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所以复杂,或许正因为其自身的不确定性。作为观众,我们也往往喜欢那些情感丰富,“有内容”的角色。因为他们的经历本身,可以反应这种复杂性,并使我们产生代入感,引起共鸣。也正因如此,本篇的主角冈部伦太郎才会那么深入人心。(以下涉及石头门本篇剧透,小部分门0剧透,阅读请慎重)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向作品,命运石之门非常成功的推出了冈部伦太郎这个有趣的角色。无数次的时间穿越放大了在他身上有两种明显的特质。作为冈部伦太郎时的善良和作为凤凰院凶真时的狂气,自信。当然细细拆分可以加很多标签上去。但主体是可以分成两大类的。即作为冈部的正常人特质和作为凶真的中二属性。根据网上对中二一词的解释,中二是叛逆期的青少年们为了突出自我的不同。为了不被这个世界同化。在过剩自我意识的作用下所会经历过这个过程。虽然契机可能只是我们觉得某个角色很帅。但仍不失为是我们确立自己价值观,为自己确立生活模板的必要阶段。而中二这个属性在石头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前期的搞笑担当,同时也是后期的催泪弹当。冈部伦太郎本人在这两个特质中的不断徘徊贯穿了全篇。一次次的受挫和奋起(妥协)丰满着角色的形象。在使角色立体的同时也不断的洗礼着观众。让我们和他感同身受。不得不说,最后的最后崩溃的冈部伦太郎面对未来短信中二回归的时候实为点睛之笔。不仅使得整个情绪流急转直上。更和之前的中二首尾呼应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让我们在反复品味冈部伦太郎漫长征途的同时。为那百折不挠的勇气而喝彩。燃的同时它仍能给予观众希望。让我们试着像凶真一样无畏的去面对眼前的人生。但仅仅如此吗?命运石之门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作品没有之一。因此在反复观看的同时我不由得去思考。当我们谈到命运石之门,尤其是谈到冈部伦太郎这个角色本身的时候。很多人会说,这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冈部伦太郎在承受了世界的恶意洗礼之后。懂得了承担责任。懂得了摆脱中二。成为一个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去奋斗的优秀青年。而不是整天嘻嘻哈哈调戏妹子和满嘴胡话。但是,成长本身也意味着失去一些东西,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编剧为什么最后仍然要让中二这一属性回归?这不宛如绕了一圈,原地踏步吗?为什么作为观众的我们仍然会为了那一句这一切都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热泪盈眶?那本该是我们所厌恶,所鄙视的东西不是吗。但中二这一特点在经历了23集的洗礼后回归了。并且从弹幕,评论来看得到了光大观众的一致好评。那么中二对于冈部伦太郎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仅仅是作为博取观众共鸣的工具吗?还是说只是本剧所引用的的众多二次元词汇之一呢?本文将试图分析冈部伦太郎的心理变化。谈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角色。而中二的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时如果言辞,观点与诸君有异的话。大可无视。就当是我帮门0预热了。
TV版对于凤凰院凶真的来源的详细描写出自13集冈部第一次时间跳跃的时候对于真有理的回想。这个绰号来源于他童年时所看到的电视剧中的某疯狂科学家,(剧场版在sg线不一样所以不谈)而在真有理饱受外婆去世的打击时,为了鼓舞她而被冈部所使用。彼时的冈部年幼且胆小,所以在真有理因为外婆去世而悲伤的时候他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他踌躇着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直到某一天看到伦勃朗光线,看到星屑握手的那一瞬,在害怕失去真有理的担忧和对于真有理的关心的双重心理的驱使下,说出了名台词,“你是我的人质。”强行给自己套上了疯狂科学家的帽子,也因此换回了一度沉沦在悲伤之中的真有理。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年幼的冈部是不善言辞的,所以空有一腔深情却无法表达,但与此同时无限纠结的背后是他对于同伴的真真切切的关心。因为不擅长表达所以只能用人体试验缺少人质的名义,别扭的表达出对于真有理的关心。在这个阶段,凤凰院凶真的名号是他鼓起勇气的道具。不过因为尚不熟练所以还没有影响到他自己的行为。
