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 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
2023年2月17日(周五)19:30
纪念拉赫马尼诺夫诞辰150周年音乐会
指挥:傅人长(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Conductor: Fu Renchang
独奏:元杰(钢琴演奏家)
Soloist: Yuan Jie
演奏:厦门爱乐乐团
Performer: Xiame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地点: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
曲目: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8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 18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a小调第三交响曲,作品44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 Symphony No.3 in A Minor, Op. 44
票价:88、128、198元(一米二以下儿童谢绝入场)Price:88\128\198(Children under 120cm will not be admitted)
长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和大学本科,先后学习扬琴、钢琴、作曲及乐队指挥。 1993 年在上 就读期间就在************届指挥大赛中获奖。 1994 年赴德国深造,先后在柏林艺术学院、莱比锡音乐戏剧学院学习指挥,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音乐表演专业的最高学位和资格证书 —— 大师级考试证书。 长曾先后受聘于上海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 2005 年被柏林交响乐团( das sinfonie orchester berlin )任命为首席指挥,每年定期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交响音乐会, 连续十年元旦在该厅指挥柏林新年音乐会,演出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他受邀 国内外 多个 乐节,如在上海 之春 国际 乐节、柏林国际现代 乐节、 利时 欧罗巴利亚 音乐节 澳大利亚 塔斯马尼亚音乐节 、韩国 釜山国际音乐节 等演出和讲座,推出了多部中外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尤其热 于向各国观众介绍中国作曲家的优秀作品,为推动中国传统 乐和现代 乐在世界上的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4 2 月他指挥厦门爱乐乐团演绎的《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现场录音得到国内外专家、同 的一致好评,并被世界权威的 布鲁克纳交响作品录音名录 作为档案收藏;由中国 唱片 总公司出版的此 乐会现场版 唱片 被柏林德国国家图书馆收录。 除了指挥,傅 长还 分重视 乐创作 作, 努力 将现代 音乐 元素、 民族 ⾳乐元素与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相融合, 年里已创作、编配管弦乐及室内乐作品 一百多 。出版了 6 格、形式不同的作品集 乐作品《魔幻敲击》获 2014 年福建 乐舞蹈节 赛创作类 等奖。他改编的管弦乐版《赛 》在德国、荷兰、澳 利亚、巴 西 、墨 西 哥、俄罗斯、上海、哈尔滨等国内外的 乐会中受到各地观众及乐团的热烈欢迎。 为吉他与乐队而写的《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梦中的鼓浪屿》,由著名吉他演奏家杨雪霏演奏,并由唱片公司 Decca 2020 8 月全球发行。 国际著名钢琴家,世界乐坛赢取奖项最多的中国钢琴家之一,中央电视台评选的 “中国十大钢琴家”,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最高艺术家文凭(演奏博士),意大利科莫湖国际大师学院驻院艺术家。 元杰常年活跃于国际重要的音乐舞台,在全球 40余个国家600多座城市累计演出2000多场。他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国家图书馆、巴黎普莱耶尔音乐厅、科尔托音乐厅、东京三得利音乐厅、东京歌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柏林爱乐大厅、悉尼歌剧院、法兰克福歌剧院、米兰歌剧院、新加坡维多利亚大厅、利马国家音乐厅、吉隆坡国家艺术中心、首尔艺术中心、明斯克国家爱乐大厅、哈瓦那国家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香港文化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广州星海音乐厅等地,呈献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元杰与数百个顶级交响乐团合作,包括纽约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德国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图尔萨交响乐团、悉尼提交响乐团等;他几乎与所有的中国乐团合作: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厦门爱乐乐团、天津交响乐团、南昌交响乐团、山西交响乐团、长沙交响乐团等。 在世界顶级钢琴大赛上,元杰曾获得令人瞩目的佳绩: 2003年香港、2005年克里桑多、2007年深圳、2008年上海、2009年布索尼、2009年滨松、2010年柏林、2010年西雅图、2011年摩洛哥、2011年都柏林、2012年法兰克福、2013年克莱本、2013年卡萨格兰德等,他在十数个比赛中获得过五个金奖、三个银奖、六个铜奖及四个观众投票奖。 2016年,时年30岁的元杰同时成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两所院校的特聘钢琴系主任,成为当时国内音乐艺术院校中最年轻的教授。自执教以来,元杰受邀担任了数十项国内外重大赛事的评审。公认的业界权威,元杰还被三十七所学校和十二个学会聘为客座教授 元杰在美国、德国、波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的国际艺术节和大师班上担任导师,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电视节目中演出。