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个回答
最新进度,幕星社拿到腾讯4000万的天使轮。慕斯自己放出来的消息。(又随手查了一下幕星社的股权配比,慕斯独占百分之七十股权,股权倒挂,姚非拉夏达前车之鉴)
两方面,一方面,拿了这么多资源,当然是恭喜。(4kw未必全是钱,腾讯动漫的主要展位也可以算做融资一部分,这里面涉及融资具体事宜,自己去搜)
另一方面,证明国内的【付费阅读】大环境越来越烂。
井上雄彦从来不需要拿谁的融资,他的钱是自己赚的就是自己赚。
我还是想看到版权制度建立,大家就老实卖书吃版税,将作品质量提高到极限的那一天。
虽然不可能了。
为幕星社鼓掌,为付费阅读绝望。
为纸媒死亡的时代,默哀。
IP是个好词。
我恨它。
————————原答案————————————————
列个表,提几个问题,一目了然。
1,目前国内漫画人的生存途径有?
a,依靠实体漫画杂志,走实体路线,,如漫友,漫画行。
b,依靠网络漫画门户,走网络路线,如有妖气or腾讯动漫。
c,依靠某漫画公司,以雇员身份进行漫画创作,如夏天岛和各种漫画公司or工作室(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工作室作品也很多是发在有妖气或者腾讯动漫。。。作者更苦逼,两重压制。。)
d,自媒体平台,接广告和其他商业活动,如幕星社。
2,以上4种途径各自的弊病为?
a,实体杂志越来越疲软,各种死,死,死,死,自媒体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兴起各种把纸媒的注意力分流,实体漫画杂志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剩下几家也只能叫百足之虫,都不是能不能再起来的问题,而是谁更早死谁更晚死的问题。
b,网络门户网站存在霸王条款,压榨作者的血汗和版权,大家合作的时候还好,一旦翻脸,作者百分之九十以上极其弱势,没有实力从法律,舆论,渠道,资本角度干翻网站,最终结局基本是人财两空,作品版权也没到手,利润也没拿到。
c,同b,而且翻脸时更容易产生情感纠纷和经济纠纷,实例为姚非拉猪乐桃大战,姚非拉夏达大战。
d,所有投入和产出都自己负责,作者要身兼老板,外联,人事,编辑 ,编剧,画手多重身份,如果赚不到钱那就等于在赔钱,而且初期创作的时候容易摸不着门槛,会走偏。
3, 以上4种途径各自的优势为?
a,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可以帮你分担掉创作以外的杂事,让你专心搞创作,每个月的连载红线和读者即时反馈都能直接对接,基本就是集英社那种,不过没集英社那么极端,你画的东西在读者和编辑双重要求下会有不错的质量保证,而且最后如果人气不错,基本会出书,这是纸媒最大的优势(出书),如果你是一个保有传统漫画产出思维的漫画人,精神上的愉悦感会非常好。
b,只要你每个月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基本可以拿一份稳定的收入,而且如果听话,网站也会配合跟着炒人气,人气上去了收入就会更好,人气越好网站就会越配合捧你,这种玩法算网站独有优势吧,建立在作者基本数量足够大的前提下,定期定量搞内部强推,哪怕一次推一百个作者(作品),只要火了一个,网站也是赚了。纸媒没法这么玩。
c,同b,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有基本工资拿,而且小公司因为人数少,人员交流会更好,你的学习氛围会更浓吧,提升效率比较好,而且只要你能力好,助手——主笔这个晋升过程是很一目了然的,也算还行。
d,一旦接单稳定,赚的比一般的漫画公司雇员要多,而且每个月月薪可以达到你理论上的极限,只要你画得过来。最重要一点,作者手里拿的是全版权,就是所有版权都在自己手里,一旦碰上IP热的年份,配合影视化和游戏化的成功,搞不好能瞬间实现阶级跳跃。
然后我们再说幕星社的优劣势。
幕星社的优势:
1,三人团体,以及三人团体所带来的1+1+1>3所带来的集体感。怎么说呢,类似于现在演艺圈男团女团的概念吧,想看男男cp,这里有old先,女女cp,这里有坛九,想侧目作者生活角落,看看慕斯,基本上漫画的那点事你都可以在这里满足(作品,作者,作者的生活),对于漫画营销来说,这些都是非常有利的元素。