而慢慢的他长大了,在不善言辞的影响下,冈部伦太郎可能也一直没什么朋友,(详见12集天台对话)最初的lab只有两个人,每天也只是静静的在休闲和中二中度过,是否是在外社交的不利,还是长久的中二影响了自我我们不得而知,我个人比较愿意相信是他为了让真有理一直保持乐观而在逞强。以一种本不适合他的方式生活着。但结果是凤凰院凶真渐渐地取代了冈部伦太郎成为了他行为的主导模式,初期也只有和真有理之间的对话还能看到那个温柔少年的影子,在和桶子和助手的交流中他会下意识的犯中二,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而这个时候的中二则更像是为人处世所戴着的面具,在侵犯对方的同时掩盖了自己的不坦率的内心。那内心中善良且青涩的少年,只有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会被发现。创建lab的原因也正如他在第10集所说“我或许只是想要朋友而已吧。”其实我想最开始的冈部伦太郎可能并不像他耍中二时所展现的那么轻松。为了青梅竹马他选择了一条他并不擅长的道路。并且越发的深入他和这个正常的世界就越脱节。但实际上他仍然不擅长应付这个世界,中二虽只是他接触世界的一个手段。但当然慢慢地他也就接受了这个过程。毕竟他也到了这个年纪。寻求自我价值和过剩的自我意识确实的影响了他,而且建立lab的一路上所认识的人也慢慢让他从孤独中走出,让他能够放肆的在中二这条脱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这时的真有理则慢慢从一个被拯救的角色中走出,成为了他在脱线和善良中间来回切换的一个重要的存在,(例如第二集拎袋子的细节。第7话的电话,连语气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她对他确实足够的了解。也只有在面对她的时候冈部伦太郎才愿意卸下心防。虽然中期开始慢慢的助手等角色也开始能走进他心里,但真有理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存在。当然这是后话。

当然如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下去的话,想必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份心底的青涩和中二也迟早会慢慢被抹去。毕竟冈部伦太郎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表现的比较极端,但他和普通的模板化角色不一样,他在成长,也在改变。这些我们都可以很明显的从剧集中看到。即使现在满口疯狂,改变世界,但骨子里仍然保留着做人的常识。假以时日想必也会慢慢被改造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好青年。(实际上0里确实有演示这部分)只不过编剧让这一切以一个更为激烈的方式发生了。在不断的试验之后事情终于演变了到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如果说最开始的实验是冈部伦太郎以一种玩笑,游戏的心态在进行,那么伴随着和提托的进一步对话和意识到实验对于现实的变化之后,他的心态已经开始慢慢发生转变,两封恐怖邮件则作为爆点让他开始质疑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在阴谋和未知的压迫之下,他第二次次深深陷入了无力感中。而本就因为得到同伴而有所改善的中二病形象更是被进一步压制。冈部伦太郎开始以正常人(冈部)的视点开始思考,于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11 12集的大部分时候他都面色凝重,语调平常,他开始更多的倾听而不是一顿中二宣言说之而后快。并且一改常态做出了发布时间机器的决定。他开始越来越多的在助手等人面前展现作为冈部的自己。那个为同伴着想,不坦率但时常温暖人心的形象。可惜这一切都太迟了,而接下来他所要承受的,则是毁灭性的打击——真有理的死亡。在这个阶段,中二更多是作为搞笑担当。一方面是可以缓解因未知所带来的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和后期冈伦的憔悴形成强烈对比,(想必不止我一个在看完全篇之后反复回看前12集平复心情)而在某些对话中,即使是以凶真形象作为开场,最后还是会回到好人“冈部”收尾。(如第11,12话语和助手的谈话 11话那句求之不得简直苏到爆炸)这都是他的改变。


