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个回答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文史哲不分家。
哲学的很多方向确实钻进去就出不来了,窄的一批还文献贼多,弄得焦头烂额。
如果单纯学哲学,忽略文学和史学的知识,确实不好找工作,毕竟没有哪个老板愿意天天听你讲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对于不同实体之间如何沟通的处理的区别。
但是如果一个哲学系的学生,既有专业的哲学思维训练,又兼具很强的文笔水平,还博闻强识呢?
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去面试报社,编辑类的工作,应该不会很差吧?
社会对哲学系的误区很多,比如这个系培养“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我不知道我理解的“自由”和“无用”和大家理解的是否一致。
自由,我认为是思想自由,对人和事儿拥有独特的思考。
无用,诚如庄周所言,巨树和大葫芦确实不能快速变现,但是前者可以成荫,后者可以系在身上,潇洒地浮于江湖之上。
但这不代表我们真的无用。
哲学是历史变革的先行者这类话已不必说,从实际效益上,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向社会普及的重要性极高,学一点基础的哲学,受一点哲学思维训练,对于个人素养的完善非常有益,这种隐形的利益会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表现出来。
这个时代是个快节奏的时代,也是个人被席卷着被迫前进的时代。无论是学财经,学计算机,还是学哲学。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专业,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思维形式和基础能力。打通专业之间的壁垒,也许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垃圾的专业,并没有某些人想的那么垃圾。那块你曾看不起,百般嘲笑的烂石头,其实藏着亮晶晶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