,2,画技和体力。 画得好,加上更新频率很高,微博上也基本上除了更新连载其余内容都尽可能做了缩减,对内来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存在,对外来说,塑造了专注勤勉的漫画作者形象,而且你知道,对于喜欢漫画的读者来说,一个漫画作者画得好又更新快还不在微博上说什么疯话废话,该作者在读者心理的形象可不是仅仅加一两分那么简单,而是喜欢+佩服两种主要情绪混杂之下,作者在读者的地位是会拔高到山峰那种高度,另外还有一点(纯我个人猜测),我感觉喜欢男同女同这种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小众创作领域的读者情绪上就相比普通读者更狂热,这种读者一旦上了规模抱了团,能爆发出的能量可是非常炸裂的,这一点看幕星社每一次更新的留言和转发量就能明白。
,3,人气。画得好,更新快,掐准新媒介(条漫),团体呈现,四者混合的结果就是高人气,而且四者缺一不可,简单说来,条漫里面 ,比幕星社画得好的,没幕星社更新多,比幕星社更新多的,没幕星社画得好,比幕星社画得好又画得多的,又没幕星社这种团体感带来的附加荣誉值,所以幕星社目前,在条漫这块,算混得非常好的。
幕星社的劣势:
1,广告漫画的长尾、边际效应极差,属于赚快钱,赚一笔是一笔。
2,长期接广告,纯创作能力一定会下滑。
3,因为【漫画偶像养成】这种模式而火,必然因为同种模式而熄。
上面写的基本是我之前那个答案的,想看更详细内容请跳转此答案
黄零:如何看待幕星社作为漫画工作室主要靠做广告而不是好好画漫画?
————————分割线——————————————————
我下面主要说我观察到的一些东西和做一些预测。
1,幕星社这种广告金主→作者自媒体直接对接的模式,因为绕过了读者这一层,读者几乎不对作者起到限制作用(相反就是集英社的调查表模式读者直接压制作者),而且没有【编辑】这么一个第三方的人员居中调停, 作者在随着经济基础日益牢固的情况下,对读者展现出的形象必然是越来越乖戾 ,详情可见下面链接。有些同学会觉得说好像他们一有钱就变戾了,其实不是,你自己回想一下,集英社那帮大佬也没少赚钱吧,但是面对读者的态度,你会发现他们平和得不可思议,这中间的本质差别在于,大佬们最终对接对象还是读者,就是读者觉得你不行你就得改,连续不改读者就用脚投票,然后编辑部根据读者的意愿来over你,所以大佬们赚得越多其实越如履薄冰。幕星社这边就相反,幕星社最终对接的是金主爸爸,并不对读者负责,所以, 前阵的幕星社粉丝风波,不会是最后一起,以后必然会重复发生此类事件。 而且幕星社主脑慕斯的风评。。。。知乎上的风评你们自己搜,我截图百度关键字结果你们看了就懂。。。
百度风评差到这个地步我真的震惊。。。。要知道搜姚非拉都搜不出这种评价
幕星社还往后走,搞不好会成也慕斯败也慕斯,慕斯对于观众&粉丝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直接决定幕星社的风评方向,如果慕斯未来继续不定期的、主动的爆炸,幕星社有一定概率功亏一篑。
2,幕星社目前好像不止坛九old先慕斯三个人,但呈现出来的结果却只有他们三人,你信不信即使幕星社扩展到三十个人最后呈现在网络的还是他们三个人。。。。我不知道这个情况是慕斯刻意引导造成的还是除三人组以外其他成员就真的都这么低调愿意当隐形人,现在的情况是在外界印象里坛九old先慕斯三人牢牢绑定形成了三角结构,这三位合则生分则死,能一辈子三角形下去也还好,万一中道崩阻,基本就是姚非拉夏达猪乐桃现在的局面了。
这种最高主事人不是第一画手的合作模式,中道崩阻的概率,挺高的。这里可能有人要说幕星社不是夏天岛慕斯没姚非拉那么奇葩,幕星社团结友爱大家庭之类的,不过嗯。。。。姚非拉猪乐桃当年还是情侣夏达姚非拉还战友呢,后来不照样恩断义绝,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贵,这是人性,赚了吃饭钱了就觉得对方是寄生虫自己才在扛大旗,这也是人性,这两条只要幕星社中了一条,三人组合就会拆。而且这种三人组合吧,要是二人组合,性别相同呢是好兄弟,性别不同好夫妻(想起了比马大战记的名句————把老婆当助手用,把助手当老婆用),三个人而且性别不同。。。你要告诉我他们叁会一辈子不离不弃而且俩俩相处融洽。。。。嗯,你开心就好吧。
