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名的中文写法与读音之议
鉴于日语与汉语的共同的特性(汉字),决定了日本人名译成中文时, 不优先 考虑日语读音,而 优先 考虑日语的写法来译,这一点与其他使用拼音文字的语言截然不同。
一、写法
目前中国大陆现行对汉字规范的依据是《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了 8105 个规范汉字,其中一些异体字规定在特殊场合时可以使用。中国大陆目前对取名的要求是不得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有特殊规定的除外),但日本人名不受新旧字体限制(如 桜 与 櫻 、 歩 与 步 可以任意使用)。由于中国大陆的简化字与日本新字体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有些两个不相关的字可能会成为巧合出现,或者与原有的字正好同形(在日语里称作 別字衝突 (べつじしょうとつ)),如 芸 ,在中国大陆既是传承字 芸香 的 芸 ,也是 蕓薹 的 蕓 的简化字(但要注意 薹不是苔 ,不能简化)。而日本的情况是, 芸香 的 芸 也有但用得比较少( 芸亭 (うんてい)),更多的则是 藝術 的 藝 的新字体(对应大陆的 艺 字)。
汉字的译法,是找到其旧字体(如果本身是旧字体可以跳过此步)以及相应的异体字,然后再根据大陆规范汉字合并,比如 経済→經濟→经济 , 渋→澁→澀→涩 (故姓氏 渋谷 译为 涩谷 而非 涉谷 ), 浜→濱→滨 (此字与中国大陆读 bāng 的浜毫无关联)需要留意的是, 潟 ≠ 瀉 (后者对应大陆规范字 泻 ),所以译此字时还是保留为 潟 (xì)。但是,如果是日本的国字(日本自造汉字),对译时予以保留( 辻 、 畑 等字)。有些人名含有重复汉字的记号 々 ,则译成与前面相应的汉字,如 佐々木→佐佐木 。
如果涉及到假名,则可能先是找其对应的汉字写法,然后转化成大陆的规范汉字(例: すずこ→鈴子→铃子 ),或者这时候 才开始 音译(如题图的 妮可 ),译法可能因人而异(盛大版本为 日香 ,取にこ的最接近的发音にち与こう转化成相应汉字),具体见 含有假名的日本人名译法再议 。
在翻译中容易出问题的是 糸 字。有人说直接按照 mì 来读,其实是不正确的。首先要承认的是 糸 (mì)与 絲 (丝,sī)不是同一个字,日语里读いと的是 絲 ,然后新字体正好简化成 糸 ,这时候要注意,一定要译成 丝 ,否则就会出现类似于 浜 、 芸 没有译出来对应的汉字(《约会大作战》的 四糸乃 (よしの)译成中文应为 四丝乃 )。(有类似情况的如 糸守町 ,见 《你的名字。》里,日语的糸守町用汉语描述时,应照搬原字型,还是按大陆用字规范作「丝守町」? )
二、读法
先提多音字,比如 重 ,按照日语原义,比如かさね是含有重复之音,读 chóng;おもし含有重量之意,读 zhòng。但是这对于语源不明的词汇是不太靠谱的,像 重 读成しげる,与繁茂意相关,具体研究见此提问: 日本人名中的「重(しげ)」字,在汉语中应该怎么读? 。
( 長谷川 读はせがわ,虽然はせ与長谷无法从读音上对上汉字,然而 長 字原意是狭长,故使用 cháng 来读。)
然后提国字。多数国字是会意字,通常会当作形声字来看待,比如前面提到的 辻 ,日语读つじ,汉语取内部 十 发音成 shí(插一句,韩国人李世乭的 乭 字韩语读돌,也取上部石发音为 shí,规范汉字常写为李世 石 )。
三、附录
《LoveLive!》(μ's)及《LoveLive! Sunshine!!》(Aqours)角色名、声优名日汉对照表(使用 Hiragino 系列字体,便于对照日汉字形差异):


【前往 文章总目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