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马斯·潘恩著作
展开 17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常识》是 托马斯·潘恩 于1776年1月10日以“一个英国人”的署名发表的一部宣传小册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当时社会上的常识,揭露和批判了 英国 的黑暗与压迫本质,促进了 美国独立战争 的胜利。 [1]
中文名
常识
作    者
托马斯·潘恩 [1]
译    者
何实
出版时间
1776年
英文名
Common Sense

创作背景

托马斯·潘恩 出版的《常识》的英文版是一部宣传小册子,当时英国和 殖民地 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北美 人民反英斗争风起云涌,潘恩很快就投身政治斗争中。但是,人们的 君主制 观念还根深蒂固,连 华盛顿 富兰克林 亚当斯 这些 独立战争 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明确提出独立。
1775年4 月19日的莱克星敦和康柯德的战斗之后,潘恩得出结论,这次起义的目的不仅要反对不公正的税制,而且要支持全面独立。
1776年1月10日,他发表了一本50页的小册子《常识》,书中对他的论点做了详细解释,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立即引起轰动,三个月内售出十多万册。在一个人口仅二百五十万的殖民地里,可能总共售出了五十万册。潘恩的《常识》比任何一个出版物都更能说服当时的公众舆论支持北美从不列颠独立出来。它还被誉为是《 独立宣言 》的精髓。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潘恩
托马斯·潘恩 ,生于 英格兰 诺福克郡 一个裁缝,上过几年学,先后做过学徒、鞋匠、英语教师、收税官,在 富兰克林 帮助下到达 北美大陆 ,投身于争取北美独立事业,1776年以“一个英国人”名义发表《常识》,成为了北美人民明确的战斗纲领,并随后被吸收为《 独立宣言 》的精华。除了《常识》,潘恩还应邀参加起草了《 人权宣言 》,出版过极具启蒙意义的《 人的权利 》、《土地正义论》、《 理性时代 》等著作,晚年回到 美国 ,潘恩一生都在跟独夫民贼以及君主制等强大的“传统”作战,并终身宣扬激进的民主共和思想——这些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穿透历史迷雾的耀眼的光芒。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物候、水土、秉性、形势使然,对人的社会实践来说,人权就是这样一个橘子,放在哪里究竟如何生长,是不能凭空想象的。那些希望在人权问题上求一根本解决的想法,虽然崇高悲壮,却是难以行得通的。只有那些随时保持思想之敏锐活力的人,才有希望在人权问题的探索中走得更远更深更根本。
潘恩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所有著作都是极具针对性的,他的时文色彩,虽然成为他思想的某种局限,但是在关于人权的探讨方面,却成为他得天独厚的资源,使他能够随时站在政治活动的具体形势面前,考量自己的思想。潘恩一生征尘遮面,喋血襟袍,他著作中每一个字都是战斗的箭簇与号角,与象牙塔中的思想不同,潘恩本就是在现实中展开思想,在现实中推动思想,再转而用思想来改造现实。潘恩可能有空想色彩,但是却非一个空谈家。潘恩对政治的见解,成为美国独立后的立国根本,潘恩对革命的认识,在二百年后成为那场革命的历史界说。潘恩就像安泰俄斯一样,大地给了他不断再生的力量。

作品影响

《常识》的英文版只是一个50多页的宣传小册子,它的出版的意义主要有三点:对于 美国独立战争 的影响以及对美国精神的塑造;对于法国、英国的民主事业的促进;对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自由思想的基础的奠定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第一,美国独立战争最起初并不是目标明确的一场战争,华盛顿等人都对正常战争的合法性感到犹豫。 潘恩 的《常识》首先喊出了美国独立的声音。据美国学者伯纳德·施瓦茨著《 美国法律史 》,美国独立战争前,“伦敦愿意通过放弃强行征税的做法,如取消印花税法,对这些殖民地做出让步,但它对于殖民地 立法权 ,这一宪法权利,却不愿放弃。”因此,单单看到 北美独立战争 是为争取经济权利而战显然是片面的,可能更符合历史的是,北美人民当时渴求全面的民主,潘恩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勇敢地首先喊出了独立的声音。这也是常识成为畅销书的原因。其次,正是《常识》呼唤出的独立的声音,为美国精神日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正是在潘恩一再灌输的美利坚建国“没有先例”的思想刺激下,“ 五月花号 ”的后人才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表现得比欧洲哪个民族都果敢。潘恩的文字不单服务于独立战争,更要紧的是它们“塑造了美国公民”。
第二,自由思想的倡导,独立精神的追求与广泛传播,给人思想的启迪,唤醒人们心底对民主的追求,再加上后来潘恩又到法国,热情赞颂大革命,并参与人权宣言和宪法的制定,后来在英国也曾从事过革命活动等,都对法国和英国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在 美国独立战争 取得胜利的时刻,在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一步步推进的时候,自由的思想已经开始了它扩张的步伐,新闻传播业也随着小册子的发行日益壮大,自由思想也渐渐的新闻传播领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常识》作为第一步著作,当然是功不可没。
1776年8月潘恩应征入伍,在紧张的军旅生涯中他又写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文章,特别是在华盛顿败走长岛时,潘恩《危机》,鼓舞了军队士气。法国大革命时他撰写了《人权论》引起轰动。次年又发表《人权论》续篇。1802年 潘恩 因反对私有制,遭到美国当局冷遇,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余生。1809年6月8日病逝于纽约。

相关作品

《常识》和《 林中居民的信札 》作为 美国独立战争 时期的启蒙著作,集中批判了英国 君主制 的专横腐败,提出北美殖民地应当脱离宗主国,获得独立自由,是北美革命的思想武器。《论人权》批判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攻击,集中阐述了《 人权宣言 》中的天赋人权思想:批判封建等级制和君主政体,提倡、赞扬 代议制 和共和政体,强调理性在政体中的作用。《 理性时代 》是阐述宗教思想的著作。作者主张信教自由,废除国教,并且揭露了《圣经》内容的自相矛盾与荒诞。
朱学勤 的话是对的:“他(潘恩)有《常识》,反抗那时的政治传统;他有《人权论》,反抗社会传统;他有《土地正义论》,反抗的是经济传统;最后有《理性时代》,反抗的是宗教传统。“

作品评价

常识
1.本书对英国政体批判有道理,但给人感觉过于偏激,言过其实,革命与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英国在潘恩那个时代还没有进行后世见到的议会改革,潘恩的批判在今天看来就显得对英国政府的偏颇。
2.对于社会与政府关系这一点的论述说的特别好,在今天读起来都觉得太对了。读后心里可能都会有落差,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差总是巨大的沟壑。
3.潘恩为了宣传英国改革政体的不合理以及绝对的自由,用的是比较激进的话语来煽动民众。
4.潘恩的文字通俗,这是能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潘恩的思想应该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法、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继承与延伸。
5.《常识》告诉北美殖民地人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北美应该独立于英国之外。潘恩在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自己。
6.《常识》所主张的北美独立,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实。但在潘恩的年代,却不啻是一次振聋发聩的呐喊。
7.常识,在所有的识见中,最珍贵;常识,是大多数人不敢说的怯懦时刻说出真相;常识,是在大多数人不明白的困惑时刻说出真相。人类在许多时刻,囿于种种偏见,已经将认识对像意识形态化了。欺骗性质的言说,教科书给定的认知模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来如此”,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真伪的潜在依据,而且成为难于逾越的智障。常识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告诉世人:皇帝并没有穿着衣服。潘恩的《常识》之所以成为影响美国人的优秀读本,就是因为他所言说的常识令人蓦然惊醒:啊,原来是这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