而且慕斯的脾气。。。记得我在1段说的结语吗,慕斯这个脾气,如果知乎,豆瓣,反映出来的情况是真实不虚的(不过真的可能知乎豆瓣联合起来黑一个漫画社主事人吗?),那么慕斯的脾气对幕星社影响重大,对外直接影响风评,对内,坛九old先又能忍受这种脾气忍多久呢。
第一画手与最高主事人分属多人,性别还不统一,大概率闹分裂,姚非拉夏达猪乐桃,李阳欧阳维建,新东方三驾马车,江南今何在南北九州,二桃杀三士割袍断义,故事不少了。
3,幕星社的三角结构决定现在插不进去人,坛九old先慕斯三人绑定,你如果要进去,要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要么迟早怎么进去怎么出来,只有一种情况你可以上位,画风和坛九old先基本一致,且这俩人有一人某段时间不能画图需要你替补。
如果你问要不要去幕星社发展,根据我的2段,我的建议是,别去。。。慕斯坛九old先三个人已经不是单纯商业联结,而是有。。。。一些商业之外的东西,你管它叫感情也好意趣也好,反正就是你作为一个后来者你没有,你作为【三人之外 】很容易被边缘化。慕斯对坛九old先好,未必对你好,如果觉得坛九old先待遇好而你不好,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不是坛九old先。。。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慕斯有纳百川的气量。。。慕斯。。。哈哈哈哈哈哈今天天气不错咱们换个话题。。。
4,幕星社的两组IP,即孙璟&秋瞳,展正希&见一,发展到现在,剧情已经不是最核心的了,最核心的是【如何更合理的展示两组CP间的生活情趣】,坛九old先应该也意识到这一点,我唯一不确定的是这个路线是一开始就定好了还是后面根据读者反应改的,反正目前的呈现结果就是,有细节,没主线,生活情趣是真多,就是不知道这故事最后落一个什么样的结尾,或者存在一个结尾吗?还是就这样画上十年,直到把这批粉丝都画到成家立业为止?
看慕斯微博,也有说影视化之类的东西,反正就是大IP计划呗,不过这玩意有个核心问题,任何改编,不管你改编电影,动画,广播剧(游戏暂时不说),原著的信息量要足够才谈得上跨媒介改编,这也是为什么小说改编影视比漫画改编影视多,因为同等篇幅下小说信息量远超过漫画,我记得知乎是有这么个提问的但是我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反正大意就是小说改影视,一般是删东西保证主线,漫画改影视,一般要加东西确立主线,无他,漫画的章节信息量单拿出来就是比不过小说,而SQ&19天的信息量。。。真拍电影或者做游戏或者动画吧,这怎么做呀,幕星社总不想最后背上个漫画界小时代的名声吧。
看慕斯最后怎么动这块奶酪吧,倒不是反对影视化,但是怎么改编起,这故事怎么结尾,全甩手给影视公司想必又心有不甘,自己参与嘛能救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未知数。
其实中间还有几个议题【当我们喜欢&讨厌幕星社,我们是在干什么】【幕星社的本质是什么】【幕星社这块牌子代表什么】,不过这次先不说,我先照例直接到结论。
———— 照例的结论 。
1, 如果在【有幕星社】和【无幕星社】里选,我会选有幕星社 。正如在【有陈安妮】和【无陈安妮】里选,我选无陈安妮,郭敬明也一样。
2,慕斯如果真的决定走管理这条路,可能报个班正经学学企业管理比较好,现在管理学院又不少,顺便学学情绪管理。别走了姚非拉的老路。
3,经历这几年各种烂事看下来,会发现还是纸媒那种传统模式比较靠谱,但是已经回不去了,大势不在纸媒那边,幕星社在顺势,不过水能载舟的下半句话,叫做亦可赛。。不对,叫亦能覆舟。
风云里泥菩萨说得最好: 当批文对事主有利,事主就信命,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紫气东来,批文对事主不利,事主就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牛逼到足以逆天改命所以之前所谓命中注定也全是努力的结果不是命。。。 所以说也是没法玩,现在幕星社有势,当然放飞自我,一旦失势,又当如何呢。
