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着一篇毕业论文到珠海追梦,从加入魅族到参与研发我国首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然后放弃过去的光环带领团队创业,华海良的身上,总散发着奋斗者无穷的干劲。他是珠海市蓝辰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总裁,一个专注而追求极致的“产品人”。
带着毕业论文来到珠海
华海良的职业生涯充满传奇。
还在上大学时,华海良对音乐和数码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魅族”是行业的一个风向标,自然也成了华海良研究的对象。他的大学论文题目正是《关于魅族MP3消费潜力和品牌文化传播的见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论文中的“魅族”和现实中的“魅族”有怎样的区别?带着这篇毕业论文,华海良来到了珠海。这一趟珠海之行,深刻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
2004年,华海良正式加入魅族,负责论坛的建设工作。这期间华海良通过论坛打造了“魅友”粉丝文化。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魅族论坛就聚拢了一百多万的粉丝。之后他将“魅友”文化通过音乐校园行和魅友家等形式从线上带到了线下,对之后魅族的产品造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魅族正式向手机转型是2007年,当时国内没有人懂得怎么做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华海良担负起第一款手机M8的系统mMobile,也就是今天flyme前身UE/UI的交互设计工作。“在那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终于基于Windows CE做出了中国首个现代意义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mMobile。”
那天下班走出公司,天边的落日染红了云彩,红彤彤地映在华海良眼前。“那一刻自己百感交集,自己竟然有半年多没有见过太阳了。”2009年2月,M8正式在全国发售,魅族专卖店的门口,早早排起长龙,盛况空前的场面让大伙儿激动不已,那时华海良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为梦想而重新出发
在魅族一干就是18年。2021年的7月,华海良下定决心辞去魅族副总裁的职务,去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和小伙伴一起成立了珠海市蓝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音乐发烧友,他将18年来积累的产品研发和运营经验相结合,以耳机声学作为切入点,进军3C数码领域。
新成立的蓝辰科技可以看作是由魅族孵化的初创公司,其创业团队均来自此前魅族AIoT事业部。
创业的地点,华海良定在了距离魅族总部不足3公里远的港湾1号科创园,也属于珠海高新区。在这里生活工作了20年,华海良认为这是珠海发展和变化最快的区域,他越来越喜欢这里,他的创业伙伴们也大多在这里安了家。
既要安家,也要立业。如何带领蓝辰科技稳步向前,沉甸甸的担子压在华海良肩上。“一切将由我来决策和承担。那么我要抓的就不只是产品或者营销中的某一项,而是要看到整个大局,要有对市场敏锐的预判力,要对公司每个阶段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虽然队伍基本还是原来的队伍,但是华海良的位置变了,他必须放下过去的成就和光环,重新开始。
好在18年来,华海良历经了很多不同的岗位,从前端、到产品、到管理,这让他具备了出色的能力与前沿的行业视野。创业后,角色虽然变了,但“心中有数”,华海良不慌不忙,他相信只要全力以赴做好手中的产品,不断地挑战,不断地超越,就可以带着团队奔向美好未来。
“共赢”,才是社会健康的生态,华海良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蓝辰科技采用了合伙人的机制。“合伙人一起来创造这家企业,这样大家才能保持同频地一直走在奋斗这条路上,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真正实现‘共赢’。”华海良说,“这就是我的价值观,也是企业的价值观。”
可以共赢的不仅仅是企业和员工,他还相信用户与企业是可以共赢的。
这种相信,来自对产品的极致追求。
“如果你在森林里看到美丽的蝴蝶,你全力去追逐,最终你可能都无法碰触到它。但如果你专心做好自己的事,蝴蝶就可能落在你身边甚至身上。”魅族创始人黄章的这句话,华海良一直记到现在。
解锁人体工程学的“密码”
追求更极致的产品, 这就是华海良心中的“蝴蝶”。
他痴迷于研究如何打造出极致的东西,这种追求甚至刻进他的生活。通过沉浸地做一件事感受“心流”的感觉,或许有的人选择游泳、有人选择阅读,但华海良则喜欢做手工,他的家中甚至设有手工工作室,他出于兴趣常常亲自设计制作皮具、银饰等手工品,那种将脑海里的想法一步步变成美好实物的感觉,真是太令人着迷。
对于产品,华海良则是极其挑剔的。“基本上所有厂商都是先做3D和结构设计,然后打手板样,去验证佩戴舒适性。” 华海良拿起桌旁的UR定制耳机,介绍起他是如何解决耳机佩戴舒适性的,出于对极致的追求,华海良带领着团队走了一条颠覆性的道路:“我们把这个工程完全反向操作了一番。”
原来,华海良及团队曾推出过UR高端定制耳机,售价高达近万元。这个项目中,所有的耳机都是通过使用者耳模采样,纯手工打造而成。“我们通过分析不同人的耳廓数据和特征,通过树脂手工制模,然后不断地微调,最终将大多数人觉得最舒适的样板,通过3D扫描建模后再进行结构设计。” 华海良介绍,正是这段经历帮他解锁了耳机佩戴舒适性的“人体工程学密码”,启发了蓝辰科技“以始为终”,反其道而行之,真正地从人体工程学层面去实现用户佩戴舒适性体验。
为何要区别于业界、大费周章地搞“反向操作”?华海良说 :“佩戴舒适性不像其他产品卖点那么抓眼球,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在我们看来,这对用户的使用体验至关重要,我们愿意在这些细节上,做细水长流的事情。”
实现科技与传统结合
是“技术狂”,也是“文化人”,华海良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追求。“我希望将现代的科技和传统的文化能够完美融合,让用户在体验科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为了做出一款天青色的Blus耳机,华海良可是把大家“折腾”得够呛。“耳机要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天青那种低调而脱俗的气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把天青色复现得更加真实, 历经了近百次的调色打样,蓝辰科技的产品团队和供应商都被折磨得几近崩溃,华海良边说边展示着他的那一排排“过程样品”。
对着图片和色卡做不出想要的颜色,华海良就把自己珍藏的近百件仿汝窑瓷器带到供应商处,现场调色。“效果还是不够好。”华海良仍然不满意,“你再看看,像这样在侧面反光下看不够好。”供应商听到这样的话,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感觉麻了”。华海良等供应商和团队发泄完,笑笑地告诉大家,他已经买好了机票!在众人的错愕中,华海良招呼大家把数十件样品打包,第二天就拉着设计师和产品经理直飞北京,把样品带到故宫博物院,到“第一现场”与宋代汝窑真品进行色泽和质地对比。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历经千锤百炼,当这款天青色的Blus耳机,如诗如画般呈现在眼前,华海良轻轻地抚摸着这小小的耳机,心里一阵激动——这是诗中的颜色,是中国独有的美!
“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很多,但它无法替代文化。”华海良很肯定地说,“我们要在文化和潮流领域逐步探索,让产品不但有科技感也要有温度,让我们的品牌成为有温度的潮流科技品牌。未来,我想打造潮流科技生态链。”
但华海良也并不拒绝人工智能,相反他很推崇,对于追求更为极致的产品,人工智能可以帮上大忙。他说:“我们做声学的,已经引入了AI智能降噪、智能场景等先进技术。未来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将声学等基础科学和现代人工智能进行更好地整合,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更智能舒适的使用体验。”
(摘自2023-11-07《羊城晚报》第ZXA09版)
附件下载: