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宣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鳄城、江南鱼米之乡。

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期间,经常寄情山水,吟咏诗歌,他还在宣城之北的陵阳山上修建了一座“高斋”,并以清新流丽的笔触写下了山水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宣城县志》记载:谢朓“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

在唐代,为纪念这位宣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特地以谢朓的名字命名,将“高斋”改名为谢朓楼。 谢朓楼和我国古代的名楼一样,也曾因为一首首传世的诗篇而誉满天下。

诗人李白路过谢朓楼时,写作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并在诗中称赞谢朓“中间小谢又清发”。从此,谢朓楼成为知名度很高的风景名胜,也成为闻名遐迩的送别之地。

自此后,谢朓楼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打卡胜地,他们追寻着谢朓、李白的足迹,慕名来到谢朓楼,并写下了大量的吟咏谢朓楼的诗歌, 谢朓楼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无虚日”的文化名楼。

在诸多吟咏谢朓楼的诗篇中,晚唐诗人许浑在谢朓楼送别朋友时写的这首《谢亭送别》,格外引人注目,原诗如下: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诗题中所说的谢亭,就是宣城敬亭山的谢朓楼 。开篇句“劳歌一曲解行舟”,写的正是诗人送别朋友乘船离开的情景。

诗中的“劳歌”,指的又是什么歌呢? 送别时为什么还有唱歌呢?原来古人在送别亲友时,不光有折柳相赠的习俗,还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如李白离开汪伦的庄园时,“忽闻岸上踏歌声”就是汪伦送别李白时吟唱的歌曲。

劳歌其实一种旋律忧伤,表达依依惜别的感情的歌曲,躲在送别的唱和歌唱。 “劳歌”出自南北朝萧衍的《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萧衍借伯劳鸟和燕子来比喻亲人、朋友、情侣的分别,后世文人多借用此意。

当亲人离别时,送行的人唱起那 旋律忧伤的歌曲时,伤离别的情愫就弥漫在即将分别的每个人的心中。

劳歌一曲唱罢,朋友登上行船,诗人亲自解开缆绳,行船载着即将远行的朋友向着目的地的方向缓缓前行。

诗人伫立岸边,与船头的朋友挥手告别。当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诗人眼中流露出一丝的伤感与无奈。

这正是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回望远山近水,只见矗立在两岸的青山色彩斑斓,那红红的枫叶将青山点缀得分外美丽,红红的枫叶也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色彩格外鲜艳明丽,简直是一幅层林尽染的秋日画卷。

而诗人眼前的一江秋水,水流急速,水流的速度有多快,江面的行船的速度就有多快。只写江水,却不写行船,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流急速的视觉描写,将行船的离去烘托出来。

诗人正是通过青山红叶、江面水流这样的侧面描写手法,再一次暗示出朋友所乘的行船离诗人立足之处越来越远,行船随着江水的奔流早已渐行渐远。

最后两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朋友的地点谢朓楼,而是一直留在这里。

因为两人在分别前把酒话别,喝了不少送别酒,朋友走后,诗人满腹惆怅,就留在这里略作休息。没成想,诗人竟因为不胜酒力一躺下竟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黄昏时分,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晚风夹杂着秋雨洒向大地,洒向江面,洒向诗人所在的谢朓楼。 诗人举目四望,只见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

诗人回想起远行的朋友,他又向江面望去,只见江面也笼罩着迷蒙的雨雾,而朋友的船早已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了。

但诗人依旧眺望着朋友远去的方向,诗意就在这黯然销魂处戛然而止,但那依依惜别的情感依旧回荡在谢朓楼的上空。

诗人酒醒后惆怅寂寞,黄昏时分的风雨,都是一片迷蒙凄清的景象,景与情融合在一起,环境的描写烘托着诗人情感的流露。 在这迷离的氛围中,诗人默默地从风雨笼罩的谢朓楼上走了下来

这首诗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诗人借谢朓楼的景致将离别的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从为朋友送行的一曲劳歌起笔,继而写眼前的水流、行船,再写诗人酒醉微醺之时所见的红叶青山。前两句的景象描摹非常传神,非常优美 ,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景与情交织交融。

如果说王维《渭城曲》 (同名《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 代表了盛唐送别诗的成就的话,那么许浑的《谢亭送客》则是晚唐送别诗中的一座高峰,是足以媲美《渭城曲》的送别诗。

因为许浑这首诗中描写的送别名场面,而让宣城谢朓楼成为有名的送别之地,这也为宣城厚重的人文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创 | 2022-08-30 20:11:17 阅读 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