4,其实很有意思,黑幕星社和粉幕星社,两批人用的理由就是硬币的两面,粉丝会觉得说幕星社为了漫画去画广告很辛苦不忘初心有理想有抱负,黑子会觉得说明明有漫画网站有正规网络连载模式为什么不去,现在画广告不就是贪图钱多自由,既然自己选的又拿理想辛苦出来挡枪是干嘛。同一件事有截然不同的解读,而后果又是相互转换的,粉丝会觉得他妈的你们这帮黑子无脑黑看不得人好希望把国产漫画人饿死老子要为自己的大大而战,黑子会觉得他妈的你们这帮粉丝无脑粉天天卖鸡汤搞励志国产漫画再这么给你们玩下去迟早玩死老子要打压你们这股歪风邪气。。。。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陷入粉黑两种情绪的任意一种,站远一点看,无论幕星社最后结果是好是坏,都值得被记录和观测。
5,幕星社在为所有想玩自媒体漫画的创作者探路,但是,你们一定要看清楚,想清楚,幕星社走的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幕星社能走不代表你也能走,正如我上面说的,幕星社慕斯对坛九old先好不代表幕星社慕斯对你好,但很多人分不清这一点。
而且我最担心的一点其实是,幕星社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越远,会不会变成路标性人物,最后大多数,或者说全部,都去尝试走幕星社那条路。走广告+条漫的路。
让王家卫拍三年广告,也足以毁掉一个王家卫。
6,三个月前我写过一个关于幕星社的答案,觉得幕星社要警惕。但现在,因为中国有嘻哈正好这三个月内爆红,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之前会觉得幕星社要警惕,现在觉得幕星社还可以做得更过火,反正都是探路了,现在再去说回头,初心,艺术品质,青史留名也意义不大,看着慕斯这德行我也不信他能带着坛九old先往回走,再一个也没这环境,那就干脆再极端点,幕星社既然走这条路线了,那不妨再想想怎么把广告漫画的价码更往上抬一层,或者直白点,幕星社不妨再想想怎么样能比现在更红,红一倍,十倍,炒CP怎么炒到更过火,广告怎么画得更痴狂,不然看看咪蒙和鹿晗的玩法吧,说不定又红一把呢。
说真的,女权+爱豆,还确实是一个大杀器。
7,其实现在,中国这环境,画得最好,故事编最好的,不是赚得最多的,就像罗振宇的创业是教别人怎么创业,在中国谈梦想谈努力,真是一种黑色幽默。
只要你有梦想,法律都不能制裁你,嗯,现在很多粉丝,真的是这么想的。。。。
8,倒没觉得幕星社可惜不可惜之类的,走这条路之前幕星社也不是编故事特牛逼分镜特利落的主,只是既然走,可以更出格一点,更极端一点,现在这社会郭敬明闹出性侵了都有人给洗,幕星社描图溜粉这点都不算事,再说你也不可能会回头啊,怎么,想着把这边广告都扔了回去找杂志社搞正式连载,每个月赚那几张人民币然后赶稿赶得要死还面临纸媒死亡的现实,这不他妈有病吗,反正脱粉的读者你也不可能再跪回来,那不如照着更商业化的路子去走,现在搞得不伦不类两边不讨好。要当网红就要有网红的觉悟。
7,暂时先这样,不想写了,以后再写。
——————————最新的补充————————————
恭喜你看到这里,所以我补充点内容
1,慕斯在营销上面确实有点手腕。。。也不能说新颖吧,但老套路就是有用,幕星社是有微信公众号的,在公众号里慕斯完全一副温良忧伤的样貌,与在微博上的爆裂形成反差,这确实是目前丰满人设的一种手法。
现在不流行刘德华式的高大全滴水不漏的偶像,如果你能理解郑爽为什么有狂热粉,你就能理解慕斯为什么有狂热粉(包括不限于郑爽,薛之谦,陈安妮,鹿晗,吴亦凡,即,展现过爆裂与暖心两种极端情绪,出现过信用危机,但最后靠粉丝加持硬生生挺过来的那批人),一个道理,现在要当偶像,不止要展现你阳光高大那一面,反而你露出一些负面情绪,更能引起粉丝的保护欲,所以亲妈粉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了,幕星社应该是梦想粉和女友粉多一点,慕斯在微信号里流露出的那种对未来的不安,和对同伴的关切,女性粉丝是相当吃这一套的。
梦想+伤痛+迷惘+努力+初心,一般粉丝能预想到的漫画人的模样,幕星社这边全中,尤其慕斯,还顶着一个避风港,忍辱负重的人设,得说,确实厉害。
,2,微信里说old先手腕又伤了,现在还不是真正的考验,真正的考验是,坛九old先这俩里有一个真的身体层面不能再画画了,到那一步慕斯该怎么面对这个局面。
3,我一直在说大势,什么是大势?
