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笔记是本人2005年至200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就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研究生期间所做的。笔记里面大部分章节内容,来自于 金荣洪教授 所讲授的《计算电磁学》以及《导波系统的电磁原理和数值解法》两门课程的讲义,小部分涉及到周希朗教授《微波应用数学》课程内容,也包括本人当时所阅读部分书籍和论文时所整理的一些资料。本人并重绘了所有插图。

当然,作为“笔记”,意味着其中创新内容近乎于零,大部分是抄书抄讲义抄论文。有些经典书籍,图书馆多年散佚殆尽,仅存复印本辗转流传,重新排印绘图之后,也能比原书易读些,自己还不免欣赏一番;有些论文或者段落,看过一遍无甚印象,算过抄过一遍,倒也有些心得。如今虽复印扫描手段便利,但“三读不如一抄”,此法虽笨,也还有益。受当时时间所限,部分章节(如几何绕射理论一章)内容没有整理完整,整体来看也弄得比较仓促。参考文献尽量整理了一些,但仍旧不免有遗漏。

时隔四年,看到这本承载着当时读研时小小的学术梦想和学习热情的讲义,仍然不免感慨。虽然现在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但当时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也记录着年轻的时候,曾经认真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现在,在征得了金荣洪教授的同意之后,将这本讲义放在网站上公开。希望读到这本讲义的人,能够得到一些助益和收获。笔记中的错漏必然有不少,如蒙您指出,不胜感激。

2012年5月于宾州

整本下载亦可见于 https://github.com/jameslao/EMNotes

看到楼主的笔记真是太高兴了,其实我应该叫您师姑,哈哈,我导师就是金老师的学生,我2013年4月的时候也有幸去过您在上海交大的实验室,聆听过金老师的教诲,看到您的帖子真是太感谢了,我最近就是在学这个!

师叔实在不好意思啊,我认识一位同学和您同名同姓,是一个女生,所以我潜意识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看了您的《搬家记》才得知该叫您师叔,哈哈,希望您不要介意,我本科时候导师是李家强老师,我跟着李老师学了三年,您应该认识李老师吧,我现在在武汉这边读研

我是01级的,看了你的文章,感觉到你非常优秀,文学,英语,技术都很精通,治学的精神也很严谨,特别的是笔记记得很认真,颇有老一辈学者的风范啊,我看过一些技术书和文学书,有些就是他们当年师从名师的笔记。

非常感谢楼主的整理,这种清爽的排版真的会令人精神愉悦!!

楼主虽然自谦并未做出新的贡献,但是显然,梳理的如此详尽再加上LaTeX的清晰的排版,不仅省却了很多后来人查阅资料的时间,还!

非常感谢。

您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加入我用的60GHz的电磁波,斜射到一个圆柱体上(长1米,直径5mm),这个时候绕射是锥形波吗? 绕射的形式和圆柱体的尺寸有关系吗?如果有,是和直径有关系还是长度有关系呢? 谢谢

\newcommand{\don}{\raisebox{0.4ex}{$\bigtriangledown$}}
\newcommand{\ddt}{\rlap{\raisebox{0.4ex}{\,\hspace{-0.04ex}\cdot}}{\raisebox{0.4ex}{$\bigtriangledown$}}}
\newcommand{\dcr}{\rlap{\raisebox{-0.77ex}{\hspace{0.44ex}$^{^\times}$}}{\raisebox{0.4ex}{$\bigtriangledown$}}}
\newcommand{\dtf}{\rlap{\raisebox{-0.8ex}{\hspace{+0.04ex}\,$^{^-}$}}{\raisebox{0.4ex}{$\bigtriangl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