然后终于到了重头戏。真有理的死亡无疑是最直观最沉重的打击。对于热爱同伴尤其是真有理的冈部伦太郎而言,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他的反应是:13 14集整整48分钟的无中二状态,完完全全的本色出演。中间少许的中二也是为了掩饰真相而做出的最大限度的努力,而非以往的信口开河。然而世界线残酷的收束之下,凶真中二的外壳被无情地击碎,冈部伦太郎别无选择的以自己最原始的面貌面对着问题,14集的哭泣绝对是他的真情流露但可惜毫无意义,渐渐内里属于冈部的纤细的内心也在无数失败下开始日渐麻木。幸运的是,助手找到了冈部。以中二的方式鼓舞了他(详见线性拘束 黄昏色的救世主)并吹响了反击的号角。有一点必须提前说明的是,石头门中的每个配角有存在的意义。因为石头门的主题我觉得可以用“人得靠羁绊维系于世 ”来总结,这点在本篇中被反复强调。(例子:1回到过去的铃羽与天王寺 2被助手所鼓舞的冈部)可以说,正是有助手,真有理为首的一批伙伴的存在,孤独的观测者冈部伦太郎才能一步步坚持下来,为了拯救真有理而行动。游戏中铃羽end就较为极端的演示了冈部一个人纠结而导致崩溃的下场,当然后面会再次提及这里暂且不提。也正是在这一票亲友团的扶持下,冈部才能一点点振作起来为了拯救真有理这个目标有计划地行动。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羁绊,在只能依靠牺牲他人回忆,牺牲愿望的前提下回档的冈部才会那么的痛苦,因为只有他才能为那所有逝去的可能性证言。而他也确实从中获得了成长,例如:他从铃羽身上见识到了自身目光的短浅,见识到了打工战士不为一己私欲为了未来奋斗的光辉,理解了自己对于未来的重要性。从菲利斯事件他收获了干预别人生活的罪恶感。琉华则让他开始正视自己对周围人的影响。。。。。。所以他再不能以中二的态度嬉笑度世,(关于第18集和琉华约会时的变回中二的剧情我认为是他下意识的做出对其的补偿,而不是习惯性的继续中二,游戏中也有提及,不刻意去做已经做不好了 详情见图 来源:第八章自我相似的雌雄同体)



在见识了那么多悲欢离合之后,任谁都再难产生过剩的自我意识了。试想:如果有能穿越时间的方法,谁都会想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为了自己的愿望牺牲别人的就是应该的嘛?尤其还是亲近之人。冈部中后期开始越发的被这个问题所纠缠,所以凤凰院凶真伴随着他的成熟进入了慢性死亡。但在真有理的死亡在这巨量的砝码下这一切似乎都还能承受。所以他只能铭记所有的牺牲,并绝情的一路走下去。直到。。。。他发现了糟心二选一。
当天平的双方持平的时候,冈部伦太郎第三次找回了久违的彻底的无力感。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即使拥有魔眼的他也不过是蝼蚁一只。重压之下他终于崩溃了。他甚至亲口否定了凤凰院凶真的存在。选择真有理的话无疑是让他得偿所愿,而且时过境迁,在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真有理不再单纯是一个被拯救的对象,她也带给他一次次前行的动力,可以说在冈部试图拯救真有理的时候,真有理的存在本身,也多少在救赎着冈部本身。助手就更直观了,无论他多少次穿越,陪在他身边第一个识破的永远是她。有她的存在,才有我们后来看到的冈部,而当长久培养的默契慢慢生化成爱情,这就根本没法选了。这次的崩溃是靠助手的自我牺牲强行挽回的。也正是这可预见的永别让他不再选择掩藏心意。22集的表白可以说是宣告了中二的彻底死亡,因为他终于可以坦率的和心爱的人表白,已经再不需要中二作为沟通的桥梁。直到这个瞬间为止,冈部伦太郎的角色形象都确实是在成长的,摆脱了中二的束缚,在肩负起责任的同时,变得适应了社会,似乎一起都回到了正轨,除去助手的死亡。想必很多观众也确实注意到了,那就是是22集结尾的胜利宣言中,他所说的看似中二的话语其实全部变成了真相。这个其实从12集开始就早就有了预示,但直到22集作为情感的一个爆点,实在是催人泪下。而这种呼应不仅加入了一种命运无常的荒谬感,更是借此加深了观众对角色的代入感。周围人的不理解,也使得孤独的观测者中孤独一词,更显贴切。
p.s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点,最开始的时候冈部只会在和真有理讲话才会卸下凶真的伪装,而到了20多集就反过来了,他只会和真有理还有助手耍中二了。当然为了剧情需要,为了保持情绪流的正常其他可能让他犯中二的角色则一概没有出现。而这时的中二则回归了开始的情况,作为掩藏内心的伪装。一种掩饰心理,安慰他人的逞强。
