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为奴十二载》?

关注者
346
被浏览
265,016

62 个回答

这部剧其实 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非常平静的以一个为奴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 (平静到好像他自己不是自由人,因为作为自由黑人和奴隶真的没差多少)。因为就黑奴这个题材,实际此前已经被演绎多次了,声嘶力竭的呼喊,暴力的反抗,撕心的情感纠葛, 各种跌宕起伏的类型也都被演绎的太多了 。(从70年代末的电视剧《根》,到后来的电影《紫色》这种作品出完, 再用类似直接渲泄的手法来拍这个题材,可说是余词尽废了 )。而且有个背景, 电影是有传记原著的,传记是主人公获释的1853年写的,很快出版。然后紧接着下一年就发生了有关废奴问题的激烈冲突事件“流血的堪萨斯“,然后整个国家 无可避免的意识到和平保留奴隶制已不可能 了。 所以,这部剧选取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从一个并没有激烈反抗的自由人为奴的经历, 来审视风暴来临前的美国奴隶制的现实状况,要的就是这种平静下暗流涌动的效果

看到太多类似“工整”,“平淡”的评价,感觉有失公平。我认为本片最大特点就是平实的叙事方式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主角虽然没有与所谓的反派进行正面冲突,但依旧不断地尝试恢复自由的方法。失败后几尽绝望的心情,农场主毫无人性的方式和身边黑奴的悲惨遭遇慢慢将本片绝望的情感推向最高峰,这让才凸现了主角重新得到自由的心情。
我认为很对人认为本片平淡的一大原因是缺乏对那段历史的理性认知,受认知的限制不能对原本为自由人的主角追求自由的渴望感同身受,不能认识到当时大部分黑奴受到精神控制根本没有反抗意识以及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庞大的黑奴体系。而后者恰恰是主角一次次绝望心情的根本原因。当然,本片除了体现对自由的追求外还表现了个人对抗社会体系时的无力感。
很多人太过注意电影之外的因素,比如导演是黑人,主题讨巧等等,却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成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