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囊肿

病症
收藏
0 有用+1
0
宫颈 囊肿 ,称为“子宫颈腺潴留囊肿”,又称“ 纳博特囊肿 ”、“ 纳氏腺囊肿 ”,或简称“纳囊”,是 宫颈炎 的一种。一般发生在宫颈炎愈合的过程中,宫颈腺体内的分泌物被新生鳞状上皮过度增生阻塞宫颈腺管形成囊性肿物。一般小而分散,突出在宫颈表面,淡黄白色液体潴留在腺体内形成大小不一的囊肿。可以没有临床症状,伴随炎症则可以有 白带增多 ,伴或不伴有异味。中医对有症状的称为“ 带下病 ”。宫颈囊肿的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在查体时偶然发现,不需 特殊治疗 。如果腺体囊肿较大,伴有白带增多等不适需及时治疗。
中医病名
宫颈囊肿
别    名
子宫颈腺潴留囊肿 纳博特囊肿 纳氏腺囊肿 纳囊
就诊科室
妇产科
多发群体
已婚妇女
常见病因
慢性宫颈炎症
常见症状
无症状,或白带增多,伴或不伴有异味

病因

播报
编辑
1.中医学认为引起 带下病 的主要原因为 肝郁 湿热 脾虚 等导致的 带脉 不固,受到扰动所致。
2. 西医学 认为由于宫颈感染各种病原体,出现 炎症反应 和变化,在炎症愈合 修复过程 中,宫颈腺体内的分泌物被新生鳞状上皮过度增生阻塞宫颈腺管形成囊性肿物。

临床表现

播报
编辑
宫颈腺囊肿 表现为多个黄白色的小 囊泡 ,突出于宫颈表面,内含无色 胶冻 状物。若伴发感染,小囊泡外观多呈白色或黄色。其包含的黏液常清澈透明,但可能由于合并感染而呈混浊脓性。囊肿一般小而分散,可突出于 子宫颈 表面。有的宫颈囊肿可以长得很大,突出于宫颈表面,甚至到达 阴道口 ,根部与宫颈之间有蒂相连,常合并有 宫颈肥大 。检查时可以看到宫颈表面突出多个大小不一的黄白色囊泡,内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 玉米粒 大。
宫颈囊肿是 宫颈炎 慢性病变的一种,多数无明显症状,而伴随宫颈炎发作时的主要表现为 白带增多 ,由于 病原体 不同,白带的颜色、量、性状等也有所不同。白带可为黏稠、脓性,少数有时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极少数也可有 接触性出血 。如伴发 盆腔炎 则可出现下腹或腰骶疼痛,或 痛经

检查

播报
编辑
1.妇科专科检查
子宫颈宫颈表面突出多个大小不一的黄白色囊泡,内含黏液,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玉米粒大。注意有无伴糜烂、出血、宫颈肥大等,必要时辅以宫颈TCT检查,子宫与双侧附件无压痛、无增厚及包块。如果伴发较为严重的炎症,需进一步检查病原体。
(1)白带湿片检查 判断清洁度,排除细菌性、 霉菌 性、 滴虫 性的 阴道感染
(2)宫颈TCT(宫颈细胞学检查)或(和)HPV病毒分型检测 排除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前病变。
(3)活检 对疑似其他病变的需要活检,通过 病理诊断 排除 子宫颈内膜 异位或腺癌等。

诊断

播报
编辑
依据临床症状和 妇科检查 可确诊。。

鉴别诊断

播报
编辑
1.子宫颈病变
子宫颈病变也可伴发纳囊,宫颈 TCT检查 可以鉴别。
宫颈糜烂 ”这个名词已沿袭多年,却是不正确的提法,在国外早已经被废除,国内新的教科书上也已摒弃这种提法,代之以“宫颈 柱状上皮 外移”。一般说来,鉴别 子宫颈炎症 即可。
3.子宫颈内膜异位症
子宫颈发现紫褐色结节,质地较硬,常伴痛经,与宫颈囊肿不同的是刺破后有褐色出血,病理可见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腺体。
4.子宫颈微小 腺瘤 (癌)
子宫颈发现紫褐色结节,质地较硬,常伴稀水样白带,病理活检可见腺体结构的异常、 腺上皮 的异型大于腺体 异型增生 ,可见有明显的筛状增生, 乳头状增生 、腺体扭曲等异常。有时可见正常宫颈腺上皮向异型腺上皮的突然转变,这是诊断宫颈原位 腺癌 的重要线索之一。

治疗

播报
编辑
无症状可以观察,定期 宫颈刮片 TCT );或者用针刺破,涂以 碘伏 ;伴发炎则予以抗感染治疗;也可 物理治疗 ,如微波、激光、冷冻、电熨等。如不伴发其他情况(如宫颈病变等),一般不建议行 阴道镜检查 或LEEP等治疗。

预后

播报
编辑
宫颈囊肿一般无症状,发展很缓慢,可以观察不予处理。对伴有严重宫颈炎的女性,可积极治疗宫颈炎或采取物理治疗。

预防

播报
编辑
1.平时应注意 个人卫生 ,注意锻炼身体,适当注意 营养卫生 ,保障身心健康,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病原体侵入引起发病。
2.房事有节,避免房劳过度。注意性卫生, 性生活 前后清洗外阴,配偶要注意清洁阴茎的 包皮垢
3.实行计划生育,采取 避孕措施 ,尽量避免多次人流对宫颈的 机械性损伤 。同时妇科手术操作要严格 无菌 ,防止医源性的感染、损伤。避免分娩时损伤宫颈,如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并 合理使用 抗生素。
4.注意经期、流产期及 产褥期卫生 ,经期、产后应严禁性交、盆浴,避免病原体乘虚而入。
5.定期做妇科检查,发现 宫颈炎 症予以积极治疗,在治疗宫颈炎的过程中应禁止房事。经期停止局部上药。治疗期间要忌食辛辣、油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