先插一堆题外话,谈到石头门的感情线,我觉得这其实是本作一个十分出彩的地方,在冈部伦太郎一次次穿越时间拯救真有理的主线之下埋藏了同时进行着他和助手恋爱的暗线。在一步步突出石头门“人得靠羁绊维系于世”的主题时,慢慢推进暗线的爱情戏,这无疑是十分自然且有效的做法。毕竟石头门的感情线其实相当难写,每一次跳跃主角除外所有人好感度降低。(关于这个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会进一步探讨)你总不能指望人家像后宫番男主一样三集一个妹子吧。。。(虽然既视感的设定还是难免让人感到有些突兀,但配合伦太郎的主观视角连续看的话就让人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谈及一直被人所诟病的后宫要素。诚然,石头门中有各式各样的妹子,而且为了剧情发展冈部伦太郎必须和她们产生互动,但我想即使是和硫华的约会也并没有喧宾夺主,顶多会带来一些突兀吧,毕竟较之其他的后宫类美少女游戏,石头门的原作非常讨巧的只拥有一条主线剧情。想必游戏玩家更能理解我在说什么。打个比方就是并不是类似一般后宫游戏树状图一样有许多分叉,并继续产生新的分支。而是一根光杆树桩搭配几根枝条罢了。没有其他分支。和各个女配的特殊互动仅作为非常短的分支结局存在。以游戏党的体验来说,冈部伦太郎和各个女配在个人线路的互动,有,但都不多。其中尤以打工战士线为最震撼。 在不发送D-mail的条件下一次次试图拯救真有理未果之后,彻底被摧残的冈部已经丧心病狂,他一次次穿越时间只是为了逃避,而这时打工战士向他提议建议两人一起回去,如果你硬要说这段还有什么爱情戏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了。实际上在琉华,菲利斯等个人线中虽然结尾他们确实在了一起,但以我个人观点看下来这其他女配的end更多是冈部对于命运妥协的产物,这其中很难说是否存在爱情,而与之相反,他对于助手的感情伴随着他对命运的抗争一点一点累计,在糟心二选一时全面爆发,(也即是true end走向和动画改编路线)这才是最自然,也最让人感动的部分。换个角度看也合适,只有在一次次的坚持下,作为结果,他才能收货爱情。——与助手间友情的升华。主线与爱情部分相辅相成,成功结合,并最终借助这爱情推进主线,补完并升华了其的角色魅力,这才是我认为石头门最亮眼的地方。相比之下,同为穿越类经典的《ever17》在感情戏的部分或许稍微薄弱了点。(仅为个人观点,事实上我也曾被大结局的叙诡所惊艳到。)四条分支的个人线虽都不缺乏爆点但本质上可能本质上是为了分批补完世界观而存在的吧。去除这方面的功能性的话感情戏偏弱,而且虽然人物在可可线有所汇集,但个人线高度重复的剧情和过于惊艳的结尾无疑在比较下使个人线感情戏逊色不少。
书归正传,当23集回到阿尔法世界的第一次遇到铃羽的的时候,铃羽问他愿不愿意和她一起回去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理由是无法白费助手的牺牲。直到听到拯救助手也是必要环节的时候,才下定决心回去。同时冷冷地甩了一句“我对未来那57亿人没兴趣,只是。。。。。。”是不是有一种既视感。没错第15集他说过一样的话。同样是把个人置于世界之上。但心态和语气差的太多了。在拯救真有理时,他的眼中只有真有理,也因此谴责过未来放弃真有理确仍然选择“苟活”的自己而与铃羽产生了分歧。所以当时很难说他是否真的做了比较。这句话更像是他为了振奋自己而做的激励。而到了23集,经历这么多之后我相信他是在仔细思考的之后选择了这个选项。所以即使表象一样,内在却是完全不同的。也正因如此,在第一次试图拯救助手无果之后,他所承受的打击表现得才远远超过了拯救真有理。累积的经验塑造了现在的冈部伦太郎,却也因此使他的外壳脆弱不堪。而亲手杀死助手更是这最后一根稻草。这应该是第四次他陷入到了深深的绝望感之中。各位应该发现了,冈部伦太郎成长的过程和和故事发展模式是一致的,也是重复的过程。即伴随着轮回重复接受无力绝望,并藉由各种助力振奋的过程。而在经受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羁绊的帮助下,助手死亡的现在还有什么能够把这个梦中人最后一次惊醒,助他度过这最深的苦海?答案只有他自己。也只有他自己才足够分量。而且还是15年后的自己。未来的自己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生活的建议,未来的走向,以及最重要的,我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未来的凶真带给了现在的冈部足够多建议的同时还有足够多的暗示:没错,你小子我15年后还是个中二病。对于已经审判凶真死亡的现在的冈部来说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经历决定思想,在经历了如此多之后他选择告别的中二(不成熟的自己和一段疯狂的过去)却在15年后的自己身上重现。