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种

[jù zhǒng]
戏剧的种类
收藏
0 有用+1
0
剧种,即戏剧的种类。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如 昆曲 、京剧、 豫剧 、评剧、越剧、黄梅戏、 川剧 、粤剧等。其中京剧、豫剧、越剧、 黄梅戏 评剧 依次为五大 戏曲剧种 [1-4]
中文名
剧种
外文名
type of drama [5]
数    量
400多个(截止到1962年) [6]
概    念
戏剧艺术的种类 [6]
拼    音
jù zhǒng

解释

指中国民族戏曲的种类,有 话剧 、戏曲、歌剧、舞剧等。

分类

京剧
京剧是在 北京 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被称为 国剧 ,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 徽戏 汉戏 的基础上,吸收了 昆曲 秦腔 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之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 语言特点 已经基本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
京剧的音乐属于 板腔体 ,主要唱腔有二黄、 西皮 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的唱腔的特点是曲调丰富,旋律优美,节奏起伏,变化鲜明。各行角色的唱腔和用嗓各有特点,能充分发挥各行演员的特长和创造性。表演在继承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及其他 地方戏 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手段和表演方法,把唱、念、做、打各艺术手段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 人物造型 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越剧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 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7] [9] (一说评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10]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 优美动听 ,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 艺术流派 纷呈。
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 西藏 、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
越剧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

黄梅戏 安徽 省四大剧种之一。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或“ 采茶戏 ”,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一带。清道光前后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区,形成以演唱“两大戏”、“三小戏”为主的 民间小戏 。后吸收 青阳腔 徽剧 的音乐和 表演艺术 以及 民间音乐 ,演出了大戏。
黄梅戏的主要唱腔,大戏有平词、火工、二行、三行、彩腔等;小戏多用各自独立的唱腔。由于在以 怀宁 为中心的 安庆 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言讲唱,形成了独特风格,所以曾被称为“ 怀腔 ”。
评剧 ,中国第二大剧种 [10] ,有第二国剧之称(一说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9] )。“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 蹦蹦戏 ”。1910年左右,形成于 河北 唐山一带。评剧的前身是河北省东部 滦州 一带的对口“莲花落”。莲花落是一种化妆坐唱的形式,剧目有《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等。
东北的蹦蹦( 二人转 )传入关内后,莲花落艺人吸收了蹦蹦的音乐、剧目和表演等,使说唱形式的对口莲花落成为带有表演的莲花落,这就是评剧的雏型;因此,后来人们有时称评剧为“蹦蹦”或“蹦蹦戏”。
1909年“莲花落”进入唐山后,受到煤矿工人的欢迎,被称为“唐山 落子 ”。接着由于吸收了 河北梆子 的全套乐器,所以被命名为“平腔梆子戏”,简称评剧。再后又吸收了京剧、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艺术,使评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豫剧
豫剧 也叫“ 河南 梆子”、“河南高调”。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 梆子 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除河南省外,鄂、皖、 、甘、蜀以及 新疆 、台湾等省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 歌仔戏 、京剧呈三足鼎立局面。豫剧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一说:是在当地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后与传入河南的昆曲和秦腔等剧种相结合而成;二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三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 中原 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豫剧诞生在开封, [8] 绝非偶然。这得益于开封的历史 文化积淀 和丰富的乐舞活动。特别是宋代,开封作为首都, 勾栏 瓦舍 遍布全城,宋代志书《 东京梦华录 》有明确记载,当时有桑家 瓦子 北瓦 、次里瓦等,一个勾栏棚可容数千观众之多。当时在开封已经演出了大型杂剧《目连救母》。
据清 李绿园 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成书 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杞县志 》记载,当时 梆子戏 已在开封、 杞县 一带盛行,并曾与 罗戏 、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 演剧 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 道光 年间 河堤决口 庙宇冲 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就在河南存在。
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 西南地区 川渝 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 胡琴 (即 皮黄 )、 弹戏 (即梆子)和四川民间 灯戏 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1]
川剧 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2]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 昆腔 、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 表现手法 、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 中国戏曲 虚实相生 、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 广东 大戏”,戏曲之一。粤剧源自 南戏 ,自明朝 嘉靖 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 海盐 、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 珠江三角洲 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据说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 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 粤语 (俗称:白话),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 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新加坡 素有“粤剧第二故乡”之称。

东北地方戏

东北地方戏是在 东北地区 二人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人表演的戏曲剧种。音乐部分基本上沿用二人转,摈弃了曲艺色彩,增加了 戏剧性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等地演出较普遍。
秦腔流行于陕西、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等地。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中叶。曾受昆腔、 弋腔 、青阳腔的影响,以梆子击节,音调高亢、激越,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