他在国内到访过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在台湾八所大学做巡回演讲,还曾在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综合类大学做音乐讲座。他是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特聘专家,他是国内五个顶尖艺术节的艺术总监:伯牙艺术节、兰州艺术节、哈尔滨艺术节、杭州艺术节和三亚艺术节。 元杰同时是全国青联委员,黑龙江省青联常委、文体界别主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文旅部人才中心专家,外交部 “青年外交先锋”,共青团“十大杰出青年”。在国家的各种演出和盛典上,元杰频频亮相。他随历届国家领导人出访演出,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文化“优秀的青年传播者”,被《纽约时报》称赞为“完美的技术和毫无疑问的乐感使他成为同一代钢琴家中的佼佼者”。 俄罗斯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于 1900 年至 1901 。这以前他因第一交响曲首演失败而陷入创作低潮,并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久治不愈,直到世纪转折之际方才恢复创作活力,于 1901 年应伦敦爱乐协会的约请写下了这部名作。 1901 10 26 日,拉赫玛尼诺夫自己首演(独奏)此曲,呈献给治好他神经衰弱的达安博士。这部作品的结构坚固、展开巧妙,写法精致,复调技法完美、配器出色,尤其是作为钢琴协奏曲,钢琴与管弦乐队的平衡非常恰当。此曲于 1905 年获格林卡奖。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大病初愈后写成的这首讴歌生命之歌,经过百年的考验,已成为二十世纪最受青睐的钢琴协奏曲。全曲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钢琴上响起一连串深沉而蕴含无限张力的和弦由弱到强,犹如钟声长鸣,缓慢、均匀而庄严,震撼人心。沉重的和弦很快转为流动的琶音,铺成气息宽广的背景,在它之上,弦乐与单簧管奏出沉郁悠长,感情真挚动人的第一主题。接下来弦乐的演奏,将音乐从黯淡引向深情。响亮的铜管一扫低沉暗淡的气氛,钢琴奏起清澈优美的第二主题。乐章的展开部中和再现部中,乐章的旋律进行从容不迫,从中可以感到傲然的欢呼、史诗般刚毅的性格、不可战胜的力量和激奋的热潮。 第二乐章:以其明净的沉思同前一乐章的抒情、激昂和英雄的精神相对照,展示出一幅俄罗斯大自然的画面,深刻地揭示出人的感情世界。长笛以清晰明澄的音色吹出柔情优美又略带伤感的旋律,像一支无形的画笔描绘着俄罗斯迷人的景色。乐章中段速度稍快,像一首钢琴幻想曲充满内在的激情;乐章的尾声,乐队以纤细的音响奏出宽广悠长、蜿蜒下行的旋律,钢琴低音大幅度的琶音支持着右手无比迷人的和弦进行,使人完全沉静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中。 第三乐章:是一首快速度的、情绪欢腾的终曲,充满热力、生机和欢乐。乐章的第一主题包含果断与飘逸两种性格,断奏与浮动的线条交替出现,发展成宏伟的和弦式陈述。第二主题优美的犹如一首楚楚动人的歌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优美的旋律之一。音乐进入展开部,果断的音型展开第一主题的音乐材料,由钢琴与乐队相互竞争呼应,华丽的协奏风格得到充分显现。当谐谑曲般的第一主题音调再次进入,速度不断加快,音量逐渐增强,一直奔向乐章的高潮,音乐激情满怀、华丽辉煌。最后的尾声速度更快,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交响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自传体作品,是作者很多生活体验的深刻反映。它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整个创作道路的多方面的融合物 ——包括对俄罗斯古典作曲家的各种不同影响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创作中已取得的成就,此外,还结合了一些现代的表现手法。这部交响曲是关于俄罗斯的一首抒情的诗篇,浸透着作者对俄罗斯祖国、俄罗斯人民和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充满着对青年时代的浪漫主义的回忆。作者怀着诚挚而温暖的感情描绘俄罗斯大自然的景象,再现俄罗斯古代民间神话中的幻想形象,叙述祖国的命运、幻想和他的未来,作者还以其熟练的技艺和手法,使这部作品增添不少声色和新意。 乐曲只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乐章的引子主题仅由三个音组成,像是整部交响曲的卷首题词一般,进行流畅,但色彩阴暗而严峻。随后传出温存、诚挚的抒情主题,酷似俄罗斯古代悲伤的悠缓歌曲,好像噙着眼泪诉述人民遭受的苦难一样。乐章中段,音乐充满着焦躁不安的戏剧性因素,孕育出一种可怖的力量,命运的凶兆动机在长号和大号上出现,这是破坏平静生活的一场大动乱。最后,这段悲剧性的紧张情绪过后,乐章的的基本形象又以新的面貌重现了,最后以命运主题的再一次倔强呈现作为结束。 第二乐章:依然从命运主题开始,成为乐章深刻、悲戚的沉思源泉。一只美丽、流畅如歌的旋律由小提琴奏出,它的气息宽广、深具明朗的田园诗色彩,使人联想到俄罗斯无边无际的草原画面。在明朗而富有诗意的沉思和回想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深刻的内心戏剧:作者好像有意捣毁他自己的幻想似的,故意丑化这一纯抒情性的旋律,使它有时变得十分丑陋和怪诞。逐渐地,音乐平息下来,重新又转入沉思和冥想,但是甜蜜的回忆和幻想却无法盖过关于严峻的现实的难忍的念头,乐章还是以那个命运主题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反映出舞蹈形象的明朗世界,具有节日欢乐的特点和乐观的结论,由于阴暗力量的不断闯入,原来的情绪一度遭到破坏,从而染有悲剧的色彩。乐章的主题用急速的舞蹈节奏写成,描绘了民间节日游乐的喧闹而热烈的场面。这个主题是乐章中具有最概括性的意义,塑造出活跃、坚定的形象。乐章中段,在大管一段富有表情的独白之后,便出现了命运的动机。随后,又出现了另一个死亡的凶兆主题,非常接近古代天主教的阴暗歌调《愤怒的日子》。但是这个可怖的形象在从远处传来的合唱的平静歌声的影响之下渐渐和缓,甚至具有歌唱性的俄罗斯形貌。尾声中,作品的重要形象聚集起积极、肯定的力量,好像齐鸣的欢乐钟声一般,整个作品以它所描绘的节日欢乐的喧闹场面而结束。
购票热线 0592-2072131
乐团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莲花北路4-1号 | 电话:0592-2072131(票务)、0592-2072130(演出部)、0592-2915887(办公室)
传真:0592-2072307 | 邮箱:xmpo@ xmpo.org | 招聘邮箱:[email protected]
备案号:闽ICP备14001374号 /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