而就是这样的他凭借对助手的执念造出来时间机器给自己用。15年后的凶真绝不可能放弃思考,那他为什么选择中二?观众视角而言那必须是为了鼓舞自己,让冈部再一次回去。或者为了提醒他与其纠结一生,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但其实可能就自己凶真看来没什么意义,不过正如命运石之门本身,没有意义的同时却超越意义,意义终究只是意义,拘泥于意义则代表始终受限于命运,从而放弃了自己心中真正的愿望。(中二ing。)或许也正是在这种关头,中二那不成熟的侧面所蕴含的真诚的勇气才会被无限的放大。如果理性,伤痛已经让自己麻木,那就回想起同样见证那命运三周的另一种感情——中二吧。这绝不是不成熟就不成熟这种破罐子破摔。现在的他早已足够成熟,也确实是在做着改天换命的伟业。或许需要的只是曾经拥有现在失去的那一丝信念,一种原动力。23集首尾呼应,最后的结尾满足宅男幻想的同时成全了主角本身。堪称完美。
p.s另外,不改变历史的欺骗自然有理论上的需求,但对于冈部伦太郎来说其实藏着一条暗线,即见证自己人生的改变的仪式感在里面。他有必要见证自己的人生被改变的瞬间。而现在的冈部也确实成功的领会到了15年后自己的思路。成为了那个对外宣称混沌但实为传播自由的疯狂科学家。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这前后的比较吧。例子是冈部和铃羽16集和24集的对话,同样是安慰铃羽,同样是侧身不露面,16集的他是以冈部伦太郎的身份犹豫地说着询问的台词,24集则是以平稳的凡人语调演绎着疯狂科学家的角色设定。24集的他让我们意识到中二再不再是他硬撑着面对世界的铠甲,而是他自我意志的结晶。彼时的犹豫到此刻的沉稳。那时的感伤到最终的狂气,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这前后的变化又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还有一点不得不吐槽的就是助手果真是拿了剧本的,还记得22集助手关于自我存在的一番假说吗?由各条世界线上的“我”构成概念上的我,换言之也可以解释成“我”无处不在,而强烈的意志或者情感穿越时间,相互联系。最终形成了现在“我”的话。但实际上这番说词不仅适用于22集表白的场景同样也适用于23集失败后中二回归的冈部伦太郎。可能玩过门0的玩家会更有感触吧,无数次失败的教训,无数次放弃的后悔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汇集到那一句“世界就在我掌中”,这是冈部伦太郎自身的想法,却也是无数个未来的他所秉持的执念。第一次看的时候只能体会得到燃,但是现在的评价是:这是何等浪漫却又伤感的瞬间。如果说到跳跃回β线之前的剧集更多是贯彻“人得靠羁绊维系于世 ”这个主题的话,那么最后的两集两个冈部伦太郎历史性的对话还多了一重意味,这证明着被迫以牺牲消费羁绊本身前行的冈部伦太郎以一生的努力为代价拯救助手的行为,算是对他和助手在α世界线三星期这羁绊本身的一种反馈。或者说拯救了这份羁绊。这与前文形成强烈对比,也反映了他的成长。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关于中二我已阐述够多,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角色?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冈部伦太郎所经历的无奈,所以我们把自己带入了这个角色并祈求他能够得到幸福。又或者是我们作为“长大”的人早已失去了这里“中二”所涵盖的和现实抗争的勇气。所以带入角色之后看到那我们曾有缺失去的东西之后的不甚感慨。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还有着孩子气的一面,他或许是我们的理想也可能是我们的执念,当我们看到中二的凶真被残酷的现实硬生生逼回冈部伦太郎时,我们对他的中二的一面,对自己已离去的幼稚的厌恶慢慢变成了对他个人的一种理解,一种怜悯和对于“美好”过去的怀念。到这里的话,一个优秀的角色就算是被成功塑造了。当我们藉由受挫的冈部伦太郎回想起现实中的不利时,我们理解并认同了这个角色,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被逼着承认了二选一的伦太郎也就成为了茫茫大众之一,只能成为一个引起观众共鸣而不是被观众推崇的角色。但所幸最终他还是成功的救回了助手,而这时的中二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我们所厌恶所摒弃的幼稚,而是一种直面生活,直面命运,直面巨大的世界恶意而仍然坚挺的勇气和执着。