神。随后,他相继提出了都市论、模度论、光辉城市等影响后世的各大理念。

柯布西耶被后世誉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功能主义之父”、“新建筑的救世主”以及“领导建筑革新的摩西”。其实, 柯布西耶的伟大不仅在于开辟建筑发展的新方向,更在于他将现代建筑的种子埋入了世界各地,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土壤之中……

催生日本的现代建筑

▲柯布西耶、坂仓准三以及其他人,图片出自:书籍《LE CORBUSIER LE GRAND》

19世纪60年代,当时处于明治政府统治的日本开始推行明治维新,学习与吸收西方列强的思想,其中就包括了 现代主义 。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在日本延续了数百年。20世纪初期,日本政府大力邀请西方建筑师前往日本设计公共建筑。1915年,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受邀设计了东京帝国饭店,将田园风格的建筑带入了日本。而 柯布西耶充满理性的机能主义思想也切合了当时日本追求合理性建筑的愿景。

▲1953年,柯布西耶被选为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师。他与其三位日本弟子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和吉阪隆正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这个建筑全然体现了柯布西耶的建筑五原则思想

同时,日本还积极地倡导日西交流。许多年轻的建筑学者前往包豪斯或是其他西方建筑师的工作室学习与工作,其中就包括了在柯布西耶工作室工作的 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和吉阪隆正 。前川国男在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就读期间,就因其老师岸田日出刀的启发,对柯布西耶的“白色箱体”、抽象几何学的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自学法语,并在1925年的毕业当晚,义无反顾地前往柯布西耶位于巴黎的工作室毛遂自荐。在跟随柯布西耶工作了两年后,前川国男将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带回了日本。而战后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第一人丹下健三,其实就是前川国男的学生。所以, 柯布西耶的思想通过了前川国男渗透了日本的建筑脉络。

▲仙台媒体中心,1995~2000,仙台,图片来源于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PSA今年建筑首展“伊东丰雄 曲水流思”的主角 伊东丰雄 也曾深受柯布西耶影响。但是,伊东是抱着批判性的态度接受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思想。他曾以 轻建筑、浮游建筑 的设计思想来反对柯布西耶的“白色箱体”,还曾尝试以“仙台媒体中心”超越柯布西耶的“Dom-Ino”系统,通过暧昧的结构、 装饰结构化、消除空间的内外、重新定义开放空间等手段建立 新的 “Dom-Ino”系统

▲“仙台媒体中心”模型,PSA“伊东丰雄 曲水流思”展览现场

在印度规划理想之城

柯布西耶在城市规划领域也颇有远见。1928年,他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上提出了 “明日之城” 的理念。1931年,他将这个理念发展为 “光辉城市” 。他认为都市需要进行不同的分区,每一个分区皆有功能。1950年,柯布西耶终于迎来规划一座新城的机遇。

▲柯布西耶与皮埃尔 · 让纳雷在印度,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座城市名为 昌迪加尔 ,是一座刚脱离殖民统治、寻求政治自明的城市。当时的印度首相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希望可以聘请国外的建筑专家对这个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几经波折,1950年,柯布西耶成为了其规划者以及最高法院大楼、议会大楼等重要建筑的设计师。 柯布西耶通过方格状的空间分布与利用,将 昌迪加尔设计成了功能齐全的现代都市。

▲柯布西耶与昌迪加尔的规划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柯布西耶在印度实践其“理想之城”的规划与建设期间,有一位印度建筑师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他就是 巴克里希纳 · 多西 1950年,多西作为观察员参加了当时在伦敦召开的CIAM。正是这个会议让多西结识了当时正在设计昌迪加尔的柯布西耶,并得以加入了柯布西耶位于巴黎赛弗尔街35号的工作室。最初他的职位类似 协调人,主要任务是向印度的负责人解释柯布西耶的草图。

▲勒· 柯布西耶与多西,供图:库什努·胡弗

工作期间,柯布西耶通过草图与手绘的方式教授他建筑的基础知识,培养他对现代建筑的见解。 随后,多西参与了柯布西耶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数个项目 ,例如棉纺织协会大楼、肖特汉别墅、莎拉巴依别墅等。

▲莎拉巴依别墅,1951年,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图片© FLC/ADAGP

柯布西耶对多西之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西在其访谈录中坦言,他在设计自宅 “卡玛拉家宅” 时,运用的是莎拉巴依别墅的光影处理与比例。多西也认为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 ,继承了柯布西耶的“建筑是对光线下各种元素组合的精心演绎”的风格。其实 从多西的项目中,我们不难看出他 结合了印度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历史,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柯布西耶的尺度、空间与旋律。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1976—1980年,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图片©Vinay Panjwani

这位印度著名建筑师 巴克里希纳 · 多西的中国首次回顾展“栖居的庆典 真实· 虚拟· 想像”,即将于本周六正式在PSA开展 。欢迎你亲自移步展厅,感受现代建筑在印度的发展,以及多西是如何在延续柯布西耶思想的同时进行个人的突破与前进的。

此外,PSA将与同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五册的 《多西访谈录》 ,其中就包含了多西本人谈自己、柯布西耶以及 路易· 康的建筑思想。这套丛书将于近期出版,敬请关注!

栖居的庆典 真实· 虚拟· 想像—— 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回顾展

策展人:库什努·胡弗(Khushnu P. Hoof)

展 期:2017年7月29日至10月29日

地 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3楼展厅

票 价:免费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协办单位:Vastu-Shilpa环境设计基金会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7年7月29日至10月29日期间举办印度著名建筑师、规划师、学者兼机构创建者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1927- )在中国地区的首次大型个展“栖居的庆典真实 · 虚拟 · 想像——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回顾展”。

本次展览展示了这位建筑师包括私人及公共住宅、社区项目、文化教育机构、城市规划及家具设计在内的逾三十件作品,通过多重尺度的建筑再现模式,在展厅中构建一场横跨多西62年创作生涯的哲思式回望,希望启发中国年轻建筑师关注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应用于中国本土的可能性,并期待与观众一同体验建筑这场栖居的庆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