大势就是
全彩漫搞残了黑白漫
四拼一搞残了一拼一
条漫搞残了传统漫
网媒搞残了纸媒
自媒体搞残了官媒
喊麦搞残了说唱
营销搞残了研发
大IP搞残了精品化
画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被推到台前来过,但,这也是大势,因为单纯闷头画画出精品的日子,已经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到了。
人类对喜剧的追逐是天生的,现在所有能短时间大火的东西,无论电影音乐小说漫画游戏,全是带喜剧元素的,或者就是喜剧,所以快手火了,短视频火了,大鹏火了,最炫民族风火了,而喜剧的产生其实本质上是严肃的,所以那帮最有名的喜剧人其实私底下都很正经认真,那么第一个矛盾体产生,一边市场需求巨大,另一边严肃产出必然填不满市场的需求,怎么办?办法就是尬喜,人对刺激的需求也是天生的,你们发现现在真正好笑的喜剧越来越少了吗,但市场热度并没有降低耶,那么这中间是拿什么去填补的呢,是拿你的无聊情绪填补的,换言之,现在一些东西不是他搞笑,而是你无聊,你无聊了,所以才觉得他搞笑。
我这话什么意思呢,你现在可以想一想,幕星社的东西,是真的好看,搞笑,还是你无聊?
4,幕星社的所谓黑点,除了描图抄袭这种行内禁忌级别的黑点吧,其余什么玻璃心溜粉,这些我眼里真的都小打小闹,这里不是日本,你也不能把幕星社当吉卜力去看,宫崎骏怼天怼地,唯一不会怼读者,没别的,走的路线不一样,幕星社需要水花,需要【不创作时候的关注度】,无论这关注度是有意还是无心,幕星社需要这个。
不要用纸媒的思维理解幕星社,要用新媒体的思维去理解,基本上,我看过的新媒体,九成以上都是标题党,即使里面有干货,他出于惯性也要起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我非常讨厌这一点,但这就是新媒体,或者说,对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新媒体。
中国没有井上雄彦,没有宫崎骏,没有松本大洋,一百年也不会有的,如果三年前我写到这里,会觉得满腔愤怒,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接受这个现实吧,接受现实吧。
5,我特别好奇,向底层人民出售希望,向中层人民释放恐惧,对高层释放卑微与讨好,这个社会理论上来说不会变的更好,可却看上去好像在变的更好,那么这中间,有谁被悄悄牺牲掉了呢?
6,希望我的孩子,他的童年能看到真正值得记忆一辈子的好的国产漫画,就像我小时候看到手冢治虫藤子不二雄鸟山明井上雄彦那样。
7,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国内漫画这块流行的画风其实就一种,温和,纤细,俊秀,当然啦就是幕星社这种,好像很多年没见过画风特别hardcore的漫画手出头了?门主镖人那种不够,我是指密杀战群那种hardcore,hardcore和粗糙是两回事,hardcore是一种可控的奔放,就像阿姆那样。
8,图书中心跑一圈,结论是,中国漫画这几年出产的垃圾,和往年同样多啊。
9,知乎上大张伟的提问有个回答简直神髓————让大张伟这样的摇滚天才给你们说相声,你们心真大。我为什么搬运这句话你们自己理解。
——————————最新补充2.0————————————
其实说来说去就那么些东西,该懂的都懂,不懂的自己百度,百度后还不懂,也别强求了。
1,现在已经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为了这个操他妈的流量,我们已经毁掉了国产游戏,正在毁灭国产漫画,国产电影万幸还好点,毕竟去电影院确实要买票
2,流量需求之下,我们十几年内不会有真正的好漫画,国产漫画越扶越垮,能起来的全是偷星那种,是,我知道有一人之下,可是米二就一个,没有制度支持,总靠天才漫画家输血,这么玩就是饮鸩止渴。