那是现实中的我们也都不一定有的东西。可以说拯救助手的行为成功的把冈部伦太郎的角色形象升华了。在助手和真有理中二选一,其实无论他选择谁我们最终都能理解却不能满足,选择真有理只是一方面如助手所说是回到过去,而真有理不用知道真相所以他所面对的客观的压力会减小,同时这也是对于22集前冈部伦太郎至今为止苦苦支撑的信念的延续和救赎,(虽然0告诉我们选谁其实没差233)。但最终拯救助手的行动却是不一样的,通过Operation Skuld和门0我们能看到一个为了自己的执念奋斗了一生的角色,为了在糟心二选一中努力开拓第三选项的勇者。而这最终把冈部伦太郎变成了一个理想化的角色。当然编剧确实是在这里挖了坑的,α也好β也好最终通向的都是世界层面无可挽回的悲剧,所以单凭这两个原因以后也得逼着他回去。(为了大义他也必须回去,这其实是弱化了他拯救助手的动机),所幸回避助手的死和大团圆的道路是一致的。所以他能通过自己的手完成对助手,对自己的救赎。而不是成为倒下的千万悲剧英雄之一。一句坚持了15年的命运石之门,没有意义的言语本身终于成为了他自我意志的体现。贯穿15年的执念一脉相承,让他知道自己没有变。所以他会过走出迷茫。宛如凤凰无数次的浴火重生。这或许就是我们为什么喜欢冈部伦太郎的理由,在经历了令人绝望的事实后,他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爬起,他有过迷茫,有过妥协,甚至有过癫狂。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出来,以我们都曾拥有的逝去的勇气武装自己,一步步前行,最终站在了那象征自由的门前。如果说冈部活过了我们的内心的柔软和间或的无奈,后来的凶真活出了我们的理想或者说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那么最后冈部伦太郎这个主体则是兼具两者特点的一个理想角色。在本篇的22集冈部伦太郎借凶真的死亡试图以常人的身份活下去,(前方门0剧透)门0则是在试图恢复正常生活无果后借助凤凰院凶真的复活作为仪式重新开启了对抗世界对抗命运的计划。最终到达sg线的则是未来的凶真所期盼的最完美的自己。如我前面所言,名为冈部伦太郎的男人的这一生,都在冈部和凶真的特质间来回往复。这两者对于他都意义深重。而最终,也只有结合了双方的特点,他才能走到通向自由的sg线。相辅相成,前后呼应。其实,以相对大众化的出厂模板活出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绝对是冈部伦太郎这个角色塑造的如此成果的一大原因。一个人如果一直重复过去的行为而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那他只是个疯子,但如果在重复的过程中他始终不断的尝试着全新的行为进而被人所理解,那那份愚蠢便会被理解为坚持等优良的品质。从而被人所歌颂。当然,或许悲剧化的结尾能够在更多博得观众眼泪的同时带给我们反思,但就我个人来说本篇的结尾无疑是最完美的处理,看到弱小的个人在身边羁绊的扶持下一步步在巨大的世界恶意前坚持下来,那久远的情感在无数漂泊之后落地发芽,总能让人在泪流满面的同时,再次充满面对世界的勇气。(大考前刷一遍总能鼓励我好好学习。)讲真,命运石之门,再看十年也不会腻呢。
p.s 行文匆忙,肯定还是有很多伏笔,很多对比没有写到,这些也许可以在以后分析其他角色的时候连带分析到。如果还有机会的话233
最后附上游戏开场白和门0结尾语作对比,请各位自行体会个中滋味,然后让我们一起好好期待门0。(剧透警告?好吧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如果有机会的话以后可能会做其他角色的分析)
本篇
宇宙有起始,但是没有终结——无限
星尘也有起始,但却会自行走向毁灭——有限
越是睿智,则越是愚蠢。这是历史的教训。
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不会知道陆地的世界。
如果他们也有睿智,则也终将走向毁灭。
人类想要超越光速,简直比鱼类开始在陆地生活,更加滑稽。
这是对想要反抗的人们发出的,来自神明的最后通牒。
门0 (来源详见药厂门0合集 AV3834470 )
宇宙有开始,却没有结束——无限
星辰虽然也有开始,但却因自己的力量而灭亡——有限
拥有智慧的生物才是最愚蠢的,这一点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
在海中生存的鱼,不知道地上的世界
如若他们拥有智慧,也会因此而灭亡
人类想要超越光速,比鱼想要在陆地上生活还要滑稽
这就是,与神最后通牒所对抗者的——执念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