邕剧

流行于 广西 壮族自治区 南宁 百色 钦州 等地。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 邕州 的南宁,故名“ 邕剧 ”。系在 宾阳 戏和 武鸣 老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属皮黄系统。
其唱腔和剧目与 桂剧 相近,也吸收粤剧的一些艺术因素。表演纯朴粗犷,武打有“大过山”、“跳椅”、“滚藤牌”等特殊技术。解放前已渐趋湮没,解放后获得新生。
也叫“弦子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 河南 的部分地区。旧称“柳子腔”,是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山坡羊、黄莺儿、打枣竿、柳子等弦索小曲于 明末清初 发展而成,并用加“滚”的唱法。
传统剧目 《黄桑店》、《挂龙灯》、《 玩会跳船 》等,风格均较古老。曲调分越调、平调、下调、 二八调 等四大类,偶亦演唱转调与昆调。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笙、笛,后来又增添了 琵琶 排笙 等。
起源于清道光年间 南昌 民间的“花灯”和“十二月 采茶调 ”,经灯戏、 三脚班 、半班等阶段而于清末形成。流行于南昌、新建、 安义 等地。主要曲调有“茶灯调”和由“茶灯调”发展演变而来的“攀笋调”、“秧麦调”、“下和调”等。音乐伴奏的二胡有“花奏秦腔”的演奏方法,分中弓与短弓两种,而短弓又有 顿弓 、颤弓、 上滑音 下滑音 、打指等拉法。

淮海戏

旧称“ 淮海小戏 ”、“小戏”。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 泗阳 沭阳 灌云 连云港 等地。始于清末,以地摊形式演出,后逐渐发展成为舞台剧。曲调质朴优美,以“ 拉魂腔 ”见长。伴奏乐器以板制三弦为主,因而俗称“三括子”。 拉场戏
也叫“小落子”。戏曲剧种。由曲艺二人转发展而成,故习惯上也称“二人转”。传统剧目有五十多出,以《 回杯记 》、《 梁赛金擀面 》、《寒江关》、《 二大妈探病 》等影响较大。解放后编演的现代剧有《光荣灯》、《新婆媳》等。
流行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部分地区。原称“调子”或“采茶”,约有两百多年历史。解放后定名为“ 彩调 剧”。是在广西民间歌舞和 说唱文学 基础上形成,曾与湖南 花鼓戏 江西采茶戏 、云南 花灯戏 互相影响。音乐唱腔大多轻松活泼,生活气息较浓,表演时载歌载舞,富有 地方色彩 。广西 歌舞剧 《刘三姐》就是在彩调音乐、表演基础上创作的。
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兴化的 莆田 仙游 二县和 闽中 闽南 的兴化方言地区,因为发源地过去隶属于 兴化府 而得名。兴化戏在明代中叶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发展,50年代初改称" 莆仙戏 "。
莆仙戏是在古代" 百戏 "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作为 宋元南戏 的古老剧种,尽管莆仙戏在近代以来曾受到 闽剧 、京剧以及 文明戏 的某些影响,但由于声腔、方言和欣赏习俗等因素,却一直保持着它独特的风貌,不被其它剧种所同化。这个剧种,在保存古老剧目、音乐曲牌、演出仪式、 表演程式 等方面,都以"奇、古、特"的艺术形态令人惊叹称绝。
辽剧 原于 辽南皮影戏 。辽南皮影戏生成于300多年前,发展为 辽南影调戏 已有50多年。道白清晰,唱腔优美,既有皮影古韵,又有现代唱腔,深受辽南地区乃至 辽宁 全省观众的喜爱。2002年1月被辽宁省确定为唯一的地方剧种。
锡剧 ”是 江苏 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 太湖 之滨的 无锡 常州 农村。流行于江苏南部及上海等地。长于抒情,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和水乡情趣。基本曲调有“老簧调”、“铃铃调”、“大陆板”、“长三调”、“哭调”、“老旦调”等。
高甲戏 的表演艺术,一部分来自 梨园戏 木偶戏 ,一部分来自 弋阳腔 、徽戏和京剧。角色方面, 文戏 的青衣、文生和花旦的表演主要以梨园戏科步动作为基础,优美细腻,舞蹈性强;武生、 武旦 、老生和净角的表演则带有浓厚的 京戏 色彩。高甲戏的服装与京戏相同,只是叫法有所不同而已。脸谱化妆最初只有红黑白三色,后期摹仿京剧的化妆。

淮剧

淮剧 是江苏的主要剧种之一,产生距今约二百年历史。
淮剧土名又叫“三伙子”,可说明它是从三个方面形成的:一是 香火戏 ,它有一批职业演唱人员,从事祈神求福的迷信活动;二是 民间说唱 ,如打 响板 沿门卖唱的“门 叹词 ”,唱些小词书上的片段和流行的各种 民间小调 、秧田号子、工鼓调等;三是徽剧,也就是流行于里下河的徽班。这三方面逐步结合,尤其是受徽剧的影响,淮剧形式逐渐形成,并有专业班社流动演出。
柳琴戏 是江苏省和 山东 省主要剧种之一,分布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50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 柳叶琴 ”,始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及毗邻地区的剧种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 腔调 高亢华丽为观众钟爱, 百听不厌
南词 ”原为坐唱曲艺,清代由 苏州 传入 福建 南平 南词即以这种唱腔与南平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融合,经民间艺人和专业 文艺工作者 的传教、整理、挖掘,发展形成了剧种,上世纪50年代初搬上舞台。因剧种年轻,以普通话为剧种语言,着重编演 现代戏 ,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欢迎。
上党落子 山西 省东南部(古 上党郡 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因为是在山西省黎城县境内发展和形成的,所以又称黎城落子。上党落子是河北 武安落子 的一个支流。1954年冬,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二分团代表全区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之后,被定名为上党落子。
沪剧源自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初名花鼓戏,进入城市后改称本地 滩簧 ,亦名"本滩",二十世纪20年代始有" 申曲 "之称,40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它源于民间,语言生动,音乐柔和,委婉动听,带有浓郁的 江南水乡 情调。

