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天第一人
在我们人生旅程里,有太多的“第一次”,最初的感觉往往新鲜而富有诗意。
2003年的10月,38岁的杨利伟搭乘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得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那一刻,杨利伟出舱的画面经过现场直播传到全世界。杨利伟的名字,也传到了全世界。
这首次飞天的诗意,属于共同奋斗的航天人,属于每一位炎黄子孙,属于你我深爱的国家和民族,甚至属于全人类。
航天专题报告会
21
日下午,杨利伟来到随州一中,以“勇于担当,共筑梦想”为主题做精彩报告,与随州学子分享“飞天”经历、畅谈人生梦想,激励青少年用责任和担当支撑梦想。
报告会上,杨利伟向科普讲解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和载人航天系统的构成;与学子们现场互动,分享了自己在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及航天飞行中的一些经历。
报告会现场↑↑↑
现摘录精彩,分享——
烈日下,杨利伟娓娓道来↑↑↑
#中国载人航天大系统#
杨利伟: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全国有3000多家单位、数十万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已经成立了14个大的系统,其中包括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飞船系统、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着陆系统、测控通讯系统等。
现场气氛活跃↑↑↑
杨利伟尽力将深奥的航天知识,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中国载人航天迎来“空间站时代”#
杨利伟:随着今年天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我们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站的阶段!我们计划在2019年,将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研制长征五号B,完成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接下年的两年,我们还将把2个实验舱分别发上去,组合建成3个舱段的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我国将建成中国人的第一个空间站。
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问:
自古以来嫦娥奔月、屈原问天,我们对太空有无尽的瞎想,当您第一眼看到太空时你有什么感想?
答:作为第一个坐着中国自己的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即使现在回忆起来,内心也是非常激动的。
在太空中,当我可以离开座椅时,我第一时间冲到飞船轩窗旁。向外望去,广袤无垠的宇宙展现在我的眼前,还有蔚蓝色的地球,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那时,我摘下航天服的手套,怀着务必激动的心情,用太空专用笔在工作日志上写到——“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听得入迷↑↑↑
学子们与飞天英雄互动↑↑↑
问:
为了飞向太空您接受了怎么样的训练,最艰苦的训练是什么,如何克服的呢?
答:就目前将,航天员还是一个少数人从事的工作。“飞天”前,航天员长时间严苛训练,中间会遇到各种各项的困难。
比如宇航员利用离心机进行超重耐力训练,每个航天员都要承受8.5g 的超重,通俗讲相当于自身体重的8倍的重力压在自己身上,可以想象人所需要承受的忍受的压力。为了让航天员和工作人员之间保持“互动”,在每一个航天员的手中都有一个爆鸣器,在训练中如果感觉到不适应时航天员可以随时按下爆鸣器。但从组建航天大队开始,近20年间培训的航天员没有一个人按下过报警器。
1998年1月5日成立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所有的航天员在国旗下宣誓—— “把我们的一切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有这份担当,秉持吃苦和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克服每一个困难。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当我们分享这国家发展成果的时候,也想着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点什么。
抓紧机会与航天英雄交流↑↑↑
问:
您是中国飞天第一人,听说您在飞升太空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小意外,您害怕吗,您是怎么处理的?
答:所有的工程和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科学实验,我的飞行一样,面临的未知可能更多一点。飞船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1圈,其中有一半时间在阴影区。有一次在阴影区飞行时,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有光闪亮了两下,当时非常紧张立刻检查舱内仪器,后来才知道其实只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类似事情特别多。航天员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需要我们有一份担当和责任精神在心中支持。
向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杨利伟致敬↑↑
↑
问: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第一人,在您成功之后,您在未来还有哪些规划,对航天事业还有那些期望?
答:目前,现在正在做航天工程的管理工作,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有更多的人走入太空,让我们的国家从一个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
航天员是我的职业,也希望未来还有更多的飞行机会留给我。第一个登上外太空的美国宇航员,是在77岁高龄登上太空的;如果我们将来也到这个年纪,只要有机会,我还希望飞!
现场氛围活跃↑↑↑
问:
请您对向往航天事业的青少年、追寻梦想的年轻人,说几句勉励的话吧!
答: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航天这个队伍中来,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航天员队伍中来!有志于航天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利用好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扎扎实实地储备知识,相信未来你们会比我们飞的更高、更远!
其实,在我儿时并没有什么航天梦,因为那个时代信息并不发达,航天对我们来说还很陌生;后来我去空军、当飞行员,我对太空才有更深的认识;再到后来国家航天工程立项,我又当了航天员……梦想是一步一步实现的。我想告诉青少年朋友们,无论你抱着什么的理想,怀揣什么样的梦想,记得一定要立足于现在!
记得每天问自己一句,今天我们努力了吗?好好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愧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才!
接受各路媒体记者采访↑↑↑
杨利伟为学子带来了他
耗时两年亲笔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一书
↑↑↑
热爱航天知识的学子与偶像拥抱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转载自随州论坛,欢迎各位关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