对,说到一人之下,你们应该也在腾讯动漫上看过一人之下的人气值吧,人气值是130亿,全世界人口是60亿,中国人口14亿,网民算7亿好了,自己算算7x多少=130
老话没说错,认认真真走形式,踏踏实实走过场,因为现在傻逼孩子越来越多了,说不定真有人信一人之下有130亿人气
3,在书店里和手机或电脑端分别看过同一部漫画,我有一个【第一源头】的构想,就是这东西一开始是在什么介质上产生的,就会在什么介质上获得最大发挥,简言之就是,如果这漫画一开始是画在纸上的,那么纸媒,实体书,就是它的最好展现平台(这里不涉及商业思考仅从艺术展现出发),很多条漫在电脑手机上观看时确实漂亮,但印成书以后那种光彩焕然感消失了,刨去cmyk印刷时必然的色损失,一个板上钉钉的现实就是,电脑手机屏幕,是会发光的,而纸本不发光,所以很多色彩在屏幕上看时极漂亮,印成书,如果用高光纸还好,用哑光纸,完全失色,而且条漫的叙事节奏不适应纸媒,精度上也达不到,所以我搞不懂条漫起家为什么最后还是要出书(其实懂,但说出来太伤人就不说了),不过宪法有赋予出版自由,爱出出吧,谁爱买谁买。
4,美国看nba要买票,日本看少年jump要买杂志,中国看腾讯动漫不用你花一分钱,神级嘲讽哈哈哈哈。
5,真他妈黑色幽默,有独立上网能力的,看到中宣部宣传xx院士xx学员为了国家事业捐青春捐子孙,知道党国在吃人血馒头,但换到漫画上就开始装傻逼了,觉得【你画漫画居然为了钱】,开始追问漫画人的初心了,是,我当然不是为了钱,但你不能从我手里抢钱,你看了我的作品,还要质问我的初心,我只能操你妈。
——————————最终补充3.0,这次是真的不再补充了——————————
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我对中国漫画产业抱有一种深切的、悲观且愤怒的情绪,我是很绝望的,绝望之一在于,我不能改变大环境,绝望之二在于,很多能改变环境的人,也不愿意改变大环境。
半泽直树里说,任何人活下去,都需要钱和梦想。
这话放在中国,其实是另外一句话—————别老想着去教育傻逼,多想想怎么赚傻逼的钱。
于是这么多神坛立了又崩,知乎内的,知乎外的,漫画内的,漫画外的。
我特别喜欢当年对冯小刚春晚的高级黑:知道为什么叫中国梦吗,因为它真的就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得走。
年纪越长,其实越怀疑自己在漫画上的能力,继而对这个环境表示怀疑,当然,我也不藏着,如果我能在这种畸形的环境里赚到钱,可能我也不觉得这环境畸形了吧。
其实我挺感谢起点中文网的,它守住了中文网络小说付费阅读的门槛。而我一点也不感谢有妖气。和其他所有漫画网站。
一个合理的商业创作模式是什么样?多年前科幻世界就给出了解答,让天才赚大钱,让中低选手能温饱,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知识产权保护得当有力的环境下。
各大金主砸,砸,砸,砸钱做漫画,流水线生产,比集英社更夸张的连载频率,这不是在画漫画,这是以残铸剑。饮鸩止渴。
高晓松每次谈及版权保护其实又无奈又好笑,他这么说,大家都听正版,付费,一万人喜欢的乐队,靠一万份版税就能活下去,大家都听盗版,免费,一万人喜欢的乐队,要一千万人才能活下去。
无论任何创作,当它需要面对一千万份读者的时候,都不可避免流向庸俗和中规中矩。
你指着偷星九月天过千万的收入告诉我这是人民的选择,我骂你,不是因为我优越真的,而是,你真的很傻逼啊!
再黑一下现在的国内环境吧。作为一个漫画人,想发大财,中日美三国差别如下:
日本:想出一个特牛逼的故事,再把它画出来,比如火影,海贼,全职。
美国:想出一个牛逼的故事体系,再把它搭建起来,比如漫威,DC。
中国:卖惨,撒狗血,画段子画广告,搞真人秀。
原谅我的浅薄与软弱吧。
我对中国漫画是愤怒而绝望的。
带着这股绝望,在末日来临前,做点什么吧。
去做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