云南花灯

云南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境内汉族聚居地区和汉族、 少数民族 杂居区。在农村和小城镇尤为流行。在 昆明 就有“有烟火的村子就有花灯”的说法。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流行花灯的县达八十余个。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云南花灯 逐渐形成十个支系:昆明、呈贡花灯, 玉溪花灯 弥渡花灯 姚安 大姚 、楚雄、 禄丰 花灯, 元谋花灯 建水 蒙自 花灯, 嵩明 曲靖 、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 腾冲 花灯。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色相似。
此外,在贵州的盘县、 兴义 和四川的 会理 一带也有云南花鼓流行,它们在剧目、音乐、舞蹈等方面也多有相似之处,似有 血缘关系 ,但因多年来分头发展,已各自形成独立的剧种。
宜兴 三跳道情 小戏,以宜兴地名取名。其前身为江南太湖地区流行的“说因果”,后来在宜兴扎根、发展,演唱时因以 竹板 、木板伴奏,故称为“三跳道情”。宜兴三跳道情小戏,用宜兴方言演唱,形成自己表演 形式美 、声腔演唱美和地方语言的 艺术特色
特别是丰富的曲调和优美的唱腔,使得它善于叙事、长于抒情,有利于戏剧矛盾的推进和戏剧人物的刻画,是太湖西岸独特的一种戏曲形式。
海门市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靠 长江 ,近邻上海,号称上海北大门,清代中叶后,江南移民把 吴歌 传入,经海门 劳动人民 世代口头传唱,发展成为流传于境内的 海门山歌
1958年8月, 海门县 政府在省、地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专业的 海门山歌剧 团,一个崭新的剧种出现于舞台,活跃于江海之滨。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赣南采茶戏 江西 省最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据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是在 赣南 民间灯影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有传统剧目一百多出,在闽、粤、湘、桂等地颇有影响。
赣南采茶戏具有浓郁的赣南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唱腔优美动听,语言诙谐幽默,表演则以活泼灵巧的高矮步、 扇子花 、单长 水袖 载歌载舞的表演有别于其他剧种而独具特色。赣南采茶戏的优秀剧目有四小金刚《 哨妹子 》、《 补皮鞋 》、《钓蛉》、《 老少配 》。四大金刚《反情》、《大劝夫》《 上广东 》、《卖杂货》以及大型 传统戏 《九龙山摘茶》小戏《 试妻 》、《 双打龙凤刀 》等。
九江采 茶戏 ,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进入半班形式后称采茶戏。明末清初,广泛流传于九江县内及 九江府 辖各县,故名 九江采茶戏 。 曲分南河、北河两个流派,本剧为流传九江县一带的南河派采茶戏。声腔分为平板、花腔、 汉腔 、杂腔、曲牌等五大类。原演出时,不用 弓弦乐器 伴奏,而以 打击乐 ,乐手居 台中 天幕前而坐,演员在乐队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腔。
藏戏 的藏语名叫“ 阿吉拉姆 ”,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 藏族 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 宗教仪式 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 广场剧 ,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雷剧 是广东省的一个地方剧种,也是一个仅仅流行于 雷州半岛 雷州话 方言雷剧区的独特的剧种,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剧用 雷州 地区方言 表演,以 雷胡 为主要伴奏乐器,声腔体系完整、曲调优美。
唱腔创作以板式变化结构为主,采用原雷讴散、慢、中快板,高商雷讴散、中、快板,高台羽调慢、中板,高台宫调中板,原腔混合复、 慢板 等11种板式,根据剧情和不同的意境采用女声伴唱,男女声重唱的作曲手法来渲染不同的戏剧氛围。
眉户 又作“迷糊”,是 陕西 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盛行于关中地区,同时流行于 山西 、河南、湖北、 四川 、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
眉户,一说因其主要曲调是由 秦岭 脚下的 眉县 户县 的民歌小调组成,因地得名;一说因眉户曲调悱恻缠绵, 悦耳动听 ,颇有迷人之感,故而亦称“迷糊”
眉户的语言十分通俗生动, 音乐风格 又很质朴。 音乐结构 为曲牌联套形式,不少曲牌是由长短不等的句子组成。眉户的伴奏乐器以 三弦 为主, 板胡 、海笛辅之,逐渐加入 扬琴 、二胡、 提琴 和部分中、西管乐 打击乐器 基本与秦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