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广义地说,文学、曲艺、戏剧、广播、影视、书法等都具有语言艺术的属性,但像电影、电视、戏剧、戏曲等属于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狭义的语言艺术指纯粹的以语言为手段来创造审美形象的一系列艺术形式,比较典型的有相声、评书、二人转等说唱艺术(曲艺)、朗诵、演讲、播音、主持、书法等。如果进一步细分,语言艺术产业还可以分为书法艺术业和有声语言艺术业。
语言艺术具有形象创造与形象感受的想象性、叙事与抒情的兼长性、语言结构与话语情景的多样性等特征。当语言艺术进入人类经济活动领域,其消费需求及市场随之产生,这样也就形成了语言艺术产业。在人类艺术生产、生活中,依托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今,语言艺术业实际上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业态,被包含在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之中,而“语言艺术产业”独立范畴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还未普遍形成。
以影视剧配音行业为例。目前,影视剧配音属于非常热门的专业,这个行业兼职配音演员众多,全职人员属于少数。需要配音的作品有译制片、专题片、动画片、广告、电脑游戏等。配音对艺术性和技术性要求均很高,随着大量动漫作品和国外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专业配音演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与其相对的是高端配音演员人数稀少,配音人才培养的非专业化以及专业培训机构的不足。
配音行业不像其他行业一样有一个开放式招聘,这个圈子相对封闭,基本上依赖于“师带徒”,或者朋友介绍。
2002 年,北京电影学院曾在其表演系下开设了一个两年制的配音高职班,但只办了一届就停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曾有一个“通道班”的形式,在三年级的时候,选拔在配音方面有特长,而且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一个通道班,专门开一些配音的课程;同济大学电影学院目前在本科阶段开设了配音专业方向。现在全国有300 所左右的学校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开设表演专业的学校也很多,这两个专业都有能力培养配音演员。因此,有学者建言教育部放开专业设置,使一些艺术院校能够设立配音专业,培养配音专门人才。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或许还有一些障碍需要跨越。
比如一些从业者所反映的待遇报酬低、评价标准不合理等。
配音演员出身的张涵予认为“配音演员的待遇15 年没有什么改变。15 年前,配电影是300 元到500 元左右,现在也是这样。海外大片配主角也不过1000 元到2000 元左右”。《法制日报》也曾报道“译制片名嗓后继乏人,配音行业待遇十五年如一日”,在2005 年,“电视剧中,配主角,一般每集250 元,配其他角色,一集就百元报酬。
配音水平很难界定,不同水平配音演员没有收入差距,导致高水平的配音演员心里不平衡,逐渐转行或者把配音当成副业。”一些专业配音演员认为非专业人士配出来的效果、质量有很大的问题,有些译制片往往一个人要兼几个人的角色,结果出现声音撞车的情况。这些粗制滥造的译制电影的出现,让观众对配音工作不信任,让新人觉得这个行业不再神圣。
再来看一下相声行业。根据耿波的《京、津地区相声演出生态调研报告》,相声表演艺术形式得以最终确立的因素,据说与北京的八角鼓“拆唱”表演名丑、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张三禄的离群单干有关。相传张三禄为人机智诙谐,但性情刁钻好自我表现,常在“拆唱”演出八角鼓时,擅自临场抓哏使噱,使同台演员无法应对配合而丢脸,伤面子。长此以往,导致了同行不愿与其搭班演出,并且有意排挤他。在此情况下,他愤而“撂地”,一人以说演笑话的方式谋生,并在笑话说演中加入了“拆唱八角鼓”表演的“逗哏”技巧。他不愿称自己的表演为“八角鼓”,而是借用了当时个人行艺的口技性表演名目,自称之为“相声”,由此开创了相声单口表演的先河。
张三禄之后,相声表演渐成气候,形成了三个师承系统或曰支脉,即朱绍文派、阿彦涛派、沈春和派。其中的朱绍文(1829-1904)又作“朱少文”,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世居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幼习二黄小花脸,曾搭‘嵩祝成’(班),因不能唱红,遂弃本业,改习架子前脸(彩扮莲花落的丑角)”。据传咸丰皇帝驾崩之后,勒令百日之内不许动乐演戏,朱绍文为生计所迫,同治元年(1862)改行到天桥一带撂地说相声。他有四个艺徒:
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和范有缘。在此之前,相声演出都是一个人的单口表演,他则常常与徒弟搭档表演,开创了对口表演的先河。之后,多人表演的“群口”形式也出现了。至清末民初,相声不仅在京津地区广为流行,而且远传到东北、山东和江苏等地,成为影响较大又风格独具的曲艺品种。
新中国成立初,以侯宝林、刘宝瑞、罗荣寿为核心的“相声改革小组”对传统相声进行改革,中国传统相声进入“新相声”时期。“新相声”的风格可以分为“赞美”
与“讽刺”两种类型,格调向上,主题鲜明,与传统相声有较大差别。“赞美- 讽刺”相声传统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是中国传统相声发展史上的辉煌一页。代表人物包括马季、姜昆、李金斗等人。
1990 年代以来,电视晚会相声盛行。以“春晚”相声为代表,相声开始脱离现场,按照限定时间进行表演,在获得了较大成功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僵化、形式主义的弊病。一直到今天,相声进入多元发展局面。1999 年天津众友相声艺术团“重返茶馆”,新世纪初北京李金斗提出相声“重返剧场”,这些尝试开创了相声表演的多种形态。尤其是2006 年郭德纲“德云社”的成功为相声发展突破晚会形式、自我创新开创了典范。
1994 年,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大量借鉴相声艺术要素,取得极大成功,同时为中国情景剧奠定了基本的艺术构架,这是相声艺术向新媒体渗透扩散的开始。2005 年天津杨少华父子的《杨光的快乐生活》同样以相声做骨架,取得成功,实现了相声艺术与多媒介形态的融合共生。
有声语言艺术还包括播音与主持、演讲与朗诵等。演讲是通过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1980 年代初,《演讲与口才》杂志掀起了一股演讲热,并形成了一个固定用语“演讲与口才”。1983年,语言学家许嘉璐在一次演讲与口才座谈会上,对该杂志的创办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演讲除鼓动人民外,对内政、外交以及各行各业都很重要。……提倡演讲,培养口才,实际上是提高我们民族的思维能力和素质。”
1990 年代初,《演讲与口才》的创办人邵守义撰写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演讲学教材《演讲学》,之后,又主编了《演讲学教程》,将演讲学理论知识引入了大、中学校课堂。说学(演讲学、口才学、论辩学、交际学)成为各类学校中的常设课程,演讲也成为学生们最平常的活动。口语交际的内容还进入了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标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了中小学的必修课。
朗诵,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朗诵,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和表演性。
朗诵的内容以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多,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同时,朗诵也对朗诵者的综合艺术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包括较好地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善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气,同时,还要配合相应的表情,并能够对语音、仪态、表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巧妙运用灯光、背景和音乐来增加表演效果等。
以上以影视剧配音、相声、演讲和朗诵为例,对有声语言艺术业进行了简述。语言艺术业的各种形式在发展中呈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新的媒介发展环境中会变得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